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第一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于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中央集权”指的是 ‎ A.全国政事无论大小都由皇帝裁决 B.全国所有大小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D.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2.“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 3. 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 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 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 4. 洪秀全说:“概自有明失政,满洲乘衅,混乱中国,盗中国之天下……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尚得为有人乎!”这反映出洪秀全 ‎ A.已经认识到了满清政府的本质 B.讲求科学、正确、合理的斗争策略 ‎ C.用满汉民族矛盾宣传动员革命 D.深刻地揭露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5. 陈旭麓指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 C.结束了近代中国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6. ‎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提出了“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错误言论, 并且拒不悔改,称其言论与日政府主张相同。下列驳斥该错误言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图片 B.历史专著的相关描述和评论 ‎ C.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相关表述 D.南京大屠杀方面的电影资料 7. 某班黑板报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俄历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工人和革命士兵,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文中史实错误的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8. 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的转换,从篆体到宋体,让大家印象深刻。“君子和而不同”,意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该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取得成功 B.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另起炉灶”方针的提出 ‎9.20世纪50年代,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一份文件中曾提到:“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去保护我们帮助建立的国家……位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与苏联相邻国家的人民对我们的信心将受到极大打击。”对以上杜鲁门文件中的话的意图,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扶植资本主义国家,以与苏联实行热战 B.竭力树立在同盟国中的大国友好之地位 ‎ C.向苏联展现美国的大国地位,称霸全球 D.扶植资本主义阵营盟友,壮大遏苏力量 10. ‎《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这表明 ‎ 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B.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 ‎ C.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 D.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 11. 南宋学者叶适说“(三代)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到汉代始行抑商政策,他认为:‎ ‎“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叶适的观点是 ‎ A.宋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促进商业发展 B.批判重本抑末的政策,该政策存在弊端 ‎ C.经济重心南移,促使人们经济观念转变 D.表明义利兼顾的观念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12. 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到,“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位航海家应该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伽马 D.迪亚士 13.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了第三届世博会。在这次会展中可能看到的最新科技成果是 ‎ A.史蒂芬孙驾驶的“火箭号”蒸汽机车 B.富尔顿进行试航的新轮船 ‎ C.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D.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 14. 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企业的“直接来源似乎是19世纪后半期出现的政府盐务垄断权。……然而它们已不再是原来那种的财政机构,也不是西式工业的简单的进口货和复制品。它们所保留的旧有的官僚主义的管理、垄断者的束缚,以及官僚的勒索,这些都表现了盐务署的特征。”对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盐业是洋务企业重要经营领域 B.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 C.洋务企业是官府垄断的变种 D.洋务企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15.下列诗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状况,最恰当的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16.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1 2‎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16. 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从外国到中国,人们都有不同的解释。我国学者以往多从社会制度上寻找,近年来则侧重于从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的具体状况和特征上去找原因,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当时的财富过于集中、经济过热、疯狂的股票投机等具体的经济问题上。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大危机的原因分析不可能取得定论 B.社会制度分析方法已无法解释经济危机 C.历史研究需要尽可能做到客观全面 D.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更接近于历史真相 17. 社会主义右派认为英国福利制度“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社会主义左派则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 ‎ A.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 B.有利于工人阶级参与政权 ‎ C.有利干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18. 二战后机器人和其他代替劳动力装置的采用激起了人们更多地减少工作时间的期望。但1992年美国人就曾断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在这个机器人和计算机时代,美国出版了名为《过分劳累的美国人》的书籍,日本人则创造了一个词汇“过劳死”。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科技的快速革新导致人们就业竞争激烈 C.科技的进步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D.科技进步亟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改变 19.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21.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方针的特点是 ‎ A.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B.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取消新经济政策 ‎22.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质的改造”的措施是 ‎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23. ‎“他的改革先从农业入手……尽管他的农业政策有很多失误,但他的改革与调整还是取得了积极成果。苏联农业克服了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取得了较快的进展。……1951~1955年期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为3850万吨,1961~1965年期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农庄庄员的生活大大改善。”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24.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 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 C.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25. 某一时期的资料记载:工资制定应把评定工分和评定工资级别制结合起来,供给制必须有所限制,以约束农村中的二流子和懒汉……有些地方出现了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材料说明 A.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B.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仍在继续 C.中国在努力克服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D.是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 第二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22分,28题16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某版《世界史》一书中有关“工业革命”内容的目录摘编。‎ 世界史 ‎…… 第三十三章 工业革命 ‎1.什么是工业革命…………………855‎ ‎2.新的纺织机器……………………857‎ ‎3.詹姆斯·瓦特和蒸汽机…………864‎ ‎4.煤和铁……………………………866‎ ‎5.汽船和火车………………………869‎ ‎6.寂静的家…………………………875‎ ‎7.荒芜的村庄………………………878‎ ‎8.工业巨头…………………………884‎ ‎……‎ ‎3 4‎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7.(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开始谋求在局部地区范围内实现经济联合,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满足经济活动国际化和相互依赖加深的要求.‎ ‎——周敏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材料二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 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垂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6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断全球化一空前的速度发展的因素。(12分)‎ (3)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4分)‎ ‎28.(16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名称 时间 主要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8~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3~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第三个五年计划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材料二 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如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原因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映在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到震惊。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世界中前殖民地各民族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远没有获得经济独立。‎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难。‎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五年计划”实施对苏联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影响。(4 分)‎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关于五年计划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12分)‎ ‎5 ‎ 高二年级2017年9月历史考试试题答案 ‎1-10 CBBCD ACCDB 11-20 BADCC DCCDB 21-25 CACBC ‎26.(12分)‎ 建议1:在“1.什么是工业革命”目录下填加“英国社会工业发展环境的具备”一子目录。修改理由:工业革命是英国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具备的产物,没有对这些社会环境知识的了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建议2:在“7.荒芜的村庄”目录下填加“喧闹的城市”一子目。修改理由: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城市的空前繁荣和扩大是工业革命成就的主要体现之一。(注: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7.(22分)‎ ‎(l)原因:科技进步;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全球化短时间内难以实现。(6分)‎ ‎(2)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加剧;贫富差距的加深。(4分)‎ 因素: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得。(8分)‎ ‎(3)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4分)‎ ‎28.(16分)‎ ‎(1)体制:逐步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4分)‎ ‎(2)示例:(12分)‎ 观点 史实 ‎“五年计划”导致苏联物质生活的贫困,束缚“人”的发展和解放 苏联公民受到严重剥削,生活水平低下;苏联公民缺乏个人自由、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 ‎“五年计划”促进了苏联的强大,同时它的巨大成就,使其成为发展中国家仿效的对象 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影响中国、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 ‎“五年计划”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 面对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借鉴苏联的做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