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5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7讲 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艺课件(56张)
专题二 近 代史部分 第 7 讲 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艺 考点一 近现代世界的科技成就 考点二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近现代世界的科技成就 考点 一 一、近代科技成就 1. 哥白尼的日心说 16 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 伽利略的实验科学 17 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被誉为 “ 近代科学之父 ” 。 1 主干知识排查 3. 牛顿的经典力学 (1)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前人科技成就基础。 (2) 标志: 1687 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3) 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4) 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 ( 如海王星的发现 ) 。 4. 生物进化论 (1) 诞生: 1859 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 (2) 观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异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 意义: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5. 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 (1) 蒸汽时代: 1785 年 “ 万能蒸汽机 ” 运用于纺织业;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业; 1807 年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 1814 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2) 电气时代: 1879 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发明和改进了电话、电报、电影等。 (3) 影响:前者:使人类进入 “ 蒸汽时代 ” ;大量工厂纷纷建立,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后者: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垄断大企业时代到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世界现代科学技术 1. 相对论 (1) 背景: 19 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受到挑战。 (2) 发展 ①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 丹麦的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3) 意义 ① 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为现代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 现代信息技术 (1) 过程 ① 1946 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② 20 世纪 60 年代末,美国出于 “ 冷战 ” 的需要,开发信息技术,互联网产生。 ③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 功能: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 。 (3) 影响 ① 它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② 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 ③ 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方式。 ④ 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 近代科技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1)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思想进一步的解放。从牛顿力学体系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达尔文进化论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两次工业革命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2 热 考重点 深化 真题例证 1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人们认识世界的影响 (2014· 山东高考, 22) 在 1543 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 1859 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 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 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答案 解析 √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自然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是文艺复兴,而不是科学的进步,排除 A 。 近代 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排除 B 。 无论 是《天体运行论》还是生物进化论,本质上都强调了观察世界的角度,故答案为 C 。 这 两种学说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 D 。 解析 马克思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都推崇进化论,可知进化论有利于他们思想的传播,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故 D 项正确。 考向预测 1 进化论的多重影响 恩格斯认为《物种起源》 “ 写的简直好极了 ” ,马克思也曾经几乎 “ 有好几个月不谈论什么其他的东西,而是谈论达尔文和他发现的革命力量 ”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层次,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存斗争加以说明。这表明进化论 A. 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 条件 B . 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 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 整合 D . 适合了不同认知群体的需求 答案 解析 √ 2. 科技中心形成条件的一般规律 (1) 经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是其物质基础 ( 保证有足够的科教资金投入 ) 。 (2) 思想: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积极探索自然。 (3) 政治:政局稳定、政府重视 ( 科研环境 ) 。 (4) 对外:交流学习,积极引进外来先进科技。 (5) 人才:拥有一支优秀的人才 ( 科学家 ) 队伍。 真题例证 2 爱因斯坦的世界影响力 (2015· 四川文综, 11)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 · 朗之万评价道: “ 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 ” 在此,朗之万 A. 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 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 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 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答案 解析 √ 解析 欧洲长期以来都是西方科学文化的中心,而爱因斯坦最终放弃了欧洲国家而选择移居美国,朗之万认为这一事件 “ 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 ” ,说明他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可能会由欧洲转移到美洲,而且此时美国已经是经济强国,故 C 项符合题意。 解析 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科学家,并且科学的发展不是以创立者的名声为标准,故 A 项错误 ; 当时 相对论提出相对性原理,改变了经典力学下人们的认知,故 B 项正确 ; 相对论 包括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故 C 项错误 ; 相对论 是对经典力学的发展,并不相悖,故 D 项错误。 考向预测 2 相对论创立之初的 “ 曲高和寡 ” 在相对论创立之初,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爱因斯坦也因此遭受过无数的责难与屈辱。这主要是因为相对论 A. 创立者声名不 显 B . 超越多数人认知 C. 没有形成 系统性 D . 与经典力学相悖 答案 解析 √ 3.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 对世界 ①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②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③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④ 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 (2) 对中国 ① 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的姿态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对中苏关系破裂和帝国主义的封锁,中国的科学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②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出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的方针和 “ 向科学进军 ” 的号召。邓小平提出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的论断, 1995 年提出 “ 科教兴国 ” 的战略决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真题例证 3 相对论对物理研究的推动 (2017· 江苏苏北四市高三检测 ) 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引力波能够被发现是基于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 普朗克量子论 C.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D. 爱因斯坦相对论 答案 解析 √ 解析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研究的是物体低速运动的规律,与材料内容不符,故 A 项错误 ; 普 朗克量子论研究的是微观粒子的运动,故 B 项错误 ; 法拉 第电磁感应现象是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故 C 项错误 ; 爱因斯坦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与材料 “ 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 ” 相符,故 D 项正确。 考向 预测 3 互联网的革新作用 1988 年,《时代》杂志预测: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 “ 吻别你的 mall :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 ” 这说明互联网 A. 颠覆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 B . 推动信息时代的到来 C. 革新了传统的商业 模式 D . 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答案 解析 √ 解析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不是颠覆,故 A 项错误; 推动信息时代的到来不符合材料反映的信息,故 B 项错误; “ 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 ” 的信息说明互联网购物方便快捷,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故 C 项正确; 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信息,故 D 项错误。 短板 17 历史论证方法和能力欠缺 例题 (2015· 课标全国卷 Ⅰ ,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 × ( 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 《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答案 补 短 查短 3 高考短板突破 答案 示例一:观点:我认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论证: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面貌,提高了劳动效率。蒸汽机作为一种动力机,不但在纺织、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还被推广应用到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化工等一系列工业部门,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推动人类进入 “ 蒸汽时代 ” 。 1870 年以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电力一经产生,就引起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电力不仅应用于各个行业,而且促进了新的通讯工具的产生,同时引起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电器产品和相关服务娱乐业的出现,人类由此正式进入 “ 电气时代 ”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引起了以石油为主的新能源革命和以汽车、飞机为标志的新的交通领域的革命;科学技术也推动了化学工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及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现代工业崛起。由此可见,科学技术能放大生产力各要素,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示例二:观点: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够放大生产管理、劳动工具等要素。 论证:工业革命中,工厂制度和蒸汽机的诞生对生产力的进步产生了巨大作用,但如果没有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作为支撑,没有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的积累,这一切都无法实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引起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又引发以石油为主的新能源革命和以汽车、飞机为标志的新的交通领域的革命,化学工业兴起,迅速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钢铁工业因技术改造而有了较大发展,这一切变化都是在电磁学理论、化学理论重大突破基础上产生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营者革命 …… 根本上还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科学技术突破的结果。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具有乘法效应,它放大了劳动工具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极大的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查短 失误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 审题不清,答非所问。部分考生时空混乱,乱套公式。题目中明确要求运用 “ 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 ” ,但有部分考生答古代中国科技史内容,有的乱套公式如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还有的把洋务运动或者苏联斯大林模式抄一段上去。 部分考生观点表达不清,论证方法不明确。没审清题意,将公式中某一点写出,没论证 “ 科技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 ,有的对公式有增减,却不论述,导致观点不清遗憾失分 。 ( 2 ) 论点论证脱节,史料欠缺,角度单一。部分考生论证与观点不一致,如观点是 “ 生产力=科技 × 劳动工具 ” 他用中国一五计划证明。有的考生只列出观点,论证空谈,缺少必要的史料支撑。如科技推动劳动工具进步,用了工业革命却没有具体史料,泛泛而谈。部分考生引用工业革命史料是仅用蒸汽机,缺少电动机等 。 ( 3 ) 基本知识落实不到位,考生历史学科素养整体较低。历史知识整合不到位,考生表达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与史实不符,错误表达较多。 补短 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 ( 1 ) 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 ( 2 ) 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 ( 3 ) 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 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较 “ 讨巧 ” 的得分手段。否定式的作答应谨慎使用,除非学者观点有明显瑕疵,且你的论据确凿。 针对练 1 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 19 世纪的推进,科学中存在革命并且科学因为革命 ( 也许是一系列不间断的革命 ) 而进步的观点被人们接受了,但人们也逐步认识到这种革命可能是长期的 —— 而不像一场政治革命那样持续几年的比较短的时间。而且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科学革命的概念:一系列的事件传播了也许一个世纪或更多的时间,从哥白尼一直到牛顿;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产生了近代科学。在这一世纪的最后 25 年中,人们开始希望科学革命能够避免,并且在某些学术团体中人们相信根本就没有什么科学革命。著名的科学家 —— 马赫、玻尔兹曼、纽康、爱因斯坦 —— 论证了科学中的重要突破不过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什么革命。 —— 摘编自 [ 美 ] 伯纳德 · 科恩《科学革命史 —— 对科学中发生革命的历史思考》 评析材料中关于科学发展的观点。 (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答案 答案 观点一:科学发展是一场革命 。 ①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 ②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 ③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成为 20 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 ; ④ 从 18 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 。 观点二:科学发展只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① 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伽利略研究基础上,牛顿提出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② 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③ 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④ 早期进化论思想的出现,对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⑤ 后人的科技成就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结果。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点二 一、文学的繁荣 1. 浪漫主义文学 (1) 背景: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2) 成就: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拜伦《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3) 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 1 主干知识排查 2. 现实主义文学 (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1) 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日益暴露。 (2) 成就: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狄更斯《大卫 · 科波菲尔》;普希金《叶甫盖尼 · 奥涅金》;托尔斯泰《安娜 · 卡列尼娜》等。 (3) 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 现代主义文学 (1)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破坏了人们的生活,加剧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悲观和焦虑。 (2) 成就:海明威《老人与海》;贝克特《等待戈多》。 (3) 特点: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与传统大相径庭。 二、美术的发展 1. 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代表作《马拉之死》。 2. 浪漫主义: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强调色彩的作用。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 3. 现实主义: 19 世纪中期兴起,注重表现社会现实。代表作《播种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4. 印象画派: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 “ 瞬间印象 ” ,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代表作《日出 · 印象》《向日葵》。 5. 现代主义: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 “ 自我感受 ” 和 “ 自我表现 ” 。代表作《格尔尼卡》。 三、音乐与影视艺术 1. 音乐 (1) 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2) 现代主义音乐: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改变着人们的娱乐和生活方式,推动了世界音乐的繁荣。 2. 影视 (1) 诞生与发展: 19 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20 世纪初,默片电影诞生; 20 世纪 20 年代有声电影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问世。 20 世纪 20 年代电视在伦敦诞生。 (2) 影响: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 热 考重点 深化 1. 工业革命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1) 文学艺术方面 ① 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② 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的 “ 光 ” 与 “ 色 ” 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出现。 ③ 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等 。 (2) 影视艺术方面: 19 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响艺术发展的动力。 19 世纪末,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艺术; 20 世纪 20 年代,电视艺术诞生。 真题 例证 4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2015· 山东高考, 23)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 —— 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 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 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 —— 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 ——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答案 解析 √ 解析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构建的理想社会,使人们对现实失望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因此 A 、 D 项错误 ; 第一次世界大战 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兴起了以夸张、变形与抽象为表现方法的现代主义绘画,因此 B 项错误 ; 19 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兴起了反映生活真实性、具有强烈批判性的现实主义文学,因此 C 项正确。 考向 预测 4 工业革命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19 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 A. 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 B. 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C. 遏制自然欲望的膨胀 D.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解析 材料 “ 《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 ” ,说明了 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后,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故 D 项正确 。 答案 解析 √ 2. 全面理解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背景 (1) 残酷的世界大战和令人触目惊心的经济大危机,使人们对资本主义本来就已失望、不满的心理受到更大的打击,心灵遭到扭曲 (2)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现代主义的特色表达得更加充分、效果更加明显 表现 文学 领域 作品打破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故事缺乏完整的情节,甚至缺少常规的开头和结尾,令人难以捉摸;注重人物的描写,但是人物动作无聊,出现一些乏味的对白 表现 美术 领域 由于心理压力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画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许多的美术流派,他们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手法,艺术上更趋向于极端化 音乐 领域 既有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流行音乐,又有震耳欲聋、节奏强烈,广泛运用声、光、电技术的爵士乐等 影响 现代主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现代人受到心灵的震撼;使人们产生迷惘的心理,更加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剖析社会的变化 真题 例证 5 近代以来文学流派的演变历程 (2017· 湖南怀化高三期末 ) 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这四幅作品反映 出 A. 文学流派演变历程 B. 反传统思维深化 C. 批判现实精神兴起 D. 传统文学被淘汰 答案 解析 √ 解析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苹果车》是现实主义的,《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的,故 A 项正确 ; 只有 《老人与海》能反映反传统思维深化,故 B 项错误 ; 只有 《人间喜剧》能反映批判现实精神兴起,故 C 项错误 ; D 项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 D 项错误。 考向 预测 5 现代主义音乐 约翰 · 凯奇认为一切组织好的音乐都是邪恶的,他用铁钉、玩具、玻璃等杂物,放在钢琴中奏出各种怪声,称这才是 “ 真正的音乐 ” ; 1952 年,他在钢琴前静坐 4 分 33 秒,演奏一曲名为《 4 分 33 秒》的无声乐曲。下列作品与其音乐风格相同的是 答案 解析 √ 解析 根据材料中对于约翰 · 凯奇创作特点的描述可以看出该创作风格属于现代主义,《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故 A 项错误 ; 《 大卫 · 科波菲尔》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故 B 项错误 ; 《老人与海》 属于现代主义,故 C 项正确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属于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故 D 项错误。 A. 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 淘汰 B . 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 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 趋势 D . 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短板 18 图片信息与具体史实相结合的能力不足 例题 (2016· 课标全国卷丙, 34) 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 4 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答案 补 短 查短 3 高考短板突破 查短 不能将图片信息转换成历史知识,更不能找到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本题中,四幅图分别代表的是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画派的绘画风格,把这些知识连贯起来,寻找其内在联系,这不能反映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故 B 项错误 ; 也 不能反映批判精神备受重视,故 C 项错误 ; 也 不能得出 “ 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 的结论,故 A 项错误。 补短 将图片信息转化成历史知识,寻找其内在联系。四幅图反映出美术流派古典主义 → 现实主义 → 印象主义 → 现代主义的演变,这体现的是时空先后顺序,反映的是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故 D 项正确。 A B C D 针对 练 2 (2017· 河南、河北高三摸底 ) 当一位画家注视因贫困而死的妻子的面容时,引起他注意的竟然是妻子年轻的脸上色彩的变化,在他决定画下妻子最后的肖像之前,画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独有的黄色、蓝色和灰色的调子。下列作品与这位画家绘画风格特征相符的是 答案 解析 √ 解析 从材料 “ 画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独有的黄色、蓝色和灰色的调子 ” ,可知该画家绘画风格注重光和色彩的变化,与印象画派特征相符, A 项是浪漫主义风格,故 A 项错误 ; B 项是现实主义风格,故 B 项错误 ; C 项是印象画派作品,故 C 项正确 ; D 项是现代主义美术风格,故 D 项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