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国际竞争与对外开放(3)知识专题突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国际竞争与对外开放(3)知识专题突破

‎ ‎ 本学案复习要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主线。重点理解一个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一个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两个措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同时联系其他知识注意把握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经营的关系,提高开放水平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命题探究(六)——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角度命题 命题角度 经济生活考查点 ‎(1)结合“一带一路”等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如何推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3)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原因。‎ 典型例题 ‎(2017·全国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 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答案 (1)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建议:完善对外经贸政策环境;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解析 第(1)小问,考查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材料表明中国高铁实现了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从相关产业来看,全产业链输出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 ‎;技术输出会提高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品牌输出有利于提高相关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会助推国内产业升级。第(2)小问,建议可围绕高铁走出去需要更优化的市场环境、外贸环境,还需要优惠政策的支持如财政、税收、金融等。本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从国家、企业角度选取恰当的理论作答。‎ 答题语言 教材术语 ‎(1)政府角度 ‎①基本目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③基本战略: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④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⑤风险意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⑥科学发展: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促进国内与国外的协调发展。‎ ‎(2)企业角度 ‎①企业要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诚信经营,提高质量;“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等。‎ ‎②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 时政语言 ‎(1)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 ‎(2)要坚定不移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3)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4)打造更多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进入质量时代。‎ 专题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4月10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海航集团周一宣布对新加坡物流和仓储公司CWT发出收购要约,涉资近14亿新加坡元(约合10亿美元)。包括此项交易在内,海航在短短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达成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已突破400亿美元。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持续增长体现了(  )‎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技术全球化 答案 C 解析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体现了资本的全球化,C正确,其余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是为了(  )‎ ‎①转变外贸出口方式,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 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③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④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是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自身国际化经营水平,③④正确;材料未涉及进出口贸易,①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讲的是对外投资,不是利用外资,排除②。故选D。‎ ‎3.数据显示,2016年“双十一”不仅是全民狂欢,也是全球狂欢。全天总交易额达到了1 207.49亿元,远超上一年的912.17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占比82%,交易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5 000多海外知名品牌全力参与。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 ‎①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②必须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把握机遇 ③必须借助网络努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④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全球参与“双十一”狂欢,告诉我们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故②④正确;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途径很多,故排除③。故选C。‎ ‎4.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其中一段话颇令人回味:“小时候父母常常说,儿子,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没饭吃。现在,父母会对孩子说,女儿啊,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在等着抢你的饭碗。”这段话说明(  )‎ ‎①“抢饭”到“抢饭碗”凸显了从竞争资源到竞争就业机会 ②劳动者要树立多种形式的就业观,以适应全球化的需求 ③经济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各国经济一体化,使劳动力市场竞争更激烈 ④作为生产力重要因素的人力资源,趋向于全球流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中事例表明“抢饭”到“抢饭碗”凸显了从竞争资源到竞争就业机会,作为生产力重要因素的人才资源,趋向于全球流动,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涉及劳动者树立竞争就业观,而不是多种方式就业观,②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并没有一体化,③观点错误,排除;故选B。‎ ‎5.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如长期执行比较优势战略,对发展中国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是(  )‎ ‎①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阻碍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②产品和要素价格背离市场而带来当下经济效益上的损失 ③长期处于不利的国际分工中,危及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 ④推动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和新材料对普通资源的替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主导,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价格的剪刀差,发展中国家如果长期执行比较优势战略,出口资源和初级加工产品,从长远看,将不能改变相对落后的命运,甚至危及经济安全,故选①③;②应是发展中国家改变比较优势战略眼前应付出的代价,排除;④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不能说是不良后果,故排除。故选A。‎ ‎6.“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在土地、资源、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各有所长,形成强势互补。假设a国和b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两个国家,不考虑其他因素,两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  )‎ 国家 葡萄酒 毛呢 产量(单位)‎ 劳动人数 产量(单位)‎ 劳动人数 a国 ‎1‎ ‎80‎ ‎1‎ ‎90‎ b国 ‎1‎ ‎120‎ ‎1‎ ‎100‎ ‎①a国出口葡萄酒比出口毛呢优势大 ②a国出口毛呢比出口葡萄酒优势大 ③b国出口毛呢比出口葡萄酒优势大 ④b国出口葡萄酒比出口毛呢优势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a国生产葡萄酒需要的劳动人数比b国少得多,而生产毛呢的劳动人数两国差距不大,故a国出口葡萄酒比出口毛呢优势大;而相比a国,b国生产葡萄酒明显处于劣势,故b国出口毛呢比出口葡萄酒优势大。‎ ‎7.“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全方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道路上大胆探路、勇敢创新。从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到印尼高铁再到英国核电,‎ 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表明我国(  )‎ ‎①经济发展空间得以拓展,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正在主导世界市场发展 ③坚持开放、合作、共赢,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中“正在主导世界市场发展”说法错误;材料讲的是“走出去”,不是“引进来”,排除④。故选B。‎ ‎8.下图是近年来出现的国外种植返销国内模式,对这一模式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能够推动经济发展 ②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③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④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实现共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9.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正发生深刻变革。为顺应这一深刻变革,我国提出到2025年建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家。上述举措旨在(  )‎ ‎①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②实现创新载体的多元化 ③扩大制造业的生产规模 ④培育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正发生深刻变革,为了顺应这一深刻变革,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我国提出到2025年建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家,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建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不意味着扩大制造业的生产规模,排除③;故选B。‎ ‎10.加强供给侧改革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增加的生产效率。它有三个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益。以下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是(  )‎ ‎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 ②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③加强科学管理,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④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强科学管理,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均符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三个来源,①③应选,②④与题意无关。故选C。‎ ‎11.当地时间‎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发表主旨演讲说,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入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这旨在启示各国(  )‎ ‎①在看到有“弊”的同时,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利” ②世界贸易组织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③应加大贸易保护力度,维护本国经济安全 ④应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不符合题意,③中的加大贸易保护力度是以恶惩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故选B。‎ ‎12.我国是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依然以中低端为主,附加值低、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相对较少;中国企业在全球营销网络和营销方式的开拓上比较滞后;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且逆差规模呈扩大趋势。为此,商务部提出了实施“贸易强国战略”。以下措施符合这一战略的有(  )‎ ‎①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 ②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创新外贸发展方式,加强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 ④推动制造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与服务贸易融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①不能实现贸易强国;②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实现贸易强国。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2017年1~2月,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1个国家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9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3.3%,主要流向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地区。‎ 材料二 2017年5月14~15日,中国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一带一路”覆盖60多个国家,是最具经济潜力和经济活力的地区,各国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互补性很强,为丝路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一带一路”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计算2017年1~2月我国企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总额(保留一位小数),分析这样做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并分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 答案 (1)×100%≈134.6亿美元。调整企业经营战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有效对接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拓展国外市场,增强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2)①有利于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②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建立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④有利于科学发展,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短缺问题,维护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4.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然而,目前中国的开放水平还不够高,开放程度还不够深,开放领域也不够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仍只有15.2%;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水平仍然较低;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还不强,对国际规则的参与、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不足。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开放发展,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 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动二十国集团加强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筹建亚投行等,迈出主动开放的稳健步伐。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我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推动者,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并为我国企业应对开放新形势提出两点建议。‎ 答案 (1)措施:①抓住机遇,积极以改革创新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政治经济变化所带来的挑战。②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和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③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④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2)建议: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强化规则意识和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的本领。‎ 解析 本题主要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考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难度不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