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考试范围:哲学第一、二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王强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很很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回答下题 ‎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A.任何人的实践活动都能形成哲学智慧 B.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 哲学可以改变一切 D.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已。这启示我们 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具体科学 B. 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 C. 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和工作 D.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 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D. 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4.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 “不论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从哲学上看,下列选项与这段铭文的性质相一致的是 A.水是万物的本源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5.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世界就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与“心外无物”等哲学观点,他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客观唯心主义 ④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② D. ②→③→④‎ ‎6.我国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下列观点与此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④人是万物的尺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7.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地思索;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8.有网友收集网上“小人物”的话语,并精选100条放到自己的博客中,取名为凡人语录。“放下爱恨,一切顺其自然”“为他人尽力,即为自己尽力”“不帮助他人的人,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凡人语录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这说明(  )‎ ‎①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②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③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④哲学都是正确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哲学与世界观,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提到哲学,人们往往想到世界观;一提到世界观,人们容易想到哲学。下列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坛 ②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0.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事实说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④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也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据此回答11~12题。‎ ‎11.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即(  )‎ A.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物质决定意识 ‎12.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①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面临的基本问题 ③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问题 ④哲学可以解决所以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有人说“股市瞬息万变,变幻莫测,想把握住股市的变化是徒劳的。”以下对此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①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是唯心主义观点 ‎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属于不可知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从唯物主义自身的历史演变来看,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完成了由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各种形态的唯物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正确认识了世界 B.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C.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承认意识有重要的反作用 ‎15.青春因奋斗而闪光,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无论是二十余年不懈练歌而今一夜成名的“大衣哥”,还是曾经求学于新华而今成功于各地的河南新华杰出校友,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奋斗”的光芒。然而有人却这样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种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6.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增添新的内涵,以新的理论观点、体系构建、表达方式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这说明哲学(  )‎ A.都是正确的 B.是对客观社会的正确如实的反映 C.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D.是对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 ‎17.一些人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上述观点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 A.缺乏科学依据,否定意识能反映物质 ‎ B.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 C.缺少辩证法思想,没有看到物质世界是发展 ‎ D.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本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18、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意识混乱现象。这一实验证明了( )‎ A.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主观自生的产物 D.意识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19.下图为2019男篮世界杯会徽,以中国京剧脸谱为设计灵感,在整体造型上与篮球的形象相呼应,同时融入了双龙戏珠的元素——两条蛟龙争夺龙珠,如同两支球队争夺奖杯。“脸谱”元素融合篮球形象的创意表明( )‎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艺术创作源自丰富的社会生活 ‎④艺术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20.翻阅有关青海湖冬季捕鱼的记载,清代《西宁府新志》上说青海湖盛产湟鱼,冰鱼尤为著名。20世纪50年代是湟鱼的全盛期,有牦牛过河踩死鱼之说,但如今由于滥捕滥捞,这些湟鱼都濒临灭绝了。这个事实启示我们( )‎ ‎①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②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 ‎③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创造规律 ‎ ‎④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表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思维不能认识存在 C.存在离不开思维 D.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 ‎22.2023年“人脑工程”研究小组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仿真人脑”,“仿真人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有人说,“仿真人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 A.肯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B.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D.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3.“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B.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C.世界上事物的运动都是循环往复的 D.世界上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无章可循 ‎24.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材料中的“变”与“不变”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5.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人脑②基本路线③生产关系④思想观念⑤国家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26、下面的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蜜蜂酿蜜 B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D营业员售货性活动 ‎27.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2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客观存在性 B. 客观实在性 C. 运动 D. 可知性 ‎29、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例如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马克思的上述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 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C.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30.《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 A. 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 B. 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 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4题,共40分)‎ ‎31.(8分)某校高二学生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理生万物”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 材料三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点?‎ ‎(2)材料三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32.(12分)“工匠精神”‎ 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首先契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将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实现人生梦想、展示人生价值,对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结合材料阐述我国为何要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12分)‎ ‎33. (8分)在学习哲学时,有人遇到一个困惑:都说规律是不可抗拒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现代技术却可以种瓜得豆;特别是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使繁殖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不是说明规律是可以被改变的吗?‎ 请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的知识分析这一观点。‎ ‎34. (12分)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科学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旅游.边境贸易等。几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该地区是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C ‎20、【答案】D ‎21、【答案】A ‎22、【答案】D ‎23、【答案】B ‎24、【答案】D ‎25、【答案】A ‎26、【答案】D ‎27、【答案】C ‎28、【答案】B ‎29、【答案】A ‎30、【答案】C 二、非选择题 ‎31. 【答案】(1)材料一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材料二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二者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2)材料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两者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32.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培育工匠精神契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 ‎③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助力实现人生梦想。‎ ‎33.【答案】‎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规律又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从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种瓜得豆、克隆技术的出现,并不是对规律的改变和创造,而是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形式,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某些具体条件,为人的预定目标服务。这正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的表现。‎ ‎34.【答案】(1)该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从本地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政策。‎ ‎(2)该地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反对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