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 历史试卷(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B.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C.没有比宗法制更好的权力继承制 D.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2.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3.《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B.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 C.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D.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 4.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 A.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 B.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 C.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D.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5.“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6.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也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但秦国自襄公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这种现象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 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 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 7. 按照周代庙制,祖先的宗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超出定制之庙,要择吉日将神主迁入太祖之庙,而其宗庙则被毁弃,此举称为“迁庙”这说明周代 A.天子具有绝对权威 B.祭祀仪式非常严格 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注重维护等级贵贱 8.“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这反映了 A.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 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 9.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10.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说明 A.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 B.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C.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 D.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11.春秋时期,诸侯贬斥狄戎为豺狼禽兽的记载不绝于书;战国时期,时人认为夷夏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居楚则楚,居夏则夏,积靡使然也”。对夷狄态度的变化反映出 A.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一脉相承的文化风尚 C.各地区往来日益频繁 D.官僚政治是大势所趋 12.“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C.监察体制正式形成 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 13.“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 A.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14.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一现象 A.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 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C.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 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15.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 A.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 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 D.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 16.汉初,刘邦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同姓王国保卫中央政权,于是分封同姓诸侯,以保卫中央。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把王国土地户口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此后诸侯王的子孙都得以成为列侯。汉武帝的做法 A.与刘邦一样扩大了王国势力 B.是“无为而治”的政策实践 C.体现出强化中央政权的理念 D.为中外朝制度奠定思想基础 17.唐太宗时期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说明唐代 A.监察体系日益完备B.三省制名存实亡C.官员众多效率低下D.皇权进一步加强 18.据史书记载,汉景帝欲立皇后兄长为侯,丞相周亚夫以“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对之,汉景帝“默然而沮”。这一记载说明汉初 A.官员争权夺利现象严重 B.外戚干政局面得到扭转 C.中央注重加强地方管理 D.君主行使权力受到限制 19.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 A.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 B.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 C.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 D.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 20.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这些举措 A.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 B.控制了地方的财政支出 C.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21.《后汉书·宦者列传》中记载:“东汉自和帝利用宦者诛除外戚窦宪,对郑众封侯信任”。此后“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皆由宦者决定政局。表明 A.皇帝在与外戚的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B.皇帝惟有借助宦官势力才能把控政局 C.宦官干预朝政的制度化、合法化 D.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22.唐末,财经部门出现了固定职官机构即度支、户部和盐铁转运使。财税大宗都由盐铁转运使和度支使掌管,户部使在三司中是相对清闲的职位。据此可知,唐末财政机构改革 A.有效避免了藩镇势力过度膨胀 B.加剧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对宋代制度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D.导致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23.杜佑《通典》写道:“安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伴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据此,杜佑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边疆军事力量强大 B.统治阶层更迭频繁 C.中央官吏管理疏漏 D.地方管理体系不当 24.明代内阁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明代内阁 A.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B.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 C.可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D.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 25. 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的替代机构。由此可知。明朝初期 A.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 C.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D.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26.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 A.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C.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 D.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 27.《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康熙帝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宰相制度的重建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南书房的制约 D.军机处的设置 28.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29.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促进了内延机构外延化 30.史料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由此可见,清朝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涉及广泛 C.机构完备,人员精干 D.架空内阁,威胁皇权 第Ⅱ卷 31.阅读下列材料:共25分 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 ,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摘编自袁行霖《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7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4分)科举制的发展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4分)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4分)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 历史试卷(文科)参考答案 出题人 : 王威 审题人:王志红 一、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B D C D C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A C C D D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B D B C A C B 二、 材料题 (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3分)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4分) (2)发展趋势:公开性;严密性(更公平公正)。(4分)理由: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6分) (3)侧重点:课绩侧重实绩;考察力求准确。(4分)价值:注重选贤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任答其中两点即可,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