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政治第七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人教 目标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政治第七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人教 目标版

‎2019第七次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16.有人这样评价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翻开杂志美人多,打开电视广告多,看篇文章署名多,买本新书错字多,上网浏览低俗多,手机联网色情多。”这种评价 ( ) ‎ ‎①针砭时弊,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 ‎②没看到文化生活中积极的东西,是片面的 ‎③必然导致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否定 ‎④坚持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如今,“植入式广告”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剧、文艺晚会中。但原本是创新广告形式以缓解广告对观众收视干扰并达到宣传产品或品牌目的企业营销方式,却受到很多观众的批评与质疑。对此,国家应该 ( ) ‎ ‎ A.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B.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 C.加强对广告行业的引导和管理 D.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18.由广东原创的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风靡一时,实现了利润和影响力的“井喷”。这表明 ( ) ‎ ‎①应该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 ‎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近日,全国“扫黄打非”办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专项行动。这次行动主要是( ) ‎ ‎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 ‎ B.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 ‎ C.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D.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 ‎20.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 ( ) ‎ ‎ 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 C.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6 -‎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 )‎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2.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之所以优先发展教育,这是因为 ( ) ‎ ‎ A.教育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B.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 ‎ C.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教育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 ‎2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 ‎ ‎ A.爱国主义 B.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 C.诚实守信 D.集体主义 ‎ ‎24.“八荣八耻”是对中国古代“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由此可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 ( )‎ ‎ A.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 C.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D.与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完全一致 ‎ ‎25.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下列古语强调思想道德修养重要性的是 ( )‎ ‎ A.世事洞明皆学问 B.仓廪实而知礼节 ‎ C.养心莫善于寡欲 D.腹有诗书气自华 ‎26.“多建一座图书馆,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这说明 ( )‎ ‎ A.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前提 ‎ ‎ B.提高文化修养可以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 ‎ C.思想道德水平高低取决于知识文化水平修养 ‎ ‎ D.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2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 ) ‎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6 -‎ ‎28.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 A.文化平等 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 B.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 C.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文化繁荣 D.文化传播 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 ‎29.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 )‎ ‎ A.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B.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 C.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D.用人以德,唯德是举 ‎30.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 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 ‎①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 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 ‎③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决定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2015年8月24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基于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 ‎①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所特有 ‎② 可以为人们更好地缅怀先烈提供重要的物质载体 ‎③ 可以教育民众铭记近代屈辱历史,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 ‎④ 可以更好地打造各地的文化形象与品牌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第十三届世界华商大会2015年9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俞正声在贺信中指出,华商和气生财的态度、和衷共济的精神、和谐共赢的理念,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体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视角。由此可见华商( )‎ ‎① 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6 -‎ ‎② 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主力军 ‎③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④ 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3.有关专家指出,在中国,教育是个人、家庭、国家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对于教育的目的,一是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二是通过教育实现个人、家庭和国家的理想。而在西方,教育的核心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从中西方对教育的理解中可以得出( )‎ ‎① 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② 文化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 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教育的迥异 ‎④ 文化影响人们在教育实践中目标的确定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4.今天的重阳节,除了是传统佳节,还被赋予了敬老、爱老等新的含义。“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最尊,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我国政府于1989年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下列观点与材料意思不一致的是( )‎ ‎ A.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时代性 ‎ B.庆祝民族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C.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 D.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能够因时而变 ‎35.屠呦呦曾经说,应该多用现代科学的手段从传统医学中发掘更多的药物,为世界人民造福。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传统中医药一旦打开封闭的围墙,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就会发出夺目的光彩。这说明科技( )‎ ‎ A.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 B.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决定性因素 ‎ C.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 D.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36.作家王蒙曾说:“百十年来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汉字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字具有的重要价值有( )‎ ‎①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 6 -‎ ‎③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7.“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毛泽东同志于1958年就提出这样的论断。的确,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丰富完善,在世界医药学中无与伦比,也是我国最有原创优势、最有希望取得世界级成果的科技领域。这表明( )‎ ‎①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② 中华文化自古至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③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体现之一 ‎④ 中医文化在展示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8.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之所以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是因为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和精神火炬 ‎ B.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 C.在当代,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 D.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特有的对祖国最深厚感情 ‎39.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 ‎③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④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0.“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主题,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它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这表明 ‎①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起促进作用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我们走向繁荣的动力 ‎③实现中国梦就是为了建设文化强国 ④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4.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 - 6 -‎ 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系列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12分)‎ ‎75.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4分)‎ ‎76.在中国传统年俗里,红包是长辈分给孩子的“压岁钱”。传统意义上的红包就是用红纸包裹的钱,长辈、亲戚和老板会给晚辈或下属发“红包”,以庆祝新年的到来,这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正在放弃用红纸做的红包或红信封,而选择通过手机发红包。2016年2月8日,猴年除夕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80.8亿个,QQ红包42亿个,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同时,“红包”也不再是孩子们的专属,尊亲敬老的红包越来越多,发红包这一传统年俗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红包的变迁,折射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风尚。‎ 如今,派发电子红包渐成新潮流。有人担心,电子红包使年味变淡了。也有人认为,民俗是社会群体的约定俗成,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变化。‎ 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红包变迁”的理解。(12分)‎ ‎77.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1992年,我国政府部门首次认可“文化产业”这个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根据材料,请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知识,说明我国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12分)‎ - 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