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专题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专题练习

我们的民族精神 本考点是近几年高考中考查较少。从题型上看,选择题为主,主观题结合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突出考查对知识的变通理解和与运用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考查方式上看,多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选取材料,切入点较小。从知识上看,重点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等知识点。从能力上看,重点培养能力1,2,3。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设问模式: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答题模板:01.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勤劳勇敢 ‎02.现实要求+作用+意义 ‎03.主心骨+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时代精神+实践 答题要点:‎ ‎01.略 ‎0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思想文化现状(高举火炬、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民族精神的作用(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之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全民族综合素质、国际竞争力、社会主义道路)。‎ ‎03.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优良传统(继承与发扬)。‎ ‎③外来思想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⑤立足于实践(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 ‎【答案】(1)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2)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社会、人民作贡献的本领;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性原则、倡导性原则。语言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 ‎2.(2015年·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答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3.(2013年·福建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供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答案】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本问答题的关键点是“时代内涵”,应结合材料二从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予以分析。‎ ‎4.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 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 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欢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 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和资金支持。以前过节时城乡基层组织还开展文化气氛浓厚的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现在很少看到这些渗透文化内涵的热闹场景。‎ 当然,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味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和仪式。我们要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核心主题中,变革过节的方式。现在确实也出现了多样化过节方式,比如拜年用电话、短信、视频等表达问候,清明节用植树、献花、赋诗等寄托哀思。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如何才能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节日的文化意义,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吸引中学生了解端午节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 ‎【答案】主题活动示例:以“重读《离骚》,追思屈原”为主题的阅读节。‎ 活动意义: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5.(2012年·天津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答案】①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②鹦歌岭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 ‎③当代社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 ‎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雷锋精神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和人的发展的作用角度,分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都需要雷锋精神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评分关键词:民族精神体现、丰富了内涵、价值导向、精神动力。‎ ‎6.(2012年·福建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要求:①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答案】①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②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⑤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解析】本题要求写出倡议书,结合材料和倡议书的主题可知本题设问的意图是应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据此就可以从社会和公民个人两个角度写出倡议书的提纲。‎ ‎7.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解析】此题需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答材料体现的精神,第二步答精神的作用。由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体现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其作用可从精神支撑、精神动力、强大力量及力量源泉等几个方面答起。‎ ‎8.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汉、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