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7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3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课件(70张)
历 史 大二轮复习 衡中学案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Ⅰ 、必考内容 专题三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 考向分析 网络构建 知识重构 热点素养 专题训练 考 向 分 析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 宋明理学。 (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 科技成就。 (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 文学成就。 (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考查以选择题与问答题为主要形式,难度上以中等难度为主,内容上相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儒学方面: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 .文艺方面:主要以文学作品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考查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特点 网 络 构 建 知 识 重 构 关键词: “ 仁 ”“ 礼 ” 、仁政、民贵君轻、无为而治、法治、变法革新、兼爱、非攻 1 .儒家 (1)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 “ 仁 ”“ ___________ ” ;首创私学,主张 “ ___________ ”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 孟子:主张实行 “ 仁政 ” ,提出 “ ___________ ” 的民本思想;在伦理上主张 “ 性本善 ” 。 (3) 荀子:主张 “ 仁义 ” 和 “ 王道 ” ,提出 “ ___________ ” 的著名论断,认为 “ 人之性恶 ” 。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克己复礼 有教无类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2 . 道家 (1)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 道 ” ,主张 “ ___________ ” ,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状态。 (2) 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 . 法家 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 ___________ ,实行君主专制,倡导及时变法革新。 4 . 墨家 墨子:主张 “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节俭 ” 。 无为而治 以法治国 【 规律认识 】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 “ 百家争鸣 ” 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2)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3) “ 百家争鸣 ” 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 儒家的 “ 仁政 ”“ 有教无类 ” 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 道家的 “ 无为 ” 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 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 墨家的 “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 跟踪训练 〕 1 . (2018·4 月预测押题卷 Ⅱ ) 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 ) A .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 B .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 .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D .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A 【 解析 】 “ 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 ” 说明孔子诠释礼的目的是符合社会时代的需要, A 项正确;礼的目的是恢复周礼, B 项错误;礼提倡等级制度, C 项错误;墨家思想产生于战国,孔子生活在春秋,孔子不可能吸收墨家思想, D 项错误。 2 . (2018· 北京卷 ·12) “ 王 ” 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 “ 以力假仁者霸 …… 以德行仁者王 ” 。他的观点 ( ) A .与甲骨文 “ 王 ” 字的本义一致 B .是 “ 无为而治 ” 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C 【 解析 】 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 “ 王 ” 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 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无为而治 ” 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 B 项; “ 以力假仁者霸 …… 以德行仁者王 ” 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 C 项;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 D 项。 关键词: 无为而治、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三纲五常 1 .原因: ① 汉初 “ 无为而治 ” 的思想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 ___________ 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 . 思想来源: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 ___________ 思想。 3 . 理论基础: “ 天人感应 ” 学说,君权神授。 考点二 汉代儒学 积极有为 法家 4 . 主要内容 ① 提出 “ ___________ ” 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 提出 “ 天人感应 ” 和 “ ___________ ” 学说,宣扬 “ 君权神授 ” ,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③ 提出 “ ___________ ” 等处世道德标准,适应了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5 . 评价: ①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 ② 有利于巩固 ___________ 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③ 确立了 ___________ 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④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大一统 天人合一 三纲五常 中央集权 儒家 【 规律认识 】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 “ 外儒内法 ” 。它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正确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 “ 大一统 ” 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重要现实意义。 (2)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从另一方面,对形成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也有积极作用。 (3) “ 君权神授 ” 和 “ 天人感应 ” 学说,属于唯心主义,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4) “ 三纲 ” 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 “ 五常 ” 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 “ 信 ” 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 跟踪训练 〕 3 . (2018· 云南一模 ) 汉武帝中期,董仲舒针对当时频繁发生的火灾,起草了一份奏章,用天人感应理论来批评汉武帝的过失。汉武帝大怒,欲将董仲舒斩首,旋又下诏赦免,但董仲舒江都王相的王相被罢免。这表明 ( ) A .统治者放弃儒家学说 B .迷信思想已日渐式微 C .皇权受到儒学的影响 D .皇权与相权继续冲突 【 解析 】 统治者放弃儒家学说与史实不符,故 A 项错误;儒家天人感应思想吸收了阴阳五行家的迷信思想,故 B 项错误; “ 董仲舒针对当时频繁发生的火灾,起草了一份奏章,用天人感应理论来批评汉武帝的过失。汉武帝大怒,欲将董仲舒斩首,旋又下诏赦免 ” 表明皇权受到儒学的影响,故 C 项正确;皇权与相权继续冲突与材料的内容无关,故 D 项错误。 C 4 . (2018· 南充三模 ) 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 “ 天命有德 ” 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 “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 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这种 “ 礼制 ” ( ) A .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 B .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 C .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D .儒家天命思想学说开始确立 【 解析 】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继承了儒家 “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 的理念,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形成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通过确立基本的礼制模式以道德教化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故 B 项正确; A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为专制集权提供理论基础的是法家思想,排除 C 项; D 项 “ 开始 ” 表述错误。 B 关键词: “ 存天理,灭人欲 ” 、格物致知、致良知、内心反省 1 .程朱理学 (1) 主张 ①“ ___________ ”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 要把握 “ 理 ” ,就需要 “ ___________ ” 。 (2) 影响:朱熹编著的 《 四书章句集注 》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 考点三 宋明理学 天理 格物致知 2 . 陆王心学 (1) 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提出了 “ 心即理也 ” ,认为求理的方法就是进行 ___________ 。 (2) 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核心是 “ ___________ ”“ 知行合一 ” ,认为 “ 良知 ” 就是 “ 本心 ” 和 “ 天理 ” 。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 . 评价 (1) 用 ___________ 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2)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 ___________ 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内心反省 致良知 三纲五常 社会责任 【 规律认识 】 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逐步演变成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数百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全面评价宋明理学 (1) 积极 ① 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 ② 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 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 消极 ① 尊卑等级观念。 ② 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 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 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 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封建伦理,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抑思想进步。 〔 跟踪训练 〕 5 . (2018· 太原二模 ) 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这表明唐宋律学 ( ) A .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 B .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 C .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D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 解析 】 题干只体现了法律与儒家思想,故 A 项错误;据题干中 “ 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 …… 儒家经典 ” 、 “ 宋代的学习内容 …… 还有儒家经术 ” 并结合中国古代法律的以礼入法的特点,可推知 B 项正确;题干中 “ 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 ” ,是一种注解,非哲理,故 C 项错误;中央集权即体现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统治,题干未提及,故 D 项错误。 B 6 . (2018· 天津卷 ·1) 朱熹在 《 四书章句集注 》 中说: “ 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 这一说法 ( )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呼应了 “ 存天理,灭人欲 ” 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B 【 解析 】 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 A 项排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 存天理,灭人欲 ” 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符合,故 C 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与 “ 新发展 ” 不符合,故 D 项排除。 关键词: 异端、 “ 天下为主,君为客 ” 、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1 .背景 (1) 政治方面:封建 ___________ 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2) 经济方面:工商业发展, _______________ 产生。 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专制统治 资本主义萌芽 2 . 概况 (1) 李贽:离经叛道,自称为 ___________ ,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批判理学家 “ 存天理,灭人欲 ” 的思想。 (2) 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 “ 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民主思想;他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后世反专制斗争。 (3) 顾炎武:倡导 ___________ ,著有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4) 王夫之:继承发展以往唯物思想,还具有 ______________ 思想,这对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异端 天下为主,君为客 经世致用 朴素的辩证法 3 . 评价 对传统儒学的批评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 规律认识 】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三位进步思想家尽管激烈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成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色彩,但是他们仍然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 ( 儒学 ) 重新焕发生机。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对宋明理学的批评 (1) 政治上:批评君主专制,如黄宗羲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 “ 一家之法 ” ,顾炎武提出 “ 众治 ” 的主张等,王夫之反对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 (2) 思想上:批评 “ 存天理,灭人欲 ” ,如李贽提出 “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批评以孔子言论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反对礼教的虚伪;批评脱离实际的学风,如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 (3) 经济上:批评重农抑商思想,如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 跟踪训练 〕 7 . (2018· 梅州 5 月模拟 ) 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供奉孔子,由此可见,李贽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这在当时 ( ) A .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B .背离了儒家的思想 C .开启了经世致用之风 D .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 解析 】 材料 “ 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 …… 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 ” 并不能体现反对专制的近代民主思想的内容,故 A 项错误;李贽的思想属于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不是背离儒家的思想,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经世致用的学风,故 C 项错误; “ 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 ” 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故 D 项正确。 D 8 . (2018· 桂林三模 ) 黄宗羲提出设宰相一人,参知政事若干人,每日与其他大臣一起,在便殿与天子共同议政。宰相设政事堂,下设若干房,分管天下庶务。 “ 凡事无不得达 ” 。其主要目的是 ( ) A .分权而治 B .限制君权 C .加强皇权 D .牵制内阁 【 解析 】 根据材料中的 “ 在便殿与天子共同议政。宰相设政事堂,下设若干房,分管天下庶务 ” ,可以看出黄宗羲主张通过设立宰相来限制君权,故答案为 B 项;黄宗羲并非主张宰相与皇帝分权而治,排除 A 项;黄宗羲的主张是限制君权而不是加强皇权,排除 C 项;材料中的主张没有涉及对内阁的影响,排除 D 项。 B 关键词: 四大发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人山水画、京剧 考点五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1 .古代科技的杰出代表:四大发明 技术 发明 外传 对西方文明发展的贡献 具体 总体 造纸术 西汉早期发明;东汉蔡伦发明 “ ___________ ” ,是对造纸术的改进 造纸术 8 世纪经 ________ 人传入欧洲。其他发明也先后外传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加速了欧洲 ___________ 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火药 古代的炼丹家发明;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 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指南针 战国时期出现 “ ___________ ” ,北宋的罗盘针用于航海 为 ___________ 提供了技术保证 印刷术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 术;北宋平民 ___________ 发 明活字印刷术 为 ___________ 运动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蔡侯纸 司南 毕昇 阿拉伯 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 封建社会 【 规律认识 】 古代中国的科技,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多是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主要服务于农业和日常生活。 2 . 古代文学 (1) 先秦:第一部诗歌总集 《 诗经 》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___________ 的基础,其特点有以四言为主,内容古朴,现实感强。屈原的楚辞体长诗 《 离骚 》 ,具有 ___________ 风格,特点是采用 ___________ 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2) 汉赋:是以 ___________ 为基础,创造出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是其主要特征。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楚国 楚辞 (3) 唐诗 ① 繁荣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 ___________ ;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② 特点:前期诗歌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后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③ 代表:成就非凡,有 ___________ 、山水诗、讽喻诗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 社会环境 边塞诗 (4) 宋词 ① 原因:两宋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② 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③ 代表: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 ___________ 、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5) 元曲:散曲与 ___________ 合称元曲。其特点是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元曲以 ___________ 、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它适应了市民阶层丰富生活的需要。 柳永 元杂剧 关汉卿 (6) 明清小说 ① 背景: _____________ 的强化;手工业、商业繁荣, _________________ 出现;市民阶层扩大;反封建思想出现。 ② 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批判社会现实。 ③ 代表:以罗贯中的 《 三国演义 》 、施耐庵的 《 水浒传 》 、吴承恩的 《 西游记 》 和曹雪芹的 《 ___________ 》 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清朝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 ___________ 》 和吴敬梓的讽刺小说 《 儒林外史 》 也是名作。 【 规律认识 】 从汉赋、唐诗到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语言呈现出由词藻华丽、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主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 专制中央集权 资本主义萌芽 红楼梦 聊斋志异 3 . 古代艺术 (1) 书法 发展历程 特征 代表 楷书 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成熟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 ___________ 高 魏晋钟繇、王羲之,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___________ 高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盛唐 _________ 、怀素等 行书 东汉至西晋书体发展成熟 兼具 ___________ 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东晋 ___________ ,唐朝 ___________ ,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 实用价值 审美价值 张旭 楷书 王羲之 颜真卿 (2) 绘画:中国画又称国画,包括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 ___________ 传神。 (3) 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 ___________ 与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发展于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 “ 同光十三绝 ” ;民国年间走向世界,成为 ___________ 。 【 规律认识 】 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其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绘画艺术由重视写实到注重写意,日趋平民化、世俗化。 写意 徽剧 国粹 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 先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 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3) 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 宋元:北宋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文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促使杂剧繁荣。 (5) 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 跟踪训练 〕 9 . (2018· 历史 4 月预测押题 )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 《 物种起源 》 一书中有出自北魏贾思勰的 《 齐民要术 》 、明朝末期李时珍的 《 本草纲目 》 、宋应星的 《 天工开物 》 中的内容。这说明 ( ) A .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 B .东西方的科技特点趋于一致 C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D .中国科技推动了世界近代化 【 解析 】 材料 “ 《 物种起源 》 一书中有出自北魏贾思勰的 《 齐民要术 》 、明朝末期李时珍的 《 本草纲目 》 、宋应星的 《 天工开物 》 中的内容 ” 体现出当时东西方科技等文明交流比较多,故 C 项正确; A 项说法错误,错在 “ 领先 ” ; B 项说法错误,错在 “ 趋于一致 ”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D 项。 C 10 . (2018· 滨州二模 ) 下图为明代和清代两个时期对异域人物的不同描绘,这反映了 ( ) A .清代宫廷绘画流行写实画风 B .西方人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 C .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被打破 D .中外交流拓展了国人的世界视野 D 【 解析 】 第一幅明代图中写到 “ 一臂国在西海之北,其人一目一孔一手 ” ,反映出时人对异域停留在想像空间,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观察第二幅清代图中并结合所学可看出所画之异域人物已基本接近当时人物的身体特征、着装打扮等,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与世界已有较多真实的接触,了解了他们;对应时空可得知,这主要得益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传教士在中西交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故 D 项正确。 热 点 素 养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时代精神,链接时政热点重视中国传统文化。 应注重对以下考点的复习:先秦儒家的德政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儒家的节用思想,汉代儒学的 “ 大一统 ” 思想,宋明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明清之际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等。 (2016· 海南 ·4)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 “ 浩然之气 ” ,倡导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 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 解析 】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 “ 浩然之气 ” 、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等思想体现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 A 项;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的性格、反对礼教的束缚以及主张反抗专制制度等,这些主张属于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主张,故 B 项、 C 项和 D 项错误。 A (2016· 全国卷 Ⅱ ·24)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 “ 三代 ” 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借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儒者的这种做法目的就是以此希望君主贤明,社会安定和谐,因此 C 选项正确;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现实政治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因此 A 选项错误; B 选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儒者主张复古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 D 选项错误。 C (2018· 全国卷 Ⅲ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 圣人 ) 上中 ( 仁人 ) 上下 ( 智人 )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 愚人 )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桓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 【 答案 】 略 【 解析 】 从表格中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来看,班固按照智慧、才能或者品格高低的标准划分上等、中等、下等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明显,说明作者推崇品德高尚和具有政治才能的人。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人物的思想主张或政治活动进行分析,并进行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评价。回答时要史论结合,看法要具体明确。 二、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联系,运用通史意识正确分析思想文化发展的原因。 (2017· 全国 Ⅲ ·24) 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 “ 书同文 ” 的推行 A 【 解析 】 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意在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兴起和发展,士阶层崛起,文字的使用更加频繁,由此促进汉字由繁向简转变,故 A 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书写材料变化不大,排除 B 项;各国变法与文字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 C 项; D 项发生在秦灭六国之后。 (2018· 全国卷 Ⅲ ·27)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 “ 老童 ( 生 ) 、低秀 ( 才 ) ,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D 【 解析 】 D 项对:材料反映了明朝中期以后,个人印刷自己的作品成为时尚,并且士大夫间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赠送,说明当时社会具有浓厚的崇尚文化的氛围。 A 项错:从材料可以看出雕印风气日盛,文稿数量虽多但良莠不齐,不少人是附庸风雅,不能反映当时学术文化水平的提升。 B 项错:材料是强调社会崇尚文化,不是士人地位提高。 C 项错:材料中并未涉及著作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2016· 全国卷 Ⅲ ·26)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 “ 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 ” ,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 “ 尽善尽美 ” ,于是连西州 ( 今吐鲁番 ) 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C 【 解析 】 该题考查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A 、 D 两项违背了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这两项说法偏颇,排除; B 项说法太绝对,排除;唐太宗推崇王羲之书法是因为其有 “ 丈夫之气 ” ,与唐初尚武、开拓进取的时代风貌一致,故 C 项正确。 三、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其原因 (2018· 全国卷 Ⅰ ·24) 《 墨子 》 中有关于 “ 圆 ”“ 直线 ”“ 正方形 ”“ 倍 ” 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 《 墨子 》 ( )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C 【 解析 】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 墨子 》 中的 “ 圆 ”“ 直线 ”“ 正方形 ”“ 倍 ” 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 C 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 A 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 B 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 D 项错误。 (2018· 全国卷 Ⅲ ·26)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 《 神农本草经 》 大约成书于汉代, 《 唐本草 》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 《 本草纲目 》 ,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 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B 【 解析 】 由材料 “ 《 唐本草 》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 《 本草纲目 》 ,由朝廷颁行 ” 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B 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 A 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 C 项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 D 项不正确。 四、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戏曲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018· 江苏 ·4) 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 “ 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 这说明,元曲 ( ) 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A 【 解析 】 “ 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 雅俗共赏 ” 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 A 项正确; “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 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 B 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 “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 是唐诗的特色,故 C 项错误; “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 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 D 项错误。 (2018· 全国卷 Ⅱ ·27)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 “ 官腔 ” ,到清代被誉为 “ 雅乐 ”“ 盛世元音 ” ,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 “ 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 ” ,甚至 “ 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 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 解析 】 D 项对: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可知,昆曲在明清时期流行是因为昆曲被视为 “ 官腔 ”“ 雅乐 ” ,这意味着欣赏昆曲代表着高雅的品位,符合了士大夫的文化需求。 A 项错:材料与陆王心学没有直接关系。 B 项错:明朝时京剧尚未形成,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京剧的信息。 C 项错:材料没有体现等级观念。 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