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 政治试题 ‎ 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②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 ‎③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在陕北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鲜明的山歌品种——“信天游”。这表明 A. 不同区域文化各有特色 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人民大众 C.只有民间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 D.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3.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校长期在宣传栏宣传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这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不能在丢垃圾时,丢了自己的脸”。这些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可喜的变化。这体现了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影响人 ‎ ‎③文化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7.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下列诗句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8.每逢遇到重大灾害,社会各界就会纷纷加入到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 ‎④爱心捐助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2017 年 7 月,第 41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福建省鼓浪 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 52 处世界遗产。这说明 A.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有利于对遗产的保护,说明文化对经济有促进作用 B.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C.文化遗产对展现中华文化多样性和繁荣世界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D.可可西里和鼓浪屿这两处遗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10.近年来,中国音乐家叶小钢的交响音乐会《中国故事》系列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为了创作其中描绘西藏独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喜马拉雅之光》 ,他7次前往西藏等地考察,深入民间采风, 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走出去要创新表现形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创新源自创作者的灵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2018 年 2月,英国首相夫妇访问上海期间,倒举起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福”字向大家 展示。有英媒嘲讽道:“你们福字拿倒了!”孰不知中文“倒”和“到”是谐音,将“福”字倒贴,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一事件表明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②应加强交流,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 ‎③人们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④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中国与非洲国家文化交往历史悠久,在中非文化交流的字典中,没有“排斥”“歧视”“居高临下”这一类词汇,因为我们是平等相待的朋友,是彼此尊重的兄弟。这体现了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D. 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3.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①文化的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④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从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中可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口音带进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电影院里……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 ‎ ‎③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央视大型数据节目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 “节能减排,造福你我”“守望我们的家园”……如今,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点开网页,节能减排的专栏、话题随处可见,节能减排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说明 A.新媒体的出现意味着旧媒体的消失 B.现代传媒具有传统传媒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D.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16.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党上下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新风。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习俗在社会变革中发展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17.《诗经·小雅·鹤鸣》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③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④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18.‎2017 年 8 月 27 日,第 13 届全运会在天津开幕。本届全运会开幕式最大亮点是全程全屏激光投影的使用,再加上与表演者的动态有机结合,以及与场外高大建筑灯光秀的合成,让本届全运会的开幕式在画面上呈现出如梦如幻的美妙感觉。这说明 A.节目形式的创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B.大众传媒快速发展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 C.现代科技的运用增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D.文化交流促进了天津传统文化的繁荣 ‎19.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悠久的历史,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 ‎②中华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艺节目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合理性 ‎④文化的影响力取决于大众媒体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文艺创作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人民群众的喜好决定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 ‎③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 ‎④任何文学艺术都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1.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作家能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为了写作《平凡的世界》,路遥多次深入矿井,与矿工兄弟一起挖煤、运煤,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精神需求。这告诉我们[]‎ A.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B.要发展人民群众喜欢的文化作品 C.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D.文化创作来自于作家的聪明才智 ‎22.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强调了 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获“星光奖”提名是众望所归。该节目通过舞美升级、赛制创新、名家点评、同步互动等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激发了观众的诗词情怀,唤醒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开启 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征途。《中国诗词大会》走红表明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4.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的乌兰牧骑,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 1957 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60 年来,扎根基层,服务当地农牧民。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文艺工作者要 ‎①贴近基层,服务人民 ②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③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④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5.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担任“国宝守护人”,并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通过电视化语言的呈现,让文物“活”起来,使文物不再只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还是有生命的文化传奇。央视“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上述尝试 ‎①激活了文物承载的精神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②坚持了与时俱进的文艺创作,赋予了传统文化时代新内涵 ‎③维护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打破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④创新了文化传承方式,利于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他们不断雕琢产品,改进工艺,并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愉悦。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工匠精神,从鲁班、张衡、毕升等巨匠们惊世骇俗的发明创造,到普通匠人孜孜以求的精湛技艺;从精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国宝,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工匠们用智慧和汗水写成的。但是中国这种“工匠精神”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当前,中国造得了大飞机、高铁、神舟飞舞,而大量产品却仍停留在低端水平,以致于大批国人蜂拥海外“扫货”,甚至出现了将超市货架一扫而空的现象。这种反差终于让国人意识到:我们缺乏技术精湛的工匠,缺乏追求细节完美的“工匠精神”;只有重塑“工匠精神”,才能使中国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的作用。(12分)‎ ‎27. ‎2016年2月12日著名艺术家阎肃平静地离开了尘世。他给世人留下1 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做事,阎老不愧为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他的作品始终以真诚去征服观众,几乎没有“硬梆梆”的东西,他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不是简单地坐标口号式的处理,而是用一种深沉情感和人文情怀,追求艺术的质朴和完美。他说艺术的根和魂,只有深深扎进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写出真情、唱出大爱。他的作品不拘泥于一种风格,既有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唱段,也有大白话一样的句子,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从传统诗词到流行文化,看似信手拈来,皆是厚积薄发。一些文艺家尤其是个别青年文艺工作者,不潜心打磨作品质量,反而醉心于各种手段所谋得的荣誉,被金钱“遮蔽”了双眼,这是阎老生前所痛心疾首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创作出文艺精品佳作。(12分)‎ ‎28. 一些专家认为,过去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破坏文物、损坏传统建筑,造成大批传统村落消失,而许多新村片面追求花园、格调和洋气。如今稳步推进城镇化,要利用地理优势、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禀赋,顺势而为,不应当是“千镇一面”: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传承和田园特色保持,让城镇化和文化多样性协调发展,切忌“贪大求洋”。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2分)‎ ‎29.‎‎2012年10月11日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出,国内立刻掀起了“莫言热”,大家涌向书店抢书或者网络下单,多地出现一书难求的局面。业内认为,莫言获奖带动大家重拾文学热,提高阅读兴趣,是令人欣喜的事。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14分)‎ 高二入学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 1——5 DDBDA 6——10 DDADC 11——15 ADBCC ‎ 16——20 CACCB 21——25 CBBA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4分)(1)文化素养不是天生,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爱读书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4分)‎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读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推动民族的发展。(4分)‎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爱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必然推动社会发展。(3分)‎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爱读书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3分)‎ ‎27.(12分)①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工匠精神是助推制造业升级的精神动力。(4分) ‎ ‎②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4分) ‎ ‎③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工匠精神推动劳动者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生产优质产品。(4分) ‎ ‎28.(12分)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3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城镇化过程注重保护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才能焕发人们的强烈认同感。(3分)‎ ‎③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城镇化过程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3分)‎ ‎④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9.(12分) ①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3分)‎ ‎②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文化需求。(3分)‎ ‎③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新的时代精神。(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