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六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六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学案

专题概览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精耕细作的农业占主导,手工业和商业是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 线索1 古代农业 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线索2 古代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3 古代商业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线索4 古代的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刀耕火种”:在原始山林中,用“火耕”手段拓荒营田,进行最基本的种植经营。‎ ‎(2)铁犁牛耕 ‎①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②发展: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出现耦犁;东汉时出现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 ‎③成熟: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3)主要影响 ‎①积极: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②局限: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构图解史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关系 ‎2.土地制度——贫者无立锥之地 ‎(1)制度变革 ‎①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上归国王所有。‎ ‎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③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 ‎(2)土地兼并 根源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表现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 影响 造成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 引民发众暴动,“平均”的口号成为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的重要内容 ‎3.赋役制度 ‎(1)赋税沉重 ‎①名目繁多,以田亩税和人头税为主要形式。‎ ‎②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力役沉重 ‎①劳动者服事徭役,是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的基本条件。‎ ‎②过度征发徭役迫使大批农耕劳动者长期离开土地。‎ ‎(3)主要影响 ‎①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②引发社会动乱,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4.水利事业的发展 ‎(1)水利文献:主要有《河渠书》《沟洫志》等。‎ ‎(2)水利工程 ‎①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 ‎②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③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 ‎(3)灌溉工具 ‎①隋唐五代: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 ‎②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 ‎③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 教材补缺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1.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过程 ‎(1)原因 ‎①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③统治者的政策:南方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④江南经济发展: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⑤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中唐以后,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特点 ‎(1)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4)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3.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海外贸易 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 城市发展 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人口分布 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人才教育 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民族关系 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生态环境 南方某些地区被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手工业类型 ‎(1)家庭手工业 ‎①特点:自给自足,产品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 ‎②地位: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2)田庄手工业 ‎①背景:汉代出现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②地位: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3)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 ‎①出现:汉武帝时代,政府垄断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 ‎②特点: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③弊端: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构图解史 理解三种手工业的地位 ‎2.手工业部门与成就 ‎(1)纺织业 ‎①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原料最初用的是麻和葛。‎ ‎②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③汉代花色品种多样,丝织品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④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也相当大。‎ ‎⑤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⑥元代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推广织造技术。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⑦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而且出现了雇工和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冶铸业 ‎①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青铜铸造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作品多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②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的铁器。‎ ‎③战国中期后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④汉代冶铁以煤炭做燃料,并创造出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 ‎⑤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 ‎⑥北宋时期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3)制陶业 ‎①原始时代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工艺水平很高。‎ ‎②唐代美术陶制品“唐三彩”风行一时。‎ ‎(4)制瓷业 ‎①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 ‎②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③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有青瓷和白瓷两大体系,代表是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④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⑤清代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烧制技术达到顶峰。‎ ‎⑥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考点一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 ‎(1)自然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农经济除包括自耕农 经济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佃农经济。三者的关系图示如下:‎ ‎(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中“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2.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针对练1 (2018·天津南开区质量调查题,2)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下列关于“精耕细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C.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D.促进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精耕细作是指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改进生产工具、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精耕细作突出特点应为多投入,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精耕细作通过改进生产工具,能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精耕细作通过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技术,促进土地的高效利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 ‎(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5)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小农经济成长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 ‎②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2)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历代封建王朝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1.租佃关系 ‎(1)地主把土地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制。租佃制下,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租佃关系形成于战国时期,宋代时,租佃经营仅次于自耕农形式。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2)在租佃制下,地主与佃农虽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佃农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利,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适当的自主权。租佃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2.地主庄园经济(田庄经济)‎ ‎(1)田庄是汉代地主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占有大量的土地、山林川泽,控制着众多的依附人口(佃客),以满足地主的生活和享乐需要为目的组织生产,能够“闭门成市”,甚至可以“有求必给”,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实体。‎ ‎(2)在田庄里,佃主与佃户每每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东汉地主田庄的大量存在,使东汉社会的发展不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强大和统一的巩固,而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贫弱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田庄在战乱时有利于生产稳定,但也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针对练2 (2018·湖南五市十校高三联考题)《抱朴子·吴失篇》说,东吴大姓“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这说明当时东吴(  )‎ A.地主田庄自给自足 B.不注重保护环境 C.士族制度十分腐朽 D.农业商品化加强 答案 A 解析 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材料论述的是东吴大姓的经济状况,可以“闭门为市”,结合东汉以来田庄经济的发展状况,故A项正确。‎ ‎1.中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 ‎(1)井田制: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西周时期发展成熟,春秋 时期逐渐瓦解。‎ ‎(2)王田制(王莽时期):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 ‎(3)屯田制(曹魏时期):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 ‎2.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 ‎(1)春秋时期的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秦汉编户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 ‎(3)北魏租调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 ‎(4)隋唐租庸调制: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在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缴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这样,既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5)唐中后期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这就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6)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7)明朝“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8)清朝“摊丁入亩”和“地丁银”: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正式废除了人丁税,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摊丁入亩的实行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1.工商食官 ‎“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2.匠户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的制度。宋代雇匠实行薪酬制。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明代匠户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年)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 ‎1.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及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地位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 流通 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售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2.古代中国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私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5)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 针对练3 (2019·潍坊模拟)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多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  )‎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答案 A 解析 材料“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说明在传统的手工纺织业中,有利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导致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缓慢,故A项正确。‎ 唯物史观——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看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原因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商品流通扩大,白银广泛流通,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出现。这种农耕经济繁荣的局面得益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政策。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鼓励生产的措施,这些因素使明清时期我国的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呈现日落前的辉煌。‎ 材料一 鱼鳞册始行于洪武二十年……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先是,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隰、沃瘠、沙卤之别毕具。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钱穆《国史大纲》‎ 要求:分析材料,指出“鱼鳞图册”与黄册的主要区别。‎ 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鱼鳞图册”明确了土地所有权,保护了农民利益,而黄册使赋役征收具备确实的根据,从而保证了政府的税收。‎ 材料二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要求:从材料中找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 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 争而采取自卫措施。‎ 材料 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范文澜《中国通史》‎ 发现问题: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的松弛,这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考: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的工匠地位有何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变化: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 影响: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客观上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史料一 汉代灌溉区分布示意图 史料二 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 ‎ 地区 ‎ 时间 工程类别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灌溉 ‎98‎ ‎29‎ ‎23‎ ‎938‎ 辨析史料 “汉代灌溉区分布示意图”和“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为后人根据古代典籍绘制,反映出从汉到唐灌溉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也能看出经济布局的变化。‎ 应用 对以上史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因是后人所制,主观性强,不具有史料价值 B.反映出汉唐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C.可用来研究汉唐的土地制度与租佃关系 D.反映出南北方农业经济的区域特色 答案 B ‎1.(2018·课标全国Ⅲ,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如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 D 解析 D对:从图片中能看出当时黄河流域铁器分布广泛,而当时的江南及新疆地区只是小部分集中分布,联系所学可知当时黄河流域是主要的农耕区,这说明铁器的分布与社会的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技巧点拨] 图文结合法。从图示来看,黄河流域铁器分布比较密集;同时,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以前黄河流域是我国经济的重心。‎ ‎2.(2018·课标全国Ⅰ,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答案 A 解析 A对:根据材料“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可知民营手工作坊众多;手工业者“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说明当地民营手工业作坊多,手工业者选择空间大。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技巧点拨] 结合所学知识仍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本题中雇佣劳动是在明清时期才出现的,盐业专卖制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存在。‎ ‎3.(2018·课标全国Ⅱ,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 B 解析 B对: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政府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这使得自耕农被迫将收获物卖到市场,给了富商大贾操纵物价的可乘之机,这就使得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命题规律] 偷换概念是高考题陷阱设置的常用方法。本题中富商大贾操纵的是物价,不是税收。人头税是国家征收的,富商大贾不能操纵。‎ ‎4.(2017·课标全国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明代玉制器皿的使用从上层社会专属到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的变化,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与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无直接对应关系,故A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5.(2017·课标全国Ⅲ,26)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土地规模在20~130亩的农户占绝大多数(占比为74.1%),说明多数人都能依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地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自耕农数量占大多数,C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D项错误。‎ ‎6.(2016·课标全国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 B 解析 宋代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唐代,因此“经济严重衰退”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宋朝时政府采取了“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北宋土地兼并加剧,大量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农”,故B项正确;“坊市制度崩溃”反映了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政府管理失控”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7.(2016·课标全国Ⅲ,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 A 解析 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明末农村雇工待遇提高,是市镇经济发达,雇工出卖劳动力的机会增多所致,故选择A项。“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是个别雇主为了留住雇工的行为 而非政府行为,故B项错误。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农村中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非增强,故D项错误。‎ ‎8.(2015·课标全国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五口甚至九口人”,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能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因果倒置,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D项错误。‎ ‎1.(2019·临汾高三模拟,24)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 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答案 D 解析 考古不是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故A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铁犁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佐证了我国使用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D项正确。‎ ‎2.(2018·濮阳模拟,24)下表为考古出土汉代铁器的地区统计,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地区 出土铁器地区 黄河流域 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 长江流域 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 珠江流域 广西、广东、贵州 边远地区 辽宁、福建 A.中国经济发展仍不均衡 B.秦汉农业工具革命性突破 C.汉代铁器冶炼技术提高 D.北方经济明显领先于南方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出土铁器地区的分布可知,经济发展相对平衡,并未出现不均衡,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铁器工具出现在战国时期,在秦汉时期推广,隋唐时期定型,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出土铁器的地区覆盖面广得出汉代铁器冶炼技术提高,故C项正确;但从铁器出土地区的分布不足以证明南北经济的差距,故D项错误。‎ ‎3.(2018·重庆模拟,26)据史载,唐代后期皖南山地的祁门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四川九陇人张守珪,有茶园在仙君山,“每岁召采茶人力百余人,男女佣工者杂处园中”,这说明当时(  )‎ A.茶叶种植成为主要的农事活动 B.茶叶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的产区 C.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D.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只反映出两地茶叶的种植,没有体现出其在农业中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两地从事茶叶种植的人较多,“业于茶者七、八”“召采茶人力百余人”反映出形成了专业化的产区,故B项正确;唐朝农业的耕作方式仍然是铁犁牛耕,没有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佣工者杂处园中”表明存在雇佣关系,但没有体现出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故D项错误。‎ ‎4.(2018·三明模拟,26)元朝匠户子孙世袭,被长期“鸠集”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工作,而到明朝初年,匠户除在规定时间服役外,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这种变化(  )‎ A.表明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说明匠户地位和身份的根本改变 D.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兴起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元朝匠户子孙世袭,被长期‘鸠集’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工作,而到明朝初年,匠户除在规定时间服役外,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封建政府对匠户控制的松弛有利于手工工场的产生,故D项正确。‎ ‎5.(2018·防城港高三模拟考试题,27)明初赋税制度,民田税轻,官田税重,在募役方面为了照顾官田赋役负担,反过来官田役减,民田役重。因此,在土地买卖上,民田价高,‎ 官田价低。这一现象(  )‎ A.加剧了土地兼并 B.增加了赋税收入 C.减轻了百姓负担 D.缓和了阶级矛盾 答案 A 解析 民田税轻、价高、役重可导致买卖需求旺盛,必然会加剧土地兼并,故A项正确;土地买卖并不能使赋税增加,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民田役重”可知C项错误;土地兼并容易激化阶级矛盾,故D项错误。‎ ‎6.(2018·合肥高三模拟)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全部出口商品中,经过加工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占绝大比例,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只占很小比例。与出口商品相比,进口商品的总体加工程度低。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工业化程度高于西方 B.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 C.官营手工业日渐没落 D.海禁阻碍了内外交流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鸦片战争前”的时间信息,中国还是传统的自然经济,没有工业化的生产,故A项错误;结合材料中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加工程度的比较,得出出口商品加工程度高于进口商品加工程度的结论,说明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手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民营手工业在明中后期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致使官营手工业日渐没落,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前中外进出口商品的加工水平,而非海禁政策,故D项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千校联盟”预测,25)西汉王朝建立不久,朝廷将田赋从秦时“太半之赋”减至十五税一,之后又减至三十税一,甚至一度“除田之租税”。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活极贫困 B.汉初财政较宽裕 C.统治者开明政策 D.鉴于秦灭亡教训 答案 D 解析 汉初农民生活贫困可能是其推行轻徭薄赋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汉初社会经济极端贫困,皇帝出驾配不齐四匹纯色马,将相只能乘牛车上朝,故B 项错误;轻徭薄赋是汉初统治者开明政策的表现之一,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题干中“西汉王朝建立不久”,统治者一再减轻农民田租意在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 ‎2.(2018·天津和平区一模,2)《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 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在当时的江南地区广泛使用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可知说的是曲辕犁,该犁能够调整耕地深浅,又名江东犁,依所学,唐朝时出现曲辕犁,是在江东地区出现而非西域传入,故A项错误;曲辕犁是耕作工具而不是灌溉工具,故B项错误;唐朝出现曲辕犁,故C项错误;据材料“江东之田器尽于是”,可知曲辕犁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故D项正确。‎ ‎3.(2018·重庆高考模拟调研卷三,25)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这反映出汉代(  )‎ A.冶铁技术趋于成熟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C.中原地区经济领先 D.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并没有对冶铁技术的相关提及,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官营手工业总数的提及,也就不存在一种对比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可知,中原地区的经济在汉武帝时期领先全国,故C项正确;古代中国进入铁器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4.(2019·潍坊模拟,25)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  )‎ A.冶金工具革新 B.农业技术进步 C.风能普遍利用 D.小农生活富足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是灌溉工具,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灌溉工具,可反映出农业技术进步,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风能普遍利用,故C项错误;“冀一饱”不能说明生活富足,故D项错误。‎ ‎5.(2018·哈师大附中模拟,25)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豆的种子,‎ 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 B.提高粮食产量 C.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D.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 A 解析 政府提倡南方北方农作物混杂种植,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扩大耕地面积和作物品种,从而提高粮食总产量,增加国家财政税收,故A项正确;农作物参植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但政府提倡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统治,为税收提供稳定的来源,故B项错误;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在北宋中期比较明显,故北宋前期的政策不能改变积贫积弱局面,故C项错误;不同农作物南北参植,与国家统一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6. (2018·惠州模拟,27)下图为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著作《便民图纂》的插图,插图中竹枝词为:“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  )‎ 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B.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变 C.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 D.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 答案 D 解析 材料“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只是没有男耕女织那么明确的分工界限,故D项正确。‎ ‎7.(2018·南昌模拟,27)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年份 人口(万人)‎ 耕地(万顷)‎ 耕地负荷(人/顷)‎ 米价(千文/石)‎ ‎1724‎ ‎56‎ ‎80.0‎ ‎6.7‎ ‎0.575‎ ‎1753‎ ‎1 651.4‎ ‎83.1‎ ‎19.9‎ ‎1.012‎ ‎1784‎ ‎3 283.2‎ ‎89.8‎ ‎36.6‎ ‎1.412‎ ‎1820‎ ‎4 799.2‎ ‎95.0‎ ‎50.5‎ ‎2.432‎ 综合表格可知,以下与米价变动原因无关的是(  )‎ A.政府政策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农业劳动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D.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答案 D 解析 根据基本的经济常识不难得知,单位面积土地产量的提高只会使粮食价格日益下降而非提升,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8.(2019·太原模拟,27)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 051万顷;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反映了(  )‎ A.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 B.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 D.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 C 解析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结构是农耕经济,明清时期虽然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未占据社会主导,题干反映耕地总面积的增加,即拓荒,玉米种植比水稻种植的温度、水利要求低些,而究其实质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未转化为现代农业,故C项正确。‎ ‎9.(2018·济宁高三模拟,27)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田亩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信息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面积减少 B.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 C.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 D.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人口和人均田亩数量的变化,不是耕地面积减少,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据此判断可能是高产作物的引进等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中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是逐步减弱,不是加强,故C项错误;我国古代农业基本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 ‎10.(2018·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五,27)下表是不同文献对明清时期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有关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  )‎ 记述 出处 ‎“布成持以易花,或即以棉易纱,辗转相乘。”‎ ‎《金泽小志·风俗》‎ ‎“棉纱成纴……卷之成饼,列肆卖之,名布经团。”‎ 清代褚华《木棉谱》‎ ‎“城中女红悉力纺纱,售之乡民。”‎ ‎《上海碑刻资料选辑》‎ A.耕与织走向了分离 B.纺纱生产呈现专业化 C.商人进入生产领域 D.棉纺业出现区域分工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没有提到农耕,故A项错误;三处均有纺纱,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商人进入生产领域,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了区域分工,故D项错误。‎ ‎11.(2018·淄博部分学校模拟,27)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削弱 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雇佣关系逐步普及 答案 A 解析 “以银代役”反映工匠的人身束缚降低,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故C项错误;这种关系不是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 ‎12.(2018·蚌埠三模,27)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因为该区缺乏廉价能源,所以选择走上发展劳动密集型手工业是“最小阻力路径”。这里的“最小阻力路径”(  )‎ A.直接导致了能源缺乏 ‎ B.催生了早期民族工业 C.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 ‎ D.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明清手工业繁荣的基本概况,不会消耗大量能源,故A项错误;明清手工业繁荣推动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明清手工业发展状况推动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明清手工业走劳动密集型道路阻碍了明清经济向近代转型,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8·菏泽高三模拟,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 答案 (1)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专业区出现;南稻北麦的格局(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原因: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农业发展,如垦荒、植棉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交流;中国人口的大量增长;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2)影响: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的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区出现了货币地租。‎ ‎14.(2018·大连高三模拟,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出现于1990~1991年发掘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断代为西周末至春秋初。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鼎。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 ‎2003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史》对整个秦代铁兵器做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陕西临潼 下刘村 秦始皇陵西刑徒墓 秦始皇陵园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江西遂川 铁戟2件 铁剑1把 铁匕首 ‎1件 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 铁铤铜镞80件 在汉墓发掘中,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铁兵器141件,但青铜器高达6 751件,其中兵器1 904件。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 ‎——摘编自《碾压世界的秦代“上古神兵”真的存在吗》‎ 根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料真实,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观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论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西周末至春秋初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出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左传》记载的晋国铸铁鼎,是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冶铁技术、铁器的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示例二)观点:西汉中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论证: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中记载的晋国铸铁鼎、河南三门峡虢季墓中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只表明了中国开始使用铁器以及冶铁术的发明年代。‎ 秦代铁兵器在秦军兵器中所占比例小,汉初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中的铁兵器占墓葬总兵器比例不足10%,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使用犁壁,西汉的高炉炼钢和炒钢技术,表明西汉中期我国铁器使用范围和冶铁技术有了显著进步。‎ 总结:铁器始用年代、冶铁术的发明年代和进入铁器时代的年代,这三者是有区别的。西汉中期,我国铁农具、铁兵器日益增多,冶铁技术也明显进步,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