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璧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璧山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入学考试 高2021级历史试题 (完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朝大业。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这本质上说明 A. 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 B. 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 C. 各国想藉此继承周王权威 D.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 【答案】D 【解析】 战国时期,诸侯国模仿周天子时期的封王,显然是对于天子礼乐制度不予遵守,体现出分封制维系的宗法制的崩溃,故D项正确;材料不是体现出对于先王的尊崇,故A错误;B属于现象,不是本质的意图;C中各国说法绝对,材料是模仿周天子制度。 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维护了宗法制度 C. 导致分封制崩溃 D. 促使礼崩乐坏 【答案】B 【解析】 A项中央集权到秦朝才正式确立,排除;根据题干中的“‘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在结合春秋战国的时间,可知是维护了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B正确;题干没涉及分封制,C排除;材料以条约,家庭为内容,并未涉及礼乐制度,D排除。 3.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载:“周成王既黜殷命,参改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各有徒属,周于百事。”材料主要表明西周 A. 践行了“阴阳五行”之说 B. 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 C. 确立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制 D. 官僚政治日趋完善成熟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周的职官制度参考了商朝的职官制度,设六官掌管不同的事务,体现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B项正确。材料强调西周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与践行了“阴阳五行”之说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西周确立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制,而是强调西周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排除C。D项说法错误,西周属于贵族政治,而非官僚政治,排除。 4.《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主张是 A. 以民为本 B. 关注民生 C. 人性向善 D. 关注现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言论说明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关注社会现实人事,所以本题答案选D,“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人性向善”与材料无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百家争鸣·儒家的思想。 5.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帮扶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表明 A. 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B. 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 C. 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D. 管仲所为合乎儒家政治理想 【答案】A 【解析】 题干反映了孔子对管仲的两种评价,孔子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是从性格气度、勤俭节约方面来讲的,而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对管仲大加赞扬是从儒家的“仁”——教化角度上来评判的,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子贡向孔子求教,儒家学派出现分化是在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时期,故B项错误;孔子和子贡同为儒家学派人物,故C项错误;“管仲所为”包含很广,既可以是人格魅力,也可以是行为。材料既反映了管仲的功绩,也反映了管仲的不足,故D项错误。 点睛:注意理解“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意思。这句话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结合当时背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表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 6.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 民贵君轻的主张 B. 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 克己复礼的思想 D.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答案】B 【解析】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进入一个国家去辅佐国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议,故选B;题干没有提到君与民的关系,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7.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了“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的观点。其中的“起伪”是指 A. 追求功利 B. 改造人的本性并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C. 清静无为 D. 以法度约束人性以维护君主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大意是:礼义是圣人制定的,但并非圣人的本性。圣人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在于他能约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于是制定出礼义和法度。“起伪”的意思就是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故B项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荀子 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 A. “仁者爱人” B.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 “与人为善,暖于布帛” D.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出自老子《道德经》,反映了道家无为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属于道家思想,因此选B。ACD都属于儒家思想,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道家思想 9.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说法是 A.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 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 创立三公九卿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可以看出,秦时期相对于西周来说,实现了权力的集中。即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A。B项与材料无关;CD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因此BCD三项均错。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知识点是考试的重点。秦朝创立,以后历朝无不沿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矛盾斗争以及所采取的措施也需要掌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是中央集权和皇权不断地加强。 10.《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据材料可以推断,郡县制 A. 由秦王嬴政创立 B.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C. 全面取代分封制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可知,秦国在新攻占的楚国国土上设置南郡,据此推断,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就出现郡县制,故A项错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错误;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是君主专制,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并结合所学郡县制发展和推广的知识分析解答。 11.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里评价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皇帝制度 C. 郡县制 D. 三公九卿制 【答案】C 【解析】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古今上下皆安之”说明是秦朝时期推行郡县制,故C项正确;宗法制不属于地方制度,故A项错误;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均属于中央管理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和D项。 12.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A. 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 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 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换不定 D. 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 【答案】A 【解析】 秦朝注重法家有利于结束战国纷争局面的统治思想,汉初由于经济凋敝,实行道家无为思想有利于社会统治,显然秦汉时期根据统治需要进行治国思想选择,A正确;汉代时百家争鸣结束时期,B错误;C中变化不定不符合题意;D中法道思想弊端说法错误。 13.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 A.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B. 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 C. 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典范 D. 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述及隋代史官的作用,而没有涉及其记载史实的客观性,故B 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隋代史官的作用,没有涉及其“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参与政治管理并没有淡化其历史记录的职能,故D项错误。 【点睛】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 14.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 A. 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 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C. 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D. 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以看出董仲舒将儒家的德治上升到天命的高度,督促统治者要施行德治,这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体现了对君主暴政的制约的“民本”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道家“无为”思想、法家思想,排除BD;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的分析理解,结合所学董仲舒思想分析解答。 15.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这一思想转向最终由“中华帝国制度的总设计师”完成。该“总设计师”首倡 A. 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B. 用“仁义”“王道”施政 C. 法、术、势结合统治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因为其思想适应了汉代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项是董仲舒的思想故D正确;A项是孔子思想;B项是荀子思想;C项是韩非子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6.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 B. 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 批驳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 与“天人感应”说针锋相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原文出自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他认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他认为社会的政治、道德与自然界的灾异无关,所谓"天人感应"的说法只是人们以自己的想法去比拟天的结果。故D正确。 考点:秦汉·秦汉时期的文化·王充。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7.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例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等等。汉代天子下诏举贤( ) A. 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 B. 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 C. 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 D. 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 【答案】D 【解析】 汉代察举制推荐标准多样,涉及到对多方面人才的评定,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故答案为D项。察举制并非通过选举的方式,排除A项;察举制并非真正做到“选贤举能”,排除B项;察举制是由地方政府向上举荐,排除C项。 18.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根据其他儒家经典断狱,史家称之为“引经决狱”。“引经决狱”风气的盛行反映了当时 A. 统治者重视儒家经义 B.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 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的认知 D. 儒法思想合二为一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根据其他儒家经义断狱”中可以看出,汉武帝时儒家思想不仅成为正统思想,而且成为普遍的认知,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B项排除;A项包含在C项之中;D项错误,错在“合二为一”。 19.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A. 有匡时济世的功能 B. 有诗歌取士的特征 C. 有制约君权的职能 D. 有民主议政的特点 【答案】A 【解析】 科举制出题的方向集中于时政以及如何治理国家,体现出考试服务于政治以及匡时济世的功能,故A正确;材料说明是模拟考试题材,没有体现诗赋信息,故B错误;科举制是扩大统治基础,不会威胁皇权,故C错误;古代社会是专制社会,不是民主社会,故D错误。 20.北宋文人王谠指出:“盖唐之乱,非藩镇无以平之,而亦藩镇有以乱之。……故其所以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而所以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作者旨在说明 A. 唐朝藩镇具有双重作用 B. 藩镇有利于维系唐朝统治 C. 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 D. 藩镇是平定叛乱的主要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故其所以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而所以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藩镇割据一方面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是唐朝后期日益衰败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各藩镇的存在又能有效地防止边疆地区的骚乱和各地农民的暴动,有利于维护和延续唐朝的统治。这表明藩镇的设立具有双重作用,故本题答案选A项。BD两项表述过于片面,排除;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21.汉唐以后的法律大多规定,近亲属之间的犯罪行为可以互相容隐,不得控诉或者作证。谋叛以上的大罪不在此列。通报捕摄消息令亲属脱逃者不罚。这反映出当时法律 A.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 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C. 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D. 受到伦理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近亲属之间的犯罪行为可以互相容隐,不得控诉或者作证”等信息可知,法律的制定受到血缘亲情的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法律受到伦理思想影响,与封建等级秩序无关,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法律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而是强调法律受到伦理思想影响,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法律以人为中心,而是强调法律受到伦理思想影响,排除C。 22.北宋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阙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A. 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 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 C. 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 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答案】C 【解析】 宋代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通过增设职位、分化事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材料中的“率一官而三人共之”“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正是这种现象的反映。故答案为C项。这种现象是宋代政策带来的后果,排除A项;B、D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23.《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A. 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 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 地方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 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通判对地方军政、财政以及司法事务“可否裁决”,拥有地方行政权,同时对地方官的政绩“得刺举以闻”,拥有垂直监察权,故A项正确;B项错误,通判不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项错误,通判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错误,错在“避免”。 点睛:材料“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拥有地方行政权,材料“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表明拥有地方监察权。 24.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 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 C.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 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 【答案】C 【解析】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元代利用行省管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A、B和D错误。 25.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 A. 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 B. 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C. 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D. 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这种选官制度是察举制。A项说法错误,察举制并不是被世家大族所垄断的,察举的对象有官吏也有平民;C项不符合史实,隋唐后主要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D项描述的是科举制,不符合题意;由“四科取士”的具体规定可知该选管制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察举制。 26.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A.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 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 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 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答案】A 【解析】 材料“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说明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故选A;结合所学,内阁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排除B;秦朝的朝议制度属于集体议事制度,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事权的分割,排除D。 27.乾隆年间,刑部制定条例、严厉禁止盗卖宗族公产,包括义田祀产以及宗祠房屋,违者处以重刑。此条例颁行后,各地宗族在修订宗族法时,皆增立专条,要求将本族族产的数量、种类、分布等情况报官备案,这表明 A. 政府是宗族公产实际所有人 B. 盗卖宗族公产现象愈演愈烈 C. 宗族是传统中国的重要根基 D. 修订宗族法唯官府马首是瞻 【答案】C 【解析】 “此条例颁行后,各地宗族在修订宗族法时,皆增立专条,要求将本族族产的数量、种类、分布等情况报官备案”说明宗族关系是传统社会的根基,C正确;其他说法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8.明朝中期以后,失去宰相统领的文官势力极为庞大,他们往往直接站在皇权的对立面。为此皇帝开始利用宦官掌握的厂卫与文官集团对抗,从而形成“皇权一宦官一厂卫”的局面。这说明,明朝的宦官专权 A. 导致皇帝无法控制政局 B. 使内阁失去了决策权力 C. 是政治体制变化的结果 D. 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宦官和外戚专权是君主专制膨胀的产物。明朝太监的专权主要明朝皇权专制有关,A选项排除,C选项符合题意。内阁无决策权,B选项排除。宦官专权是皇权膨胀的产物,削弱君主的专制统治的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 29.如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 年限 1年以下 1—2年 2—5年 5—10年 10—15年 15—20年 20年以上 阁臣数(人) 30 37 42 25 12 11 4 占比(%) 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A. 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B. 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 C. 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 D. 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我们发现内阁大臣更迭频繁,从逻辑来看会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性,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担任内阁大臣的年限而不是官员的实际年龄,A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内阁大臣人数变化的数据,B选项排除。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和他是否发挥辅助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C选项排除。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内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明朝内阁的准确把握。 30.唐宋时期重要官员的任免需要经过皇帝和宰相商量,而清朝中枢机构的任职多由皇帝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中常有“行走”这一具有临时差遣性质的字眼。这表明 A.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文官政治日益成熟 C.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 科举制度逐渐完备 【答案】A 【解析】 材料表明:唐宋时期官员的任免需皇帝和宰相商量,宰相的意见会影响皇帝的定夺,而清朝中枢的任职大多数由皇帝自己遴选,说明专制皇权不断强化,故选A;材料说皇帝对官员的任职,但没有说明文官或武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各个中枢机构的配合,所以谈不上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材料和科举制无关,排除D。 点睛:清代之前,中央官员有职有权,地位比较稳固,而清代中枢的任职大多数由皇帝自己遴选,比较容易控制,这样皇帝决策受干扰比较少,所以说明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31.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君主专制的演变伴随着宰相权力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至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 材料二 唐朝在遇到重大或复杂的军国大事时,特殊情况下可召开百官会议讨论,它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需皇帝最后批准。……皇帝和宰相召开百官决策会议的目的,除了可以提供决策时的参考外,主要还是寻求整个统治集团对自己政策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元代的丞相很跋扈,这给朱元璋深刻的印象,使他对整个丞相制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曾经饱受磨难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克服不了的自卑,变成对能力不凡的开国元勋们的猜忌防范,终于使他决定借胡惟庸之狱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死后,没有丞相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给他的后代们带来巨大的麻烦。 ——摘编自谭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 (2)史学家钱穆指出,唐代“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穆的观点。 (3)据材料三,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 【答案】(1)影响: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减轻皇帝负担;职责无所不统,影响皇权专制。中央官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2)三省宰相共同议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实施);宰相拥有较大决定权;皇帝批准决策:决策需要统治集团的支持与参与。 (3)原因:元朝丞相跋扈的教训;出生社会底层的自卑;胡惟庸之狱。 【解析】 【详解】(1)紧扣材料“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这一切大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并结合所学可知,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减轻皇帝负担;职责无所不统,影响皇权专制。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2)紧扣材料信息“特殊情况下可召开百官会议讨论,它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皇帝和宰相召开百官决策会议的目的,除了可以提供决策时的参考外,主要还是寻求整个统治集团对自己政策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并结合知识可知,三省宰相共同议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实施);宰相拥有较大决定权;皇帝批准决策:决策需要统治集团的支持与参与。 (3)紧扣材料“元代的丞相很跋扈”“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借胡惟庸之狱”进行分析得出:元朝丞相跋扈的教训;出生社会底层的自卑;胡惟庸之狱。 3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为什么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所在。 材料二 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可以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是如何“互相补充,满足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的。 材料三 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为什么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其实践效果如何? 【答案】(1)未被接受:孔子主张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者的需要。被接受: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强调道德原则;提供一门官场哲学。 (2)儒家提倡“仁”“礼”“以德治民”;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和超然、潇洒的人生观。 (3)法家提倡变革和中央集权,符合秦统治者的需要。一方面秦以法家为治国思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另一方面,秦短命而亡,使法家信誉受损。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没有并普遍接受”的“原因”,根据材料“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得出:孔子主张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者的需要。第二小问“被接受”的“原因”,根据材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得出: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根据材料“强调道德原则”得出:强调道德原则;根据材料“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得出:提供一门官场哲学。 (2)根据“理智和感情上”并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礼”“以德治民”对人们进行规范,而道家则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二者互相补充。 (3)第一小问“原因”,从法家思想对国家统一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法家提倡变革和中央集权,符合秦统治者的需要。第二小问“效果”,运用辩证的观点概括效果,一方面秦以法家为治国思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另一方面,秦短命而亡,使法家信誉受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