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承智班)下学期周练(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承智班)下学期周练(2017

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承智班历史周练试题(5.7)‎ ‎ ‎ ‎ ‎ 一、选择题 ‎1.早期罗马公民法中,奴隶交易要求买卖双方必须出场,当着五名作为见证人的罗马成年市民的面,由另一位市民手持一把铜秤主持完成交易仪式。后来罗马市民更多采用万民法发展出来的“让渡”形式,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形式。这种变化表明 A. 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 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棋栩不清 C. 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D. 马法法伴随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2.当二十世纪初,反满情绪己弥漫开来,所谓种姓革命己成为人们所欢迎、了解的时候,孙中山则强调指出,“兄弟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灭满族民族,这话大错。”“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问题》)。这表明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 A.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B. 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 C. 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反对盲目排外 ‎3.有学者称,在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中,18世纪在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中,解决了一个很多国家都容易忽视的问题。即社会从革命向平稳的和平发展过渡的权力再分配问题,以及大众如何被和平地纳入新的体制的问题。能够反映这种观点的事件是 A. 光荣革命 B. 代议制的建立 C.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 议会改革 ‎4.《全球通史》中:“到18世纪的后一段时期,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己在历史上首次发展起来。但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欧洲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另一个原因在于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交通工具的落后是欧亚贸易的主要障碍 B. 欧洲的生产能力尚不具备优势 C. 欧洲人更喜爱美洲或东欧的物品 D. 亚洲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雅典之所以作大,是不是因为有劳雷思银矿?波斯帝国获得东方各地长期积累的贵重金属,亚历山大大帝将秘藏的贵金属扩散,那不是促进了地中海沿岸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迦太基与罗马争霸的历史?欧洲中世纪长期停滞,是不是因为贵金属极度匮乏?”该段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可以用来解释的历史事件是 A.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发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6.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风景画是给那些无力画人物的人准备的。”而风景画却是19世纪印象派画家的重要题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印象派画家追求创新,努力颠覆传统的风格 B. 风景画易于描绘光与影,符合印象派的追求 C. 印象派画家摆脱宗教的束缚,描绘田园风光 D. 印象派画家追求内心的表达,题材相对次要 ‎7.1815年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个人主义”、“女权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先后在欧洲涌现。这些学说井喷而出主要是为了解决 A. 君主专制制度与代议制之间的矛盾 B. 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引发的社会矛盾 C. 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日益激烈的矛盾 D.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尖说矛盾 ‎8.1619年,耶稣会教士金妮阁抵达中国澳门。这次远行给中国带来了七千多本书,其中包括两本哥白尼撰写的《天体运行论》。此时传教士来华的背景是 A. 启蒙运动动摇了传教士的信仰 B. 宗教改革间接引发了西学东渐 C. 文艺复兴冲击了宗教神学权威 D. 生物进化论冲击了宇宙观 ‎9.到1956年年底,中国超过96%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表明 A. 农村土地改革顺利完成 B.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 农业集体化己基本实现 D. 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10.下图是上海美光染织厂的广告画,该画最早可能绘制于 ‎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11.张集馨,淸朝道光九年进士及第,任职翰林院。道光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经皇上钦点,派任山西朔平知府。五月二十五日,皇上召见张集馨进行行前训话。此亊例反映了在淸朝 A. 皇帝亲掌国家的人事大权 B. 地方官选任制度简单高效 C. 国家高度重视山西的治理 D. 吏部的选官职能完全丧失 ‎12.南宋末年,吴自牧创造了一句后来非常著名的谚语:“开门七件亊,柴米油盐酱醋茶。”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在南宋 A. 茶叶的种植己经遍及全中国 B. 米饭取代了面食的主食地位 C.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确定 D. 商业发展促使饮食习惯趋同 ‎13.根据学者许倬云的统计,春秋时期政要人物516人中出身寒微者135人,占总数的26%;到了战国时代,在713位政要人物中,出身寒微者243人,占总数的34%。对此现象出现原因的推断,正确的是 A. 宗族制度彻底瓦解 B. 世家大族向士族转化 C. 宗法制度开始下移 D. 私学教育的迅速发展 ‎14.南北朝时期,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煌职掌又增加了雨早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这说明 A. 儒教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B. 城隍崇拜扩大了部分行政职的 C. 官府借助城隍信仰加强统治 D. 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信仰空间 ‎15.‎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C.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16.美国学者亨廷顿等人坚持“文明冲突论”,坚持以美国和西欧为代表的基督教文明必将与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正教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儒家文明、以阿拉伯国家为代表的伊斯兰文明发生冲突。这种理论 A. 为美、欧等建立霸权提供借口 B. 强调文明应相互吸收而非排斥 C. 鼓吹欧美文化优越论 D. 经济全球化加剧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17.“中世纪晚期的教会学校除了教授神学与拉丁语法,也意识到日益增长的逻辑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培训经院哲学的社会学校里,学生们会聚集在讲师周围,讲师会重点传授推理的重要方法。”这种教育方式 A. 培养了辩证理性的思维方法 B. 巩固了人文主义的统治地位 C.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 ‎18.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和政府相继制订和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等法规。这表明当时 A. 国民政府和参议会注重廉洁自律 B. 中共把廉政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 C. 国民党要借助反腐实行一党专政 D. 敌后的抗日根据地注重反腐倡廉 ‎19.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因粮食丰裕,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民谚已变为“湖广熟,天下足”。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 湖广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 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动 D. 江南地区社会经济急剧衰退 ‎20.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其中,中央集权是指 A. 中央统一货币、度量衡 B. 全国统一文字 C. 中央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D. 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理 ‎ ‎ ‎ ‎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各处荒田,农民垦种后归自己所有,并免赋役三年;原业主若还乡,地方官于旁近荒田内如数拨与耕种。到洪武二十八年,全国府县计开塘堰40987处,渡河4162处。元末战争破坏了原来存在的社会秩序,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受到了削弱。明朝政权建立之初,统治者在法律上承认了这一事实。在农业、手工业发展过程中,封建统治者不断进行改革。以推动整个封建经济发展。在雍正时期,清政府遂采取“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办法,促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以来长期以人为科征根据的丁役制基本上被废除。在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摘编自吴翔、姚星《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 材料二 在法国工业革命进行的同时,农村却依然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市场和劳动力严重缺乏。因此,法国资本主义就没有英国工业革命所具有的坚实的发展前提,法国工业革命也没有出现那种风靡一时的技术革新和投资热潮,法国的企业规模都很小,甚至建立在家庭手工业的基础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资本家感到在国内无利可图,遂将资本转向国外。‎ ‎——摘编自徐宏英《小农经济与近代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影响。‎ ‎(3)社会经济的发展往往是多种要素彼此作用的结果。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 总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 ‎ 材料二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开始的。中国的城市化是在半殖民地化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端的,处处打上了侵略的络印。……在城市建设方面,清政府官员落后无为。历届反动政府与帝国主义一道视城市经济为其钱袋,(垄断和控制资源),暴敛勒索,城中贫民窟、棚铺区随处可见。……(外资控制下),民资萎缩,始终没能成为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到1949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为79.9亿元,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7%,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0.6%,中国仍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摘编自陶炎武《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中国近代城市化概况(组编自陶炎武《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 ‎ ‎(l)根据材料一,指出英法两国城市化程度有何差异?结合所学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的核心驱动力,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成因。‎ 参考答案 ‎1.D ‎【解析】“形式主义特征”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排除;“万民法与公民法的界限”与题意无关,故B项排除;题干中并未提到保护私有财产,故C项排除;题干中提到罗马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变化,体现出罗马法随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故D项正确。‎ 点晴:解题时紧扣变化“早期罗马公民法中”到“后来罗马市民更多采用万民法”,反映了罗马法的与时俱进。‎ ‎2.B ‎【解析】根据“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可知民族主义是反对夺取汉族政权的满清贵族,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排除A;C选项材料无体现;孙中山的言论针对的是反满情绪,不是“反对盲目排外”,D错。‎ ‎3.C ‎【解析】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代议制建立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1832年议会改革,故ABD时间均不符合题意;18世纪早期,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行政权和平地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后形成了一种政治惯例,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故C正确。‎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8世纪”,排除不符合材料时间的选项即可。‎ ‎4.B ‎【解析】由“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东欧的贸易”,欧洲与南北美洲的贸易超过欧洲与亚洲的贸易,说明欧亚贸易的主要障碍不是交通工具的落后,排除A;由“欧洲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说明欧洲生产能力与亚洲相比尚不具备优势,故B正确;C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D不符合材料提到的两个原因,排除D。‎ ‎【名师点睛】‎ 贸易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东欧的贸易,说明欧洲商品在亚洲市场没有优势,说明欧洲的生产能力尚不具备优势。‎ ‎5.C ‎【解析】从材料来看,凯恩斯将欧洲历史上的重要历程和史实从经济角度来阐述,分析出贵金属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强调的是货币金融的重要意义,所以他的阐述是为了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是因为生产和销售的关系;B选项与此无关;D选项时间过早,世贸组织建立是20世纪末。‎ ‎6.D ‎【解析】从“风景画是给那些无力画人物的人准备的。”可以看出风景画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不被重视的,而风景画却是19世纪印象派画家的重要题材,可以看出印象派画家不注重题材,而是关注画作本身,追求自身的表达,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B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含义;C选项错在本题与宗教问题没有关系。‎ ‎7.B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出的时间:1815年,这一事件在欧洲政治上主要经历的是法国大革命和德国的王朝战争,在经济上则表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A选项君主专制在当时的时代力量已经很微弱,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不足以引发如此大的思潮;B 选项符合当时的背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无法解释“女权主义”;D选项只符合社会主义的内容。‎ ‎8.B ‎【解析】根据材料的时间:1619年,这一时期西方正经历了宗教改革运动。A选项时间过早,启蒙运动在十七世纪中期才开始有一定的影响;B选项符合时代背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错误,文艺复兴对神学权威的冲击并没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且时间上也不符合;D选项与此无关。‎ 点睛: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9.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材料反映的则是如此,所以本体选择C选项。A选项错在农户还差4%,不能得出顺利完成的结论,B选项错在单从农业方面不能说明这一点。D选项不能单从农业方面不能说明就得出革命任务的完成,还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0.C ‎【解析】从图片中的内容来看,上面绘制的是自由女神像,旁边清楚地写着“自由神”三个字,所以着重强调了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平等自由的追求在辛亥革命时期尤为突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的性质是封建阶级的自救运动,不会提倡自由;B选项不主张学习美国,而是学习日本进行资产阶级改良;D选项不满足材料所提倡的内容,抗日战争时期的主题应该是民族独立与解放。‎ 点睛:解答图片性的问题关键点有三:一是图片的名称或者标题;二是图片中的文字,这是解决图片问题的最重要的突破口;三是图片中涉及的内容,这要与所学知识来结合,分析出主要考点,进一步解答。‎ ‎11.A ‎【解析】从材料中对进士及第过程的描述可以看出皇帝直接参与了官职任免的事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清朝官员选拔很复杂。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含义。D选项说法错误,曲解了含义。‎ ‎12.C ‎【解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体现出的是一种生活化的景象。A选项只强调了茶叶的内容,忽视了其他部分。B选项只关注了米的部分,忽视了其他部分。C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商业的作用,故本题选择C选项。‎ ‎13.D ‎【解析】从材料中看,战国时期政要人物出身寒微的人数比例比春秋时期要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私学教育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这一现象与宗法制无关,所以排除A、C选项。B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联,故排除。‎ ‎14.D ‎【解析】随着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和居住人口的增多,作为城市居民守护神的城隍也相应增加了新的管理事务。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城隍作为城市的守护神,不是现实中的行政官员,不存在扩大行政职能,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城隍管理事务的增多是民众的信仰,与官府无关,排除C项。‎ ‎15.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儒家学派虽产生于春秋末期,但儒学思想则有更为久远的历史传统。正如《尚书》等五部经典一样,其内容多涉及“三代”史事。故而由孔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时间上已不符合“三代”范畴,不在“五经”‎ 之列,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五经”里记载了儒家奉为典范的古代圣王的言行等内容,虽然系孔子所编订,但五经并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其大多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故B项错误。如材料所述,汉代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五经”属于儒家经典,所以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表述错误,故C项错误。汉朝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可见儒学传统并没有断绝,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也被称为“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故而有了“五经”。《论语》是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16.A ‎【解析】据材料中“文明冲突论”“坚持以美国和西欧为代表的基督教文明必将与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正教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儒家文明、以阿拉伯国家为代表的伊斯兰文明发生冲突”等信息可得出美欧国家以文明的冲突为其建立霸权提供接口,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的是文明的冲突,故B项排除;欧美文化的优越论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东西文明的冲突,并没有对齐根源进行分析,故D项排除。‎ ‎17.A ‎【解析】据材料中“日益增长的逻辑能力培养的需要”“日益增长的逻辑能力培养的需要”‎ ‎“讲师会重点传授推理的重要方法”等信息可以得出当时注重辩证理性的思维方法的培养,故A项正确;据材料中“中世纪晚期”得出当时以神为中心,还没有突出人,故B项排除;教育方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必然的逻辑关系,故C项排除;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不仅具有重视辩证理性思维的一面,还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面,故D项排除。‎ ‎18.B ‎【解析】根据题目中“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和政府”,与国民政府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等法规”,故B项正确;根据题意,与国民政府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中共注重反腐倡廉的表现是纳入法治轨道,故D项错误。‎ ‎19.C ‎【解析】材料中“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变化,反映了粮食生产中心由苏湖地区转移到湖广地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广泛种植经济作物,经济发展格局发生变动,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A项错误;B、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0.C ‎【解析】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指中央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故C正确;ABD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中央集权的含义,故排除ABD。‎ ‎21.(1)措施: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消弱人身依附关系。进行经济改革.‎ ‎(2)小农经济的阻碍;没有坚定的前提条件;缺乏技术革新和投资热潮。‎ 影响:资金作为借贷资本输出到国外,造成了对国内投资的不足;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地位却相对下降。‎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否则起阻碍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归纳信息的能力。措施可以从“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各处荒田,农民垦种后归自己所有,并免赋役三年;原业主若还乡,地方官于旁近荒田内如数拨与耕种”“到洪武二十八年,全国府县计开塘堰40987处,渡河4162处”“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受到了削弱。明朝政权建立之初,统治者在法律上承认了这一事实。在农业、手工业发展过程中,封建统治者不断进行改革”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缓慢发展的原因可以由“农村却依然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市场和劳动力严重缺乏。因此,法国资本主义就没有英国工业革命所具有的坚实的发展前提,法国工业革命也没有出现那种风靡一时的技术革新和投资热潮”从原料、技术、资本、市场、前提等角度进行概括。第二问从“法国资本家感到在国内无利可图,遂将资本转向国外。”结合法国的国际地位来回答。‎ 本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即可。‎ ‎22.(1)差异:英国城市人口占比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法国。法国的城市人口占比低于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与英国有较大的差距。‎ 原因: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大量失地的自由劳动力进入工业和城市,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保证。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大量农业人口转型为城市人口,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转型。法国由于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工业革命起步晚、完成滞后,影响了农业人口转型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2)‎ 驱动力:工业化(或近代化)‎ 主要特点:伴随着近代半殖民地化而出现,打上了列强侵略和外资惊夺的烙印(外资在中国近代城市化中占据优势份额);城市化波及到了企业规模、城区面积、人口数量、生产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城市扩张发展的同时,农村与城市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农村功能和生产生活方式向工业化、城市化靠拢;城市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沿海沿江地区和交通枢纽、工贸中心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中国近代城市化在外敌人侵、社会动荡中并没有完全停滞,始终在艰难前行;中国近代城市化水平始终处于初级的低水平阶段。(概括出3点即可)‎ 成因分析:‎ 促进的因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外资和外资企业进入,促进了通商口岸和沿海沿江地区的城市化;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企业,带动了企业所在地的城市化;以“实业教国”为旗号的民族企业兴起,并借甲午战后和一战契机以及南京政府重视实业,获得短暂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概括出其中2条即可)‎ 阻碍的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排挤民族资本主义,掠夺城乡资源,造成城乡贫困和落后,阻碍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外资和官僚资本控扼能源、金融和交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帝封的夹逢中求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见,英国的城市化快于法国的城市化。材料表明:‎ 英国城市人口占比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法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英国通过野蛮的圈地运动,大量失地的自由劳动力进入工业和城市。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量农业人口转型为城市人口。而法国由于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工业革命起步晚、完成滞后,影响了农业人口转型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2)由材料“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开始的。”和“民资萎缩,始终没能成为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可见近代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驱动力。第二小问, ‎ 中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要结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分析。由于列强侵略,带来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城市化也畸形起步,可以从空间分布、发展程度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积极因素有列强侵略,外商企业促进了通商口岸和沿海沿江地区的城市化;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和部分时期的政府鼓励,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化。阻碍的因素有:三座大山的压迫,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