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葫芦岛市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ww.ks5u.com 辽宁省葫芦岛市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需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指的是 A.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 改革开放道路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D:“中国道路”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正确。‎ ABC: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D。‎ ‎2.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的正确选项是 A. 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 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D. 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家的产生。B: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所以其内在联系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私有制的产生,导致贫富差距分化,原始社会解体,出现了阶级,为维护阶级利益,建立了暴力机关,国家产生了,据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对其内在联系的分析均存在错误,ACD排除。‎ 故本题选B。‎ ‎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矛盾 B. 奴隶主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C. 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C: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C项符合题意。‎ A: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矛盾是奴隶社会诸多矛盾之一,但不是主要矛盾,A项不合题意。‎ B:奴隶社会没有地主阶级,B项观点错误。‎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是根本矛盾,D项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发展起来,商业和城市日益繁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变化表明 ‎①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③奴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影响。①:一种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就说明这种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也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①项符合题意。‎ ‎②:城市的出现和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②项不合题意。‎ ‎③:奴隶社会的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材料没有体现奴隶社会的剥削与压迫,③项不合题意。‎ ‎④:判断一种社会制度变革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标准就在于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④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A. 导致了阶级的产生,因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B. 是以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因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C.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历史的进步 D. 出现了剥削,因而是历史的进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原因及结果。C:判断一种社会制度变革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标准就在于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认为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错误的,AB排除。‎ D:奴隶社会出现了剥削,这是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之一,出现了剥削不是社会进步的理由,D项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C。‎ ‎6.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在这一发展中,属于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是 ( )‎ ‎①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②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④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阶级社会更替。①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这属于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①②符合题意。‎ ‎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属于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无剥削制度,③不符合题意。‎ ‎④: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属于用无剥削制度代替剥削制度,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②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彼此对立互不相关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①②正确。‎ ‎③:彼此对立互不相关的说法错误,不选。‎ ‎④:选项④并未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8.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激起农民的反抗斗争,经常暴发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但最终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 A. 农民起义没有优秀的领导者 B. 农民起义军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 C. 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建立一种比封建制更进步的社会制度 D. 农民没有什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落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C: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之所以会失败或者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是因为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以他们不可能建立一种比封建制更进步的社会制度,C项符合题意。‎ A:农民起义有很多优秀的领导者,但领导者也是小农意识浓厚,A项不合题意。‎ B:农民起义军往往都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这不是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B项不合题意。‎ D:农民并不是都没有科学文化知识,D项错误。‎ 故本题选C。‎ ‎9.下列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认识错误的是 A. 是在资本主义初期出现的 B. 在封建社会内部开始萌芽 C.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D. 是由行会中封建师徒关系演变而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AB: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来自于封建社会内部,A项观点错误,符合题意,B项观点正确,不合题意。‎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C项不合题意。‎ D: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来行会中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的封建师徒关系,逐渐演变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项观点正确,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血迹斑斑的奴隶贸易、对印第安人的奴役、对亚洲进行的鸦片贸易等罪恶的历史事实说明了 ‎①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②对外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开始就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实现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圈地运动。①④:“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血迹斑斑的奴隶贸易、对印第安人的奴役、对亚洲进行的鸦片贸易等罪恶的历史事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和残酷,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①④两项符合题意。‎ ‎②:材料表明对外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②项不合题意。‎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③项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选C。‎ ‎1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③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④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①项符合题意。‎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②项不合题意。‎ ‎③: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③项不合题意。‎ ‎④:在生产社会化方面,表现为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④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选D。‎ ‎【点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不协调,是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所在。其具体表现是:表现在消费上,是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的无序竞争;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雇佣者与被雇佣者。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方面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方向,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政策措施和阶级矛盾运动都起着重要作用,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而激化时而缓和。‎ ‎12.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 资本主义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 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 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 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答案】D ‎【解析】‎ ‎【详解】D:材料中体现的是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由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这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 。“新和谐公社”尝试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社会,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新社会制度的探索。故D项正确。‎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开始建立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因为“新和谐公社”的出现才表明资本主义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A说法错误。 ‎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并非欧文的“新和谐公社”,B说法错误。‎ C: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的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注定其必然要失败。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是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因此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13.在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①无产阶级开始形成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④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无产阶级的产生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①项不合题意。‎ ‎②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两个历史前提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②④两项符合题意。‎ ‎③:该项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不是历史前提,不合题意。排除③。‎ 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持续不断地斗争的结果,是科学社会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4.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 A.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 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 D. 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答案】A ‎【解析】‎ ‎【详解】A:材料中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是在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典型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说是马克思的另一个发现,所以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A选项正确。‎ BC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以及“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均不是两个“发现”,故排除B、C、D三项。‎ 本题正确答案选A。‎ ‎1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其依据是 A. 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 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 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以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具体内容,不是依据,排除A、B、C三项。‎ D: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16.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A. 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 B. 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 C. 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D.‎ ‎ 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二者都能认识到阶级间的矛盾对立,A不是二者区别,故错误。‎ B: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二者都能提出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B不是二者区别,故错误。‎ C: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二者都批判资本主义制度,C不是二者区别,故错误。‎ D:空想社会主义只是对未来社会进行理想化设想,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而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规律角度进行阐释,D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17.从生产关系的特点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 B. 所有制基础不一样 C. 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 D. 意识形态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项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二者的区别,不合题意,排除A。‎ B: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以,从生产关系的特点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一样,B项符合题意。‎ CD:这两项都不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区别,不合题意。排除C、D。‎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18.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是近代中国( )决定的。‎ A. 基本国情 B. 共产党 C. 农民阶级 D. 帝国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是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A正确。‎ B: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才登上历史舞台,B不符合题意。‎ C:农民阶级不会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才会进行民主革命,C排除。‎ D:帝国主义不会对中国革命道路起决定作用,D错误。‎ 故本题选A。‎ ‎19.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②实现国家富裕和人民富裕 ‎③打败美帝国主义侵略 ‎④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①②: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①②正确。‎ ‎③④:打败美帝国主义侵略,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两项均不符合题意,③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0.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下列认识正确的( )‎ A. 它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 B. 使人们认清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准备 D. 使人们认识中国必须模仿欧美发展道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列宁主义。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下列认识正确的它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A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本题选A。‎ ‎21.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件大事是( )‎ A.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A正确。‎ BC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都不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BCD错误。‎ 故本题选A。‎ ‎2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 )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 中国革命和建设 B. 社会主义革命 C. 社会主义建设 D. 党的建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A: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A正确。‎ BC:毛泽东时期历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时期,BC只是阐述其中的一个时段,BC不符合题意。‎ D:党的建设只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方面,D排除。‎ 故本题选A。‎ ‎2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C: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C正确。‎ ABD:新中国的成立、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都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4.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1953-197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増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1.4%。上述成就的取得证明( )‎ A.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帆风顺 C. 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 D. 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建设。A:1953-197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増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1.4%,这些成就的取得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A符合题意。‎ B:材料不能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帆风顺,B不符合题意。‎ C: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C不符合题意。‎ D:材料未提及只有共产党,而且材料也不是反映中国革命的,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5.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 )‎ A. 从新中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B. 从新中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从新中国成立到第一阶全国人大召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三大改造。C: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正确。‎ AB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不是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也不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6.“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共产党哪一次路线的内容( )‎ A. 经济恢复时期总路线 B. 过渡时期总路线 C. 经济调整时期总路线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党的总路线。AC:经济恢复时期总路线,经济调整时期总路线,两项均与题意不符,AC排除。‎ B:1952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 D: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排除。‎ 故本题选B。‎ ‎27.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 A. 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B. 回答了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重要课题 C. 提出了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认识。A:1956年秋召开的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A正确。‎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重要课题,是崭新的课题。B不符合题意。‎ C:1955年毛泽东在党内首先提出了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不符合题意。‎ D: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③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④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①②: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四点,其中两点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①②正确。‎ ‎③④: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些不属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2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是 ‎①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②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坚持按劳分配,提高经济效率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要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②③项符合题意;①④项不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措施;正确选项为B。‎ ‎【点睛】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30.十九大提出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下列关于这个新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①积累了治党治国的新的宝贵经验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开创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②④正确。‎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累了治党治国的新的宝贵经验,①不选。‎ ‎③:邓小平理论开创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不选。‎ 故本题选C。‎ 二、主观试题 ‎3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答案】(1)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的历史前提;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2)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进程影响深远。‎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为试题情境,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回答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教材有明确的阐释,考生可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 ‎【点睛】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40年代,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德也相继进入工业革命阶段。随着机器大工业的确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1825年以后,经济危机不断发生。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固有矛盾日益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宏观可能性。(2)无产阶级独立运动的兴起。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公开化了。19世纪30、40年代发生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就。19世纪前半期自然科学有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进化论,这客观地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为辩证唯物论的创立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4)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同时代人相比,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有强烈的实践愿望,正是在他们进行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 书中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趋势和途径。‎ 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打开了通向未来的大门,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指明了路径,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如何理解这个“新时代”?‎ ‎【答案】①从伟大事业角度看:‎ ‎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从奋斗目标角度看:‎ ‎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从人民期待角度看:‎ ‎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从历史使命角度看:‎ ‎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从世界意义角度看:‎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时代为话题,考查考生对新时代的理解。‎ ‎【详解】本题要求回答如何理解这个“新时代”?‎ 解答本题,考生可从伟大事业角度、从奋斗目标角度、从人民期待角度、从历史使命角度、从世界意义角度这五个方面理解新时代。‎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