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2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 1.“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各层有各层的政权,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夫和士也是握有政权的统治者的一部分。”这说明西周 A.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C. 统治权按范围分层次划分 D. 统治阶层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一定的范围内,各层有各层的政权”“大夫和士也是握有政权的统治者的一部分”可知,西周的政权是分封制度下是按照范围进行分层次划分的,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排除A。西周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不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排除B。西周时期的政治是维护贵族的利益,并不是维护每一个人的利益,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各层有各层的政权”“大夫和士也是握有政权的统治者的一部分”,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特点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解答。 2.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恩”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B. 分封制利于强化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C.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D.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各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 材料“天子作师,公帅之……是以上能征下”说明诸侯必须无条件由周天子调动,材料“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说明西周分封制度使天子和诸侯开始有了隶属关系,材料“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说明各诸侯国有向天子缴纳贡赋的义务,反映了分封制度下天子对诸侯隶属关系加强,故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错在“权力高度集中”;“列尊贡重”中的列尊者无法被判断是姬姓封国,故C项错误;第二则材料强调的重点不是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且第一、三则材料也未涉及,故D项错误。 3.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的运行除主要靠行政法规和由朝廷不断发布的诏、令、制、敇等的指导外,还通过上级考核以及派遣中央官员巡视地方。这种行政机构运行模式 A. 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 促使地方监察体系更加健全 C. 消除了地方割据产生的基础 D. 能够提高地方官员的积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通过上级考核以及派遣中央官员巡视地方”可知体现的是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监察制度无关,B选项排除。北宋通过派遣文官做知州,并设置通判做监督,地方设置转运使和收回地方节度使的军权,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C选项排除。提高地方官员的积极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4.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期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拓展了中国疆域 C. 推动了官僚政治 D. 实现了国家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管理问题,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割据混战,排除BC。 【点睛】“春秋至秦汉时期”是关键的时间信息。 5.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士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 A. 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B. 民族认同感的增强 C. 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D. 中原文化已经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可知从先秦到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不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故排除B、C项;中原文化已经统一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故选A。 6.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A.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B. 体现文武分权的特点 C.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D. 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反映了宋代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这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打破市坊的界限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文武分权的特点,故B错误;宋代路制与扩大宋朝疆域无关,故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学生可以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7.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商人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二,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A. 科举制更能选拔出优秀的官吏 B. 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C. 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D. 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在北宋通过科举做官的平民阶层越来越多,与宋代科举制的改革扩大增加选举名额等有关,说明了选官制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C正确;材料只是涉及平民官员比重增加,不能得出是否优秀的结论,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官员人数的激增,阐述的是官员来源的构成,B错误;科举制没有对贵族子弟进行限制,D错误。 【点睛】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依据,打破了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得身份地位比较低下的平民也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当官,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8.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材料体现了北宋 A. 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 B. 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 C. 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 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宋朝监察官员对皇帝和大臣们提意见,但并没有因此而获罪,说明当时的统治集团有更多的自律和反省意识,故选A项。B材料反映了宋朝监察官员的意见得到了君主接受,说明矛盾并不是很尖锐。C材料与理学的主张无关。D材料的侧重点是监察官员并没有因此而获罪,并不是说他们监察的效果比较好,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和影像来分析。 9.明朝《大诰》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 完善官员监察体系 C. 利于规范官员行为 D. 预防地方割据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的信息说明明朝加强对地方官的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加强君主专制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是论及官员监察,故B项错误;预防地方割据出现不是材料信息主旨,故D项错误; 10.“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指的是 A. 政事堂 B. 枢密院 C. 内阁 D. 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褫夺了内阁的权力”可知是清朝时期设立的军机处,D正确;政事堂是宰相参政议政的地方,A错误;枢密院是负责军事的机构,B错误;材料中“褫夺了内阁的权力”说明不是内阁,C错误。 【点睛】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11.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朝代 秦 西汉 唐 两宋 明 清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6位 47位 182位 11位 4位 0 A.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 B.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 C. 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 D. 明代宰相人数减少行政效率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至明朝前的主要朝代丞相的人数较多,体现出历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本质特点;明初到清朝丞相人数由有到无,反映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由此可见宰相人数的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故答案为C项。元朝时期宰相权势一度膨胀,且明初以后丞相制度被废除,排除A项;唐宋时期宰相增多使相权被分割、削弱,减轻了对皇权的威胁,排除B项;明代宰相人数减少是由于废除宰相制度,君主专制加强,与行政效率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 12.下图为明末《江南农村家庭投资结构图》,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 减少犁耕依赖 B. 注重精耕细作 C. 生产日趋专业 D. 经营更趋市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经济的结构与特征。根据家庭投资结构可以看出,在肥料、灌溉、播种上高投入以追求高产出,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铁犁牛耕是我国古代主要的耕作方式,明末也是以铁犁牛耕为主,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生产专业化和经营的市场化,故排除C和D。 【点睛】小农经济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精耕细作。(其他特点:脆弱性、封闭性) 13.据《睡虎地秦简》记载,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成绩优秀的,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免除饲牛者一次更役,赏赐牛长资劳三十天;成绩低劣的,申斥田啬夫,罚饲牛者资劳两个月,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这一规定折射出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B. 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 C. 翻车的出现有利于耕作 D. 秦朝经济管理直达基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从材料《睡虎地秦简》“成绩优秀的,赏赐”、“成绩低劣的,申斥”、“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中可以分析出秦朝铁犁牛耕技术不断推广、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AB符合材料,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田啬夫”反映出秦朝经济管理直达基层,故D符合材料,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翻车是三国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故C不符合时间,但符合题意,故选C。 14.据考证,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上午用餐大致在9点左右,下午用餐则在15点左右。直到汉末,曹操享用“一日三餐”都尊荣。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餐。据此可知汉代以后 A. 古人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B. 农民普遍贫困现象愈演愈烈 C. 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 D. 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 【答案】D 【解析】 秦汉时期是两餐制,汉代以后实行三餐或者四餐,主要是汉代以后物质生活较为发达,导致民众用餐次数增多,故D 项正确;材料饮食增多不能说明健康水平上升,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并不是越来越贫困,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故C项错误。 15.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民间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民营手工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长期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官营手工业由于由政府直接经营,技术先进,原料上等,生产不计成本,所以产品精美,政府机构、外贸等均被其所垄断。这给其他手工业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其他手工业,尤其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民间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的产品在市场流通,故A和D项错误。家庭手工业主要是服务小农经济的家庭,故C项错误。 16.明代“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这反映出当时 A. 苏州纺织业发达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宋代,故排除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雇佣劳动的内容,不涉及到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C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D项。根据“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可知苏州纺织业发达,故选A。 【点睛】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是出现雇佣劳动,而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雇佣劳动的内容,所以只能表现当时苏州纺织业的发达,而不能认为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7.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他在杭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词人在杭州不可能见到的是 A. 富商凭借丝绸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商人家生活殷实 B. 市场上大宗交易都使用交子 C. 富商的家里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 D. 杭州城里市场上摆满了绫罗绢纱,特别是织锦图案精美,美轮美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宋代时期,商业经济繁荣,故AD符合所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北宋时期,我国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故B符合所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此时的青花瓷技艺尚在摸索阶段,不可能出现制作精美的青花瓷,故词人在杭州不可能见到这种场景,故选C。北宋时期,杭州城里市场上摆满了绫罗绢纱,特别是织锦图案精美,美轮美奂也是可能存在的,所以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18.宋代官方设店宅务管理经营官房租赁事务。天禧元年,汴京店宅务辖下有公租屋两万多间,每间月租金170文。这一措施 A.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 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 C. 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 反映了小农经济衰退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汴京店宅务辖下有公租屋两万多间,每间月租金170文。”可以看出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故A项正确。城市化的进程早在宋朝之前就已经开始,故B项排除。宋代官方设店宅务管理经营官房租赁事务,这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小农经济无关,故D项排除。 19.“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这材料折射出当时 A. 商品交易受政府严格管理,有时间限制 B.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郑人买鞋因错过市场交易时间而无功而返,这说明市场交易有时间限制,可见商业环境较严,故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景象,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重农”政策。故C项错误。 20.宋代城市中的市场不再以为在城市中居住的达官显贵服务为主,大城市的市场以经营粮食、布帛、煤炭等日用品及发展各种服务业为主,奢侈品退居次要地位。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社会逐渐衰落 B. 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 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D. 中小城市大量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所示现象说明宋代城市经济职能增强,而这又是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扩大的结果,故C项正确;封建社会在明清时期才逐渐衰落,排除A项;城市经济职能增强,是表现,不是原因,B错误;D项虽然符合当时情况,但与材料主旨不符。 21.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C. 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D.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黄河中下游,政治中心在现陕西境内;唐代经济重心正由北往南转移,政治中心在现西安;宋代明清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而政治中心向东转移到了现北京。由此可见,题干重漕运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有关,也与政治中心东移有关,故选C;A只体现经济重心转移,没有体现政治中心的转移,排除;关中自然条件恶化是导致政治中心转移的原因,排除B;国家疆域在元朝时最大的,之后明清时期不如元朝,排除D。 22.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A. 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 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 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答案】C 【解析】 表格反映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中南方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后期超过了北方,这一现象是由于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产生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A项不能反映出这种变化的原因,排除;政治中心仍然在中原一带,没有转移,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3.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垄断海外贸易的《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这两个关于海外贸易条令的共同点是 A. 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指导思想 B. 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C.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 D. 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垄断海外贸易的《航海条例》建立的基础是资本主义萌芽,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故C项正确。中国主要是从政治目的出发,不是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体现,故A项错误。英国允许国人出海贸易,故B项错误。中国经济政策促使本国经济落后于西方,故D项错误。 24.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以下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事实上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 B. 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 C. 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 D. 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在有的朝代有所松动,这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封建政权只是适应了时代要求而进行了政策的调整,D项正确。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没有破产,一直在发挥作用,A项错误。中国古代统治者都没有从根本上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只是执行力度上有时候比较紧,有时候比较松,而不是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B项错误。中国古代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调整应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与商业自身的发展和商人地位提高的冲击没有必然关系,反而是商业发展和商人地位提高的重要促进因素,C项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发展的历程以及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 25.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材料表明孔子的基本治国主张是 A. “仁者爱人” B. “为政以德” C. “克已复礼” D. “天人感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这表明孔子的为政思想是以德治国。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孔子“仁”的思想;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孔子“礼”的思想;D选项错误,“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思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6.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 制天命而用之 B. 兼相爱,交相利 C.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可知,意思是指圣人治国,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沿用旧的法度;只要有利于人民,就不遵守旧的礼制,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法家的改革思想,“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正是体现改革的思想,故C项正确;A项是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B项是墨家的思想,D项是儒家的民本思想,三者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结合所学法家主张改革的思想分析解答。 27.墨子强调“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墨子的思想在本质上 A. 既肯定人力作用,又依赖上天、鬼神意志 B. 既反映小生产者的勤苦,又衬托出他们脆弱 C. 体现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生活的矛盾困惑 D. 小生产者崇拜鬼神,又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答案】B 【解析】 材料“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反映了墨子作为小生产者的勤苦;材料“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又衬托出小生产者的脆弱。故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重复,排除。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世界观上的内在矛盾,而不是生活上的矛盾困惑,故C项错误。D项“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与材料不符,排除。 28.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护臂。该护臂工艺精美、文字激扬、意蕴丰富,它 A. 证实了汉代丝织技术的西传 B. 体现了汉代的天人感应观念 C. 展示了汉代蜀锦的工艺流程 D. 反映了汉代长途贩运的兴盛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信息说明金、木、水、火、土星汇聚于东方,将有利于中国的征兆,这里的五星属于天文现象,符合汉代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的理念,故B项正确。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不能说明是汉代丝织技术的西传,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汉代蜀锦的制作工艺的流程,故C项错误。材料中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并不能说明东汉时期长途贩运的兴盛,故D项错误。 【点睛】题干关键信息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属于天文自然现象,这里天文现象和政治统治相联系,符合天人感应的思想。 29.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 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B.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C. 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可知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本案中该子因“孝心”而被赦免无罪,结合所学可知“孝心”反映了儒家伦理观念,这反映了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故B选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司法审判依据汉律,但最终依据孝心判决,可知汉代审判有依据标准,不能说是混乱,故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唯一”说法错误,司法依据还有汉律,故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司法审判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不能反映汉代以孝治天下儒家独尊,故D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30.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 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 B. 专制主义体制刚刚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 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 D. 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即是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A 项正确。专制主义体制在秦朝时已经确立,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发生在汉景帝时期,与题干汉武帝时期不符,排除。佛教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汉代儒学:(1)思想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4)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31.下图为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这说明 A. 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 中外文明间的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 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 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文材料可知,此图描绘的是异域故事,而“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这说明佛教的本土化,故D项正确。仅从一画只能说有三教合流的趋势,但无法说明其已经成为社会潮流,排除A;图画反映的是文明见的融合而非冲突,排除B;图文与世俗化无关,排除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演变,考查形式新颖,学生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文字信息中人物的身份及皆穿唐装的含义。 32.唐代君臣百姓狂热信佛的同时,总有一些人极力反佛,狄仁杰、姚崇、韩愈等都有过激烈的反佛言论和行动,斥责佛教教义,主张抑佛乃至拆毁寺庵,尤其是武宗采取大规模的灭佛行动,拆除了4600多所寺院。这反映出唐代 A.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冲击 B. 佛教社会基础薄弱 C. 皇帝好恶决定佛教兴亡 D. 佛教从此一蹶不振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唐代君臣百姓狂热信佛,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故A;材料反映唐代君臣百姓狂热信佛,说明佛教社会基础较广泛,排除B;C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佛教从此一蹶不振,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代君臣百姓狂热信佛”,联系所学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的知识分析解答。 33.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谈“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这表明王阳明 A. 否认天理存在 B. 认为人性本恶 C. 倡导知先行后 D. 重视道德修养 【答案】D 【解析】 【详解】“不善的念克倒”“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说明王阳明思想含有道德修养训练的成分,D正确。王阳明属于心学,属于理学分支,A正确。人性本恶不是王阳明思想主张,B错误。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不是知先行后,C错误。 34.考据学又称朴学,内容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到乾隆、嘉庆时期盛行,形成了为考据而考据的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 经世致用思想的流行 B. 儒家学者的极力推广 C. 思想专制的空前加强 D. 学术研究理论的进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的加强,在思想上也实行专制,大兴“文字狱”,导致当时文人学者不敢过问政治,埋头对古书经义的考证,导致考据学盛行,选项C正确;经世致用与题意相反,排除A;B、D都不是当时考据盛行的主要原因,排除。 35.宋明理学家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传承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将之延续,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后者 A. 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B. 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C.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D. 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是明末清初中国民本与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黄宗羲等人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判,主张限制君权,冲击了传统观念,黄宗羲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而理学则极力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力图证明封建秩序的永恒不变,这是二者的最大差别。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的是新文化运动;B选项错误,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是理学的思想;C选项错误,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的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6.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 A. 王夫之的形象具有多面性 B. 历史的真相的确难以辨别 C. 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随意性 D. 在一定程度上历史要为政治服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对一个人物评价的侧重点不同说明和自身的政治需要时密切相关,体现了“在一定程度上历史要为政治服务”,而不是说一个人物有多面性的特点,A选项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历史的真相的确难以辨别的说法错误,B选项排除。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随意性的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 37.《民主新论》的作者萨托利曾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希腊社会中的“人民权力作为一种越来越不可抗拒的力量发挥着作用,因为只要民众认可的就能变成法律,他们行使这种蛮横人性、没有限制的权力则不受任何限制。”关于古希腊民主,作者 A. 认为其衰落有必然性 B. 肯定权力运用的方式 C. 强调掌权人数多寡 D. 揭露了掌权者的野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弊端在于直接民主原始感性,缺少制度约束和理性克制,民众的权力过度膨胀,最终会使权力的误用滥用,古希腊民主政治必然会走向衰落故选A项。B项与材料矛盾,材料中没有与C、D项相关信息。所以A项正确。 【点睛】用唯物史观,辨证分析评价历史上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得失利弊。 38.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雅典思想家著有鼓吹法律和法治大量作品,但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大多数希腊人“永远不理解或在意法庭上所作证词的神圣约束效力”,就连伯里克利的老师在被判刑后也选择了逃跑。这表明 A. 希腊文明对罗马法的影响有限 B. 雅典公民缺乏法律知识的指导 C. 雅典的民主政治已经走向衰落 D. 雅典法学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虽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雅典思想家鼓吹法律和法治,但大多数希腊人“永远不理解或在意法庭上所作证词的神圣约束效力”,一些人在被判刑后选择了逃跑,这说明了雅典法学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故D项正确;希腊文明对罗马法的影响深远,故A项错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雅典思想家鼓吹法律和法治,这说明雅典公民有法律知识的指导,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雅典的民主政治的衰落,故C项错误。 39.苏彦新在《罗马法在中世纪西欧大陆的影响》一文中写道,“罗马法所体现的平等,契约自由、私权神圣、权利本位、尚法制等一系列法的价值迎合了它自身的社会,同时也符合后来直发展着的商品经济社会所需的相应的法律价值。“这表明罗马法 A. 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 B. 适应了不同体制的需要 C. 对后来社会的影响深远 D. 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罗马法所……同时也符合后来一直发展着的商品经济社会所需的相应的法律价值”可知,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故C选项正确。《乌尔纳姆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排除A选项。罗马法是奴隶制经济发展的产物,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适应了奴隶制发展的需要,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排除。罗马法是奴隶制经济的产物,排除D选项。 【点睛】罗马法不仅对维系古罗马国家的政治经济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泽被后世。它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晚上的古代发露,是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先驱,是当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同时罗马法的法律面前公平平等原则和保护私有财产,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40.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每个共同体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自己的法,称为市民法,即市民自已的法;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据此可知,在盖尤斯看来,万民法的创立 A. 是自然法观念的实践 B. 导致罗马法律内部冲突 C. 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D. 动摇了公民法法学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可以看出,万民法是以自然法原理而制定的,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律内部冲突”,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万民法的创立“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排除C;根据“每个共同体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自己的法,即市民自己的法”,属于市民法,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结合所学罗马法的特点、内容分析解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41、42两道大题,均为必答题,共40分。 41.材料一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家庭供养是农村养老的主体。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为何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有“举孝廉”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族邻里的互助。 材料二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1)依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桃花源记》反映作者社会理想,据此说明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明朝的殿阁大学士与清朝军机大臣的相同之处。 【答案】(1)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讲究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讲究邻里互助。 (2)社会理想: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关系:小农经济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 (3)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都充当皇帝的侍从顾问,协助皇帝草拟圣旨,并传达给有关部门执行,不能参与决策。 【解析】 【详解】(1)由材料“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可见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由材料“家庭供养是农村养老的主体”,可见家庭是养老的主体;由材料“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可见提倡多子多福,子女孝顺;由材料“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可见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由材料“需要家族邻里的互助”,可见提倡邻里互助。 (2)第一小问,《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状态下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一般来说艺术来源于现实,但是又高于现实,所以说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3)本小问的相同之处,对比材料“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都充当皇帝的侍从顾问,协助皇帝草拟圣旨,并传达给有关部门执行,不能参与决策。 42.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荀子》 材料二 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主是代虚无飘渺的“天”执政,完成“天”所赋予的工作。……尽管董仲舒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而未受灭绝式镇压。 材料三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有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 (1)依据材料一,比较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推行的政策及意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 【答案】(1)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 (2)独尊儒术,也允许其他学派发展。意义: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确立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有利于思想文化多元化。 (3)核心思想是理;实质是儒家思想的道德伦理规范。(或为统治阶级服务也可) 【解析】 【详解】(1)由材料“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结合所学,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由材料“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可见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 (2)第一小问,由材料“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而未受灭绝式镇压”,可见独尊儒术,也允许其他学派发展。第二小问,可以从政治上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思想上确立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同时有利于思想文化多元化归纳作答。 (3 )从材料“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等语句可总结出朱熹的核心理论主张——理。既然朱熹是儒家知识分子,那么其关于“理”的实质仍然是儒家伦理道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