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太和二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2019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9月7日在河北承德木兰围场开始 ‎②当地时间2019年9月13日,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举办 ‎③2019年8月20日,李先生在某地花50万首付按揭买了一套商品房 ‎④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2017年7月28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①④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 ‎②: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举办属于政治现象,②不合题意。‎ ‎③:李先生在某地花50万首付按揭买了一套商品房属于经济现象,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等等。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 ‎②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④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文化的独立性是指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①与题意不符。‎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②观点错误。‎ ‎③④: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晋东南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高亢,有雄浑之感;晋南地区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地区的民歌,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山西民歌的这些特点表明 A. 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 B.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晋东南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高亢,有雄浑之感;晋南地区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地区的民歌,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山西民歌的这些特点表明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 BCD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故选A。‎ ‎4.唐代著名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是文化活动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一种文化现象 ‎③吟诗作赋是诗人为了表现文化素养的高低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是文化活动,表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落乌啼霜满天是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②错误;吟诗作赋是诗人为了托物言志,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正确把握文化的特点: 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需要通过物质载体呈现出来。‎ ‎5.2019年3月5日,是第五十六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①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源于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源于实践并推动实践的发展,排除②。‎ ‎④: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的文化促进全人类的发展,④是不科学的。‎ 故本题选B。‎ ‎6.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A. 必须提高国家的安全实力 B. 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C. 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D. 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本题材料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文化,不打自垮”,充分说明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7.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题中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雕塑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文化的归属感和题意无关;‎ ‎④说法错误,文化影响城市发展,但不是决定。‎ 故选:B。‎ ‎8.2016年,以巴西音乐人汤姆(Tom)和维尼修斯(Vinicius)命名的里约奥运吉祥物在世界各地热卖。据奥组委预测,2016年奥运会纪念品销售收入将达10亿巴币。奥运吉祥物的热卖体现了()‎ A. 文化的单一性带来文化的丰富多彩 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奥运吉祥物的热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A错误;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9.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我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是基于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是基于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③错误;④正确但不是题干的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0.2017年4月10日,第35届洛阳牡丹花会在洛阳开幕,本届牡丹文化节以“相约千年帝都,共享国色天香”为主题。洛阳牡丹花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级节会,每年的牡丹花都会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客商到洛阳投资兴业,为洛阳经济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这体现了 A.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 B. 文化决定经济效益 C. 文化影响经济活动 D.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A表述错误;文化并不能决定经济效益,B说法错误;“每年的牡丹花都会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客商到洛阳投资兴业”,这表明文化影响经济活动,C正确;能够为文化提供方向保证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所有的文化,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1.2017年岁末,集结9家博物馆(院)代表性文物的《国家宝藏》电视节目,邀请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纪录片综艺”的呈现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借助电视节目创新,剪纸、纂刻、青瓷烧制等越来越多的非遗技艺找到了传承发展的新途径……融入现代生活,传统文化再发新芽。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融入现代生活是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②传统文化再发新芽的关键在于促进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的创新 ‎③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④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错误,该观点夸大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是传统文化的作用;②错误,传统文化不仅要有形式上的创新也要有内容上的创新;题目中,借助电视节目创新,剪纸、纂刻、青瓷烧制等越来越多的非遗技艺找到了传承发展的新途径……融入现代生活,传统文化再发新芽,表明了大众传媒日益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12.某白领女性,退出职场后结识了一帮牌友,靠打牌消磨时光,结果书没读,花没养,人也颓废了许多,后来加入了一个写作圈子,一年下来,不仅赚了点稿费,还因为读书丰富了精神生活,人也开朗了许多。这启示我们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慎重选择朋友圈 ‎②文化塑造人生,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 ‎ ‎④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材料表明不同的圈子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不同,这启示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慎重选择朋友圈,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①④符合题意。‎ ‎②: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错误;‎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③。 ‎ 故选C。‎ ‎13.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迈向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果。这主要说明( )‎ A.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 B.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C.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 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迈向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果。这主要说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D适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A是错误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B是错误的;C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 ‎14.近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兴起“汉语热”和“儒家文化热”。在2010~2016年短短六年时间里,仅美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就翻了十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和研究儒家文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汉语及儒家文化的重要作用 B.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 D.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和研究儒家文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5.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 受教育程度 B. 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 C.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 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本题直接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没有难度,考生可根据教材对这一知识的表述直接选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6.2019年11月17日,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闭幕。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各类活动350多项。艺术节展演共45台剧目,荷兰舞蹈剧场现代舞《狩猎我心》等15部剧目出票率均达到100%。来自俄罗斯、捷克、以色列、卡塔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多部作品广受欢迎。这体现出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要尊重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各类活动350多项。艺术节展演共45台剧目,荷兰舞蹈剧场现代舞《狩猎我心》等15部剧目出票率均达到100%。来自俄罗斯、捷克、以色列、卡塔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多部作品广受欢迎。这体现出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在交流中传播,①③符合题意。‎ ‎②:本题是强调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排除②。‎ ‎④: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7.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 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 C. 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D. 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题干要求选择的是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的是传统建筑,C项符合题意;A、B、D都是对传统习俗的正确理解。答案选C。‎ ‎【点睛】传统文化的继承。‎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的继承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 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18.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大众传媒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 ‎④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体现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符合题意,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说明互派留学生是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有利于文化传播。②表述错误,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学生不是大众传媒; ③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商业贸易。故本题选C项。‎ ‎【点睛】教育与文化交流 ‎1、文化交流合作具有文化创新的意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19.2017年7月8日,有着“海上花园”和“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 ‎①可以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④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②④项符合题意;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扩大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但不能够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①项说法错误;③项“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意义和作用)。‎ 世界遗产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 ‎20.明清之际,“丝绸之路”成为一条“茶之路”,商队翻越帕米尔高原,源源不断地把中国茶叶输往中亚各国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茶文化。这表明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 ‎②文化与经济具有相互交融的特点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商队翻越帕米尔高原,源源不断的把中国茶叶输往中亚各国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茶文化”,体现了通过茶叶的贸易促进了文化交流,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经济具有相互交融的特点,①②正确;③强调了人口迁徙,与材料无关;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故④错误。故选A。‎ ‎【点睛】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途径 具体表现 商业贸易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人口迁徙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教育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其他途径 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1.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曾说:“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屠呦呦获诺奖得益于( )‎ ‎①继承传统——对中华传统医药典籍的整理和发掘 ‎ ‎②博采众长——借鉴西药研究程序和模式研究中药 ‎ ‎③文化交流——推动中医药文化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 ‎④推陈出新——借助科技推进现代西药取代传统中药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屠呦呦获诺奖得益于继承传统——对中华传统医药典籍的整理和发掘,博采众长——借鉴西药研究程序和模式研究中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错在“开始”;④错误,错在“取代”;故本题答案选A。‎ ‎22.2017年9月20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开幕,本届大会以“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旨在探讨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意义,以至于推进儒学学术创新,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体现了 A. 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B.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 文化创新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D.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D ‎【解析】‎ A选项错误,传统文化有积极向上与消极糟粕之分。B、C选项错误,其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以“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主题,旨在探讨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意义,以至于推进儒学学术创新,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D选项入选。‎ ‎2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A. 具有相对稳定性 B. 鲜明的民族性 C. 变化发展的 D. 积极向上的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目,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赏月或者吃月饼等,而其他地域则没有这种传统,这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C表述与题意不符。D选项表述错误。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积极向上的。故排除。‎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特点 ‎【易错警示】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24.2017年9月7日,以“丝路精神·时代丹青”为主题第四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中,人们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的国画、书法、篆刻作品,也可以领略到毕加索、达利、米罗等国外艺术家的杰作。中国符号与国际元素相互碰撞让展览呈现出一场精美绝伦的艺术盛宴。此次活动 ‎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有利于借鉴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推动中西文化的趋同 ‎③既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④既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举办国际美术邀请展,中国符合与国际元素碰撞,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表述错误,中西文化要保持多样性,交流借鉴融合是不能趋同。③符合题意,中国符号与国际元素相互碰撞,既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故选B。④表述错误,美术展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不是文化传播的手段,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 ‎25.十九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在解读十九大报告时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方方面面,于文明而言,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是因为尊重文化差异(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发展的途径,②说法错误;③不是题干的原因,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6.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这要求我们,促进文化发展 ‎①要海纳百川、熔铸百家,充分吸收外来文化 ‎②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世界优秀的文化为营养 ‎③要科学分析、认真甄别,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④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创新,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因此我们要促进文化发展就必须要求同存异、歉收并蓄,以世界优秀的文化为营养,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故②④正确;①“外来文化”错误,应为“外来优秀文化”;③“抵制外来文化”错误,应为“抵制外来的糟粕文化”。故选B。‎ ‎【点睛】文化创新的途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台的关系(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融泣出新的过程。‎ ‎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27.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越来越多地利用航拍机、微型摄像机等新技术、新装备对大型活动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直播。这表明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A. 已经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B. 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C.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 导致了旧的传媒的消失 ‎【答案】C ‎【解析】‎ 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并没有完全超越时空局限,A项不选;材料并没有表明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B项不选;材料表明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项正确;大众传媒的发展并没有导致旧的传媒的消失,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新传媒的产生,不代表旧传媒的消失。如互联网产生后,口语、文字等旧传媒并没有消失,也在发挥作用,因此,说新传媒取代旧传媒,替代旧传媒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28.第53届世乒赛的吉祥物为“乒宝”。设计灵感源自“一次偶然看到乒乓球落入水中,溅起水花的那一刻,感觉非常奇妙,所以就用乒乓球作为‘乒宝’的身体,用水作为四肢”。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 文化创新源于设计者的实践体验 B. 文化创新源自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C. 用心观察生活就能实现文化创造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乒宝”的设计灵感源自一次设计者偶然遇到的事件,这说明文化创新源于设计者的实践体验,A项正确。‎ B:文化创新源自实践,不是源自设计者的聪明才智,B项不选。‎ C:“用心观察生活就能实现文化创造”说法过于绝对,C项不选。‎ D:材料主要是想说明“乒宝”的设计灵感是如何来的,并不是主要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D项不选。‎ 故本题选A。‎ ‎29.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作为下一届冬奥会举办城市的中国北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八分钟演出,再现中国元素,在精彩的演出背后,科技的力量让创意更加丰满。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和谐相融,中外文明激情相拥。这种相融相拥有助于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②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 ‎③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 ‎④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下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中国北京别具一格的八分钟演出,再现中国元素,在精彩的演出背后,科技的力量让创意更加丰满。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和谐相融,中外文明激情相拥。这种相融相拥有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①②④项符合题意;中外文化相融相拥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繁荣,而不是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我们应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1)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或途径),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媒体),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5)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6)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0.2017年7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歌剧《鉴真东渡》登陆日本,演出吸引了大批日本观众。现场观众表示,本次演出将进一步增进日本民众对“鉴真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希望以后在日本有更多机会欣赏优秀的中国文艺作品。该歌剧演出成功启示我们 ‎①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要认识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传播的相关知识。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歌剧《鉴真东渡》登陆日本,演出吸引了大批日本观众,进一步增进了日本民众对“鉴真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感。该歌剧演出成功启示我们要认识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①④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没有涉及我们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内容,②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相关内容,③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除了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之外,“年味”却越来越淡了。特别是随着洋节的兴起和影响,许多青少年对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 请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传统的春节?‎ ‎【答案】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要想拯救春节,离不开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正是传统春节的一些东西不适应青少年的要求,所以他们热衷于过洋节。我们要拯救春节,就必须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春节新的时代内涵。③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最终实现对传统春节的传承。‎ ‎【解析】‎ 本题以传统节日为背景,考查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要求考生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传统的春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春节这个民族节日,我们要继承,因为继承发展的必要前提,并且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其次还要发展,我们要拯救春节,就必须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最后,加以总结,即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最终实现对传统春节的传承和发展。‎ 点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作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比为情境。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从宏观上把握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注意将本考点与其他考点相结合构建知识网络。高考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知识的考查会集中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其中需要特别关注两点:‎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不能错位。‎ ‎(2)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存在先后顺序、孰轻孰重的问题。‎ ‎32.所谓正能量,是一切给予人向上,给予人希望和追求,使人行动的动力和感情。当今之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呼唤正能量,恪尽职守的好司机吴斌,舍身救学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勇救女童的“托举哥”周冲,舍己救人的李博亚。种种感动人物,为我们树立道德标杆和价值方向,为社会的正能量鼓与呼。提升个人素质、建筑精神高地,寻找并释放社会正能量,学习我们身边的好人一直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流。‎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寻求并释放社会正能量”的依据。‎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寻找并释放正能量有利于创设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寻找并释放正能量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寻找并释放正能量,有利于人们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提升个人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寻找并释放正能量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解析】‎ ‎【分析】‎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和积极意义。“寻求并释放社会正能量”可理解为发展优秀文化的影响,依据可从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各个方面来组织答案。‎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寻求并释放社会正能量”的依据。属于依据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应该注意题目设问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和积极意义;“寻找并释放社会正能量”的依据。“寻找并释放社会正能量”可理解为发展优秀文化的影响,依据可从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各个方面来组织答案。‎ ‎33.1945年民族歌剧《白毛女》在延安诞生,2017年第四代《白毛女》成功复排。创作人员为了使作品既保持“原汁原味”,又具有时代气息,主动向经典学习、向人民学习,深入故事原型发生地—河北平山县河坊村体验生活,新版《白毛女》更加强调回归格局艺术本体,突出音乐性、歌唱性和旋律性,将以前的对白台词改成唱腔,贴近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它把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融合,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在歌词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歌剧《白毛女》是如何实现创新的。‎ ‎【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作人员深入故事原型发生地体验生活,获取了丰富的创作资源。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歌剧《白毛女》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同时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它把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相融合,在歌剧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实践主体,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创作人员为了使作品既保持“原汁原味”,又具有时代气息、主动向经典学习、向人民学习,充分体现了文化作品要来源于群众生活,并满足群众需求。‎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歌剧《白毛女》是如何实现创新的,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然后考生可以从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的主体,以及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方向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文化创新 ‎【名师点睛】【解题秘籍】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 一、抓主体 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 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 ‎(1)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2)从材料中找措施。‎ ‎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 ‎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3)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材料 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 ‎“一带一路”把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经济、文化、商贸友好交流传统继承下来,并且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将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应有态度正如费孝通先生认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加强“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将有利于推动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资源共享,推动我国和沿线国家思想文化的交流,推动亚、欧、非三洲的文明多维交融,推动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怎样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答案】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费孝通先生认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怎样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实际是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