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答案)
新余市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的相应位置。) 1.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南朝后期梁、陈之际,南方大量士人向北方迁移。名士颜之推入北,深为北齐名流信重;文学家王褒、庾信与北周宇文宗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这一现象 A.推动了北方的农业发展 B.阻碍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C.有利于南北方重归一统 D.改变了人口的南北分布不均 3.《宋刑统·盗律》中对于侵犯商人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如“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有敢于“烧人舍屋及积聚之物而盗者,计所烧减价,并赃以强盗论”;“恐吓取人财物者,准盗论,加一等”。材料体现 A.宋代政府惠商的经济政策 B.宋代新的经济观念的确立 C.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宋代法律体系完善 4.明朝中后期,在福建龙溪、南靖、长泰、云霄、漳浦、平和等县,佃户向地主交纳“粪土银若干,名曰‘佃头银’”,从而获得长期佃种的权力,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种现象 A.标志着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改变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体现了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D.说明“重本”政策出现松动 5.秦王朝经济生活的史料有限,后人回顾秦制,多持全面否定的态度。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简书10种,其中多有可以补充史料记载的珍贵资料,使史学界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若干具体情形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材料说明 A.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只能是相对的 B.历史实践是检验历史认识的途径 C.文字史料必须与实物史料相印证 D.多重史料印证可以还原历史真实 6.下表是19世纪不同时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A.传统手工业带来丰厚利润 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控制了世界茶叶的销售市场 7.小赵查近代经济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外商企业 B.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洋务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8.《清稗类钞》记述了人们称之为“文明结婚”的新风尚: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得其父母允准,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新风尚”体现在 A.婚俗已不讲究父母之命 B.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 C.媒妁之言左右婚约缔定 D.多数人崇尚西方新式婚姻 9.周锡瑞教授曾经指出:“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这种信念曾创造了对于革命几乎是普遍的支持。……而在1912年以后,那种魔术般灵验的信念,开始淡薄起来了。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材料意在表明 A.辛亥革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B.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没有实现 C.孙中山无意改变农民的处境 D.辛亥革命在后期脱离群众的支持 10.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A.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B.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11.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12.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A.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13.1953年至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发展加大消费资料供给 B.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 C.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 D.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 14.下图是1970-197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以对外关系的改善为基础 B.反映出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C.说明了发展经济成为中心 D.反映出开放局面逐渐形成 15.据下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16.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后,省政府决定把洋浦30平方公里的土地租给外商投资开发,租期为70年。虽然邓小平曾经在1989年4月给予批示支持,但仍然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划一块地给外国人,被认为是姓“资” 。在这种情况下,洋浦出租开发的方案搁浅,直到1992年后才得以落实。这得益于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加入WTO C.南方谈话的发表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7.公元58年,驻守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犹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你难道可以合法地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指挥官有些诧异:“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对方说:“我生来就是。”这表明此时罗马公民 A.身份的获得有不同途径 B.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C.来自共和国内各个地区 D.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 18.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A.m为700,n为300 B.m为600,n为400 C.m为400,n为600 D.m为800,n为200 19.英国传统体育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大街小巷中斗牛、斗狗、斗鸡、足球、拳击等活动都是寻常之事。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议会开始颁布如《虐待动物法》《城市警察法》等法律来禁止血腥暴力活动及街头巷尾聚众游戏。这一变化说明 A.群众对政府政策的广泛认同 B.立法是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 C.国家干预经济推动社会转型 D.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20.在1895年,美国制糖公司控制了全国95%的砂糖生产,在1900年,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除雪茄以外其他烟草产品的50%~90%,在1906年,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91%的石油精炼企业,摩根财团则左右了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这一现象 A.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主观要求 B.会导致生产过剩与萧条的产生 C.说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D.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1.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村出现两极分化,富农阶层控制着剩余的粮食,拒绝购买高价的工业品,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一方面城市缺乏粮食,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工业设备,另一方面工业品卖不出去而积压在仓库里。工业与农业两大部门之间产品交换出现断层。材料说明 A.斯大林模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B.新经济政策的废除有其历史必然性 C.富农阶层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最大障碍 D.苏联计划经济失去了其历史优越性 22.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1957年,阿肯色州州长福布斯禁止黑人学生入学。对此,美国总统有权 A.以违宪为由免除福布斯州长职务 B.提请国会参议院弹劾州长福布斯 C.下令联邦军队护送黑人学生入学 D.要求州议会罢免福布斯州长职务 23.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24.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 B.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 C.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D.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 25.美国总统特朗普极力推行逆全球化政策,先后退出一系列国际组织,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18年8月掀起对华贸易战。2020年2月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洲联盟,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 C.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市上设立了不少的店铺,成为新的固定的贸易场所。宋代政府也同样承认这一事实、而不加以任何的干预。这样一来,汴京以外的许多城市。都由于近郊草市的发展而成为重要的商业都市。如南宋前期的鄂州(武昌),因是江防重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这个南市,“沿江数万家,廛闬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三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最后到达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中世纪以来的大国兴衰以及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基本都是由这种金融的潮涨潮落所决定的。 ——《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都市发展的原因和影响。(8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英国金融”“美国金融”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陈向东《毛洋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8分) 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时,把新经济政策划分为两个时期,认为如果从1921年开始的第一个时期必须从农业开始来发展工业的话,那么,从1926年就进入了“直接工业化时期”。在这个时期,国民经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必须从属于这个问题。 ——摘编自陈榕《“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 材料二 二战后的一个时期,英国奉行凯恩斯主义,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加以 干预。一方面它为英国创造了短暂的繁荣……此时撒切尔夫人站了出来,大声疾呼:英国应回归亚当·斯密的传统,还经济以充分的自由,切实保障人民工作的权利、花钱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总之,是要政府成为经济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摘编自《撒切尔夫人的“货币主义试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进入“直接工业化时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对英国经济的影响。(6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解。(2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5 BCACA 6-10 BDBDD 11-15 BBCAC 16-20 CACDB 21-25 BCAC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20分) (1)制度:君主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 秦朝:郡县制;(2分)元朝:行省制。(2分) (2)原因:草市的迅速崛起;沿江沿海等优越的地理位置;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影响:市镇经济繁荣,有利于城市布局的调整;增加了宋代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新航路的开辟后,荷兰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角,被称为“海上马车夫”;(2分)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2分)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2分) 27.(16分) (1)特点:历时长而成效低;受外国资本的控制;行业发展不平衡: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每点2分,共8分) (2)原因: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严重薄弱;重工业是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加强国防建设急需重工业的发展;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每点2分,共8分) 28.(14分) (1)原因: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发展经济,提升国防力量的要求迫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每点3分,共6分) (2)影响:推动了英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但过度的干预也束缚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每点2分,共6分) (3)理解:经济发展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应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任一点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