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杭西高2019年12月高二历史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总分60分) 1.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 A.一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B.一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C.一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 D.一战中的新式武器 2.1916年,德军在某地发动了一场战役,试图将其作为“碾碎法军的磨盘”。该地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世界在进入二十世纪时出现了新的特点:既不是美国建国之初还处于弱小时期的世界,也不是英法老牌帝国主义当年称霸一时的世界。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需要重新认识的世界。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威尔逊政府需要为美国制订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外交战略。下列有关威尔逊的言行按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①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②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③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④回到美国后,他就陷入了一场与参议院就批准《凡尔赛条约》以及国联问题的斗争中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4.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主要战略计划是:“先在西线集中兵力,短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迅速结束战争。”这个计划的最大缺陷是 A.速战速决 B.两线作战 C.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对手估计过低 D.与德国国情不符[来源:学科网ZXXK] 5.一个西方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 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 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 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 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 6.1921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应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这表明英国的主要意图是 A.调和美日之间的矛盾 B.维持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C.极力维护英日同盟 D.加强与美日的友好合作 7.1930年,希特勒在一次演说中说,“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那他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德国)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对希特勒所谓的“空间理论”出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C.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 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 8.出于保密需要或者是为了彰显某种意图,战争中军事行动往往都有一个代号。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行动描述错误的是 A.巴巴罗萨计划:企图动用规模空前的兵力对苏联实行“闪电战” B.曼施坦因方案:主攻方向放在德法边境的阿登山区,以达到奇袭效果 C.海狮计划:最终被迫不定期推迟,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D.霸王行动:执行德黑兰会议决议,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 9.如图所示战役发生时,二战其它战场正在进行的是 A.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战 B.日本正加紧对中途岛的进攻 C.意大利宣布投降并退出二战 D.苏德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激战 10.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一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国宣战[来源:学科网ZXXK] 独占了中国山东和东北的市场 B 英法美日签订《四国条约》 日本取得与欧美列强平等地位 C 德国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法西斯的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 D 美英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11 .《日本侵华的铁证:日本记者镜头下的九一八事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日本记者镜头下的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料,图片来源均是当时日本记者所拍,因此史料价值及其重要,同时编者提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十四年抗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 B.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军民开始了全面的顽强抵抗 C.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D.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12.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国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刚下飞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并称这是“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A.凡尔赛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 D.缔结《非战公约》 13.右图所示为二战初期法国战场形势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①法军对马奇诺防线的迷信 ②德军在后方实施合围 ③法军的战争经验主义 ④维希政府的软弱无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1940年9月,丘吉尔在演讲中说:“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他所赞誉的事件是( ) A.敦刻尔克大撤退 B.不列颠空战 C.美国通过《租借法》 D.百团大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美、英三国举行波茨坦会议,并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此公告声明 A.“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来源:学§科§网] B.“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C.“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D.“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16.“到了11月中旬,隆冬来临,德国坦克乘务员发现,坦克推进装置上……的油已经凝固。……12月初,一场大雪使气温突然下降到华氏零度以下,……希特勒的军队陷入绝望的境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在下列哪一战役中出现 A.莫斯科战役 B.柏林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 D.阿拉曼战役 17.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斯大林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红场阅兵所显示的信心和意志鼓舞着苏军战士,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据此判断,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 ①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 ②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④迫使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读下图漫画。下列对它所反映的战役表述正确的有 [来源:Z_xx_k.Com] ①巴巴罗萨计划顺利推进中 ②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③德军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④苏德战场发生根本性转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逆转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而且加速了盟军的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请观察右侧示意图,选出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下图是二战中一次军事行动路线图,此军事行动后( ) A.中国战场开始进入局部反攻 B.日本关东军遭受毁灭性打击 C.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D.盟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2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抵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一举措 A.加强北部边防 B.“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C.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D.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 22.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碑在陕西富平县被发现。碑文载:“集厥大成,序书删诗,定礼制乐,上召往绪,下示来型,道不终悔,秩然大经,孔子之道,千圣所同。……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日。”康熙帝制此碑旨在 A.说明“六经”是儒家宝贵遗产 B.宣扬孔子追求礼乐文明的一生 C.打击分裂势力,完成国家统一 D.推崇儒家文化,缓和民族矛盾 23.中国自秦代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机构中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相关的是 ①秦代的道 ②唐代的鸿胪寺 ③唐代羁縻府州 ④元代宣政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③ 24 .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粤岭限南天设险,秦通舟楫凿嵯峨。”该诗句所反映的水利工程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A.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 B.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C.基本解除黄河水患 D.便于秦始皇平定岭南 25.《资治通鉴》记载,温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王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四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以下做法体现温彦博观点的是 A.把突厥置于边疆,但散居各州县,各使耕田,变其风俗,使之“化而为汉” B.尊重突厥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给予突厥族以某种限度的自治权力 C.内迁突厥,但保全各旧部,把游牧民变成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D.分而治之,分散突厥各部在其旧地,设都护府管辖 [来源:学#科#网Z#X#X#K] 26.“或许因为他(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都能一视同仁。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 A.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 B.选其(突厥)酋长,使入宿卫 C.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D.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 27.唐朝诗人胡曾有诗:“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该诗中所说的“胡”主要指: A.西突厥 B.东突厥 C.匈奴 D.蒙古 28.21世纪的中国提出了伟大的“一带一路”思想,“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5000年中国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山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C.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29.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这一战役 A.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 B.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 C.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 D.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 31.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的思想时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称孔子的学说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A.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的精神枷锁 B.有利于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度 C.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 D.有利于建立代议制政体 32.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而立”之年的主要活动是 A.学习“六艺” B.删修《春秋》 C.周游列国 D.创办私学 33.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A.仁者爱人 B.君主法治 C.礼乐规范 D.三省吾身 34.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涉及 ①治学 ②做人 ③为政 ④正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5.平生不得志的孔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在汉武帝时居于正统地位,究其原因很难穷尽,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 A.“仁”“礼”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礼法并用符合统治需要 C.“忠恕”思想、爱有差别适应中国社会的要求 D.“内圣外王”思想被广泛采用 36.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生平事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求学雅典阿卡德米学园 ②任教马其顿王室 ③在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 ④确定了哲学研究对象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37、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主张放弃现实的幸福;在生物学领域,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 A.注意各个研究领域的联系性 B.注重客观实际,研究领域宽广 C.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D.家学深厚,遗传影响比较大 3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议会组建“新模范军”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③大力发展工商业,颁布《航海条例》 ④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39.史学界普遍认为,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据此标准,克伦威尔“基本否定”之处是 A.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 B.远征爱尔兰未能满足英国的殖民需要 C.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 D.在英国内战中击溃保皇党人的力量 40、 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研究西周史的学者看到过烽火戏诸侯,也没有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学者见过他本人,我们只能通过目击者和追忆者的记载来叙述以往的史实。这表明( ) A.史学家需要认真地考证与辨析他所研究的事实 B.史学家必须经过田野考古,以获取第一手材料 C.历史研究对象的间接性造成史实表述的不确定性 D.历史研究不是抽象的争论,需要专门技术的支持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1988年,法国政府公布了华工档案,并在巴黎市中心里昂车站附近的一座广场镶建了华工纪念铜碑,纪念在“一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据统计,“一战”期间,欧洲战区华工总计约有14万人之巨,尽管他们与协约国并肩工作而非直接参战,但通过此举,中国不仅向世界有力地展示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渴望,表明中国人有诚意且有能力支持协约国,而且以此方式将中国与协约国战争命运直接绑定,进而助推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之实现正是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成为中国致力于创建新的国家认同的前驱。他们的血汗、牺牲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列国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凭借。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材料二 二战时期,中国是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逐渐成为战时“四大国”之一。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卷入二战,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美开始有了共同的敌人日本,中国抗日战场的地位上升。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四大国”之一身份出现在战时的国际政治舞台上。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在莫斯科签署《普遍安全宣言》。据此,中国有权参与各大国之间为结束战争而采取的协调 行动,有权参与筹建联合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扮演大国角色。1943年12月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表示团结一致,决心把战争进行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并规定战后把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开罗会议是战时中国外交的最高峰,标志着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达到顶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劳工在“一战”中作出的重要贡献。(4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在“一战”结束后是否实现?为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二,概述二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确立的主要历程。(6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得以确立的原因。(4分) 42、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2)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3)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1)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1)指出材料一中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指出材料中所涉及制度的特点。(6分)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4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4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