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4/45/eed050136e32614d4af0cccbbc5a94bd/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4/45/eed050136e32614d4af0cccbbc5a94bd/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4/45/eed050136e32614d4af0cccbbc5a94bd/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2017
2015级学分认定考试 历史 试卷(2017年7月) 命卷人: 何加双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周代这种自上而下的分封制,还是造成了比夏、商二代更为统一的国家,更为集中的王权。”这可以表明 A.西周是统一国家的开端 B.从夏至周中央权力在加强 C.分封制加强了专制王权 D.国家统一必须借助分封制 2.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中,希腊制度确实相当特别,它形成了公民参与的政治制度,出现“民众的政治”,但由于它不提供集中的权力,“民众的政治”在希腊城邦的内乱中寿终正寝。材料意在强调古希腊民主 A.因自身缺陷而消亡 B.导致古希腊内乱 C.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D.是少数人的民主 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说明( ) 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 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了农民阶级的思想 4.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强调辛亥革命( ) A.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 B.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 C.增强了民主平等意识 D.推动了中国社会移风易俗 5.史学家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由此可见,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巴黎工人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 B.无产阶级的人数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 C.巴黎公社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 D.经济水平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6.它是“新中国政府在尊重历史传统和利于民族合作的基础上,在制度形式上因地制宜地依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做出的安排”。这说明“它” A.缺乏时代创新性 B.尊重民族特色 C.延续了封建体制 D.不利于制度统一 7. 如果俄国在胶州湾问题上要价过高,德国可能被迫“支持英国的东亚政策”。这反映出 A. 列强在瓜分中国问题上有分歧 B.俄国欲独自占领中国 C.英国是德国与俄国的总后台 D.德国与英国租借胶州湾 8. 2016年11月30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基础是坚持“九二共识”,台湾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 两岸双方就不可能进行良性互动。材料表明坚持“九二共识” A. 有利于实现“三通” B.不能够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C.能强化两岸的文化认同 D.有利于两岸的和谐发展 9. 纵观英国历史,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这说明君主立宪制 A.是最完美的政体 B.符合英国发展需要 C.优于民主共和制 D.规定君主有较大行政权 10.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帝制、共和制,循环多变,轮番实行。这一过程 A. 反映了共和制更优于君主制 B.反映了法国民主与专制力量的斗争 C.说明法国工业革命进程太慢 D.体现了法国革命是最为彻底的革命 11.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2.不结盟运动有118个成员国, 17个观察员国,但不设总部,没有常设机构,无成文章程。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 反对任何形式结盟和合作 B.是一个较为松散的国际组织 C.始终奉行反对大国的方针 D.在国际上不具有政治影响力 13.宋代海外贸易活跃,仅进出口货物就达400多种,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在广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大批海外蕃客来华贸易。这说明宋代 A.突破了朝贡贸易体制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商业是主要财政来源 D.抛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14.一般而言,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四大要素,明清时期导致这些要素缺乏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C.“以商致富,以本守之”观念的影响 D.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15.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兴起了创办机械学校和工学院的热潮,在许多大城市、中小城镇还建立了职工讲习所。这体现了 A.民主范围的扩大 B.教育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垄断组织的形成 16.下表是民国时期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单位%) 年份 棉制品 棉花 面粉 交通器材 机械 1913 10.3 0.5 1.8 0.8 1.4 1936 1.5 3.8 0.5 5.6 6.4 由表可以推知,当时中国 A.重工业发展迅速 B.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轻工业发展迅速 D.实现了关税的自主 17.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到1932年时,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同时期在美国和德国的帮助下建成3个大型钢铁厂,在美国援助下建立了约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这表明苏联 A.持续实行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 B.对待西方采取了和平共处原则 C.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发展工业 D.经济建设依赖于西方国家援助 18.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19.“它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对原来僵化的农业经济体制实行了自我完善,使之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历史探究小组在介绍某国际组织时说:“成员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亚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现代崛起的工业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有的领土横贯大陆,有的是浩瀚大洋中的岛屿。”这一国际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东南亚国家联盟 21.二战前的几百年,西欧几乎是大战不出十年,小打年年有。但二战后西欧各国轻而易举地化干戈为玉帛。如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已达到或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了。这主要得益于 A.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 D.美国称霸全球战略 22.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23.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坏而形成,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这说明黄宗羲 A.反对个人利益 B.主张人人平等 C.反对专制皇权 D.主张法治社会 24.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造纸术的改进 B.装订技术的提高 C.印刷术的革新 D.科举制的盛行 25.某高三同学复习时’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尔基的《母亲》、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放到一起寻找主题。你认为比较合适的一项是 A.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学 B.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 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 D.融合交流的东西方文化 26.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反映了两大运动 A.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 B.都彻底结束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D.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和旧思想 27.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以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材料中“到了成熟的地步”最主要的理论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29.1956年被称为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精神的一年,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发展繁荣。这一年 A.通过了新中国义务教育法 B.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恢复了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D.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0 .20世纪50年代初和80年代,中国曾分别掀起大规模学习俄语、英语的热潮。其共同原因是( ) ①中国与该语言国建交的推动 ②改革开放的需要 ③政府政策的作用 ④世界格局的影响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第II卷 二、材料题(共2个大题) 31.(16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10分) 32、(24分)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材料三 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家都认为过去的知识是最可靠的智慧源泉;而18世纪的思想家却不盲从古代权威,决心依靠他们自己的才智领悟知识,他们以“大胆求知”为座右铭,强调科学的自主性和思想的自由活动。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承认无知,都会说“我们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于是,他们都觉得有走出去,寻找新发现的必要。 ——摘编自赫拉利《人类简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6分) (3)指出材料三中欧洲思想家看待知识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18世纪思想家“新发现”的历史作用。(8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7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BABCD 6-10 BADBB 11-15 BBBDC 16-20 CCCDB 21-25 CBCCB 26-30 DBBBC 二、非选择题 31、(16分) (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6分)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10分) 32.(24分) (1) (10分)差异: 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4分)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6分) (2) 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6分) (3)(8分) 变化:从向权威、过去寻求,到承认“无知”,勇于探索新知。(4分) 作用: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君主专制统治,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发生;促进公民法治社会的构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