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题17 无产阶级革命家-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专题17 无产阶级革命家-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 ‎1.理论贡献 ‎(1)1842年春,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要撰稿人,从此利用《莱茵报》发表多篇文章,矛头直指反动的政治制度。‎ ‎(2)1845-1846年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3)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将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4)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资本论》第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 ‎2.革命实践 ‎(1)积极投入到1848年的欧洲革命,动员工人参加起义。‎ ‎(2)领导第一国际。‎ ‎(3)巴黎公社成立后,提供各种帮助。‎ ‎(4)第一国际解散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工人运动。‎ ‎3.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 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 ‎1.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主义出现,列宁主义诞生。‎ ‎2.迎接新的革命高潮:1905年革命后,创办《真理报》,并先后发表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哲学笔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等重要文章,‎ 及时地对革命进行指导。‎ ‎3.领导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4.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同德国签署和约,退出一战;领导苏俄军民取得反对外来干涉和国内战争的胜利;为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成功地进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探索。‎ 三、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参与创建共产党:1920年,创建了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和军队建设道路:大革命失败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并对军队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贡献。‎ ‎3.成为领导核心,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此后,他领导党和军队先后胜利完成了长征,实现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的转变,赢得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此间,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缔造新中国:1949年,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了开国大典,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 ‎5.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1953-1956年,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6-1966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6.发动“文化大革命”:由于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再加上个人专断作风的不断滋长、民主法制不健全,1966年,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是毛泽东晚年的悲剧。‎ 四、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具有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2.开国之初 ‎(1)巩固政权:1949年10月,率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并于12月解放成都,用六天时间完成进军西藏计划。‎ ‎(2)党的建设:在中共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3)经济建设:客观地总结了“大跃进”及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1961年初参与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主持制定关于企业管理方法的“工业七十条”。‎ ‎3.“文革”时期 ‎(1)遭迫害。‎ ‎(2)1973年,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次年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 ‎(3)1975年初,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并提出要全面整顿。‎ ‎(4)天安门事件后,又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4.新时期 ‎(1)复出后分管教育科学工作,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7年秋恢复高考制度。‎ ‎(2)1978年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开辟改革开放新道路的宣言书。‎ ‎(3)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和厦门经济特区的南方之行,推动了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高潮。‎ ‎(5)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被视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 ‎(6)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7)提出“一国两制”,争取国家和平统一。‎ ‎5.评价:邓小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实践活动 理论贡献 深入研究与思考哲学问题,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撰写《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对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研究,在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晚年的马克思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年秋,《资本论》出版,这部不朽的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实践活动 ‎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与恩格斯回国创办《新莱茵报》;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2016—2017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答案】B 列宁的贡献及评价 ‎1.贡献 ‎(1)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 ‎(2)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及时调整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 ‎2.评价 ‎(1)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多国胜利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创立列宁主义。‎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2016—2017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918年4月,列宁曾说:“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对此观点的评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俄中央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存在分歧 B.列宁主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化 C.列宁提出该观点是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 D.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D 全面评价毛泽东 ‎1.功绩 ‎(1)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初期的建设中,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果。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对国际局势的正确分析和把握,使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2.过失: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犯了“左”倾错误,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如发动“文化大革命”。但这些错误终究是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毛泽东晚年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2016—2017学年吉林延边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检测)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毛泽东时写道:他“已经扫除了农村内放债收租的陋习,过去这习惯如癌症般影响到乡村每一个细胞的健康,阻碍中国现代化”。以下是对黄仁宇这一些观点的解读中,不恰当的是 A.毛泽东改变了农村旧制度 B.毛泽东重视农村的经济发展 C.毛泽东搞人民公社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C 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及评价 ‎1.历史贡献 ‎(1)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刘伯承率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2)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3)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对邓小平的评价 ‎(1)历史地位:20世纪的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两次在危急关头拨正航向,走出困境:第一次是在1977年复出后,实现伟大转折。第二次是在1989年的政治风波中经受住了考验,中国得以继续沿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道路前进。‎ ‎(3)两大历史性贡献:科学评价毛泽东,成功开辟新道路。‎ ‎(4)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2016—2017学年浙江诸暨中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追求国家统一、主权完整的国家利益一向是政治人物孜孜以求的历史作为,下列历史人物对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做出贡献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马克思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是在 A.《共产党宣言》‎ 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C.《莱茵报》‎ D.《德法年鉴》‎ ‎2.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拉法格称恩格斯是马克思的alter ego(“第二个我”)。这主要是指 A.马克思的观点被恩格斯完全继承 B.恩格斯整理出版了马克思的《资本论》‎ C.恩格斯是马克思一家最亲近的人 D.恩格斯是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出色的合作者 ‎3.1919年9月23日,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提出俄国劳动者希望得到持久和平,并表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我们也愿意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这反映了列宁 A.利用资本主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B.与资本主义妥协,革命意志消退 C.放弃社会主义理想 D.为了获得资本主义帮助而放弃原则 ‎4.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5.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其中影响最大的举措是 A.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D.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6.1984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在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举出一幅“小平您好!”的横幅。这一横幅主要反映了民众 ‎①对邓小平的崇敬之情 ‎②拥护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③拥护改革开放政策 ‎④对祖国成立35周年的喜悦之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笫 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很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2)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杈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3)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5)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观点并归纳其得以提出的历史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是如何继承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1976年毛泽东去世以来,在毛泽东的每一个“逢十”整数诞辰,都会举行高规格座谈会或纪念大会,时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也会在会议上发表讲话。从1983年以来,领导人的每次讲话各有侧重。‎ ‎1983年,胡耀邦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的座谈会上讲话,提出“继续推行他晚年错误的一套”、“担心公开揭露他的错误会造成信任危机”、“把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因晚年失误而一笔勾销”三方面的看法,都是不可取的。从1993年开始,每个整数年份的毛泽东诞辰纪念大会,领导人讲话都会重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的评价: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每一代领导人都会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加上新的表述。1993年,江泽民在前述表述的后面加上了“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2003年,胡锦涛在江泽民讲话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2013年习近平的讲话,又新增了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的新表述。‎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性贡献。‎ ‎(2)结合材料,谈谈评价毛泽东的基本原则。‎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小平同志边观光市容,边同省市负责人亲切交谈。小平同志说,深圳的建设成就表明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然后,他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坚持两手抓,这两只手都要硬。小平同志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小平同志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的《东方风来满眼春》‎ ‎(1)根据材料,指出邓小平深圳谈话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邓小平谈话的背景和意义。‎ ‎1.(2014年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 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荗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 ‎(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 ‎1.【答案】B ‎2.【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恩格斯是马克思的……‘第二个我’”可看出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重要性,他们在生活、社会实践、革命事业及学术活动等各方面都是离不开的好朋友、合作者,因此D项最全面。A项“完全”太绝对;B、C项不能全面体现二人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3.【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持久和平”“共存”“合理的条件下”“手段”等可知,列宁这一设想主要是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技术等为社会主义服务,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不能说是革命意志消退,也不是放弃社会主义理想和原则,所以B、C、D项表述错误,A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诗词。①出自毛泽东1943年为戴安澜将军所作的挽联《五律·海鸥将军千古》,②出自毛泽东1935年10月所作《七律·长征》,③出自毛泽东1927年9月所作《西江月·秋收起义》,④出自毛泽东1949年4月所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故D正确。‎ ‎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故本题选B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对中国贡献。“祖国成立35周年”与邓小平没有明显关系,故本题选B项。‎ ‎1.【答案】(1)观点:发展性观点。‎ 条件: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政党组织的发展;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 ‎(2)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从苏俄国情出发;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允许小农经济存在,实行固定粮食税,调动农民生产枳扱性,促进农业发展。‎ ‎2.【答案】(1)贡献: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新中国;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辩证的原则,历史发展的原则。‎ ‎【解析】第(1)问,根据毛泽东主要活动的三个历史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6—1976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结合每个时期的时代主题概括即可。‎ 第(2)问,根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基本原则进行作答即可。‎ ‎3.【答案】(1)主要观点:特区经济中公有制是主体,属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及时总结。‎ ‎(2)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国内僵化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改革开放面临严重困难。‎ 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和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最终形成和成熟。‎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 第(1)问,邓小平深圳谈话的主要观点可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深圳的建设成就表明特区姓‘社’不姓‘资’……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坚持两手抓,这两只手都要硬。……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概括。‎ 第(2)问,背景可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时间,并结合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回答。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答案】(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 ‎(2)趋势:上升。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答二点即可)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