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代“诸妇”之封,“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由此可见 A. 商代妇女地位的崇高 B. 利用母系血缘关系维系商朝统治 C. 商代是个尚武的朝代 D. 封“诸妇”以藩屏商王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可知商代“诸妇”是商王国的封君、战将或臣僚,反映的是商代分封“诸妇”具有维护商朝统治的作用,D项正确。A项是受封的“诸妇”地位较高,不能推断商代妇女地位的崇高,排除。题干强调封“诸妇”以藩屏商王朝的统治,与商代是个尚武的朝代无关,排除C。B项说法错误,应是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维系商朝统治,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 下表为不同地区发现的战国晚期手工制品署名统计表。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出土地点 考古发现 河北武安县 陶器上大多刻有陶工私名,如文牛陶等 山东齐国临淄故城 陶文大多只署明制作者的乡、里、名等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 漆器注明了生产者的里名和人名,如钱里大女子 湖南长沙桥19号楚墓 一件漆耳环,器底漆书有“口里口”字样 A. 官营手工者私造现象严重 B. 国家已无力垄断商品生产 C. 民间手工业已经普遍存在 D. 官营手工业注重品牌效应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只有民营手工业才能署上制作者的名字或籍贯,由此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战国晚期民间手工业已经普遍存在,故C项正确;官营手工业管理极为严格,不可能出现私造现象,故A项错误;此时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国家仍然能够垄断商品生产,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是为王室和政府服务的,而品牌效应是为市场服务的,故D项错误。 3. 汉初,“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自汉武帝后,汉朝政权非贵族政府、非军人政府、非商人政府,逐渐由代表农民政府转为士人政府。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重文轻武政策实施 B. 宗法礼制的强化 C. 社会治理思想变化 D. “世官制”的废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重文轻武”是宋朝的政策,非汉朝,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汉朝由初年的功臣政治到士族政治的转变,与宗法礼制的强化无关,故B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汉朝继续和发展,儒家确立正统地位以及察举制的实施为士族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条件,故C项正确;“世官制”在春秋战国时期衰亡,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士人政府 4. 东汉前期,郡县工官除制作器物外,还兼向当地私人手工业征税物。下图为当时设置工官的城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当时黄河下游地区手工业较发达 B. 古代中国政权的经济支柱是农业 C. 官营手工业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D. 东汉利用经济手段巩固专制集权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仔细观察图片信息,不难直接判断出,此时黄河下游地区手工业较发达,A项符合题意和史实;B、D两项属于无关项,材料并未涉及农业和经济手段;C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合,而且题干图片信息反映不出来,排除。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 A. 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B. 三教合一有了新的发展 C. 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 D. 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 【答案】D 【解析】儒学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以后,一直居于正统地位。官方意识形态受到挑战,说明文化观念上不再是儒学一统天下,也就是文化观念的多元化,故D项正确。儒学从未失去正统地位,故A错误。佛、道、儒三教合一应在魏晋以后,故B错误。当时只是一些人崇尚“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并不能说明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故C错误 6. 据《邦计部·河渠二》记载,唐代宗“大历初,李栖筠为工部侍郎,时关中沃野千里,旧资郑、白二渠,为豪家贵戚雍隔上流,置私碾(磨面)百余所,以收末利,农夫所得十夺六、七”。这说明当时 A. 农田水利工程严重失修 B. 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明显 C.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 家庭手工业的规模扩大 【答案】B ........................ 7. 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答案】A 【解析】寒族子弟和小姓都有一定比例,故D不正确;科举考试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排除B;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排除C;《唐书》所载830名进士出身包括了寒族、小姓、士族而士族所占比例很大,说明唐代科举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故选A。 8. 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北宋 北方人数(个) 北方所占比例 南方人数(个) 南方所占比例 前期 278 84.5% 51 15.5% 中期 274 63.9% 155 36.1% 后期 121 40.3% 179 59.7% A. 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 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 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答案】C 【解析】表格“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显示北方人数比例逐渐下降,南方人数比例逐渐上升,主要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之后导致南方政治文化等影响力的增强,故C项正确;A中决定性因素错误;B中政治重心并没有转移;D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表格材料型选择题一般是以表格为呈现形式,通过定量分析数字或相关数值,从而得出结论,所以此类试题解题的方法一定要抓住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常用的解题方法有: 1. 要看表头及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2. 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或数据中的文字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3. 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与已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9. 宋、明朝经筵(御前讲席)是由士大夫教化皇帝,清代经筵则是当经筵宫讲毕,皇帝发表一通御论,然后讲官门跪赞皇帝圣学高深,发从前所未发,昭示万世。这种变化反映了清代 A. 文人政治地位低下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儒家统治地位衰落 D. 君主权威扩至思想领域 【答案】D 【解析】“皇帝发表一通御论,然后讲官门跪赞皇帝圣学高深,发从前所未发,昭示万世”的信息表明清代对于思想统治控制的严密,故D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主要是君主专制强化,故B错误;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并没有衰落,故C错误。 10. 学者李国祁等曾对清朝五万余名地方官的任期做了量化分析,发现50%的地方官任期只有一年左右,75%~80%的任期在三年以下,这表明 A. 清朝吏治腐败,官员更替频繁 B. 中央王权对官僚控制相当有效 C. 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皇权的强化使地方失去积极性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意思是说清朝五万余名地方官员的任期都很短,这是清朝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而采取措施的结果,故选B;A不是题干现象的原因,故排除;单纯根据官员任期的长短不可以达到对地方有效控制的结果,故排除;题干没有体现上述现象的结果,故排除D。 11. 在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逐步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一现象反映了 A. 自然经济出现分解的趋势 B. 政府专卖制度有利于民生 C. 城市消费主导经济的发展 D. 城乡生活方式逐渐一体化 【答案】A 【解析】“粮、棉、茶”均属于农村生产中的经济作物,这些农作物参与生产和流通,说明传统依靠农业生产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逐渐走向分解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专卖制度,故B 错误;流向城市并不能说城市主导经济,故C错误;D中一体化说法绝对。 12. “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A.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B.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 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可以看出中国近代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有全世界的比重是比较高的,在经济上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洋务运动的开展,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非常缓慢;B选项错误,这不利于中国的生产创造;C选项发生在1900年之后。 13. 近代学者潘鸿声在1920—1924年,对长江、黄河流域12省区3000余户农家使用农具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査,发现这些地区的农具在构造和形制上没有多大改进,仍停滞在古老、简陋的手工操作阶段。这说明当时中国 A. 农业技术受西方影响有限 B. 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C. 经济受工业革命影响甚微 D. 民族工业引进机器困难重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20—1924 年,长江、黄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没有改进,说明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有限,A项正确。B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强调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对长江、黄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影响有限不符,排除。材料体现是长江、黄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受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影响有限,而不是经济受工业革命影响甚微,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只是涉及长江、黄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内容,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4. 某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了谋求“劳资间地位之平等”、谋求“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据此说明,这一政策纲领 A. 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 B. 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 C. 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 D. 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谋求‘劳资间地位之平等’、谋求‘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等内容,可见该政策纲领有助于国共合作,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全面抗战路线是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材料与此无关,排除D项。 15. 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论美国国庆日》,称美国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与社会主义苏联成为民主世界的双壁”,“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它民主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了的工作”。这表明 A. 中国借此表达民主建国的诉求 B. 民主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旗帜 C. 民主体制促成了中美两国结盟 D. 中国仿效美国建立了民主体制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 “所进行的工作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了的工作”、“美国,与社会主义苏联成为民主世界的双壁”等,说明中国借助美国民主表达民主建国的想法,故A正确;BC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是对题干材料内容的曲解和误读。 16. 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欧美同家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结果是社会的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鉴此,新中国在该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是 A. 选择并实施协商民主制度 B. 先恢复经济,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 C. 依法治国,巩固改革的成果 D. 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答案】A 【解析】由“欧美同家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结果是社会的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可以看出竞争选举容易造成冲突,所以我国采用了政治协商制度,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说的是经济而材料体现的是政治问题;C项和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党制度不是法治问题。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欧美同家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结果是社会的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西方竞争选举加剧矛盾,结合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知识做出判断。 17.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因为: A. 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B. 人口急剧膨胀 C. 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的同时,美国又在中国东南沿海发起攻势;为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从1964年开始,国家开始调整工业布局,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故答案选C。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工业布局的调整 18. 报载:1958年8月8日,经过北大东语系朝鲜语专业师生一周的奋战,一本2万词条、100万字的《汉朝辞典》被作为“特大号卫星”放上了天,而这仅仅是3400多颗“卫星”中的稍微璀璨一点的一颗。这说明 A. “双百”方针全面贯彻 B. 教育大跃进现象严重 C. 新中国科技发展迅速 D.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答案】B 【解析】1958年属于“大跃进”时期,材料中的“一本2万词条、100万字的《汉朝辞典》被作为‘特大号卫星’放上了天”是教育领域大跃进的表现。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的现象与“双百”方针无关,排除A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经济领域的现象,排除D项。 19. 尼采说:“悲剧恰好证明,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他还说:“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遏而欢心鼓舞。”这反映出古希腊戏剧的悲剧创作 A. 表达了对人文主义的哀伤 B. 蕴含着人文主义情怀 C. 弥漫着现实主义情怀 D. 以悲观、牺牲为主题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希腊悲剧中的英雄在从抗争到毁灭、对生命执著不休的过程中,人格力量得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人的价值得以最充分的显示,因此而使人们敬重、叹服、仰慕他们,故B项正确,A项错误。希腊悲剧充满着浪漫主义风格,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20.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是指 A. 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B. 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因信称义” C. 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D. 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答案】C 【解析】“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共性。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中只有卢梭主张民主共和,故A项错误;“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思想,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主张“理性”,而“提倡人性”是文艺复兴的思想,故D项错误;启蒙思想家们都主张用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故C项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转化成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共性,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即可。 21. 19世纪中叶前后数十年间,欧洲各个国家都出现了政党组织。到19世纪末,宪法议会和政党已经成为全欧洲共同的政治现象。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欧洲 A. 资产阶级异常活跃 B. 工业化进程加快 C. 民众参政意识增强 D. 代议制逐渐完善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宪法议会和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资产阶级异常活跃,而是强调代议制逐渐完善,排除A。工业进程加快,与材料强调的代议制逐渐完善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民众参政意识增强,而是强调代议制逐渐完善,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2. 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较能合理解析这一现象的是 A. 民主政治对富有阶级的敌视心理 B. 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 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强烈关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题干时间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解答即可。民主政治仍然维护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富有阶级的敌视心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要适应工人技术化的要求,故选B;材料无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排除C;材料和人文主义无关,排除D。 23. “从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900英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弗吉尼亚开采少量锰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匹兹堡社会化大生产程度高 B. 工业革命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低 C. 美国是福利国家,商品价格低廉 D. 政府干预经济,强制降低钢铁价格 【答案】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美国是福利国家是在后来的二战之后的事情,政府干预经济和罗斯福新政等有关。 24. 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这主要说明当时该国钢铁企业 A. 规模迅速扩大 B. 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C. 内部竞争激烈 D. 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答案】D 【解析】19世纪后30年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企业不断走向联合,垄断组织出现,导致材料中“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的现象,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该企业工人总数和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中国,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但从学术思想到日常生活,从官员士大夫到平民百姓,激荡着一股离经叛道,追新求异的时尚。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学兴起,其理论表现是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独抒性灵”口号的提出,其代表作品则有长篇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等。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士东来,中国士人了解到欧洲的数学、历法、地理、水利、军火制造等科技知识和宗教思想,特别是近代的世界观念,打开了部分中国士人的眼界。 ——摘编自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 材料二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例如: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汉学、宋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即礼学,以反应儒家“礼”的概念。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专项西方政治改革著作研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士人学术研究领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人研究转向的原因和意义。 【答案】(1)变化:从研究理学到关注市民文化、西学;具有世界观念,更加丰富。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繁荣;儒学的批判集成;西学东渐。 (2)原因:内忧外患;传统士人的社会责任感;西学的传播;政治运动的推进;士人眼界的进一步拓宽。 影响:丰富传统学术,促进中西学术的交流与发展;促进西学传播;推动政治运动;促进对公共事务的研究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士人学术研究领域的变化和原因、晚清士人研究转向的原因和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明清士人学术研究领域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学兴起,其理论表现是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独抒性灵’口号的提出,其代表作品则有长篇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等”“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士东来,中国士人了解到欧洲的数学、历法、地理、水利、军火制造等科技知识和宗教思想”“特别是近代的世界观念,打开了部分中国士人的眼界”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这种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繁荣、对儒学的批判和西学东渐等方面来说明。 (2)晚清士人研究转向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研究”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这种转向的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在中西文化交流以及政治方面的影响来说明。 点睛: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 再根据所问来回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本大题的两小题中第一问均是概括类材料解析题,第二小问均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应当分别按照上述解题方法来解答。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发展状况简表 时间 经济状况 外交状况 20世纪50年代 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推行。 国家财经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 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中苏关系恶化。 这一时期越南、法国、印度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23个。 20世纪60年代 开始提出“八字方针”。 经济经历困难后逐渐恢复。 文革动乱波及经济领域。 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这一时期古巴、法国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16个。 20世纪70年代 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工作时期,经济好转。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体制改革进步。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建交。 这一时期西方与中国建交国家达62个。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经济与外交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以新中国经济和外交为切人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首先,根据材料和设问要求提炼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然后,围绕自己所拟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注意逻辑思维清晰,论证合理,表述得当。 论题:经济实力决定外交,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 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基础,而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为国内建设贏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进行,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新中国经济状况好转,这些均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又为开展大规模的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小结:综上,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外交,而外交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经济与外交信息,可以分析得出经济和外交发展的关联性,即经济发展较好时期往往也是外交方面取得成就的时期,经济遭遇挫折时期往往也是外交面临困难的时期,据此思考这种规律反映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外交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执行的政策是根据中国国情、从当时的实际出发而制定的,同样外交方面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因此得出结论。论证过程要理清二者关系,分析背后原因,联系史实,有理有据,逻辑清楚。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新经济”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含义。最初,新经济是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国内外的许多人正在许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的相关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00年前后不同文明间的注视和对抗。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凯恩斯学派和“新经济”的特点。 (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联系。 【答案】(1)注视和对抗: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由此发现了新大陆并找到了通往亚洲的新路,不同文明间联系日益紧密;同时随着西欧国家的扩张与对殖民地的残酷压迫和掠夺,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凯恩斯学派的特点:加强政府干预;刺激需求,促进经济繁荣;抑制通货膨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新经济”的特点:高科技、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 (3)联系: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逐步发展。正是因此,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大危机迅速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各国逐步探索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长期的干预又引起了经济的滞涨,主要国家又试图减少干预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探索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逐渐重视科技的作用,由此产生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解析】(1)从材料来看,使1500年成为分水岭的重要事件是“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也就是地理大发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这是“相互注视”的体现;新航路开辟之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伴随着殖民扩张,体现出血腥的一面,也就是“相互对抗”的体现。 (2)从材料来看,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概括起来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刺激需求以达到经济繁荣,强调抑制通过膨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新经济”的特点:从“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可以得出。 (3)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联系前面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事件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世界市场的形成才会导致经济危机出现波及整个世界的特点。因为经济危机的出现,才会有新的经济理论出现以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是有限的,出现新的问题之后,又有新的理论出现,才导致“新经济”的出现。 点睛:对于本题中第三小题的回答,我们需要综合西方经济史的全部内容来分析,以时间为顺序,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脉络,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分析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关系,以及世界市场与经济危机的关系,在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危机的关系,这样环环相扣,才会条理清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