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50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50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作业

练案[50]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 第5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盟)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 A.科技发展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技术 B.启发袁隆平成功选育“南优二号”‎ C.促成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制定 D.对“科教兴国”战略有重要影响 ‎[解析] 从材料信息来看,邓小平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对“科教兴国”战略有重要影响,故答案为D项。材料认为农业问题要由生物工程解决,而不是科技发展,排除A项;袁隆平选育“南优二号”是在1973年,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制定是在20世纪50年代,均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C项。‎ ‎2.(2019·北京朝阳期中统测)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科技工作“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方针。在此指导下,我国( D )‎ A.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武器 B.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C.诞生了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I”‎ D.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解析] 题目考查1995年以后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1983年诞生了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I”,200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所以选择D项。‎ ‎3.(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987年,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交《关于科技人员业余兼职若干问题的意见》获批准,允许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本单位的技术权益、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业余从事科学技术兼职工作。此举( C )‎ A.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兴起 B.阻碍了乡镇企业技术革新 C.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 D.体现了行政命令作用明显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科技人员可以从事科学技术兼职,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潜力,推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C项正确。材料强调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兼职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而不是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兴起,排除A项。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兼职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技术革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命令的信息,而是强调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兼职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排除D项。‎ ‎4.(2018·天津质检)1978年3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把“双百”方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这一法律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B.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 C.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 D.建国以来的“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解析] 材料强调将“双百方针”写进宪法,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主要是由于文革期间双百方针遭到破坏,中国的文艺科技事业受到极大的打击,由此可见是吸取了以前的经验和教训,C项符合题意;1978年3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A项不正确;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在80年代,B项不正确;D项“全面”纠正说法不准确。‎ ‎5.(2018·山东菏泽期末)有人戏称,“文革”时期中国的文学艺术局面是“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浩然走在金光大道上”。这客观上反映出( B )‎ A.文艺创作应遵循固定的模式 B.文革使文学艺术凋零 C.看戏是最受民众欢迎的娱乐 D.艺术发展受经济制约 ‎[解析] “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是文革时期思想专制的体现,由于思想严格控制,文学艺术走向凋零,B项正确;文革时期文学发展受到政治影响,A项错误;C项中最受欢迎说法绝对;文学是受到政治影响,D项错误。‎ ‎6.(2019·陕西榆林一模)1953年1月,全国文教委员会主任会议宣布教育“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搞好高等和中等技术院校的调整和管理,为经济建设培养必要的人才;促进中学发展,保证高等院校学生的质量和数量。确定上述任务的主要依据是( B )‎ A.新中国刚刚建立,恢复发展经济,急需人才 B.“一五”计划实施,开展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经济建设急需人才 D.两极格局对峙,对抗美苏需要高素质人才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教育发展,做题的方法是寻找关键语句。我们抓住关键语句“为经济建设培养必要的人才”可以推断在“一五”‎ 计划期间中国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而此时的教育发展就为经济建设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故选择B。A选项,时间与材料不符合,故排除;C选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是在一五计划以后,故排除;D选项中国此时与苏联的关系友好,故排除。‎ ‎7.(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盟)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B )‎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新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C.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完全形成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的方向已经明确,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已经确立,因此在教育方面转为向苏联学习,故答案为B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排除A、C项;美苏两极格局完全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成立,排除D项。‎ ‎8.(2018·辽宁抚顺模考)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据统计,农村的耕读小学在校学生达2400万人,占全国小学学生总数的20%;半工半读农业中学有5.3万所,学生310万人,占全国中学学生总数的25%。由此可知( B )‎ A.教育事业遭到了空前的破坏 B.教育改革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 C.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D.高等教育实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解析] 材料中“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故选B项;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了空前的破坏,排除A项;1965年,我国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高等教育实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排除D项 。‎ 二、非选择题 ‎9.(2019·广西柳州模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1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16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摘编自F·H·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 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共同点。‎ ‎[答案] (1)原因:①基督教会掌控减弱;②私人捐赠办学;③国王重视助推。‎ 问题:①主要依靠私人捐赠办学;②培养社会精英为主;③不注重社会科学的教育(或注重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2)成果:①建成一批重点大学;②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③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或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3)共同影响:①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②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的发展;③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经济的发展。④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 (1)根据材料“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1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显然可以得出,教育发展原因之一是基督教会掌控减弱;根据材料“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和材料“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可以得出原因。从材料中办学的来源,培养的对象,教学的学科内容可以找出当时办学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等信息得出答案。‎ ‎(3)结合材料一、二可知,不同时期,两个国家都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从这些方面考虑,言之成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