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陕西省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陕西省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某产品。下列事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B. ‎2018年7月2日,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C. ‎2018年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D. 2019年1月I日,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 ‎【答案】B ‎【解析】从文化现象与经济、政治现象的区别可以看出,B项属于文化现象;AD项属于政治现象;C项属于经济现象;正确选项为B。‎ ‎【点睛】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在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场、音乐厅、美术馆、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构成了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的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生活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这说明 ‎①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 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都市文化和乡镇文化的不同特点,说明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不同的文化环境而未涉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排除①;文化现象无时不有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 ‎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倡导人们多读书是因为 ‎①阅读对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物质性影响 ‎②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阅读是一个让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的过程 ‎④阅读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书籍是精神食粮,倡导人们多读书是因为阅读是一个让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的过程,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③④项符合题意;阅读会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这种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不是直接的物质性影响,①项说法错误;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这种影响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所以不能成为倡导人们多读书的原因,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如何理解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4.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文化由人所创造并为人所特有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③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手段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①②适合题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③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5.‎‎2019年4月14日 ‎,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学习强国·一封家书”现场诵读会在杭州举行。一封封家书寄托着亲情,传承着家风,记载着岁月,令在场观众感动不已。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③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 ④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一封封家书寄托着亲情,传承着家风,记载着岁月,令在场观众感动不已。由此可见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文化的载体和文化带给人们的影响,不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①与题意不符。 ‎ ‎④:精神力量不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6.“故宫娃娃”“文物饼干”“宫门箱包”。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开发了两千多款文化创意产品,观众不仅可以把国宝文化带回家,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延伸,这说明 ‎①文化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观众可以在使用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延伸说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本题②④与题意相符;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①观点错误,应排除;文化本身是一种精神力量,因此③观点错误,应排除;本题应选D。‎ ‎【点睛】解答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排错法。即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将题干选项内容联系起来,作分析判断,排除含有错误选项的题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排异法。即找出虽然表述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不统一的选项,然后排除含有该选项的题肢。3 . 综合法。即解题过程中,往往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解题较为困难,而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效果则较为理想。‎ ‎7.“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科技创新 ‎①为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可以更加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因为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更加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本题②③正确;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④把科技创新的作用夸大,排除;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选B。‎ ‎8.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说,“凡嗜好的读书……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这反映了读书 ‎①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②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行为 ④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有形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①错误。‎ ‎②③:凡嗜好的读书……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这说明读书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行为,②③符合题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主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9.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从《登鹳雀楼》《春夜喜雨》这类耳熟能详的唐诗经典,到诸如《山高路远》《乡愁》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沁润人心。这表明 ‎①适当的载体是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的根本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③品读经典诗词可以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经典诗词只有运用现代技术才能被赋予鲜活的新生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②③: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经典诗词沁润人心,这表明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品读经典诗词可以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②③符合题意。‎ ‎①:适当的载体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但这不是文化传播的根本,①错误。‎ ‎④:文化创新的方式、途径很多,并不是只有依靠科技,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0.“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在有些场合,人们用“文化”一词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这主要说明 A. 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B.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A: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但不仅仅是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A错误。‎ B:“文化”一词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这说明交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符合题意。‎ C: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是关于文化含义的阐释,试题指向的是文化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D:纯自然的东西不能被称之为文化,因此文化现象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形式:从静态角度(精神产品):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从动态角度看(精神活动):包括各种文化活动。‎ 人们进行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11.‎2018年10月30日,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离世,引发了人们的如潮感怀。金庸的武侠小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所塑造的群侠有着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充满着家国情怀、世间道义。金庸的作品陪伴无数海内外读者度过了青春时代,使人们在阅读中获得了心智启迪、心灵温润。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题材形式和受众的广泛性 ‎②人们在感受优秀文化过程中可以提升精神境界 ‎③优秀作品可以无形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 ‎④应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题材形式和受众的广泛性并不能决定文化的价值,①错误。‎ ‎②:金庸武侠小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塑造的群侠有着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充满着甲国情怀,说明人们在感受优秀文化过程中可以提升精神境界,②符合题意。‎ ‎③:金庸的作品陪伴无数海内外读者度过了青春时代,使人们在阅读中获得了心智启迪、心灵温润,说明优秀作品可以无形而持久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③符合题意。‎ ‎④:金庸武侠小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涉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这说明 A.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C.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 D. 在综合国力中文化居于重要地位 ‎【答案】C ‎【解析】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这说明经济决定文化,C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 ‎13.漫画《瞧,那个傻帽》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不可改变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决定人的言行 ④文化素质影响支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漫画《瞧,那个傻帽》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文化素质影响支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本题②④正确;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但这种素养并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①观点错误,排除;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影响人的言行,但不能决定人的言行,③把文化的作用夸大,排除;本题选C。‎ ‎14.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个国家的春节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让我们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韩国、越南同中国三个国家的春节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文化具有多样性,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②③适合题意;①④本身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5.为了实现抗风能力16级、抗震能力8级、使用寿命120年,港珠澳大桥设计施工团队为之创新研发了31项工法、31套海洋装备、13项软件、454项专利。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这表明 ‎①我国已成为科技领域全面领先世界的国家 ②科技已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港珠澳大桥设计施工团队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这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④符合题意。‎ ‎①:我国虽然在某些技术上有一些突破,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仍有很大差距,并没有在科技领域全面领先世界,①说法错误。‎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和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怎么办(启示):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16.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下列正确表达了经济发展对文化影响的传导顺序的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①:题目问的是经济发展对文化影响,①是起点。‎ ‎③:①中经济发展—需求增加—-资本涌入,③在第二环节。‎ ‎④: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④在第三环节。‎ ‎②: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②在第四环节。‎ 故本题选C。‎ ‎17.“红白旧俗该从简,礼轻情重有脸面”“谁言孤老无依靠,天下人帮天下人”……让一面面旧墙体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是某镇运用乡风文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让墙壁说“文明话”,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环境和活动 ②文化墙成为乡村建设新的宣传阵地和载体 ‎③振兴乡村文化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增强群众文化体验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让一面面旧墙体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是某镇运用乡风文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环境和活动,文化墙成为乡村建设新的宣传阵地和载体,①②正确。③表述错误,文化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故本题选A。‎ ‎18.2014年以来,我国以立法形式确立了4个国家级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中国烈士纪念日(‎9月30日)、中国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以立法形式确立上述纪念日并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依据是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②人们接受健康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 ‎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材料未体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故①不选。‎ ‎②:材料未体现人们接受健康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故②不选。‎ ‎③④:我国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了4个国家级纪念日,有助于公民形成正确的三观,故③正确。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纪念日并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故④正确。‎ 故选D。‎ ‎19.“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坏,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②文化往往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 ④人只能被动接受家风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材料强调的是不同的家风对子孙、对社会有不同的影响,这表明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文化往往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①②符合题意。‎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错误。‎ ‎④: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0.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推出了五集系列片《永不过时的劳模精神》,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这表明劳模精神 A. 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 C. 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答案】C ‎【解析】劳模精神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这表明劳模精神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C正确;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修养和健康素养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可见,材料没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劳模精神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干劲,这与“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无关,B排除;D选项夸大了劳模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 ‎21.2019年,俄罗斯将首次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进行汉语科目的考试,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这现象反映出 ‎①文化对于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②汉语以其博大精深的特点掌握了世界语言的主导权 ‎③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汉语言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 ‎④各国文化因不同而精彩,世界文化因差异而多样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俄罗斯将首次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进行汉语科目的考试,这现象反映出文化对于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汉语言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①③项符合题意;②项夸大了汉语的地位和作用;④项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B。‎ ‎【点睛】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和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2.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观众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相同的经历,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产生强烈的共鸣。材料表明 ‎①受众共鸣是大众文化的特征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优秀文化作品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材料表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优秀文化作品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优秀文化作品反映时代生活的变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不强调大众文化的特征,①与题意不符。‎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而非重要途径,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如何理解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23.“每个人不管最后走到哪里,童年留在你血液中的东西,会对你的一生都发挥作用。”这一观点说明文化对人具有__________的影响。‎ A. 主动自觉 B. 受益终生 C. 潜移默化 D. 深远持久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的相关知识。童年留在你血液中的东西影响着你的一生,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潜移默化的特点,C项排除;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人们授受先进文化、健康文化的熏陶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A项说法错误;受益终生不是文化影响的特点,B项排除。故本题选D。‎ ‎24.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①:“汉语热”与孔子学院遍布世界,让中国的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①正确。‎ ‎②:材料并未体现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②不符合题意。‎ ‎③:汉语能走向世界,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正确。‎ ‎④: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传播了中华文化,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5.某公司近年来开发的花鼓、鸽子花、百苗图、民间故事刺绣六大系列220个品种的苗绣产品出口到了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67个国家,一年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中国苗绣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商业贸易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④商业贸易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某公司开发的220个品种的苗绣产品出口到世界67个国家,一年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中国苗绣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商业贸易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国家的文化,也就没有涉及不同民族的文化,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通过商业贸易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未涉及中华文化的融合和创新,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26.‎2019年4月29日,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同时,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本次世界园艺会的举办有利于 ‎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①:“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 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表明本次世界园艺会的举办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①符合题意。‎ ‎②:尊重外来文化、认同本国或本民族文化,②错误。‎ ‎③: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即大众传媒的丰富,③不符合题意。‎ ‎④:“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表明本次世界园艺会的举办有利于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的多样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传媒的主要手段。‎ ‎27.里约奥运会既是竞技硬实力的展现舞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平台。中国自行车手的花木兰、穆桂英头盔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让中国民族英雄的故事走向世界;一个个“拔火罐”让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亮相世界舞台;一个个中国制造体现的工匠精神充满了奥运各个场馆。这启示我们 ‎①体育比赛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基本手段 ‎③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发展中华文化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中国自行车手的花木兰、穆桂英头盔向世界传达出中国历史文化中女英雄故事,“拔火罐”让世界人民通过电视转播的奥运赛事了解到了中医药文化,通过奥运会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说明体育比赛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①③符合题意;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不是传播手段,而且材料并未体现商业贸易,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吸收各国文化,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28.‎2018年10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语言文化论坛在首都博物馆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东渐西传、文明互鉴”为主题,邀请了数位中外专家学者,共同商议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的研究和实践路径。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能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②世界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逐渐同一 ‎③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④我们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一带一路”语言文化论坛以“东渐西传、文明互鉴”为主题,邀请中外专家学者,共同商议中国文化传播的研究和实践路径,说明“中华文化能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我们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①④符合题意;“世界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逐渐同一”说法错误,②错误;中华文化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③错误。故选A。‎ ‎29.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2019年3月;“感知中国,意在巴黎”中国美术精品展在巴黎举办。展览聚焦中法艺术百年交流的历史,展示了刻载着历史印记和洋溢着新时代艺术创新精神的中国留法名家作品,中法人民在欣赏佳品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心。本次展览 ‎①让更多法国民众感受中法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②发挥了中华文化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引领作用 ‎③创新了文化交流的途径,推动了新时代中法艺术合作 ‎④通过讲述中国艺术故事,推动中国艺术的传播与共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①④:中国美术精品展示了刻载着历史印记和洋溢着新时代艺术创新精神的中国留法名家作品,拉近了中法人民彼此的心。这说明本次展览通过讲述中国艺术故事,推动中国艺术的共享与传播,让更多法国民众感受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激荡与交融,①④符合题意。‎ ‎②:“引领性作用”表述错误,②排除。‎ ‎③:材料没有创新文化交流的途径,也没有体现新时代中法艺术合作,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0.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弘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方面。这说明 ‎①“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茶文化”彰显了中国人的精神文化追求 ‎③青年学生都会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 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B ‎【解析】①说法错误,“茶文化”本身属于文化现象,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④符合题意,“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弘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方面。这说明“茶文化”彰显了中国人的精神文化追求,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说法错误,青年学生都会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该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B。‎ 二、非选择题(40分)‎ ‎31.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美誉。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山东省四次成功举办了“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第四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与上届相比,展位面积和展位数量增长30%,山东各地积极响应,根据各地实际,进行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开发活动,带动了旅游、餐饮、工艺品制作等行业的发展。‎ 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关知识,说明举办文博会对山东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山东举办文博会带动了山东省很多行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②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交融的特点在当代日益显著。各地积极响应省文博会,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丰富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山东省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山东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山东省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解析】本题以山东省举办文化博览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情境,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需要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及文化建设角度,联系材料说明文化博览会的具体作用。‎ 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角度:一定的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文博会“带动了旅游、餐饮、工艺品制作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山东经济发展。‎ 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角度:“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开发”,促进了山东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文化消费。‎ 从文化建设角度:文化博览会的举办,“建设文化强省”,有利于提高山东省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山东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提高山东省的综合实力。‎ ‎32.‎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说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作用。‎ ‎【答案】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坚定理想信念、高尚爱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说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作用。‎ 从材料可以看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坚定理想信念、高尚爱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可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从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说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作用。‎ ‎【点睛】如何理解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33.‎2019年5月15日,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亚洲文化嘉年华”以视听盛宴的形式,呈现出亚洲文化之花的姹紫嫣红,也唱出一曲愿与“远方客人”携手共创未来的中国故事。‎ ‎“繁华春满园,群生则锦绣。”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上的致辞指出,亚洲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了亚洲文化更为丰富的色彩、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答案】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进步。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要主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本题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可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差异、学习借鉴等角度作答。‎ 本题谈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我们应坚持正确的态度,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其次,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第三,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主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答题方法:‎ 措施类主观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共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表彰了一批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的个人。“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之一的作家路瑶,长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文学创作融入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用心用情书写改革开放故事。先后创作了《人生》《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等作品。他很好地继承了柳青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传统,又勇于改革文坛风气,创作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展现了我国城乡社会生活和人民思想情感的巨大变化,弘扬了拼搏奋进、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向上向善、自强不息,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路遥作品的成功对于文艺创作的启示。‎ ‎【答案】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艺创作要扎根社会实践,展现社会生活。②‎ 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艺创作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又要体现新的时代精神。③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用作品反映人民的心声。‎ ‎【解析】本题以路遥由于其作品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为情境,考查文化生活知识具体运用,需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与教材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等相关知识相结合作出解答。‎ 材料中,路遥“将文学创作融入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可从立足社会实践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作品“继承了柳青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传统,又勇于改革文坛风气”、弘扬“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可从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路遥“扎根人民”、展现“我国城乡社会生活和人民思想情感的巨大变化”,可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角度进行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