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学生只交答题卡,试卷本人保存好。‎ ‎4.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50小题,1-40每小题1分,41-50每题1.5分,共5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代宗法分封制,打破了远古以来方国之间政治相互独立的格局,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 促进了君主独尊的确立 B. 导致了亲缘关系的形成 C. 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 D. 催生了中央集权新体制 ‎【答案】C ‎【解析】根据“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可以看出周代通过分封制,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建立了起了一个天下“共主”的新的政治格局,故C正确;周代没有君主独尊,排除A;亲缘关系与宗法制有关,排除B;当时没有中央集权,排除D。‎ ‎2. 据记载,汉文帝时准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爵位和减免罪行,汉景帝即位后又进一步降低了国家“卖爵”的标准,这些举措 A. 旨在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B. 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 C.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稳定 D. 加剧了对商业资本的掠夺 ‎【答案】B ‎【解析】商人或者平民,用粮食可以换取爵位,有罪之人,缴纳“粮食”还可以减免罪刑,因此入粟拜爵政策,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故选择B;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奉行,排除A;小农经济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自给自足的小规模农业经济,材料未涉及,排除C;商业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内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且国家“卖爵”的对象还包括平民,排除D。‎ ‎3.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韩城市盘乐村发现的目前最完整的宋代戏剧场面,场面中的四名演员,动作各异,表演生动。作为研究宋代戏剧的史料,这一壁画 A. 真实性有待进一步甄别 B. 可以反映宋代艺人的社会地位 C. 证明戏剧在宋代已成熟 D. 可直接用于研究宋代戏剧人物 ‎【答案】D ‎【解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盘乐村发掘的宋代壁画墓,是目前见到的宋代最完整的戏剧场面,是研究宋代戏剧的绝好资料,故选择D;这一壁画属于考古发掘的成果,是实物史料,排除A;壁画反映的是戏剧场面,不是在社会生活中,无法体现社会地位,排除B;壁画反映只是一个有四名演员的戏剧场面,无法证明成熟,排除C。‎ ‎4. 明代嘉年间,为了解决官富经费,一些官富开始将瓷器中的残次品在市场上出售,到万历年间时,甚至上好官瓷也进行销售。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 官窑在制瓷业中急剧衰落 B. 民间制瓷业面临技术挑战 C. 国家放弃对制瓷业的垄断 D. 民窑制瓷技术超过了官窑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官窑 最初将瓷器中的残次品在市场上销售,后来上好官瓷也在市场上销售。根据所学可知,官窑制瓷技术先进,官窑上好瓷器的销售必然给民窑瓷器带来市场压力,从而刺激民窑制瓷业提高生产技术,B项正确,D项错误;官窑经费困难不等于其在制瓷业中急剧衰落,A项错误;当时国家并没有对制瓷业实行垄断,C项错误。‎ ‎5. 据考古发掘,春秋晚期铁器工具的出土不普遍,只有一些小件铁器和铁农具。战国中期以后,仅辉县魏墓、长沙楚墓和河北兴隆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与铸造农具的铁范数量就很多。这说明战国中期以后 A. 粮食产量显著提高 B. 精耕细作技术得到发展 C. 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D. 小农经济主导地位确立 ‎【答案】B ‎【解析】与 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出土的铁农具数量明显上升,而且铁范数量增多意味着当时铁农具生产数量不在少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确立,铁农具的大量使用意味着精耕细作技术得到了发展,B正确;铁农具使用量增加不等于粮食产量必然增加,排除A;题干涉及的是农业而非商业,排除C;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当时小农经济的地位是否确立,排除D。‎ ‎6. 两汉时期,华山和函谷关东、西之地分称关东、关西。两汉时期朝廷的文武重臣多是关东人士,关西人取功名的主要途径是良家子从军,凭着超凡的勇力和军事才干取得自己的地位。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A. 关东文化水平高于关西 B. 关西王侯势力受到有效抑制 C. 关东、关西政治文化对立 D. 社会价值取向崇尚显赫地位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两汉时期关东(主要指河南、山东)、关西(主要指今陕西、甘肃二省)获取功名的途径,以及占比不一,结合所学可知,两汉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通过察举制来实现,主要标准是孝廉和才学,关东出身的官员明显比关西出身的官员更多,据此推测可知,关东地区是传统的经济重心,文化水平更高,故A选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对王侯的抑制,故B选项错误;两个地区的对立和题干信息不符合,故C选项错误;题干未体现两汉时期的价值取向是推崇显赫地位,故D选项错误。‎ ‎7. 南宋孝宗时,为纠正士风,朱熹主张オ能与气节兼备之人オ称得上“君子”。士大夫不仅要“死节”,而且要有才能去“止难”,才算“君子”。朱熹提出的气节观 A. 意在推动理学观念的大众化 B. 宣扬圣贤地位高于世俗功勋 C. 成为南宋士大夫的群体意识 D. 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 ‎【答案】D ‎【解析】朱熹重新定义了“君子”,认为除了“死节”,还应当主动去“止难”,这才符合真正的君子,即君子不仅仅要关注“节”,还要主动作为,以解决“难”,这一气节观实际上是强调了士大夫应当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D正确;朱熹的主张主要针对士大夫群体而言,因此“大众化”与题不符,排除A;题干中未强调圣贤地位,排除B;南宋士大夫中有事功学派,与朱熹主张不一致,因此朱熹的气节观并未成为南宋士大夫的群体意识,排除C。‎ ‎8. 按照清朝规制,内阁“掌议天下之政”,其长官大学士“为百僚之长”,诸凡皇帝颁定的制、诏、浩、敕,例由内阁草拟发出,下属臣僚向皇帝所进的题、奏、表,亦经内阁票签,奉旨后转发六科或各部院传抄遵行。这说明清代内阁 A. 属于最高中枢机构 B. 直接管理地方行政 C. 代表皇帝办理政务 D. 独立处理国家事务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掌议天下之政”“为百僚之长”“例由内阁草拟发出”“奉旨后转发六科或各部院传抄遵行”等信息可知,清朝时期的内阁是协助皇帝办理国家政务的最高中枢机构,即清朝时期的内阁仍属于中枢机构,A项正确;管理地方行政的是地方官员而不是内阁,内阁不直接管理地方行政,B项错误;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并不能代表皇帝办理政务,C项错误;内阁能够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独立处理国家事务,D项错误。‎ ‎9. 商朝突行内外服制度,附属国大多是追于武力而臣服于商的,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在这种暴力统治逻辑下,商朝为保证军事战斗力多采用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武王伐纣后,西周王位继承转变为父死子继的嫡长继承制。这一继承方式的变化是由于 A. 宗法制保证贵族世袭统治权 B. 分封制使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C. 礼乐制度确定贵族等级秩序 D. 井田制保证了农耕经济的稳定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其统治秩序实际上并不稳固,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是为了保证军事战斗力,而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说明其统治秩序比商朝更为稳定,这是因为分封制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分配,故B项正确;兄终弟及也与宗法有关,因此不是变化的原因,排除A;材料与礼乐、井田无关,排除CD。‎ ‎10. 西汉时期,临邛(今四川邛崃)境内铁矿资源丰富,所生产的铁农具和厨具等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广大西南夷地区,临邛卓氏家族就因治铁而成为巨富。这反映出 A. 汉代铁器已经推广到了全国 B. 铁器贸易促进了“汉夷”交流 C. 盐铁官营推动边远地区发展 D. 丝绸之路推动中外技术交流 ‎【答案】B ‎【解析】西南夷,是汉代对分布于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广大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临邛生产的铁农具等输入广大西南夷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反映出铁器贸易促进了“汉夷”交流,故选择B;材料只反映了临邛生产的铁器推广到西南夷地区,排除A;盐铁官营,是中国古代朝廷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的政策,材料未涉及,排除C;材料未涉及“中外交流”,排除D。‎ ‎11. 下表列举了几则关于古代女子“缠足”现象的史料。‎ 史料 出处 南唐 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宋代 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元丰(宋神宗年号)以前,犹少裏足,宋末遂以大足为耻 ‎《宋史》《南村辍耕录》‎ 明代 ‎(浙东丐户)男不许读书,女不许缠足,自相配偶,不与良民通婚姻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清代 女子足小有何佳处,而举世趋之若狂…悲夫 袁枚《牍外余言》‎ 关于古代女子“缠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缠足”现象随着理学之兴而出现 ‎ B. “缠足”群体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 C. 社会地位“缠足”与否进行区分 ‎ D. 西学东渐推动“放足”思想的出现 ‎【答案】B ‎【解析】缠足现象最早出现在南唐,宋代在宫廷中流行,到清代“举世取值若狂”,说明缠足的群体在不断扩大,B正确;理学产生在宋代,但是缠足在南唐就出现了,排除A;C不符合史实,清代缠足现象非常普遍,这不能作为区分社会地位的指标之一,排除;题干未体现出“西学东渐”的影响,排除D。‎ ‎12. 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指出:(浙江)桐乡“蚕桑利厚”,蚕桑生产无论丰歉,其亩产收益均高于种田所得。于是农民纷纷减耕而植桑,当地出现桑争稻田的现象,当地农村人口也随桑地扩展而不断増长。材料所述历史现象 A. 体现出当地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 有利于推动当地的城市化进程 C. 对新生产因素具有促进与阻得双重作用 D. 反映出政府抑商政策走向松弛 ‎【答案】C ‎【解析】明末清初,(浙江)桐乡的蚕桑生产出现了“桑争稻田”“人口増长”的现象,当地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为蚕桑种植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对新生产因素具有促进作用,但当地农民减耕而植桑,影响粮食生产,导致当地经济结构不平衡,这对新生产因素又具有阻得作用,故选择C;“减耕而植桑”必将使当地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但“发生根本性变化”缺乏充足的依据,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排除B;材料没有谈及政府,选项与材料主体不一致,排除D。‎ ‎13. 有学者研究发现:西周时期,与王室关系最为密切的鲁国…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相交替,“一继一及,鲁之常也”这一现象表明 A. 诸侯国礼制推行不严格 B. 传统宗法关系逐步瓦解 C. 西周天子权威逐步瓦解 D. 区域文化传统根深蒂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鲁国在王位继承方面并未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实行,说明诸侯国礼制推行并不严格,A正确;宗法制逐步瓦解是在春秋战国而非西周,排除B;材料与周天子权威无关,排除C;题干未涉及区域文化传统,而且鲁国是姬姓诸侯,其代表的是周文化而非鲁地文化,排除D。‎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数量急剧增多,如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设置有23州、226郡;到了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已有104州、586郡。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 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B. 南方政权致力于拓展疆土 C. 对功臣降将的滥封滥赏 D. 北方人口开始往南方迁移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政治局势的稳定,社会经济的恢复,人口的增长,为了加强管理,设置州郡数量增多,故选A;B不符合史实,排除;C与材料信息没有直接联系,排除;北方人口往南方迁移,不是南方州郡数量急剧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排除D。‎ ‎15. 赵匡胤称帝后曾对臣僚说:“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然我亦终日侍侧,不能害我。”他认为刻意除去那些有“帝王相”的人,并不能保证君权常在。这体现出宋太祖 A. 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 B. 君臣共治的儒家思想 C. 理性务实的统治精神 D. 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 ‎【答案】C ‎【解析】赵匡胤称帝后,“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像周世宗那样,将那些长着“方面大耳”具有“帝王相”的“诸将”杀掉,这表明宋太祖具有理性务实的统治精神,故选择C;材料没有涉及文官,排除A;材料只是阐述了如何对待武将,没有涉及“君臣共治”,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排除D。‎ ‎16. 明代徽州商人注道昆曾说:“大江以南,新都以文物著。共俗不儒则贾,相代若践更。要之,良贾何负”这反映了商人 A. 与士相互竞争的强烈心理 B. 改变政治地位的强烈愿望 C. 社会地位低下的自卑心理 D. 对传统儒学的反思与批判 ‎【答案】A ‎【解析】徽州商人汪道昆认为江南地区不儒则贾,认为“良贾何负闳儒”,说明这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意欲冲破传统的四民社会结构,即与士相竞争,A正确;题干中未涉及提升政治地位的相关信息,排除B;题干体现的是自信而非自卑,排除C;汪道昆并未批判传统儒学,排除D。‎ ‎17. 清代前期,田赋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一省的赋税收入按户部核准的数额留一部分供本省开支,其余部分须按规定上解户部等;晚清,关税、厘金和盐税等财政收入日益重要,且大部分受列强和地方督抚控制。这一变化表明 A. 专制集权体制趋于瓦解 B. 大一统的财政体制遭到破坏 C. 传统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清代前期财政来源以田赋为主,由中央政府核准支配;晚清的财政收人结构发生变化,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关税、厘金和盐税大部分受到列强和地方控制,这说明大一统的财政体制遭到严重削弱,故选B,A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与材料主旨不符;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18.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周宣王干涉鲁政 A. 宣告分封制的终结 B. 导致君主专制的出现 C. 完成了社会的转型 D. 埋下西周灭亡的隐患 ‎【答案】D ‎【解析】西周实行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宣王作为天子,本应维护这一制度,但是其干涉鲁政,立鲁国国君幼子为君主,破坏了宗法制继承原则,埋下了西周灭亡的隐患,D正确;题干未涉及分封制内容,排除A;君主专制出现在秦朝而非西周,排除B;周宣王干涉鲁政与社会转型无关,而且C不符合史实,排除。‎ ‎19. 对于国家专营的商品,古代称为権。公元前98年,汉武帝在桑弘羊的建议下,开始实行“権酒酷”,“建酒権,以赡边,给战士,拯民于难也”。这一政策的实行 A. 扭转了内外松弛的局面 B. 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C. 奠定了文治武功的基础 D. 颠覆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实行商品专卖政策,“建酒榷”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保障了军需民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富商大贾势力,C正确;A是汉武帝政治、经济、军事及思想多方面政策的结果,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颠覆了”不符合史实,D错误。‎ ‎20. 对于武则天,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武则天进行严厉批判,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武则天的评价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社会转型趋势的凸显 C. 儒家思想的发展 D. 自然经济解体的开始 ‎【答案】C ‎【解析】宋代理学兴起,主张三纲五常,武则天以女主临朝,违背了儒家思想的政治理念,因此在后世被批判,C正确;中央集权加强与对武则天的评价无关,排除A;宋明时期社会并未转型,依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D是鸦片战争后开始的,排除。‎ ‎21. “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这是史书中记载的康熙帝于1684年第一次亲自拜谒明孝陵(朱元璋墓)的场景。据史书记载,康熙六次南巡,五次亲往谒陵,亲笔题词“治隆唐宋”。康熙帝谒陵的主要目的是 A. 极力表彰明太祖文治武功 B. 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全面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通过文化认同来巩固政治一统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亲自拜谒明孝陵(朱元璋墓)的场景”等信息可知,康熙帝尊崇明朝,是想表明满族代替汉族统治,只是政权的正常轮替,满族人继承了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以此强化清政权的合理性,即通过文化认同来巩固政治一统,D项正确;康熙帝尊崇明朝的主要目的是强化清政权的合理性,而表彰明太祖的文治武功不是其主要目的,A项错误;康熙帝亲自拜谒明孝陵不是中央加强地方的措施,不能使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主要是通过削弱强权加强皇权,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信息,C项错误。‎ ‎22. 据史籍记载,战国时期,宋国某手工业工匠,善制造一种使手不皲裂药,以“百金”将药方卖于顾客;鲁国某“善织屦者,欲迁徙越国,有人对他说越人不穿屦而未迁越。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 农业和手工业实现了分工 B. 民营手工业具有技术优势 C. 独立手工业者人身较自由 D. 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战国时期,手工业者可以出卖自己的技术、可以迁徙其他地方,说明手工业者人身较自由,故选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农业,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没有官营手工业高,排除B;家庭手工业主要是纺织业,产品主要用于自身消费,排除D。‎ ‎23.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汉书》中品评历史人物时,把防民之口的周厉王、丧身辱国的周幽王、父獄君的周平王列“下下愚人”,而把素有“暴君”之称的秦始皇列为“中下”之人。这说明班固在治史中 A.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 淡化了帝王的神秘色彩 C. 评判历史人物侧重道德品格 D. 揭露了专制制度的弊病 ‎【答案】B ‎【解析】班固在《汉书》中把防民之口的周厉王,丧身辱国的周幽王、杀父弑君的周平王列为“下下愚人”,把秦始皇列为“中下”之人,这说明班固在品评历史人物时,着重于历史人物的功业,这一品评历史人物的标准对当时汉代流行的“君权神授”的思想起到了冲击的作用,淡化了帝王的神秘色彩,B正确,C排除;A错误,儒学的统治地位在西汉时已经确立;D项误读材料。故选B。‎ ‎24. 下表为唐中后期使相(朝廷授节度使同平章事头衔,与宰相并称)类型表。据此可以得出 单位:人次 肃宗 代宗 德宗 宪宗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懿宗 僖宗 昭宗 总计 使相类型 功勋型 ‎6‎ ‎9‎ ‎20‎ ‎8‎ ‎5‎ ‎1‎ ‎7‎ ‎1‎ ‎1‎ ‎5‎ ‎20‎ ‎17‎ ‎100‎ 派遣型 ‎1‎ ‎4‎ ‎3‎ ‎10‎ ‎6‎ ‎3‎ ‎15‎ ‎6‎ ‎12‎ ‎21‎ ‎10‎ ‎12‎ ‎103‎ 跋扈型 ‎0‎ ‎8‎ ‎9‎ ‎5‎ ‎1‎ ‎0‎ ‎5‎ ‎2‎ ‎1‎ ‎4‎ ‎15‎ ‎26‎ ‎76‎ 奏请型 ‎0‎ ‎0‎ ‎0‎ ‎0‎ ‎0‎ ‎0‎ ‎0‎ ‎0‎ ‎0‎ ‎0‎ ‎3‎ ‎17‎ ‎20‎ 总计 ‎7‎ ‎21‎ ‎32‎ ‎23‎ ‎12‎ ‎4‎ ‎27‎ ‎9‎ ‎14‎ ‎30‎ ‎48‎ ‎72‎ ‎299‎ 注:跋扈型使相多分布在强藩重镇,是朝廷不得已而为之的怀柔政策的产物 A. 唐末藩镇割据局面不休 B. 朝廷对地方控制比较自如 C. 武夫乱政加剧了唐灭亡 D. 中枢决策权外流比较严重 ‎【答案】B ‎【解析】结合表格的数据可知,唐中后期使相共计299人次,因功授予官职的功勋型使相有100人次,朝中大臣赴地方方镇的派遣型使相103人次,站息安抚的跋扈型使相76人次﹐强藩代求的奏请型使相20人次。功勋型和派遣型使相共计203人次,占到使相总人次的68%。这说明在中晚唐的大部分时间内,使相的任命基本出自例廷本意,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比较自如,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故选B。‎ ‎25. ‎ 明代出现“时玩”这一新名词。如当时的永乐之别红、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其价格都可与古玩匹敌。这股好“时玩”之风,始于一二雅人的赏识摩挲,随后流行于江南缙绅......最后经徽商推波助澜,在全社会形成了一时风气。诸多“时玩”精益求精,与古时名器相媲美,以至于被保守人士称为“物妖”。这反映出当时的江南 A. 追求新思想成为普遍现象 B. 文人士大夫形成自觉意识 C. 社会生活充满了闲情雅趣 D. 重道轻器观念日渐松弛 ‎【答案】C ‎【解析】“时玩”成为一种社会风潮,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把玩奇技淫巧之物,而且精益求精,这种活动是闲情雅致所为,说明当时社会中充满了闲情雅趣,C正确;A中的“普遍”表述绝对,时玩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排除;B与题无关,排除;时玩体现了重视新鲜事物,但不意味轻视“”道,排除D。‎ ‎26.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国君不再以土地作为官吏的报酬,而是较为普遍地出现“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的现象。这表明 A. 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达 B. 分裂割据走向统一趋势加强 C. 君权相权矛盾日渐激化 D. 君臣关系已演变为经济关系 ‎【答案】B ‎【解析】君主不再将土地分封给官吏,削弱了臣子分裂割据的基础,君主对出力卖命的臣子授予高官厚禄,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趋势,君主的权力进一步加强,统一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故选择B;“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不是商品经济的表现,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君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排除C; 经济关系一般是指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排除D。‎ ‎27. 据学者研究,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前后王国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七国之乱”前 七国之乱”后 王国设相、史大夫、延用、宗正、博士、大夫等官;征收赋税;铸造货币;王国大者下辖5~6郡,小者下辖2~3郡。‎ 王国丞相改为相,废御史大夫、廷尉、宗正、博士等官,裁减大夫以下官吏,一国只领1郡;“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 A. 汉景帝结束了诸侯王割据局面 B. 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正式宣告终结 C. 诸侯王完全失去王国的管理权 D. 汉景帝为“推恩令”的实施创造条件 ‎【答案】D ‎【解析】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一国只领1郡,王国控制的面积缩小,并且中央控制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为“推恩令”的实施创造条件,故选择D;“结束了诸侯王割据局面”与史实不符,排除A;郡国并行体制依然存在,王国没有废除,排除B;“完全失去”太绝对,诸侯王只是对王国的管理权缩小而已,排除C。‎ ‎28. 统治阶级提倡妇女守节,理学家程顾甚至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据学者统计,南宋一本小小的《夷坚志》里面记载61例妇女改嫁的事件,三嫁者6人,连皇帝的妃子都可以改嫁,如宋光宗的一个贵妃就改嫁到民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当时理学社会影响有限 B. 儒学正统地位遭到动摇 C. 程朱理学并不東缚人性 D. 婚姻自由成为主流取向 ‎【答案】A ‎【解析】虽然理学在南宋时期是官方哲学,理学家程顾甚至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依然有很多妇女改嫁事件发生,这表明在当时理学的社会影响力有限,故选择A;新文化运动使儒学正统地位遭到动摇,排除B;程朱理学强调“三纲五常”,東缚人性,排除C;婚姻自由在近代才开始成为主流取向,排除D。‎ ‎29. 明朝学者王世贞说:“画当重宋。而三十年来忽重元人,乃至倪元镇以速明沈周,价骤增十倍徽人导之,俱可怪也。”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吴人缺乏文化素养 D. 明代文化专制政策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部分富裕起来了的徽商钟情于艺术收藏,尤其对元代文人书画收藏数量大而且珍品多,导致“价骤增十倍”,故选择B;经济重心在南宋已经完成南移,排除A;“价骤增十倍”的原因是“徽人(徽商)导之”,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对文化思想的专制,排除D。‎ ‎30. 下表是学者对先秦和两汉时期溢号的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两汉时期 时代 获得谥号的君主(位)‎ 获得恶溢的君主(位)‎ 获得谥号的臣子(位)‎ 获得恶谥的臣子(位)‎ 先秦 ‎234‎ ‎30‎ 缺少资料 缺少资料 两汉 ‎23‎ ‎1‎ ‎582‎ A. 官员品质操守下降 B. 君主权威得到加强 C. 监察制度有所完善 D. 地方基层治理恶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先秦时期获得恶谥的君主比例较高,而两汉时期获得恶溢的君主比例大幅下降,这体现了对君权的迎合,反映出两汉时期君权的加强,B正确;官员获得恶谥并不一定是官员品质操守下降,更多是君臣的政治矛盾,材料中也没有相应的信息,排除A;谥号的评定与监察制度无关,排除C;材料无法判断地方治理水平的高低,排除D项。‎ ‎31. 唐代,边将中胡人后裔者比比皆是,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都是胡人;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这些现象可以佐证唐代 A. 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B. 中央集权潜伏着危机 C. 官僚政治日益完善 D. 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知,唐代中央政府不仅重用少数民族将领,对外国有用人才也能给予重用,这反映出唐代社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故D项正确;对外国人的重用不属于民族融合内容,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中没有官僚政治完善的信息,C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2. 洋务运动期间,在“中体西用”之“用”的招牌下,西学大量涌入,江南制造总局仅1896年一年就译介西书120多种,平均每三天译介一种。由此可知,“中体西用”思想 A. 促成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 B. 加速了实业救国思潮的落实 C. 利于打破国人文化心理障碍 D.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蓬勃兴起 ‎【答案】C ‎【解析】在洋务运动时期,大量西学介绍到中国,西学在“用”的框架内进入中国,这样有助于国人了解西方,打破国人文化心理障碍,C正确;“中体西用”思想本身不能促成社会转型,应当是这一思想指导下的社会实践促进社会转型,排除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甲午战争后,排除B;维新运动是在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兴起的,排除D。‎ ‎33. 1903‎ 年,清政府商部颁行的《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民间集股修筑铁路;集股总以华股获占多数为主;不得已而附搭洋股;则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清政府 A. 仍顽固地抑制民营铁路发展 B. 已具有维护经济主权意识 C. 极力维护官营铁路主导地位 D. 极力发展近代股份制企业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以华股获占多数为主”、“洋股,则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的规定说明清政府意在避免外商占多数股份控制中国铁路企业,这种有意防范外商控制中国企业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经济主权的维护,B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不是在抑制民营铁路的发展,而是在防范外商,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官营铁路的信息,C项错误,D项由材料不能得出。故选B。‎ ‎34. 鸦片战争后,民间人士为抵制外来鸦片的入侵,纷纷主张弛禁土产鸦片,扩大罂粟种植面积,以期“阴抵洋药,并暗收利权”。清廷重臣、开明士绅亦积极参与其中,“鸦片商战”由此盛行一时,成为近代鸦片泛滥的重大诱因。“鸦片商战”的盛行 A. 反映出近代国人维护利权时的非理性 B. 有力地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C. 是近代国人抵制经济侵略的积极成果 D. 反映出政府抑商政策走向松弛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无法有效地禁绝外来鸦片的情况下,干脆解除了禁止国内种植鸦片的禁令,扩大罂粟种植面积,以期利用国产鸦片抵制外来鸦片的入侵,最后却成为近代鸦片泛滥的重大诱因,这反映出近代国人在维护国家利权时非理性的一面,故选择A;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的财政危机”得到缓解,排除B;“鸦片商战”成为近代鸦片泛滥的重大诱因,因此不是“积极成果”,排除C;种植鸦片不是正当商业行为,因此“鸦片商战”与抑商政策无关,排除D。‎ ‎35. 1928年2月,共产国际断定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农村游击战争,建立的小块根据地是散乱的,不相关联的,必致失败的。中共中央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也主张以城市为中心。材料所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A.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道路做出正确指导 ‎ B. 党内部分同志仍未跳出右倾错误的框架 C. “农村包围城市”尚未得到普遍性认可 ‎ D. 农村游击战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 ‎【答案】C ‎【解析】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但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主张以城市为中心,这表明“农村包围城市”尚未得到普遍性认可,故选择C;事实证明,当时共产国际没有对中国革命道路做出正确指导,排除A;“党内部分同志”与材料主体“共产国际、中共中央”不一致,排除B;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排除D。‎ ‎36. 1932年,有国内舆论强调,四万万中国同胞,已到生死的最后关头,“所有阶级利害,党派感情,思想派别,个人爱憎事实上完全一扫。盖整个民族将被摧毁,受蹂躏,左倾右倾,皆成废话,资本劳工,同受牺牲”。这体现出 A. 中日民族矛盾加深 B.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C. 国共合作初步达成 D. 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四万万中国同胞,已到生死的最后关头”是立足于整个中华民族,而且主张将阶级利害、党派矛盾置于一边,正是民族危机,结合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这一时期日本占领了东北,中日民族矛盾加深,题干舆论正是这一矛盾加深的体现,A正确;材料中主张将阶级矛盾置于一边,说明当时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相比并未激化,排除B;1932年两党正处于对峙时期,排除C;D与题无关,而且这一时民族工业有所发展,排除。‎ ‎37. 张之洞得知清廷有割台海于日本之说后,于‎1895年2月28日致电朝廷,历陈利害,极力反对割台,并向朝廷提出保台建议:一是向英国借巨款,“以台湾作保”,英必以军舰保卫台湾;二是除借巨款外,“许英在台湾开矿一二十年”,对英有大益,必肯保台。张之洞的建议 A. 捍卫了民族主权和领土完整 B. 加快了中国外交近代化进程 C. 是挽救时局的一种无奈之举 D. 通过文化认同来巩固政治一统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张之洞在无奈之下,提出以贷款和采矿权作为交换来保全台湾,这是是挽救时局的一种无奈之举,故C正确;张之洞的建议并不能捍卫民族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最终还是被割让,故A错误;近代化进程的加快与主旨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认同,排除D。‎ ‎38. 孙中山曾经指出要巩固和建设国家,其基础仍然是国民心理,“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要摆脱民族危机,恢复民族独立和尊严,就必须扫除中国人的病态人格,孙中山还指出每个人特别是青年要树立为大家、为国家谋幸福的新志向。由此可见,改变国民“病态人格”的根本是 A. 坚持传统文化中光宗耀祖的人生观念 B. 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文明 C. 确立“联俄、联共、辅助农工”三大政策 D. 树立民族和国家的大局意识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病态人格”是指 不关心国家发展和民族前途的自私自利主义。因此想要改变国民“病态人格”的根本在于树立民族和国家的大局意识,D正确;“光宗耀祖"是追求个人功名利禄,所以A项错误;“照搬"太绝对,不是好的途径,所以B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39. 1922年出版的历史教科书《新著本国史》一书中对元朝疆域图的描述如下:“世祖便混一了中国,武功非常的发达》......外降缅甸、交趾及占城,破爪哇,南洋诸国都前来朝贡。并着从前各处的领土算起来,约得亚洲十中八九,欧洲十中的四五,版图的广大,要算古今中外所未有。”据此可知,该历史教科书 A. 重视描述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关联 B. 客观描写了我国元代的对外交往 C. 意在振奋民族战争中国人的士气 D. 反映了列强侵华程度的不断加深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南洋诸国都前来朝贡”“得亚洲十中的八九,欧洲十中的四五”等可知,《新著本国史》记述了元朝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重视描述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关联,因此选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无法做到客观,故排除B;C项错误,“1922年”我国并未处于民族战争中;D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列强对华侵略的加深。‎ ‎40. 唐朝人物画背景简洁,而宋代人物画多绘有符合客见实际的场景,邓椿《画继》中评“一幅画说:“朱门半开,一宫女露半身于户外,以箕贮果皮作弃掷状.如鸭脚、荔枝、胡桃,一一可辨。”对宋代人物画这一特点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统治政策的宽松 C. 受到理学观念的影响 D. 文人画日益盛行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观念日趋形成和完善,格物致知思想对当时的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宋代绘断要求精审观物的写实,高度强调严谨的写实精神,传达出画学所追求的“理趣”,C项正确;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统治政策的宽松与宋代人物画特点有一定的关联,但并非主要原因,排与除A、B两项;文人画注重写意而不是写实,排除D项。‎ ‎41. 他们认为:“必须排斥超级大国因素,要从美苏的抵押品中解脱出来,并使自己以自主的面目居于欧陆中心位置。”为此,材料中的“他们”‎ A. 缓和了与苏联的关系 B. 退出了北约军事组织 C. 加强了经济自主地位 D. 消除隔阂而走向联合 ‎【答案】D ‎【解析】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面临着超级大国苏联的威胁和超级大国美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渗透,在法德和解消除了隔阂的基础上,成立了欧共体,走向了联合,从而“以自主的面目居于欧陆中心”,故选择D;“缓和了与苏联的关系”不符合美苏冷战的史实,排除A;两极格局虽然已经瓦解,但北约军事组织至今依然存在,排除B;加强了经济自主地位是建立在成立了欧共体的基础上,排除C。‎ ‎42. 19世纪初的俄国“自然派”作家提出了“写小人物”的口号,主张描写“小人物”特别是农民的悲修命运,要求“文艺成为社会的一面忠实的镜子”。下列作品体现了“自然派”创作风格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等待戈多》 D. 《老人与海》‎ ‎【答案】B ‎【解析】“自然派”作家力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使“文艺成为社会的一面忠实的镜子”,《人间喜剧》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巨匠巴尔扎克小说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故选择B;《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小说,排除A;《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排除C;《老人与海》属于战后美国的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排除D。‎ ‎43. 在世界历史上,“日心说”打破“地心说”,重塑了人类的宇宙观;“进化论”颠覆了神造人假说,重塑了人类的生物观;爱因斯坦突破牛顿力学的框架,革新了我们对物理学和宇宙的理解。这些成果共同说明 A. 科学研究与政治环境密切关联 ‎ B.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C. 突破常识的禁锢是实现科学创新的必由之路 ‎ D. 伦理道德建设对提升科学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答案】C ‎【解析】“日心说”打破“地心说”,“进化论”颠覆了神造人假说,爱因斯坦突破牛顿力学的框架,这都表明,突破常识的禁锢是实现科学创新的必由之路,故选择C;爱因斯坦突破牛顿力学的框架,与政治环境无关,排除A;“日心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不属于微观世界,排除B;伦理道德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材料未涉及,排除D。‎ ‎44. 下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 时间 援助情况 ‎1949~1952年 经济援助总额的3/4以上流向欧洲 ‎1953~1957年 经济援助总额的3/4流向发展中国家 ‎1961年 经济援助总额的90%以上提供给第三世界 美国对外经济接助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第三世界力量发展壮大 B. 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向瓦解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 美苏争霸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出现了从以欧洲为主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再到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的变化。这是因为在此期间,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众多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在此背景下,美国力图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国家,确立美国在“冷战"中的优势地位,因而对外经济援助的重心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第三世界力量发展壮大是受到殖民体系瓦解的影响,故A项不是最佳,排除;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美国援助的转变没有太大关系,排除C;争夺中间地带并不代表其战略重心发生转移,其战备重心仍然在欧洲,故D项错误。‎ ‎45. 公元前6世纪,雅典出现因反对贵族统治而贏得民众支持僭主。这些僭主通常会发展公共事业,进行对下层民众和城市发展有利的活动,并镇压贵族的反抗,但这些僭主最终受到放逐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B.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C.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D.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答案】B ‎【解析】僭主虽然发展公共事业,进行对下层民众和城市发展有利的活动,并镇压贵族的反抗,但是因其不是民选产生,因此这些僭主往往会被流放,意味着不经过民主程序就难以获得合法性,说明民主政治已经是人心所向,B正确;材料内容与平民是否具有政治权利无关,排除A;公元前6世纪雅典经过了改革,贵族已经不能垄断权力,而且通过题干无法判断贵族是否垄断政权,排除C;僭主遭受流放是通过法律审判的结果,说明当时政治生活中有法制基础,排除D。‎ 第Ⅱ卷 (主观题 共55分)‎ ‎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个流行病多发的国度。尽管在很长时间内人们都将疾疫的发生归因于瘟神作怪或阴阳失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还是逐渐认识到疾疫发生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始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如南宋真德秀在泉州任职期间,鉴于泉州城内水沟浬阏岁久,“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乃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宋代时,每当疾疫流行,宋廷多诏命太医局及翰林医官前往救治,药费多由朝廷无偿拔付。此外,各地普遍设立漏泽园制度,以掩埋无主尸体,从而减少了尸体繁殖细菌的机会。北宋末年以后,各地广泛设置安济坊,以专门隔离病患者,效果显著。‎ ‎——摘编自张文《中国古代的流行病及其防范》‎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又被称为“霍乱年代”。霍乱最早出现在亚洲地区,之后随着商贸路线,向欧洲传播,最终导致了1831~1832年霍乱在英国的大流行。城市贫民是遭受霍乱等流行病影响最为严重的群体,由于长期受到经济压追和社会不公正的对待,在面对他们不理解的政府和医疔机构的预防措施时(英国的隔离措施多由军队执行),贫民认为霍乱是由政府引进国内的,是用以镇压和毒害他们的手段。医生在霍乱面前的東手无策,使大众对医疗界怀有极大的敌意。‎ ‎——摘编自田国明孝《19世纪英国的公共卫生观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治流行病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霍乱流行的原因,并联系材料一指出宋代和近代英国在防范流行病上的相似点。‎ ‎【答案】(1)措施:重视公共卫生事业;清理沟渠;政府救助;设立漏泽园制度;设置安济坊。作用: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改善了城市环境。‎ ‎(2)原因:欧亚商品贸易的发展;西欧的殖民扩张;交通工具的进步。相似点:政府干预;采取隔离措施。‎ ‎【解析】‎ ‎(1)措施:根据“认识到疾疫发生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始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得出重视公共卫生事业;根据“兴工清理沟渠”得出清理沟渠,改善城市环境;根据“宋廷多诏命太医局及翰林医官前往救治,药费多由朝廷无偿拔付”得出政府救助;根据“普遍设立漏泽园制度”得出设立漏泽园制度;根据“各地广泛设置安济坊”得出设置安济坊。作用:根据材料,可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改善城市环境等分析总结。‎ ‎(2)原因:根据“随着商贸路线,向欧洲传播”得出欧亚商品贸易的发展;根据所学,还可从西欧的殖民扩张、交通工具的进步等角度分析总结。相似点:根据“宋廷多诏命太医局及翰林医官前往救治,药费多由朝廷无偿拔付”“政府和医疔机构的预防措施”得出政府干预;根据“各地广泛设置安济坊,以专门隔离病患者”“英国的隔离措施多由军队执行”得出采取隔离措施。‎ ‎4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盐税自古就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地方督抚权カ大增,盐政大权也被地方督抚侵夺。私盐猖獗、贪污腐败,盐政遂日渐败坏。同时,洋盐大肆入境,不仅破坏了中国盐法,还危及中国主权,引起朝野忧虑。庚子事变后,赔款、外债等成为政府新的财政负担,加之“新政”创行,各项改革举措均需大量支出,田赋沉重无可复加,关税主权又受控于外人,政府应对财政危机只能从盐课上入手。1909年,清政府设置督办盐政处,后改为盐政院,任命载泽为督办盐政大臣。载泽到任后,明确提出统一事权,着手制定《督办盐政章程》,章程第一条即明文规定:督办盐政大臣管辖全国盐务官吏,总理全国盐务事宜。在官制设置上,盐政大臣之下设盐政丞一员,各省设立正、副监督各一员,之下又设奏任官若千员等以逐层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收回各省盐政实权的意图。至于盐务中的机构重叠、索取规费、贪墨行贿等积弊,则基本没有触及。盐改方案一经推出,便立即招致各省督抚的群起反抗,引发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博弃。除抵制洋盐因契合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而有所成效外,其余措施实际并未真正实施。武昌起义爆发后,整顿盐务一事便暂且搁置了。 ‎ ‎——摘编自何亮《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盐政改革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盐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清末盐政改革的中心环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盐政改革的影响。‎ ‎【答案】(1)背景:盐政大权被地方侵夺;盐政败坏;洋盐冲击盐法,危害国家主权;清政府面临财政危机。‎ ‎(2)中心环节:统一事权于中央。影响:改革使清朝盐政体制发生巨大变化,为盐政近代化做了准备;打击了洋盐;形成了中央与地方督抚矛盾,改革因地方督抚的抵制而归于失败;冲击了清朝中央集权,客观上扩大了辛亥革命的基础,有利于辛亥革命的发生。‎ ‎【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地方督抚权カ大增,盐政大权也被地方督抚侵夺”可知,盐政大权被地方侵夺;根据材料“私盐猖獗、贪污腐败,盐政遂日渐败坏”可知,盐政败坏;根据材料“洋盐大肆入境,不仅破坏了中国盐法,还危及中国主权,引起朝野忧虑”可知,洋盐冲击盐法,危害国家主权;根据材料“庚子事变后,赔款、外债等成为政府新的财政负担”可知,清政府面临财政危机。‎ ‎(2)中心环节:根据材料“载泽到任后,明确提出统一事权,着手制定《督办盐政章程》,章程第一条即明文规定:督办盐政大臣管辖全国盐务官吏,总理全国盐务事宜”可知,盐政改革的中心环节是统一事权于中央。影响:根据材料“在官制设置上,盐政大臣之下设盐政丞一员,各省设立正、副监督各一员,之下又设奏任官若千员等以逐层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收回各省盐政实权的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使清朝盐政体制发生巨大变化,为盐政近代化做了准备;根据材料“除抵制洋盐因契合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而有所成效外”可知,打击了洋盐;根据材料“盐改方案一经推出,便立即招致各省督抚的群起反抗,引发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博弃”“其余措施实际并未真正实施”可知,形成了中央与地方督抚矛盾,改革因地方督抚的抵制而归于失败;根据材料“武昌起义爆发后,整顿盐务一事便暂且搁置了”可知,冲击了清朝中央集权,客观上扩大了辛亥革命的基础,有利于辛亥革命的发生。‎ ‎4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两宋时期,封建租佃制居于支配地位,基本上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两浙地区,不论是在地主土地所有制还是在国家土地所有制上,都实行着小块土地租佃制,采取包括实物和貨币两种形态的定额地租。越是在劳动力充足、生产发展的地区,人身依附关系就越加松弛,租佃关系就越加发展。随着商品生产、交換的发展,土地也作为商品被卷入市场中,南宋出现“千年国换八百主”,土地“一年一换家”等现象,一些握有雄厚貨币力量的商人转化为地主。太湖流域的桑、茶、甘蔗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棉花种植也逐渐由南到北扩展起来。农业劳动生产率超越了以前的任何历史时期。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封建租佃制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原因:唐中后期以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宋潮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频繁。 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减轻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中后期社会动乱,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政府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加剧了土地兼并,促进封建租佃制发展;根据材料“随着商品生产、交換的发展,土地也作为商品被卷入市场中”可知,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租佃制发展;根据材料“南宋……土地‘一年换一家’等现象,一些握有雄厚貨币力量的商人转化为地主”可知,土地买卖频繁。‎ 影响:根据材料“两宋时期,封建租佃制居于支配地位,基本上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可知,租佃制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根据材料“越是在劳动力充足、生产发展的地区,人身依附关系就越加松弛,租佃关系就越加发展”可知,租佃制的发展使得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根据材料“太湖流域的桑、茶、甘蔗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棉花种植也逐渐由南到北扩展起来。农业劳动生产率超越了以前的任何历史时期”可知,租佃制的发展使得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商品化,同时也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