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试题(解析版)
武威六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专制王权得到强化 B. 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 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D. 家国同构局面确立 【答案】D 【解析】 材料“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表明西周时期家国同构局面确立。故答案为D项。AB项,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谈不上专制王权得到强化、中央集权已经形成,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贵族等级秩序森严,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2.下表是当今对汉代丝织业了解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说明 织物情况 出现具有复杂花纹的高级织物,普通织机无法制造 织机实物史料情况 无完整的高级织机出土,普通织机也只能据画像石复原 汉赋记载情况 汉王逸《机妇赋》对高级织机有所描述,如“高楼双峙”“纤缴俱垂” A. 汉赋记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B. 高级织机在汉代还没有出现 C. 汉代高级织品是从欧洲传过来 D. 对外交流促进了丝织业发展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文学作品汉赋对汉代纺织工具、实物有所记载,而且能够得到印证,表明汉赋记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A正确;从织物上看,出现了普通织机无法制造的纺织物,结合汉赋记载表明当时出现了高级纺织机,B排除;材料不能看出高级织品来自国外,C排除;材料未体现对外交流,D排除。故选A。 3.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 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 B. 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 C. 唐宋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 唐宋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唐代以“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为恨,到宋代“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说明社会婚姻观念由唐代重视出身门第到宋代重视资财,这是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观念发生了改变,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出现后,唐朝依然存在“不以进士擢第”的现象,门阀制度并未立即瓦解;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婚姻观念的变化,并未体现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D选项不能说明唐宋时期社会观念的不同。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根据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市镇类型 管理模式 代表 一般市镇 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直接管理 交通要道市镇 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 苏州府汾湖镇 一些富裕市镇 设课税司掌收商税 松江府唐行镇 规模较大市镇 委派县丞等官员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 吴江县盛泽镇 钞关、港口市镇 设榷使署、海防署等进行管理 常熟县福山镇 A. 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 B. 注重发挥地方的自主性 C. 蕴含了近代经济管理方式 D. 保障小农生产的稳定性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设课税司掌收商税”“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等信息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税为主,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没有体现地方的自主性问题,故B选项错误;上述市镇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税为主的管理模式不是近代经济管理方式,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央对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没有涉及小农生产,并且与稳定小农生产无关,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5.如图是1887年上海《点石斋画报》刊出的社会新闻绘画。对图中事物,时人或以“今则乘气球者,非从前所谓腾云乎?”加以评议,或以《庄子》的“列子御风而行”抒发观感,甚至以《山海经》中的“奇肱国飞车”想象未来的空中飞行物。此类评论在当时较为多见,表明当时 A. 图文并茂的报道推动科学常识的普及 B. 以文学想象描述新知形成普遍的风气 C. 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对近代科技的认知 D. 对西学的了解始终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答案】C 【解析】 此类评论多引用中国传统观念评论乘坐气球现象,说明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对近代科技的认识,故选C;A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文学想象”与题意不符,排除B;D项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C。 6.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答案】A 【解析】 材料“当下的革命阻力……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反映了民众之心理不符合革命的形势,说明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故A正确;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故B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C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仍然曲折,故D错误。故选A。 7.1940年,国民政府将中央农业试验研究所改为粮食增产委员会,由政府拨给经费。先后改良水稻、小麦品种共计90余种。同时,改变西南地区冬季农闲不种的做法,首先在四川推广冬季稻耕作。这些措施 A. 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实际需要 B. 有利于敌后战场坚持长期抗战 C. 有助于减轻英美盟国的援华负担 D. 触及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所述,国民政府的上述做法有助于粮食增产,有助于坚持长期抗战,A正确;上述做法发生在国统区,与敌后战场无关,排除B;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排除C;材料只是单纯涉及到粮食增产,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无关,排除D。 8.在1987年的《中葡联合声明》之外,葡萄牙备忘录声明,具有葡萄牙公民资格而持有葡萄牙护照的澳门居民,可在澳门回归后继续使用;而中国备忘录则声明,澳门居民均是中国公民,虽可持证到国外旅行,但不得在中国领土上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中葡备忘录表明 A. 葡萄牙在澳门的领事裁判权将被中国收回 B. “一国两制”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保证 C. 澳门回归结束中国国土被列强占领的历史 D. 中国政府不承认澳门居民可享受双重国籍 【答案】D 【解析】 葡萄牙政府强调澳门人可以具有双重国籍,既是澳门公民,又是葡萄牙公民,中国政府则不承认任何澳门居民有双重国籍,故选D;1947年中国废除葡萄牙在华领事裁判权,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一国两制”的作用,排除B;1999年澳门回归,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澳门居民均是中国公民,虽可持证到国外旅行,但不得在中国领土上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9.如表为雅典城邦法规在公民权问题上的改变,其目的在于 A. 限制婚姻自由 B. 打破社会的传统秩序 C. 缓和社会矛盾 D. 维护城邦的整体利益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公民的人才拥有公民权”“私生子……不应拥有公民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对公民权的规定限制雅典公民的规模,其最终目的是为维护城邦的整体利益,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婚姻自由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雅典公民权的规定,没有体现对传统秩序的打破,故B选项错误;缓和社会矛盾不是目的,故C选项错误。 10.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能力,也需统统大换血。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 A. 导致了政治人才匮乏 B. 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 C. 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 D. 扩大了政治人才的空间 【答案】C 【解析】 材料显示,西方多党制选举造成政治人才的政党化和闲置,这不利于政治人才的整合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党选举制度下政党对政治人才的争夺和政治人才的闲置,不是缺乏政治人才,A项错误;多党制下,不同党派秉承不同的政治理念,体现出政治理念的多元性,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不同政党的政治人才随政党共进退,在野党政治人才无法参与国家管理,缩小了政治人才的空间,D项错误。 11.1933~1934年,苏联农民小麦交售给国家的价格为每公斤3.2到9.4戈比;通过国家商业渠道销售的面粉每公斤零售价格最高约是400到500戈比。这说明当时苏联 A. 集全部力量保障前线的胜利 B. 为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创造条件 C. 把提高农民积极性放在首位 D. 举全国之力汇聚发展工业资金 【答案】D 【解析】 苏联低价收购农民小麦,高价出售面粉,通过产品差价积累了大量发展工业资金,D项符合题意;1933-1934年,苏联没有处于战争状态,排除A;苏联的措施主要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不是为了发展商品经济,排除B;苏联的做法明显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排除C。故选D。 12.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 A. 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B.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 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D. 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均是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的斗争,说明全球化浪潮中各国之间的竞争激烈,故答案为A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指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说法错误,排除D项。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出口以丝绸、漆器、铁器等为主。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陶瓷成了我国古代出口的新兴产业,重要的转折是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进出口管理机构——市舶。宋代,各类书籍,包括经典开始出口。元代由于棉织业的兴起,出现了我国出口的第三大军。明清时期,棉布成了主要出口品。进口商品早期有犀角、象牙、香料、珍珠、宝石、琉璃、药材、马匹、珍禽异兽、布匹、木材,也引进了棉花、烟草、玉米、番薯和多种蔬菜等作物。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1860年,在英国进口商品中工 业原料——棉花居于首位,其次是谷物,后面的依次为食糖、羊毛、生丝、木材、茶叶、油料、酒和黄油,这些是进口价值最大的前10种商品。 第二个10种商品是牛脂、亚麻、铜、皮革、丝织品、咖啡、烈酒、烟草、大米和铁锭。这些进口商品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打算再运往国外销售的,英国正在迅速变成一个欧洲(且不说世界)市场和中间商。1860 年,出口商品中列于第一位的是棉织品,其次是羊毛织品,再次是钢铁,后面依次为棉纱、亚麻织品、羊毛和羊毛纱、男子服饰和女子头饰、机器、金属器皿和餐具以及煤。此外还有大量各种各样的货品:铜、衣服、皮革制品、啤酒、麻纱、陶器和瓷器、丝绞和丝纱、化学制品、纸以及别的许多东西。 ——摘编自[英]W. H.B.考特著、方廷钰等译《简明英国经济史(1750年至1939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发展原因,并概括近代英国对外贸易出现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近代英国对外贸易所产生的不同的世界影响。 【答案】(1)特点:出口商品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商品以奢侈品为主,也引进经济作物;形式上以朝贡为主。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及技艺的进步;人口的不断增加;外贸主要由政府控制。 变化:进口的主要是工业原料及食物;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2)影响:古代中国,在中外贸易中曾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近代英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 【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出口以丝绸、漆器、铁器等为主”“进口商品早期有犀角、象牙、香料、珍珠……也引进了棉花、烟草、玉米、番薯和多种蔬菜等作物”来看,我国当时出口商品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奢侈品为主,也包含了一定的经济作物,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可知,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为主;原因: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而且人口不断增加,需要高产作物,所以有了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又因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由政府控制,因此以朝贡为主;变化:依据材料“英国进口商品中工业原料”“出口商品中列于第一位的是棉织品,其次是羊毛织品,再次是钢铁,后面依次为棉纱、亚麻织品”来看,近代后英国进口以工业原材料为主,出口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由以前的重商主义转变为自由贸易。 (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贸易产品和方式使得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而且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这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近代英国: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最终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催人奋进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从上述名言警句中提炼出一个感悟,并结合中外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中外关联、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感悟:爱国的情感是共通的,古今中外各国涌现出了许多爱国的典范。 阐述: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在舰船受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毅然下令撞向敌舰,与敌人同归于尽,与全舰250余各官兵一同壮烈殉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结合中外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材料主要体现了相关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名言警句,都强调了爱国主义,解答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如可以选择爱国的情感是共通的,古今中外各国涌现出了许多爱国的典范的角度,结合中外近代史的史实说明。要求,观点明确、中外关联、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的科技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是进行科学知识和技术教育,涉及天文、历算、水利、医学、军事、纺织、制造、印刷、建筑、种植、地理及矿冶等多个学科领域。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朝廷为算学规定祭祀历代科技大师的礼制,受祭者多达70余人,借以使学生仰见古人风范,以收到“见贤思齐”的教育效果。宋代各科技教育机构立足实际,如医学,到宋神宗时开始分方脉、针、疡三科进行教学,课程设置分为三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实践课。算学课程分为三类: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在宋代,无论是医学、算学还是武学,无论是升舍还是毕业,对学生的考核都是十分严格的。如医学的考试,平时依据太学的“三舍法”,实行积分升舍,所积学分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依次开入内含和上舍;医学的毕业考试更为严格,既考理论又考技能,分三场进行。作为职官性机构的司天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辩认星宿,“提举官与判监及测验官,夜于浑仪台上指门逐人在天星宿,若门士不识五星以上者,降充额外学生”。同时,司天监还着重培养学生观测天象推算历法及占候等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摘编自赵国权《从科技创新看宋代的科技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科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答案】(1)内容:重视科技与道德教育;重视课程设置;严格考核制度;注重研究性教学,立足实际。特点:管理模式制度化、规范化;融行政、科研与教学为一体。 (2)意义:有利于培养众多科技人才;促使多领域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使宋代科技进入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解析】 (1)内容:依据材料“主要是进行科学知识和技术教育”“借以使学生仰见古人风范,以收到见贤思齐的教育效果”来看,宋代科技教育重视科技与道德教育,依据材料“课程设置分为三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实践课”来看,比较重视课程设置;依据材料“对学生的考核都是十分严格的”来看,严格考核制度;依据材料“还着重培养学生观测天象推算历法及占候等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来看,注重研究性教学,立足实际;特点:综合宋代科技教育的内容来看,它的管理模式制度化,规范化,而且融行政、科研与教学为一体。 (2)综上来看,宋代课程种类多,立足实际的教育,有利于培养人才,促使多面的成果不断涌现,使得宋代科技进入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领先于世界。 16.材料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更加重视中国抗日战争的作用,加大了对中国提供战略物资援助的力度。为将中国抗战纳入美国远东战略之中,罗斯福提议组织中国战区盟军最高司令部,推蒋介石为统帅,关国中将史迪威为参谋长,以.协同对日作战。1942年1月,日军由泰国攻入缅甸,并包围仰光。英国政府惊慌之中急电蒋介石和史迪威,请求中国军队火. 速入緬。为保住中国西南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及支援缅英军。2月下旬,蒋介石正式命令在中缅边界布防的国民党军队开赴.緬甸,协同英军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由此揭开了序幕。 ——摘编自杨泽明《略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影响。 【答案】(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或:反法西斯中国战区的成立);英国政府请求支援英军;为了保卫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 (2)影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侵略气焰;加强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合作;提高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际地位。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中的“中国战区盟军最高司令部”可知反法西斯中国战区的成立;依据材料“请求中国军队火速入缅”可知英国政府请求支援英军;依据材料“为保住中国西南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及支援缅英军”可知为了保卫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 (2)影响:依据材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打击日军侵略、加强国际合作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等方面说明影响。 17.材料一 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号定都,立国逾十除年,用兵至十馀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巳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成则王,败则寇,故不必以一时之是非论定焉。 ——赵尔巽《清史稿洪秀全传》 材料二 夫汉人失国二百六十年于兹矣,图恢复之举不止一次,最彰彰在人耳目者莫如洪秀全之事.洪以一介书生,贫无立锥,毫无势位,然一以除虏朝、复汉国提倡汉人,则登高一呼,万谷皆应,云集雾涌,裹粮竞从.只以驱除鞑虏自任,此外无所转移……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摘编自《孙中山文集》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赵尔巽、孙中山对洪秀全的不同评价。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赵尔巽、孙中山对洪秀全不同评价体现出的立场。 【答案】(1)赵尔巽否定洪秀全,认为洪秀全造成社会动荡,削弱国家力量,加重民族危机等;孙中山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洪秀全,认为洪秀全反抗清政府,是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实行专制统治,不符合时代湖流等。 (2)赵尔巽站在清政府的立场评价:孙中山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立场评价。 【解析】 (1)根据“国危亡,实兆于此”可知赵尔巽否定了洪秀全,认为洪秀全造成社会动荡,削弱国家力量,加重民族危机等;根据“以除虏朝、复汉国提倡汉人,则登高一呼,万谷皆应,……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等可知孙中山从正方两方面评价了洪秀全,认为洪秀全反抗清政府,是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实行专制统治,不符合时代湖流等。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赵尔巽是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对洪秀全进行评价,而孙中山则是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立场上进行评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