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第2单元 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历史 第2单元 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六)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 C [17世纪,荷兰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故选C项。]‎ ‎2.17世纪的荷兰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救济院和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出现这种兴盛局面的重要基础是(  )‎ A.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D [17世纪,荷兰通过海外贸易和殖民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为题干现象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D项。A、B、C三项都与荷兰无关,排除。]‎ ‎3.布罗代尔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这场战争”(  ) ‎ ‎【导学号:07182046】‎ A.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B.荷兰取得独立,成为“海上马车夫”‎ C.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D.西班牙失败,丢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 C [从题干材料“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可知是英西战争,英西战争的结果是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故选C项。A项针对的是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与题干不符;B项与题干无关;西班牙虽然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但是并没有丢失海外殖民地,故D项错误。]‎ ‎4.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否则一律禁止输入英国。”该条例(  )‎ A.促发英西战争 B.导致英法七年战争 C.遭到荷兰反对并引发冲突 D.标志着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C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是针对当时海上强国荷兰,而不是西班牙,故A项错误;英法七年战争爆发于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 5 -‎ 损害了号称“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国家利益,遭到荷兰反对,引发了英荷战争,故C项正确;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英西战争之后,故D项错误。]‎ ‎5.18世纪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荷兰 C [在殖民霸权斗争中,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于18世纪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地位。]‎ ‎6.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源于(  )‎ A.工业城市涌现 B.新兴国家独立 C.民族区域增多 D.早期殖民扩张 D [解题关键根据题干时间“16~18世纪”以及材料中“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可知,这是西欧殖民者对美洲扩张后留下的地名,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7.关于殖民扩张过程中的“三角贸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②给美洲带去廉价的劳动力 ③美国是最大奴隶贸易贩子 ④给非洲带来巨大人口损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英国是当时最大的奴隶贸易贩子,故排除③。“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给美洲带去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促进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①②④正确,故选C项。]‎ ‎8.在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对非洲人民造成最为严重伤害的是(  ) ‎ ‎【导学号:07182047】‎ A.金银掠夺 B.商品输出 C.黑奴贸易 D.香料贸易 C [黑奴贸易,也称“三角贸易”,它使非洲损失了1亿多人口,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社会经济倒退,C项符合题意。]‎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航海乃是谋求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 材料二 在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 - 5 -‎ 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英国的这一政策对哪一个国家海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最大?导致了什么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在海外殖民战争争夺中一再获胜直至建立霸权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告诉我们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的原因。‎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航海条例”可知是英荷战争的史实,其结果是荷兰战败,丧失海上霸权和贸易霸权。第(2)问,从政治上来看: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代议制确立;经济上可以结合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和殖民扩张政策分析。第(3)问的第一小问,材料二主要介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发展,体现的是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商品交流日益频繁,而且种类繁多。第二小问,首先要从新航路的开辟入手,其次便是殖民扩张。‎ ‎【答案】 (1)国家:荷兰。结果:引发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 ‎(2)主要原因: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发达,物质基础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为争夺殖民地提供了武力后盾。‎ ‎(3)历史信息: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加剧。‎ ‎[冲A挑战练]‎ ‎10.16世纪末,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船员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  )‎ A.殖民扩张的野心 B.商业立国的理念 C.资本输出的要求 D.“世界工厂”的自信 B [殖民扩张的野心是指对他国的殖民侵略,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也体现了他们商业立国的理念,故B项正确;资本输出的要求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不是在16世纪的荷兰,故D项错误。]‎ ‎11.1570~1780年期间,西方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进行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 ‎1570年 ‎1670年 ‎1780年 甲 ‎232 000‎ ‎568 000‎ ‎450 000‎ 乙 ‎51 000‎ ‎260 000‎ ‎1 000 000‎ - 5 -‎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D [根据表格可以得出甲、乙两国商船的运载吨数从1570年到1780年分别增长了1倍和约20倍,据此可以看出甲国的发展趋于衰落,因此甲不可能是英国,故排除A、C两项。16世纪末,西班牙衰落,荷兰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叶开始,英法两国迅速崛起开始挑战荷兰的霸主地位;18世纪中期,英国掌握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综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 ‎12.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1451-1504)在遗嘱里写道:“我们的目标是使印第安土著皈依我们神圣的宗教,派传教士、神父和有知识的人去教导他们,培养他们好的品德。”由此可见,西班牙殖民扩张(  )‎ A.源于传播神圣的宗教 B.以宗教作为侵略的敲门砖 C.不排除精神动力因素 ‎ D.培养了虔诚的新教信徒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宗教的传播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其侵略的敲门砖依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精神动力是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因素之一,故C项正确;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宗教只是推动因素,故D项错误。]‎ ‎13.15—17世纪的欧洲海外扩张,首先意味着巨大的空间革命,同时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这场“空间革命”的意义是(  ) ‎ ‎【导学号:07182048】‎ A.东西方贸易壁垒被打破 B.基督教对世界文化征服的成功 C.世界近代政治文明得以确立 D.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 D [题干中“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影响,故D项正确。]‎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导学号:07182049】‎ 材料一 与西班牙和葡萄牙施行政府严密监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荷兰的私有商业公司有权拥有自己的舰队,有权对外宣战与媾和,同时也有权管辖依附地区。荷兰东印度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亚,尤其是东印度群岛。在此,他们又一次逐出了葡萄牙人。通过这种方式,公司每年能够向其股东支付平均值为18%的红息。‎ ‎——[美]罗宾·W.温克、L.P.汪德尔 - 5 -‎ ‎《牛津欧洲史》第一卷 材料二 乾隆时期,外国商人从事贸易的地点专门局限在广州地区。……外国商人在从事自己所有的交易活动时,都需要和一群被授予对外贸易垄断权的中国商人打交道。公行一般由政府派遣的一名官员来掌控监管,而这些官员一般都能够从这一职位中牟取暴利。每一个外国商船都由一个专门的洋行来负责管理,这些洋行不仅管理商业事务,也掌握外来商船的税收,同时也负责让洋人们行为符合规矩。在这一制度下,外国人无权同中国官员直接接触,而在国与国关系层面上,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的条款规定。‎ 注:材料中的公行和洋行均为十三行。‎ ‎——[美]康拉德·希诺考尔、‎ 米兰达·布朗《中国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分析清代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的原因。‎ ‎(2)指出上述两个机构的不同属性,并简析二者对本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信息“拥有自己的舰队,有权对外宣战与媾和,同时也有权管辖依附地区”“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亚”“每年能够向其股东支付平均值为18%的红息”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外交角度分析。第(2)问,从两个机构的性质和对两国的影响角度分析。‎ ‎【答案】 (1)特点:享有充分自主权;集政治、军事、商业职能于一体;主要势力范围在东南亚;排挤竞争对手;采取集资运作方式(资本运作);赢利丰厚。‎ 原因:监管、垄断对外贸易;阻断中外民间交往,维护专制统治;增加财政收入;维护天朝上国权威。‎ ‎(2)性质:前者属于资本主义早期殖民贸易机构;后者是专制政府设立的外贸垄断组织。‎ 影响:前者加速了荷兰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荷兰成为17世纪的海上霸主。后者限制了中外交流,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 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