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作业】

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2019·商丘模拟)宋代早市批售或零售“果子”竞争激烈,商贩用其特有的声韵叫卖,在勾栏瓦舍中的艺人听了相关的叫卖声而产生了“文八娘叫果子”的节目。这反映出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创造 B.商贩叫卖之语符合宋词韵律 C.商业活动发展打破时空界限 D.勾栏瓦舍成为主要休闲场所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目中“宋代早市批售或零售‘果子’竞争激烈”“听了相关的叫卖声而产生了‘文八娘叫果子’的节目”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创造,故A项正确。‎ ‎2.(2018·衡水金卷模拟五,26)至元二十一年,元朝政府实行“官船官本商贩之法”,就是说,政府出本钱出船,然后招人去用官家的船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的利益,政府得七分,个人得三分。这个政策反映出元代(  )‎ A.实施“与民争利”的做法 B.封建海关赋税过于沉重 C.对海外贸易采取鼓励态度 D.私人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答案 C 解析 “政府出本钱出船,然后招人去用官家的船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的利益,政府得七分,个人得三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获得的利益,政府得七分,个人得三分”不是海关税收,故B项错误;“政府出本钱出船,然后招人去用官家的船进行海外贸易”说明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鼓励,故C项正确;“政府出本钱出船”可见并非私人海外贸易,故D项错误。‎ ‎3.(2018·聊城模拟)成书于明朝末年的《温氏母训》指出,“治生是要紧事”,“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并且认为“通文义的商贸”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穑的公子”的地位一样。这表明当时(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家训重在灌输封建伦理 C.经商谋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D.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和“通文义的商贸……地位一样”反映原来士农工商的等级排序观念受到冲击,商业的地位提高,故A项正确。‎ ‎4.(2019·成都模拟)晚明时期,盛行文人士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这一风气反映出当时(  )‎ A.瓷器制作技术的高超 B.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 C.传统等级观念的突破 D.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文人士大夫也参与制作茶壶,可知反映出文人对手工业者的歧视减少,故体现传统等级观念的突破,故C项正确。‎ ‎5.(2018·呼和浩特模拟)明朝开国铸造铜钱、发行“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以金银货物交易;到洪武末年,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皆以金银定价,禁而不止。政府也开始在一些地方“田赋折银”和“徭役折银”。这一变化表明(  )‎ 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 ‎ B.民间推动朝廷政策调整 C.政府降低赋役征收份额 ‎ D.钱钞造成交易定价困难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因为民间使用金银货物交易,促使政府由禁止民间金银货物交易到开始在一些地方出现“田赋折银”和“徭役折银”,反映了民间推动朝廷货币政策调整,故B项正确。‎ ‎6.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道光《苏州府志》卷一○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商品经济推动人口流动 B.聚居是城镇化进程的动因 C.政府放宽人口迁徙限制 D.苏州府官员理念开放宽容 答案 A 解析 A项内容与材料中“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相符,故A项正确;聚居是结果,与材料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不符,材料未涉及政府放宽限制,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官员理念,故D项错误。‎ ‎7.(2018·河南中原名校预测金卷,26)元末顺德人孙蕡在《广州歌》中写道:“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苛峨大舶映云日,‎ 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星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广州歌》主要描绘了元代广州(  )‎ A.商贾大量云集 B.长途贩运发达 C.城市经济繁荣 D.国际贸易发达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说明娱乐业发达,材料“苛峨大舶映云日”说明贸易发达,从材料“贾客千家万家室”说明商业发达,以上均说明城市经济繁荣,故C项正确。‎ ‎8.(2018·北京海淀区模拟)《唐律疏议》规定:均田制下授田有定额,“老、小、寡妻受田各有等级,非宽闲之乡不得限外更占”(注:占有土地数量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只有受田不足才可以向私人买入。这表明唐代均田制(  )‎ A.具有抑制兼并的意图 B.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 C.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 D.没收地主的超额占田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均田制下授田有定额”和“只有受田不足才可以向私人买入”都说明限定土地数量,抑制兼并,故A项正确;据材料“授田有定额”可知材料主要论述授田的数量而不是赋税的多少,故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均田制分配是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人口增长导致政府可分配的土地减少,故C项错误;据所学均田制分配的是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没有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故D项错误。‎ ‎9.(2018·赣州适应性考试,26)在对待商业的态度上,赵匡胤认为“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赵光义也号为“令两制议政,丰之术”;神宗时也“尤先理财”,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由此可知,当时的政策导向是(  )‎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视商业 D.重义轻利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体现了对抑商政策的放松,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重视商业发展,并不是农商并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宋代的统治者认为“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尤先理财”等信息可知是重视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义利的关系,故D项错误。‎ ‎10.(2018·内江模拟)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中国长期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见下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流出地区 流入(亿两)‎ ‎16世纪中期 ‎~17世纪中期 欧洲、日本、菲律宾 ‎3.7‎ ‎17世纪中期 ‎~19世纪初期 欧洲、日本、菲律宾 ‎12.3‎ ‎18世纪初期 ‎~18世纪末期 英国 ‎0.09‎ A.中国经济发达领先于世界各地 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 C.新航路开辟对中西方贸易影响 D.海禁对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政策差异 答案 D 解析 在“18世纪初期~18世纪末期”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但由于中国奉行“海禁”政策,使外国的大宗商品很难进入,而传统的工业品渠道始终存在,此时中国依然处于出超状态,故D项正确。‎ ‎11.(2018·大庆二模,26)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记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  )‎ A.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C.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 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 C 解析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魏晋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不能体现出江南经济发生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魏晋隋唐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材料中的著作都记载了相关内容,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史书记载了当时的主要社会现象,与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不符,故D项错误。‎ ‎12.(2018·安徽A10联盟最后一卷,27)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 A.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C.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答案 D 解析 “绅衿商贾”‎ 发财致富之后,并没有把大量的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用来买田置地,这样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8·临沂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晚明时期,奢侈消费的风气最早出现在明正统至明正德年间(1436~1521),嘉靖(1522~1566)以后奢侈风气渐渐明显化,城市尤其是江南地区乃奢侈风气的发源地。据嘉靖《泾县志》载,该地在明初人尚俭朴,“衣不过土布,非达宦不得辄用纻丝”。但是,“至成化、弘治间,生养日久,轻役省费,民弥滋殖,此后渐侈。……男女衣文绣,女子服五彩,衣珠翠,金银满饰,务华靡,喜夸诈。”明代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相应的“禁奢令”,据估计有119次之多。——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 材料二 在18世纪,即使是身处社会下层的英国人也热衷于消费,他们不停地购买钟表、亚麻布、窗帘、书籍、刀叉餐具、陶器、烟草、巧克力和茶叶等各种奢侈品。有人哀叹:“对服装的偏爱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愚蠢行为,更令人悲哀的是,它几乎完全打破了过去的等级差别。”在王室的鼓励下,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抑奢法”,根据经济收入严格规范了各个阶层的着装和举止方式。但“抑奢法”收效甚微。“伊丽莎白一世将消费品开支作为管理的手段”,在贵族间引发“社会竞争”,“伊丽莎白时期的贵族别无选择,只有冒险大量支出”。为了保证地位并强化自我形象,他们利用了最易见的符号形式——日益增长的奢侈服装。‎ ‎——据胡鹏《从莎剧服装看早期现代英国“抑奢法”、社会秩序与“国族性”》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奢侈之风盛行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政府禁奢措施的特点,并简析其收效甚微的原因。‎ 答案 (1)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发达;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 影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冲击身份等级观念;容易导致国家和个人贫困;滋生安逸享乐的不良社会风气。‎ ‎(2)特点:多次颁布法令;指向下层民众,维护等级秩序。‎ 原因:奢侈之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上层和官吏的奢靡之风未加限制;缺乏坚定的执行者。‎ ‎14.(2018·河南中原名校预测金卷,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 ‎11~20世纪的中国江南地区自宋以降已经迈入农商社会的门槛。农商社会的前身,无疑是建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之上的古代农业社会;农商社会的发展前景,当然应是现代工商社会。亦即农商社会是处在古代农业文明和现代工商业文明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从商品性农业的成长,市镇网络的形成,早期工业化进程的启动,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以及交换手段、商业信用、包买商和雇佣劳动等角度概括出江南农商社会的五大特征。江南农商社会形成于宋元,成熟于明清,自晚清以后发生调整和分化。历史上中国宏观经济盛衰变化的长波受到生态、战乱和制度三个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尤以制度要素最为重要。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之下,东南沿海地区自宋元至明初已现开放型市场经济的雏形,却因明清专制集权政府闭关锁国政策之打击而步履蹒跚,终在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之后落后于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之世界演进大势。江南区域经济近千年的变迁轨迹表明,经济现代化历程是先从市场化发轫,再发展到工业化、城市化,即由商业革命引发工业革命,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 ‎——摘编自葛金芳《“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 和未来——宋以降(11~20世纪)江南 区域社会经济变迁》‎ 评价材料中关于农商社会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同意材料中关于江南地区自宋代以来进入农商社会的观点。商品性农业的成长促使农村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江南市镇兴起、市镇网络形成,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区域贸易、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扩展。市场容量增大,经济开放度提高,一些发达地区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早期工业化进程开始启动,经济增长方式从传统的自给自足向专业化分工、主要面向市场转变;纸币、商业信用包买商和雇佣劳动等带有近代色彩的新经济因素出现并成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