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打车软件”是一种智能手机应用,乘客可以便捷地通过手机发布打车信息,并立即和抢单司机直接沟通,大大提高了打车效率。通过手机打车软件预约用车将收取一定费用。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打车软件”属于商品,因为其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②“打车软件”不是商品,因为其是“无形”的服务 ‎ ‎③“打车软件”方便了乘客,这是商家开发软件的目的 ‎ ‎④“打车软件”作为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这是自然属性,与其他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是社会属性,商品特有的属性。“打车软件” 属于商品,因为其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①④适合题意,②错误;商家开发软件的目的是营利,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当前,我国消费者购买商品越来越趋于理性,“货比三家”,关注更多的是商品的“性价比”。消费者购买商品看重“性价比”,这是 ‎①对商品价值和外观的考量 ‎ ‎②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衡量 ‎③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 ‎④对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综合权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性价比中的“性能”指的是使用价值,“价”‎ 指的是价格,所以,性价比不是对外观的考量。②不合题意,性价比不仅仅考虑到了使用价值,也衡量了价值。③符合题意,“货比三家”,关注商品的“性价比”体现了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④符合题意,性价比是对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综合权衡。故选C。‎ ‎3.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这样写道:“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A.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B. 货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需要的一切 C. 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 D. 货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 ‎【答案】A ‎【解析】‎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我们平时说货币重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选A;B和C夸大了其作用;D不是根本原因。‎ ‎【考点定位】货币的本质 ‎【名师点晴】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 ‎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 ‎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 ‎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4.丹麦将成为世界第一个无纸币国家,从2016年1月开始,商家有可能拒绝接受现金,只接受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支付。这意味着在丹麦 ‎①货币不再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 ‎②国家能够调节货币的流通速度 ‎③收款手续简化,方便购物消费 ‎ ‎④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即使使用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支付,并没有改变货币的本质,货币依然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只不过改变了支付方式,①说法错误。货币的流通速度不是国家规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②说法错误。移动支付有利于简化收款手续,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③④符合题意。‎ ‎【考点】结算方式 ‎5.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11月26日发行中国航天普通纪念币一枚、中国航天纪念钞一张。其中中国航天纪念钞(如图)主色调为蓝色。正面主景图案为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图案。该纪念钞( )‎ ‎①有升值潜力,是居民投资理财的一种选择 ‎ ‎②由国家发行,面值和购买力都由国家决定 ‎③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 ‎④能规避风险,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由于材料中的钞票为纪念钞,所以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有有升值潜力,是居民投资理财的一种选择,①正确;②不选,因为该钞票是由国家发行,但是国家不能决定其购买力;③正确,该钞票是国家发行的,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不选, 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考点定位】纸币 ‎【名师点睛】选择题解题方法 方法1 排除法,排除错误题肢,排除与材料不符的题肢,排除与题干同义反复的题肢,排除因果颠倒的题肢。‎ 方法2 优选法(比较法),在诸多题肢都符合题意时,比较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题肢。‎ 方法3 直选法,直接根据设问的指向,找出与题干中的关键词、中心词意思最贴近的题肢,或者找出与教材相关知识表述最接近的题肢。‎ ‎6.去年“十一”长假期间,李明领取了存在银行里的2万元工资款,带领全家5口人到云南进行了“大理丽江五日游”。在风景秀丽的丽江,李明花3000元买了几件富有云南民族特色的纪念品,带回来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材料中的“纸币”依次发挥的职能是 ‎①价值尺度 ②支付手段 ③流通手段 ④贮藏手段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价值尺度是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一般表现为商品的价格,材料没有体现。②符合题意,2万元的工资因为是定期支付,属于支付手段。③符合题意,3000元买的纪念品,纸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发挥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④不合题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发挥贮藏手段的职能。故选B。‎ ‎【点睛】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一般表现为商品的价格。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被储藏起来。‎ ‎7.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A. 5万亿元 B. 6万亿元 C. 7.5万亿元 D. 10万元 ‎【答案】B ‎【解析】‎ 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1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5‎ 万亿元,则去年货币流通速度应为10÷5=2次,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无,则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为20÷2=10万亿元,故本题答案应为D。‎ ‎【点睛】关于货币量计算的主要公式:(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8. 人们戏称支付宝为“第二货币”。对于支付宝,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属于银行信用卡的一种 B. 执行货币的基本职能 C. 使网上购物更加方便和安全 D.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支付宝”是货币辅助工具的一种形式,它本身不是纸币,它协助纸币的使用,在特定情况下,它使纸币的使用更加方便和安全,选项C符合题意。支付宝是支付工具,不是银行信用卡,故排除A;支付宝只能执行流通手段,但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故排除B;其本质也不是一般等价物,故排除D。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信用工具的知识。‎ ‎9. 济南的张先生一家计划春节期间去海南旅游。最适合张先生携带的信用工具应是( )‎ A. 现金 B. 支票 C. 外汇 D. 信用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因此最适合携带的信用工具是信用卡,答案D正确;济南到海南路途较远,携带现金肯定不现实,因此A不符合题意;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B不符合题意;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信用工具,因此C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信用卡。‎ ‎10.人民币外汇牌价中间价的下列变化意味着 外币 交易单位 ‎2017年1月4日 ‎2018年9月26日 美元 ‎100‎ ‎695.26‎ ‎685.71‎ A. 100美元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B. 100元人民币能兑换的美元减少 C. 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 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2017年,100美元换取695.26元人民币,2018年换取685.71元人民币,换取人民币减少,不是增加。B不合题意,材料中看,美元换取人民币减少,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美元。C不合题意,美元换取人民币减少意味着外汇汇率跌落,不是升高。D符合题意,美元换取人民币减少,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故选D。‎ ‎11.2018年1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欧元对人民币7.8621元,到5月4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6137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①扩大中国出口欧洲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 ‎②中国外汇储备会逐渐缩水 ‎③抑制中国居民去欧洲的出境旅游 ‎④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会逐渐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中看,1月1欧元换取人民币7.8621元,5月换取7.6137,欧元换取人民币减少,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国际价格上涨,不利于出口。②符合题意,欧元贬值,所以中国外汇储备会逐渐缩水。③不合题意,人民币升值利于出国旅游。④符合题意,利于对外投资,所以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会逐渐扩大。故选C。‎ ‎12.2015年11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表示,该组织工作人员经过评估后,建议将人民币作为除美元、英镑、欧元和日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SDR),人民币国际化即将迈出关键一步。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对老百姓来说,今后出国旅游或留学,可以更方便地兑换货币 ‎②可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而稳定人民币币值 ‎③对外贸企业来说,会有更多贸易对象采用人民币结算,减少了汇率风险 ‎④世界金融市场上的波动与危机必然也会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汇的知识。人民币国际化对老百姓来说,今后出国旅游或留学,可以更方便地兑换货币;对外贸企业来说,会有更多贸易对象采用人民币结算,减少了汇率风险;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人民币国际化不能稳定人民币币值,排除②;④说法正确但不属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意义”,也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人民币国际化是指是人民币能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包括人民币境外流通达到相应程度;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主要投资工具;以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比重稳步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实力增强,商品和服务贸易境外市场得到逐步扩展。人民币将会在境外履行应有的流通、支付、储藏和价值尺度职能,由一个主权国家的货币,逐步发展成为区域货币和世界货币。‎ ‎13.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两商品相比,甲商品是高档耐用品 ‎②两商品相比,甲商品是生活必需品 ‎③当甲商品价格过高时,国家应对低收入者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④当乙商品价格过高时,国家应对低收入者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从图示可看出,价格变动对甲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较大,对乙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较小,故甲商品应是高档耐用品,乙商品应是生活必需品,①正确,②错误;甲商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当甲商品价格过高时,国家不必对低收入者发放临时价格补贴,③不选,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观察下图:在下面的二幅图像中,价格变动幅度一致,但前一个图像需求量的变动幅度较小,后一个图像的需求量变动幅度较大。这说明前一个图像代表的商品的需求弹性小,后一个图像所代表的商品的需求弹性大,相比而言,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应为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应为生活必需品。从图像中也可总结一个规律:一般而言,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其需求曲线较陡(如前一个图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其需求曲线较平缓(后一个图像)。‎ ‎14.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2015年7月份,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下降1.2%,PPI同比下降的持续时间已经增加到了29个月。从长远来看,PPI的不断下降带来的影响是 A. 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就业压力加大 B. 工业产品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刺激经济发展 C. 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产品供过于求→产能过剩 D. 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减弱→企业生产规模缩小→经济萎缩 ‎【答案】D ‎【解析】‎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该指数下降意味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因为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会导致企业营利能力减弱,从而使企业生产规模缩小,最终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即经济紧缩,选D。其余三项不合题意。‎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名师点睛】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量;供应量减少了,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谁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符合消费者需要。‎ ‎15.2012年7月1日,全国开始试行阶梯电价。根据目前确定的方案,居民阶梯电价分为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要求覆盖80%居民家庭用电,保障这些家庭用电价格不上涨;第二档用电量要求覆盖95%的家庭,每度电价上调5分钱;第三档则覆盖剩下的5%用电量最高的家庭,每度电价上调3毛钱。实行阶梯电价,主要是因为 A. 价值决定价格 B. 需求影响价格 C. 价格影响需求 D. 政府制定价格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化影响人们的需求,当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反之,人们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定价格,D错误;实行阶梯电价原因在于用价格杠杆来调节人们的需求,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影响需求 ‎1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两句诗,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市场日益繁荣,导致需求增加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价格下降 C.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导致需求减少 D. 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导致需求不断增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降低,价格下降,这是过去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的主要原因, B适合题意;商品市场的繁荣、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大众消费观念的提升虽然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C、D三项。‎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 ‎17.市场上的智能手机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价格不等。造成它们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不同 B.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C. 不同手机的性能功能不同 D. 不同手机的市场定位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智能手机价格不等,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B不合题意,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C不合题意,价值决定价格,不是使用价值决定价格。D不合题意,市场定位不决定价格。故选A。‎ ‎【点睛】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8.由下图可以看出 ‎①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 ‎②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 ‎③供给与需求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④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图表所示,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价格越高供给量越高,故题肢①④正确。根据题中图表所示,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价格越高供给量越高,而不是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供给量越少,故排除题肢②③。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19.市场上某款运动鞋的价格上涨后,其供应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因该款运动鞋价格上涨,此时该款运动鞋的市场供给会增加,故B图像正确入选。A、C图像均是需求曲线,与题意不符。D图像表述的是供给增加,但是没有反映出价格的变动,排除。‎ 点睛:全面理解和把握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如图:‎ ‎(2)需求变动曲线(同一商品):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移。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实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需求曲线右移。如图:‎ ‎(3)需求弹性曲线(不同商品):一般情况下,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需求弹性大)。‎ ‎(4)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商品关系 价格 需求量 本商品 相关商品 互为替代品 上升 减少 增加 下降 增加 减少 互补商品 上升 减少 减少 下降 增加 增加 ‎20.2018年中秋节过后,,猪肉价格有所下跌,全国生猪均价低于14元/公斤,其中内蒙古、广西猪价下跌幅度最大,为0.3元/公斤,吉林猪价下跌0.25元/公斤,黑龙江猪价下跌0.2元/公斤;江西、甘肃、广东、河南、山西、北京猪价小幅回调,下跌0.1元/公斤。猪肉价格的下跌,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 ‎①会使猪肉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 ‎②使猪肉的供应量增加 ‎ ‎③使猪肉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 ‎④使养猪业缩小生产规模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猪肉是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不会引起需求的大幅增加。②不合题意,价格下跌,生产者获利减少,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生产。③符合题意,猪肉价格下跌,对猪肉需求增加,对减少对其替代品的需求。④符合题意,价格下跌,生产者获利减少,会缩小生产规模。故选C。‎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表现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生活必需品反应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反应较大(需求弹性大)。3、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与其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替正互反”的关系)。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表现在: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就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减,这时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减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21. 下图需求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是 A. 减少商品生产,控制有效需求 B. 以市场为导向,生产互补商品 C. 调节生产要素投入,降低价格 D. 利用价值规律,调整产品结构 ‎【答案】C ‎【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错在了“控制有效需求”,,题目要求回答对生产者的启示,生产者不能控制有效需求,故排除;选项B中的生产“互补商品”与题意不符,故排除;选项D中的“调整产品结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根据所学的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可知:需求曲线反映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之则越大。这对生产者的启示是调节生产要素投入,降低价格,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方法指导】曲线类试题的解法指导:解答此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1)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2)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3)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22.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将针对消费者关注度高的空气净化器、智能手机、电饭煲、智能马桶盖、家具、厨具等10种重点消费品展开质量提升行动,提出“十三五”期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要稳定在92%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超过84.5。质量提升行动能够 ‎①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 ‎②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 ‎③提升国民生活品质 ‎ ‎④增加国民预期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提高商品的质量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实现,从而使企业完成生产,促进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提升国民生活品质,①③正确,选B;②强调了新兴产业的发展,④强调了预期收入,与材料无关。‎ ‎【考点定位】商品的基本属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知识归纳】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3.近年来,人们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网球等“贵族运动”,如今已成为平民时尚,人们对休闲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增加。人们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B.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C. 商品、服务价格持续下降 D. 居民消费结构日益优化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度较低。作答时注意设问中的“根本原因”。题中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人们对休闲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增加,这里的休闲方式是强调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因此设问可以转化为影响人们消费的根本原因,即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故B正确;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故A不符合题意;CD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D。故选B。‎ ‎24.当前我国经济要走出低谷,要着力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而刺激居民消费必须解决居民“有钱花”“会花钱”和“敢花钱”。这里依次涉及的因素是 ‎①高质量的产品  ②居民收入的增加  ③消费环境的改善  ④消费观念的更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③ D. ②—④—③‎ ‎【答案】D ‎【解析】‎ ‎“有钱花”需要居民收入的增加;“会花钱”是指居民的消费观念要更新;“敢花钱”是指消费环境的改善,人们花钱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正确的顺序应是②-④-③‎ ‎,故本题答案应为D。‎ ‎25.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A. 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 B. 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C. 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D. 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答案】C ‎【解析】‎ ‎【详解】‎ 题目中,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故C选项表述正确。A、B、D选项错误,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不能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不能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也不能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故均排除。选C。‎ ‎26.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B. 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 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D. 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对通货膨胀的描述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物价全面而持续的上升,货币的购买力降低,货币贬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利于生活质量提升,A、D是错误的;此时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B 适合题意;通货膨胀意味着经济过热,生产者投资欲望增强,C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通货膨胀的影响 ‎27.经济学的“土豆效应”指的是在大萧条时期,土豆需求量会激增,比喻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由此可见 ‎①经济越萧条低端商品利润越高 ‎ ‎②供求关系决定着土豆的价格 ‎ ‎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 ‎④求实心理主导这一消费效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经济萧条会增加低端商品的需求,但不是经济越萧条商品利润越高。②表述错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不是决定价格。③符合题意,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收入减少,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④符合题意,当收入减少选择中低端产品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故选D。‎ ‎28.几年前我国房价高涨,购房者却络绎不绝,政府通过限购令等来调控楼市;如今多地政府相继取消限购令,房价依然呈下跌趋势,持币观望者大有人在。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经济不景气,居民收入下降 B. 政策因素影响消费需求 C. 楼市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有限 D. 消费受心理预期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房价高涨,购买者增加,原因在于担心房价继续上涨;房价下降,消费者却持币观望,原因在于期望房价继续下跌,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是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B不合题意,材料中提到的政策是促进房价下降的因素,不能解释在价格上涨时去购买,下降时反而减少购买的现象。C不合题意,这里主要强调消费心理的影响。D符合题意,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在于消费心理。故选D。‎ ‎29.《朱子家训》中的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给消费者的启示 A. 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 B. 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绿色消费需求 C. 要以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为荣,抑制消费需求 D. 要学会适度的消费,践行科学的消费原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朱子家训》中的格言启示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D适合题意;A、B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消费反作用于生产,C中的“抑制消费需求”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正确的消费观 ‎30.伴随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多样化以及对产品安全的需要,人们对于跨境购物的需求越来越旺,“海外直邮”以其快速安全的特点成为消费者最多的跨境购物选择。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①海外商品能更好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  ‎ ‎②海外直邮商品的购物风险越来越小 ‎ ‎③消费心理的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 ‎④国外商品比国内商品更具价格优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多元化使得跨境购物的需求越来越旺,这说明海外商品能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①正确;“海外直邮”有快速安全的特点,但是不能说明海外直邮商品的购物风险在下降,②错误;由于我国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需要使得跨境购物需求兴起,说明消费心理影响消费选择,③正确;海外直邮的商品一般相对于国内而言价格较高,并不具有价格优势,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答案】内容: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解析】‎ 本题请考生阐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本题直接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没有难度,考生可根据教材对此知识的表述回答:即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小杨终于积攒了一笔钱。目前,她打算买一辆家用小汽车,用于国庆黄金周出游及平时的上下班。以下是她购买汽车的部分过程,请你参与其中,感受她的快乐。‎ 准备 小杨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小汽车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的价格有差异。不过有一些相同点:汽车品牌越来越多,销售商店越来越多;比起前几年小汽车的配置普遍提高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1)运用所学“多变的价格”知识,分析汽车价格普遍下降的原因。‎ 体验 一来到各品牌的4S汽车经销店,就有许多服务员向小杨介绍自己所经销的品牌,弄得小杨都有点招架不住了。小杨发现,几乎所有品牌汽车的4S经销商都在搞各种促销活动,而竞相压价是普遍运用的促销手段,在众多4S店中,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售较好。‎ ‎(2)运用所学“多变的价格”知识分析,面对汽车价格下调的局面,汽车行业应如何应对。‎ 购买 ‎ 经过体验,小杨发现由于汽油价格攀升,不少市民将购车选择转向了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而汽车厂商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最终小杨决定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 ‎(3)结合所学的“多变的价格”知识,分析汽油价格的提高对汽车销售的影响。‎ ‎【答案】(1)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近几年由于汽车生产的大发展,汽车市场趋于饱和,导致汽车供大于求,价格下降。②价值决定价格。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小汽车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在不断下降,这是价格普遍降低的根源。‎ ‎(2)①调节产量。汽车价格下调,汽车行业获利减少,汽车企业会选择缩小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汽车行业应该研发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加大对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的人、财、物的投入。‎ ‎(3)①在存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而且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上升,不仅使汽油需求量减少,而且也会使加油汽车的需求量减少。‎ ‎【解析】‎ ‎【分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和对生产的影响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这道题考查的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价值决定价格和供求影响价格,汽车品牌越来越多体现了与以往相比,供给更充分,体现了供求影响价格。之所以在配置更高的情况下,价格反而更低的根本原因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凝结在小汽车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下降。(2)这道题的答题范围在“多变的价格”,考查价格变化对生产的影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价格变化会引导生产者调节产量,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会减少对小汽车的生产。其次,价格变化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售较好”,汽车生产商应面向消费者需求,加大对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3)这道题考查的是价格变化对相关商品的影响,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汽油和汽车为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上涨,对汽油的需求减少,从而引起对汽车的需求也减少。‎ ‎33.材料:为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加政府支出,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同时不断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分析国家采取的措施的依据。‎ ‎【答案】‎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为了扩大消费需求,国家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者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政府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的联系。国家完善收入分配格局,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消费理念,合理引导消费行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为了扩大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国家采取措施的依据。本题属于依据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故本题可以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关系、未来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观念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正确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 ‎(1)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2)全面理解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应从微观(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和宏观(居民收入差距)两个层面来把握。‎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水平取决于当前的收入。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也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3)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国家政策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考生在实际作答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作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