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强化1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强化1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作业】

知能强化练(十四)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英国在1950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苏联。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说明该时期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 B.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 C.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 D.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 D [时间是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与苏联结盟,所以此时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在外交上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所以不会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的特殊利益,故B项错误;此时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的是经济封锁,“一五”计划主要是接受苏联的援助,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屈服任何外来压力包括苏联,正是这一政策使得英国考虑经济与政治的利益,才率先承认中国,故D项正确。]‎ ‎2.(2019·湖南怀化模拟)周恩来提出: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像人民解放军那样,是一支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文装的解放军”。这个政策有利于(  )‎ A.确立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执行 D.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C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是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一个方面,故A项错误;新中国的成立即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故B项错误;外交队伍必须“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文装的解放军”,说明周恩来主张在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C项正确;中苏建交标志着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故D项错误。]‎ ‎3.(2019·广东汕头模拟)自1956年11月开始,周恩来总理连续访问了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和锡兰等国。1960年又访问了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和蒙古6国。这表明(  )‎ A.“一边倒”外交政策取得实效 B.美国已调整了对华政策 C.外交政策的调整服务于国家建设 D.新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C [‎ 印度、尼泊尔等国家为资本主义国家,并非为社会主义阵营,故A项错误;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始于1972年,这时依然继续对华实行孤立政策,故B项错误;从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给国家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周恩来总理多次访问我国周边国家,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故C项正确;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应该在改革开放后,故D项错误。]‎ ‎4.(2019·河南中原名校模拟)1955年12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这期间,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B.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 C.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D.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 B [“一边倒”外交方针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而泰国并非社会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会后与更多如泰国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故B项正确;C项说明经贸往来的必要性,但不是20世纪50年代这一特定时期与泰国经贸往来加强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故D项错误。]‎ ‎5.(2019·河北唐山摸底)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的时候,表述了“一条线”的思想,他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说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由此推知,“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核心就是(  )‎ A.联美抗苏       B.和平共处 C.一边倒 D.不结盟 A [1973年,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改善,由材料“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可知为联美抗苏,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4年,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C项错误;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D项错误。]‎ ‎6.1979年邓小平访美,在卡特总统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之后,就在讲话中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这意味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  )‎ 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C.在联合国里友好合作 D.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 B [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与材料的内容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不符,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 表明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故B项正确;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在联合国里友好合作与材料的内容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不符,故C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与材料的内容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 ‎——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得出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第二小问评析,据材料一“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 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回答。‎ 答案 (1)特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 评析: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但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历史影响从政治、外交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 ‎(2)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 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