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学案)
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易错点1 不能全面把握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错解】A、B或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中国近代的几个不平等条约的掌握不到位。材料中的“新约”指的是《马关条约》,只要判断出这一点,然后结合《马关条约》的特点和影响即可回答。学生如果对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认识不清,不能真确区分其主要内容和影响,也可能出现错误。 【正解】C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材料“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是指有“东南藩篱,五省锁钥”之称的台湾,由台湾“拱手而让他人之”可知该“新约”是《马关条约》。“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是《南京条约》,排除A项;《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设机造货”反映了《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在华设厂的内容,这是资本输出的方式,故C正确;《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 易错点击 在复习过程中,要能够准确掌握近代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 全面理解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1.概况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时间 1840年:道光二十年、庚子年 1856年:咸丰六年、丙辰年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年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年 目的 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瓜分中国 占领中国 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天津条约》增加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其他称谓 西方称为商业战争 亚罗号战争、英法联军之役 西方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 庚子国变 西方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 交战区域 东南沿海 东南沿海、京津地区;联军攻占北京 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京津地区;联军攻占北京 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日军占领南京 焦点人物 林则徐 咸丰帝 邓世昌、李鸿章、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瓦德西 蒋介石、毛泽东、李宗仁、彭德怀 列强态度 追随英国 联合侵华 默许、纵容日本;之后夺取权益 相互勾结 由纵容日本到支持中国 2.认识 (1)从起因上看,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国际关系由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的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社会的发展。 即时巩固 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答案】C 易错点2 不能全面把握列强对华侵略的阶段特征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错解】B、C 【正解】D 【解题思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将“外贸领域”的外国渗透转换成商品输出,将“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的外国渗透转换成资本输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使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成以资本输出为主,故D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商品输出的时代要求,故排除A、B两项;《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的策略,开始扶植代理人维持自己在华的侵略权益,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C项。 易错点击 从典例中可以看出,关于这类试题,如果学生对列强对华侵略的阶段特征掌握不准确的话,极易出现错误。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式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理解记忆。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点 阶段 1840—1894年 1894—1901年 主要国家 英法为主,俄美随后 除英、法、美、俄外,日本和德国成为侵华的急先锋 特点 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国门的主要手段;以商品输出作为主要侵略方式;侵略过程中列强间的关系以相互勾结为主;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 侵华的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侵华的主要格局:帝国主义共同支配 即时巩固 林增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写道: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全部来源于国内的剩余资本 B.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长迅速 C.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 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材料中1894年到1914年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由1亿多美元增至9.6亿多美元的信息,反映了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故B说法正确;由“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可判断A项说法错误;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近代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故D说法错误。答案为B。 【答案】B 易错点3 不能全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据此推断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 B.削弱了旧政治体制而备受推崇 C.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经验 D.昭示了近代革新历程的一脉相承 【错解】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进程,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学生对此认识不清,即容易错选。 【正解】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深远影响。材料反映了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常以太平天国运动的金田起义,作为劝勉皇帝变法的反面教材;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吸收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清革命思想和借鉴太平天国因争权夺利而分裂的教训,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起到推动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的作用,故选A。康有为将金田起义作为历史教训,可见对农民起义的敌视,故B错误;C项不能全面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影响,故排除;材料中康有为与孙中山对太平天国运动态度有很大的反差,故D错误。 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复习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天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同时也应掌握农民阶级发起的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 图示法解读太平天国运动 正确看待义和团运动的口号 1.“灭洋”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触及了时代救亡的主题,但也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 2.“扶清”具有爱国主义色彩,但将“中国”和“朝廷”“大清”等观念混同,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认识不清,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全面认识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革命性,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即时巩固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A.斗争的侧重点 B.失败的根本原因 C.失败的客观原因 D.运动的阶级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反对清王朝的统治,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统治,故A项正确;二者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B项错误;失败的客观原因是当时西方列强和封建势力的绞杀,故C项错误;二者都是农民阶级,故D项错误。 【答案】A 易错点4 不能准确区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错解】B或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小农经济下农民的要求,力图强化小农经济,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体现,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资政新编》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希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两者提出了不同的社会发展要求。如果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就会错选。 【正解】A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按农村人口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彻底摧毁地主所有制,消灭地主剥削,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故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所追求的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小农经济,不符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相矛盾,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根本无法实行,没有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故D项错误。 易错点击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考查的方式和内容有很多,但是主要的还是两者的主要内容、局限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展开,这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应该引起重视。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不 同 点 产生背景 太平天国走向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走向衰落时期 经济主张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主张实行公有和绝对平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空想,与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相违背 主张保护私有财产,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群众基础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作用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对太平天国运动无直接影响 时代特点 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关系 《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和落后性 即时巩固 从内容上看,如图两部文献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做出正确认识 ②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易错点5 不能正确把握辛亥革命的影响 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 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C.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错解】B或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辛亥革命的影响,不能结合材料信息进行有效解读。首先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判断,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辛亥革命,然后结合材料中的话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进行思考。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只是形式上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如果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影响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就会掉入题干设置的陷阱,而出现错误。 【正解】C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不等于是对西方利益的维护,排除A;结合材料“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可知,“这场运动”是指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B;材料只看到辛亥革命是反对腐败的清王朝的革命,没有看到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功绩,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 易错点击 典例中出现错选的主要原因是对辛亥革命的影响掌握不准确,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把握。 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 5.从社会史观看: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焕然一新。即时巩固 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导致辛亥革命果实丧失 B.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 C.清帝顺应形势主动退位促成权力的平稳交接 D.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新军实现了和平夺权 【答案】B 易错点6 不能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错解】A、B或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及作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它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临时约法不仅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意义,而且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民族分裂也有一定的作用。学生如果对此掌握准确,解答本题就不易出错。 【正解】D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判断,该条文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意愿,故A、B说法正确。据“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可决弹劾之”可知,此条文体现了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故C说法正确。清王朝的灭亡与临时约法没有直接关系,D说法不正确。故答案选D。 易错点击 典例中出现错选的主要原因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掌握不准确,我们可以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背景、目的、性质、革命性与民主性、局限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认识。 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背景:中华民国成立后迫切需要一部宪法来确立国体和政体;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即将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2.目的: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革命性与民主性 (1)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民主共和与法的观念。 (3)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各地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5)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6)在国际上,在20世纪初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5.局限性:《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倒退。 即时巩固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等革命者认为:“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然而《临时约法》制定时,他们又赞同以责任内阁制取代总统制。这一转变 A.是革命党人“因人立法”的产物 B.体现了革命党人向袁世凯的妥协 C.说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D.革命党人对中国国情有深刻的理解 【答案】A 易错点7 不能全面理解五四运动 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错解】A、B或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五四运动。解答本题首先要判断材料所说的事件指的是五四运动,然后再结合五四运动的影响得出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对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主要表现和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否则,即会出现错误选项。 【正解】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由材料“中国……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结合成一个整体”可知,由于中国山东主权被出卖的民族危机而促使中国人民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高涨,可见材料反映的事件为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故选C。A、B、D三项分别反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故排除。 易错点击 典例中出现错选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五四运动及其影响,五四运动最重要的影响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学生对此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 1.从领导阶级看,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社会。 4.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即时巩固 一场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的冲刷,可以使大群的人们在短时间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而巨大的变动。这种成千上万人的思想大变动,在一般情况往往多少年也难以达到,也不是几个刊物或几次讲话的影响所能相比的。材料最有可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抵制日货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易错点8 不能全面把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涵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令他处在了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的地位,然而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毛泽东采取的“非正统做法” A.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C.实现了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 D.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才因形势变化而改变 【错解】B或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涵及表现。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的核心是开展旨在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的土地革命。学生如果对此把握不准确,就会错选其他选项。 【正解】A 【解题思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材料所说的毛泽东的“非正统做法”指他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是开展旨在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的土地革命,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是南昌起义时建立的,B项错误;实现革命中心地区转移的是长征,C项错误;毛泽东的“非正统做法”被共产国际和中央政治局否定,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非正统做法”才又被肯定,D项错误。 易错点击 该典例主要考查学生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全面把握,学生对此知识点一定要高度重视,全面掌握。另外对此知识点的考查,还可能结合必修三中毛泽东思想这一内容,学生在复习时应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方便记忆和理解。 正确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联系 (1)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巩固根据地的法宝。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 (3)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根据地是战略基地。 3.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2)这一理论来源于革命斗争实践,并从理论指导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 即时巩固 20世纪20年代后期,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列评论最能反映其主题的是 A.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情形 B.中共正领导红军在南方广泛建立革命根据地 C.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深刻内涵 D.痛斥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革命战争。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据材料“军阀重开战”“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可知是反映“工农武装割据”,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答案】C 易错点9 不能准确认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9年1月,国民党发布国军第二期作战指导方案,强调:“国军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开展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同时,主要部队配置于铁路要线,“保持现在态势”,“尽量牵制敌人”。这说明国民政府 A.消极抗战的应对之举 B.全面抗战的战略构想 C.对日军力量的新认识 D.战略战术的适时调整 【错解】A或B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认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抗战初期,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是比较积极的,广大官兵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成为防御阶段的主战场,但国民党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的战略构想与国民党的抗战路线不符。对于本题,学生只要认清这些,就不会错选A或B项。 【正解】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抗战方针政策。由材料“国军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开展广大游击战”、“尽量牵制敌人”可见,国民政府改变了正面战场坚持的正规防御作战的方针,对战略战术进行了调整,故选D。A、C两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中共实行的是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战场的片面抗战路线存在着根本的不同,故B项错误。 易错点击 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全面把握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作用,比较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不同。 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比较 1.区别 项目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蒋介石集团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建立根据地 抗战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2.联系 (1)两个战场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的一部分,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2)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3)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抗战到底,战略反攻阶段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 (4)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即时巩固 1938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军民书》中说,“保卫武汉之军事,其主要意义,在于阻滞敌军西进,消耗敌军实力,准备后方交通运输必要武器,迁移我东南与中部之工业,以进行西北西南之建设。盖唯西北西南交通经济建设之发展。始为长期抗战与建国工作坚实之基础”。材料表明蒋介石的战略思想是 A.迟滞敌人以空间换时间,建设后方支持前线抗战 B.保存实力,消耗敌军,争取英美的支持和援助 C.以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并大力准备长沙会战 D.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发西北,西南地区 【答案】A 易错点10 不能全面认识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德国顾问史培曼报告:“数日来,(日)敌用大部空军炮队及战车进攻,以求占领崞县(在今山西省)及原平(在今山西省),我军虽极英勇反攻,但崞县终于昨日被敌军占去。……十八路军之一部,现向宁武敌军之后背进攻。”材料反映了 A.国军消极避战 B.山西成为全面抗战的始发地 C.国共合作抗战 D.八路军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错解】A或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解答本题时,如果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不到位,或者对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抗战的史实掌握不正确,就会错选。 【正解】C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据材料信息“我军虽极英勇反攻”可知,此时国民党是比较积极抗日的,排除A项;全面抗战从北平开始,排除B项;据材料信息“我军虽极英勇反攻……十八路军之一部,现向宁武敌军之后背进攻”可知国共合作抗日,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太原会战,排除D项。 易错点击 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是历来考试的重点,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对此重点把握。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合作→分裂→再合作 2.再合作→再分裂 3.制约国共关系的因素 (1)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4.认识: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对中华民族来说则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即时巩固 下图是廖冰兄创作的时政漫画“‘双十’十愿”中的前“四愿”,该漫画可能创作于 A.五四运动后 B.国民革命时期 C.十年对峙时期 D.抗战胜利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漫画的内容“一愿天下一家”“二愿干戈永息”“三愿消除民害”“四愿国际平等”及材料文字“‘双十’十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达了二战结束后对国内和平和国际和平的盼望,而二战以抗日战争的结束为标志。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答案】D 【记忆点一】两次鸦片战争的区别与联系 1.两次鸦片战争的区别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参战国 英国vs中国 英法vs中国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及附件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①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2)扩大 ①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中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增长,鸦片战争持续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达四年之久;侵略区域扩大,鸦片战争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②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鸦片战争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增开11处通商口岸,英国割我国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强占我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鸦片战争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丧失,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深入内地。 【记忆点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影响 1.失败的原因 (1)从中国方面看 ①清政府统治腐朽,经济落后,国力贫弱。 ②军事上武器装备落后、经费不足,军队战斗力差。 ③慈禧太后和李鸿章避战求和、妥协退让的方针致使清军作战被动,一败再败。 (2)从日本方面看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 ②日军作战方针明确,机动灵活,战斗力强。 2.影响 (1)对中国:被日本打败,大大降低了中国国际地位。列强看到清政府软弱可欺,继而掀起瓜分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战争中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中华民族开始真正觉醒,各阶层兴起救亡图存的斗争。 (2)对朝鲜:进一步被日本控制,日本的“大陆政策”向前推进了一步。 (3)对日本:战争使其获得巨大利益,日本一跃而成为亚洲强国,提高了国际地位。同时也使日本军事实力大增,为进一步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4)使远东格局改变,日本地位迅速上升,而中国地位大幅度下降,同时列强对远东之争更趋激烈。 【记忆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2)两次战争中,列强都曾攻占清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出逃。 (3)都迫使清政府屈服,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不同点 (1)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2)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镇压义和团,维护其在华侵略利益。 (3)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4)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记忆点四】综合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1.相同点 (1)都掠夺了中国人民的财富,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都是在清政府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3)与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国家都可以获得很大利益。 2.不同点 (1)《南京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南京条约》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割香港岛。《马关条约》除了开放通商口岸、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外,还增加了对华资本输出的内容。《辛丑条约》中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3)《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是清政府与一个侵略国家签订的。《辛丑条约》是清政府与11个侵略国家签订的。 (4)《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赔款是要在短时间内支付,逾期加收巨额利息。《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是拿中国的海关税和盐税作抵押的。列强通过该条约维持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5)《南京条约》签订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辛丑条约》使国人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希望,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兴起。 【记忆点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时代赋予它许多新的特点。 1.背景有所不同。以往的农民起义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等引起,而太平天国运动则增加了一层战争赔款。 2.起义组织形式不同。过去的农民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数是中国本地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宗教,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特色。 3.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与外国人打交道,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被太平天国拒绝了,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战争不可能遇到的问题。 4.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除《天朝田亩制度》外,还有《资政新篇》,它反映了一部分领导人要求学习西方的愿望。 5.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记忆点六】列表比较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 1.相同点 (1)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 (2)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3)都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 (4)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辛亥革命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 (5)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2.不同点 项目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 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性质不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战争 革命纲领不同 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 《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理想社会 发动群众的程度不同 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资产阶级以及会党和新军中的一部分人 依靠广大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 斗争的结果不同 推翻了清王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后被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被清王朝勾结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 【记忆点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1)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 (4)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2.不同点 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 1840—1919年 1919—1949年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革命前途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指导思想 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群众基础 缺乏群众基础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革命结果 失败 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 【记忆点八】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表现 1.新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的组织性、革命性最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2.新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先进政党,它能够制定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 3.新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由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能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支持。 4.新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特别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5.新的革命成就: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实现了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并参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中国革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记忆点九】正确认识国民大革命 1.性质:国民大革命是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特点和成果 (1)以国共合作为核心,形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力量空前团结起来。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都出现新高潮。 (3)有新式的正规军队——国民革命军,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把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 (4)是近代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5)国民大革命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普遍的革命洗礼。 3.失败原因:之所以说国民革命失败了,是因为它没有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1)客观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 4.经验教训:国民革命的失败给中国人民以深刻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记忆点十】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遭遇的两次挫折、挽救措施及教训 1.两次挫折 (1)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2)毛泽东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李德掌握军事指挥权,同敌人死打硬拼,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挽救措施 (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工农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召开“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最后走出一条正确的“工农武装割据”之路。 (2)红军进行战略转移,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结束“左”倾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权,在军事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革命转危为安。 3.深刻教训: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那种脱离实际,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或者只凭主观热情而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左”,也要反“右”。 【记忆点十一】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胜利的原因 1.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来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八年,是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较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取得胜利的原因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2)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人民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为抗战作贡献。 (4)国际进步力量和爱国华侨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记忆点十二】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是由国民党主动提出,也都是国民党玩弄“假和谈”的阴谋。 (2)结果都被国民党破坏,从而揭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与民主的诚意。 (3)都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谈判方案。 (4)都有美国插手。 (5)虽然没能阻止或结束内战,但都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重要机遇。 2.不同点 重庆谈判 北平谈判 背景 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占有较大优势,迫于国内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舆论压力和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败局已定 目的 国民党是为发动内战争取准备时间,中国共产党则是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团结和教育人民 国民党是为争取喘息时间以继续进行内战,中国共产党则力图尽早结束内战,减少人民痛苦,并揭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面目 内容 焦点是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 焦点是革命是否进行到底的问题 结果 达成《双十协定》,但最终被国民党撕毁 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记忆点十三】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1.从政治上看:抗战胜利后至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共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三大战役胜利后,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路线;1949年4月,为尽快结束战争,与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彻底揭穿了国民党的假和谈骗局。 2.从经济上看: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3.从军事上看:解放战争初期,面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现实,解放区军民集中优势兵力抗击敌人,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解放战争第二年,及时做出举行全国性战略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的决策;解放战争第三年,又抓住战机,与敌主力进行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终于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2017年天津卷)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呈现“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现象,说明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主要局限于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能抵制,西方侵略的程度和频次决定了海军的发展程度,故选C。其他选项均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2.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对该条款的影响解读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B.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 C.加剧了中国国内市场的竞争 D.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由材料信息“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知,这反映了《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内容。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信息不符,A项符合题意。 3.1875年3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这说明 A.列强已经取得了在中国驻军的权利 B.李鸿章运用近代外交理念维护主权 C.清政府仍然坚持闭关锁国 D.李鸿章不承认领事裁判权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列强在1901年《辛丑条约》中取得驻兵权,排除A项;据材料“有违条约”“显悖万国公法”可知,李鸿章运用了近代外交理念,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已经被打开,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李鸿章不承认领事裁判权”,排除D项。 4.《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 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的国情 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 C.强调了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 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答案】B 5.1912年9月30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令:“参议院议决国庆纪念日案,兹公布之。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又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为纪念日,是日均放假休息。”这一规定 A.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的胜利 B.满足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的诉求 C.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D.符合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派的意愿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十日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日子,武昌是黎元洪势力所在地,正月初一日是南京政府成立的日子,南京是革命派所在地,二月十二日是北京政府宣布南北统一之日,北京是北洋军阀势力所在地,袁世凯签署的大总统令把几个日期都定为纪念日,应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故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片面,故排除。 6.1935年1月17日前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及其排序是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1935年1月17日后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及其排序是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项英。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解决了当时存在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B.解决了当时存在的思想问题和人事问题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据材料可知,博古排序下降,毛泽东排在了第二位,这反映了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后,博古的军事指挥权被取消,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地位得到确立,故A项正确。“思想问题”在1942年的延安整风才彻底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排除B项;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1927年10月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排除D项。 7.(2017江苏卷)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与当时中国人民“统一中国、实现和平”的愿望相符合,故A项正确。当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知识分子是通过思想改造中国,共识也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全体国民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 8.(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9.(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的增加可以看出,抗日战争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故答案为D项。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未能彻底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不存在革命工作中心转移的条件,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力量的壮大,不是统一战线,排除C项。 10.(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B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以为在华通商所遇着的困难都是广州地方官变出来的。倘若有法能使乾隆知道,他必愿意改革。一七九二年正是乾隆帝满八十岁的一年,英国乃派马夏尔尼候为全权特使来华。英政府给马夏尔尼的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唯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在乾隆帝方面,他也十分高兴迎接英国的特使,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跪拜礼。马夏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中国不接受他的条件,也就拒绝行跪拜礼。乾隆帝很不快乐,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天津谈判中,中方谈判者桂良争辩说,外交使节驻京于天朝体制不合。对此额尔金的助手李泰国直截了当地宣称:“你们将肯定会看到,这项条款既对我们有好处,也将对你们有好处。良药固然苦口,但后效极佳。我的态度越是严厉,我对你们的贡献就越大。”1858年6月11日,李泰国警告说,除非即日接受条款,否則将进军北京。桂良别无他法,只得同意让英国外交代表驻京。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驻外使馆设立后,又相继在一些国家的商埠设立领事馆,以保护中国侨民的利益。光绪三年清廷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首先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清廷于光堵十九年采纳薛福成的建议,为照顾旅外侨商归国居住方便,废除了海禁旧例,颁布新章程,允许“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一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谋生,置业与内地人民一律看待。并听其随时经商出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收回租界大事记 1924年 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帝废约运动。“不平等条约”,作为一个被赋有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在此前报刊上使用不多,此后广为传播。苏联宣布放弃原沙皇俄国的在华租界 1927年 英国水兵在汉口杀害庆祝北伐胜利的群众,激起大规模反英运动,国民革命军和工人纠察队进入英租界。实行接管。此后,九江英租界也被收回 1941年 日本对美国、英国宣战,日本占领各国在华租界 1943年 签订《中美新约》,、《中英新约》,美英两国放弃包括租界在内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侵略特权 (1)据材料一,指出马戛尔尼特使来华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未能实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三表明清朝外交发生了很大变化,概括其变化的特点。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收回租界的历史过程。 【答案】(l)目的:解决与中国通商困难的需要;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原因:文化传统差异,英国主张主权国家平等;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思维。 社会经济差异,英国工业革命开展,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中国自然经济主导,对外需求不大。(若能从外交政策等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特点:由被动妥协外交到主动走向近代外交;由维护等级制的世界秩序到融入世界国家体系。 (3)评述:1924年,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兴起。推进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社会运动。社会主义苏联率先主动放弃在中国的租界。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国军民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全面抗战开始后,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激化。西方国家丧失对在华租界的控制。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的贡献,美英等国同意放弃租界等其他各项侵略特权。中国人民通过努力奋斗捍卫了民族的权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外交。 第(l)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直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中英两国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的差异分析回答。 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融入世界的方式和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概括。 第(3)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背景、内容、影响对四件事进行分析评价即可。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世纪结束以前,英国已经建立了内阁制,君主只能通过大臣来统治。而大臣是议会成员并对议会负责的,这一体制强调议会和行政的联系,在一个主要方面与孟德斯鸠的原理是相反的。英国的宪法传统是强调“国会至上”的原则,国会是立法机关,国会至上也就是“国会立法至上”,其含义是“对国会的立法权限并无法律上的限制”。因此在英国,国会的立法权几乎无所限制,“英国国会除了把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还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摘自《浅析权力制的原则在美英法三国宪法与宪政中体现》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府组织大纲》原规定的是总统制,待临时大总统由孙中山让给袁世凯之后,《临时约法》即改为内阁制,以便架空袁世凯,通过国民党在议会中的多数,保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民初的国会,虽然热热闹闹,但无论是国民党还是进步党,关心的重点不是协商妥协,为民国制定一个新宪法和新制度,而是忙于党争,打击对方的势力,扩充自己的权力。李剑农指出:“从唐内阁到赵内阁,同盟会派的人只恨内阁不能全操入己党手中,以为还是党势太弱,极力扩张党势;非同盟会派的党人,也深感内阁不能全落入同盟会派的手中,一方面全力反对政党内阁之说,一方面也极力造党与之相抗。” ——摘自《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败因探讨》 (1)报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机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英国形成“国会至上”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内阁制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和英国国会的不同点。 【答案】(1)关系:议会权力至上,拥有无限的立法权;君主通过内阁来管理国家,但内阁对议会负责。 原因:宪法传统所致;限制王权的需要;议会集体统治符合民主发展趋势;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政体借鉴。 (2)原因: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保证国民党掌握国家权利;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不同点:中国国会成为国民党与其他党派争夺权利的工具;英国的国会则是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最高立法机构。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与民国初年中国的内阁制。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的“英国已经建立了内阁制,君主只能通过大臣来统治。而大巨是议会成员并对议会负责的……英国的宪法传统是强调‘国会至上’的原则,国会是立法机关,国会至上也就是‘国会立法至上’”,概括归纳英国内阁制下政治机构之间的关系。第二小问,依据对材料一中的“国会至上”相关信息的理解并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从历史传统和当时政治发展等方面分析概括说明英国确立“国会之上”原则的原因。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政府组织大纲》原规定的是总统制,待临时大总统由孙中山让给袁世凯之后,《临时约法》即改为内阁制,以便架空袁世凯,通过国民党在议会中的多数,保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说明辛亥革命后内阁制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二小问,由材料一中英国“国会是立法机关,国会至上也就是‘国会立法至上’,其含义是‘对国会的立法权限并无法律上的限制’”和材料二中中国“民初的国会……无论是国民党还是进步党,关心的重点不是……为民国制定一个新宪法和新制度,而是忙于党争,打击对方的势力,扩充自己的权力”,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对比分析、概括归纳近代中国和英国国会的主要不同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