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哈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 ‎1.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请你判断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应当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2.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但在秦汉以后,逐渐消失无闻,只在历代农民暴动时有关公平、互爱及至鬼神、符命的宣传中,或可听到它的嗣音,直到近代方出现复苏之势。” 《中国文化概论》中的这段阐述针对的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4.《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这说明儒家思想 A.重视社会的宗法等级关系 B.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 C.重视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 D.强调仁义礼的重要性 ‎5.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经过大的战乱,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后,为了安定社会,恢复生产,统治者大多实行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与民休息的治国政策。这些措施主要源于24‎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R ‎6.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b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1‎ ‎7.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J A.“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w C.“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J ‎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w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o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2‎ ‎9.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C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f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7‎ ‎10.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g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m ‎11.“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W ‎①近代科学的传入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2‎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8‎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e ‎12.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A ‎13.“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14.苏东坡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这反映出4447834‎ A.宋代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B.文人山水画注重文化底蕴、人格精神 C.文人相轻的社会风气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革新 ‎15.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十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16.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17.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中国古代思想经过韩愈、张载等思想家的运送木石,到周敦颐、“二程”和朱熹,由他们设计建筑,有了宋代理学大厦的创建,这是佛教与中土文化以及儒道的高层次融合。这一融合能完成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迅猛发展 B.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C.统治者的鼓励支持 D.儒家学者艰苦奋斗 ‎19.在古文字中属于纯线条化的字体,笔画无论横竖,都是粗细等均,其直者似陈玉箸,曲者如弯金丝,藏头护尾,不露锋芒,圆润之中又颇有尽力,笔画的分布十分讲究均匀对称,整体结构环抱紧密,多有团聚内向的精神。这种字体是 A.金文 B.小篆 C.楷书 D.隶书 ‎20.朱彧于1119年写的《萍洲可谈》一书中记载当时驾船的人知道海岸的地理结构,他们在海上航行时,晚上靠看星星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掌握方向,白天靠看太阳,在阴天就靠指南针把握方向。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元朝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B.可作为研究指南针应用的第一手史料 C.宋朝指南针实用技术娴熟 D.经验在当时航海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21.有一部古代著作,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学研究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这本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22.清初改变明末“游谈无根”的空疏学风,把学术研究的范围扩大到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举凡天文、地理、经史、典制、文物、吏治、财富、河槽、兵工、民俗、乃至文字、音韵,无不精研深究。由此可见当时的学术风气是 A.浮夸空谈 B.义理考据 C.经世致用 D.西学东渐 ‎23.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24.张跃发主编的《近代文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到16世纪末,它的审美感堕落为色情刺激,追求外表美的饿本性转化为轻薄与媚俗。崇尚古风的热情被歪曲为新的异教信仰。总之,它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忽视了伦理道德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应有约束。他评价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西学东渐 ‎25.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质疑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2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27.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思想家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他认为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体 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 ‎28.普罗塔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29.彼特拉克在《阿非利加》中这样写道:“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向前迈进。”材料中“先世纯粹的光芒”是指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B.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 ‎ C.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 D.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30.在较保守的希腊人看来,如果没有终极真理,如果善和正义是相对于个人的一时兴致,那么宗教、道德、国家、连社会自身也无法维持下去,于是一种新的建立在真理是实在的和绝对标准确实存在理论基础上的新哲学产生了。不属于这个新派别的思想家是 A.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31.“如同那个时代的航海家们发现新海洋和新大陆一样,作家们也发现了人的内心世界的新深度。”这里是“新深度”指的是 A.民贵君轻 B.君臣平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32.薄伽丘在小说《十日谈》中说:“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呢。”这一材料表明作者认为 ‎ A.要遏制人类天性必须具有非凡的本领 B.只要头破血流就能遏制住人的天性 ‎ C.人性迟早要突破各种束缚而解放出来 D.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顺应人的天性 二、材料解析题(33题25分,34题12分,35题15分,共52分)‎ ‎33.(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 ‎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动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4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34.(12分)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35.(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资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止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做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7分)‎ 试题解析部分 ‎1‎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根据材料中“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得知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这与孔子中庸思想吻合,故本题答案为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道家的思想,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庄子的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思是说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干扰天道。B、D都是儒家代表孟子的观点,C虽然是庄子的观点,但不符合题意。‎ ‎3‎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根据材料中“在秦汉以后,逐渐消失无闻”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历代农民暴动”“有关公平、互爱”得知这是指墨家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故选D项;B、C两项均与材料不符。‎ ‎4‎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材料中“亲亲之杀”是指亲爱自己的亲人,有亲疏远近等级上的差别;“尊贤之等”是指尊重贤能的人,在德才禄位上也有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分,故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的宗法等级关系,故本题选项A符合题意;B、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54447834‎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和道家思想的形成。根据材料中“安定社会,恢复生产”“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与民休息”得知这些措施源于道家思想,强调一切要顺其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6‎ ‎【答案】D ‎【解析】“有善质而未能善”说明董仲舒主张“民性本善”,“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意在主张君权神授。‎ ‎7‎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材料中“消极影响”“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劣根性”并结合所学得知,对其影响最大的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即社会伦理和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压抑人的个性和自然欲求,讲求严格的等级秩序,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极大,故本题答案为C项;A、B两项是针对加强中央集权提出的;D项是为了加强君权。‎ ‎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意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用排除法,根据材料“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排除⑤,因为诗赋在此之前已经出现。程朱理学不属于市民文化,排除②,故选D项。‎ ‎9‎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陆王心学。材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指万事万物皆存在于人心之中,万事万物的存在意义也由人心论断,万物的存在状态皆由人心所反映,这与C项“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感觉到车马的喧闹”体现的意境一致,故C项正确;A、B、D三项皆反映的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与人心无关,故排除。‎ ‎10‎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根据材料表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得知,李贽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A项表述本身错误,与史实不符;B、D两项从材料中均不能体现。‎ ‎11‎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得知“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会束缚人们的思想,“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会不利于社会发展,故③④与题意不符;明清之际,近代西方科学的传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进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其余三项均错误。‎ ‎12‎ ‎【答案】B ‎【解析】“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即后人概括的“天下兴亡、保家卫国”的思想,有利于激发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选B。其他三项都与题干不符。‎ ‎13‎ ‎【答案】C ‎【解析】“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说明统一的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故C正确。A、D说法错误,B在材料中未体现。‎ ‎14‎ ‎【答案】B ‎【解析】在宋代只见其艺、不重其德的市俗习气已经形成,苏轼的观点即是反对这种状况的。苏轼的观点,类似“画如其人”“人品不高落墨无法”“人品既高,画不得不高”等说法,即文人画饱含文化底蕴和人格精神。故本题选B。‎ ‎15‎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根据材料中“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得知由于元代废除科举导致知识分子仕途无望,大批知识分子转向戏曲创作,由此说明了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有关,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A项表述与题意不符;C、D两项表述均错误。‎ ‎16‎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科学技术的作用受制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家的政策。自然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答案为A。‎ ‎17‎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可以反映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在交往中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边疆各族发展迅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强,对边疆开发、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商帮"指按地域结成的商人团体,活跃于明清时期,与唐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无关系。‎ ‎18‎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注意题干要求“根本原因”,宋朝建立后,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理学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的,排除B项;C、D两项表述均不符合“根本原因”。‎ ‎19‎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根据材料中“纯线条化的字体”“粗细等均”“讲究均匀对称”“藏头护尾,不露锋芒,圆润之中又颇有尽力”等信息得知这种字体是小篆,故本题答案为B项;A项金文形体结构有疏有密,笔画的分布也讲究均匀对称,笔道比甲骨文粗,因而更显雍容厚重;C项楷书字体多呈长方,结构形体严整,点画形态丰富,用笔变化多;D项隶书结字讲究,字体雄健,体势超拔挺秀,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0‎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发明和发现。根据材料中“1119年”得知是宋代,故A项错误;材料表述可作为研究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的第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在阴天就靠指南针把握方向”得知指南针使用并不是技术娴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驾船的人知道海岸的地理结构”“晚上靠看星星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掌握方向,白天靠看太阳,在阴天就靠指南针把握方向”得知本题正确选项为D。‎ ‎21‎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发明和发现。根据材料中“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学研究之大成”“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得知这本著作是《本草纲目》,记录各类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故本题答案为C项;A项是战国问世,西汉编定;B项是东汉张仲景写的中医专著;D项是唐代孙思邈著的综合性临床医学著作。‎ ‎22‎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根据材料中“改变明末‘游谈无根’的空疏学风”得知A项错误;再根据材料中“学术研究的范围扩大到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无不精研深究”得知当时的学术风气是崇尚经世致用,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故本题答案为C项;B、D两项均从材料中不能体现。‎ ‎23‎ ‎【答案】C ‎【解析】明清之际,儒家的伦理道德努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这种情况下,三大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提倡仁政,本身就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24‎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根据材料中“到16世纪末”“它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忽视了伦理道德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应有约束”得知他评价的事件是文艺复兴,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故本题答案为A项;B项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的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C项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D项与材料无关。‎ ‎2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的主张。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学,故选D项。A项不符合史实,B、C两项与题干观点不一致。‎ ‎26‎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是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然后对选项中的古希腊名言进行分析。A反映的是人类对知识的追求,B项是说明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D项是人们对幸福的看法,都不能全面反映人文主义的内涵,只有C项是从人性和人的价值角度否定神的力量,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 ‎27‎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根据材料中“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得知该思想家认为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材料表明的是无序状态,故B项错误;C、D两项表述均从材料中不能体现。‎ ‎28‎ ‎【答案】B ‎【解析】“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说明作者否认神的意志;“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说明作者注重反思人类自身。由此可知,普罗泰格拉强调以人为中心,反思人类自身,否定神的意志,B正确。A、C、D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 ‎29‎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得知“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故材料中“先世纯粹的光芒”是指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由此本题答案为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0‎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根据材料中“如果没有终极真理,如果善和正义是相对于个人的一时兴致,那么宗教、道德、国家、连社会自身也无法维持下去”得知这个新学派反对个人主义,强调道德,这与智者学派思想不同,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个性,否定公众道德标准,故本题选项A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是属于这个新派别的思想家。‎ ‎31‎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根据材料中“如同那个时代的航海家们发现新海洋和新大陆一样”得知是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得知西欧中世纪对人的内心世界,对人们复杂、活生生的感情不大感兴趣。文艺复兴时代才使人变成人们关注的中心。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故材料中“人的内心世界的新深度”的“新深度”是指人文主义,由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A项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B、D两项是指启蒙运动。‎ ‎32‎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根据材料中“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得知作者认为人性迟早要突破各种束缚解放出来,故本题选项C符合题意;A、C两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D项的表述太过于绝对。‎ ‎33‎ ‎【答案】(1)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2)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近代以来世界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直接概括基本主张即可;第二小问需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阶级、思想三个方面回答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并结合所学知识得知李贽和布鲁诺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是挑战了正统思想,威胁了专制统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得知二人都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第(3)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注意题干要求“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最后指出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34‎ ‎【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1)问,注意题干要求“政治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回答官僚腐败和朝纲混乱。‎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得知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是风俗。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朝廷之先务”“士人有廉耻”“天下之人伦”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即提高修养、净化风气、安定秩序、确立道德等。‎ 第(3)问,根据材料中“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得知顾炎武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其原因是孔孟之道为儒学根本。‎ 第(4)问,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得知顾炎武崇尚经世致用的朴实学风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35‎ ‎【答案】(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 第(1)问,根据材料中“唐中后期”“皇帝崇信佛教”“不止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直接概括古文运动的背景。‎ 第(2)问,根据材料中“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做了一些新的阐释”“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弘扬儒学、提倡“道统论”以及对宋代理学形成的影响方面回答其作用即可。‎ 参考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 ‎1—5 BADAB 6—10 DCDCC 11—15 ABCBB ‎ ‎16—20 ACABD 21—25 CCCAD 26—30 CACBA 31—32 CC 二、材料解析题(33题25分,34题12分,35题15分,共52分)‎ ‎33.⑴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12分)‎ ‎⑵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4分)‎ ‎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9分)‎ ‎34.(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分)‎ ‎(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5分)‎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3分)‎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分)‎ ‎35.(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8分)‎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7分)‎ 哈师大附中2015级高二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 ‎1—5 BADAB 6—10 DCDCC 11—15 ABCBB ‎ ‎16—20 ACABD 21—25 CCCAD 26—30 CACBA 31—32 CC 二、材料解析题(33题25分,34题12分,35题15分,共52分)‎ ‎33.⑴‎ 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12分)‎ ‎⑵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4分)‎ ‎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9分)‎ ‎34.(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分)‎ ‎(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5分)‎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3分)‎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分)‎ ‎35.(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8分)‎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7分)‎ 哈师大附中2015级高二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 ‎1—5 BADAB 6—10 DCDCC 11—15 ABCBB ‎ ‎16—20 ACABD 21—25 CCCAD 26—30 CACBA 31—32 CC 二、材料解析题(33题25分,34题12分,35题15分,共52分)‎ ‎33.⑴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12分)‎ ‎⑵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4分)‎ ‎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9分)‎ ‎34.(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分)‎ ‎(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5分)‎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3分)‎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分)‎ ‎35.(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8分)‎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7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