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A. 加速了社会转型 B. 冲击了贵族政治 C. 促进了民族认同 D. 推动了战国变法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内迁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中可以看出,从“蛮夷”到“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的变化促进了民族认同和民族融合,故C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和贵族政治的瓦解,故AB项排除;战国变法推动了材料中的变化,故D项排除。‎ ‎【点睛】“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2.宋代理学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再认识,将孔子形象从继承周公、损益三代、为后世制定礼乐制度的圣人改变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伦理、教化理念的制定者,从而为儒学格局转化奠定了基础。这说明理学 A. 强化了周孔之道 B. 颠覆了传统价值观 C. 削弱了孔子地位 D. 丰富了儒学内涵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将孔子形象从继承周公、损益三代、为后世制定礼乐制度的圣人改变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伦理、教化理念的制定者,从而为儒学格局转化奠定了基础。”可知宋代理学对孔子形象的重塑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儒学的内涵,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宋代理学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再认识,将孔子形象……改变为”可知宋代理学弱化了周孔之道,而不是强化,故A项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传统价值观的前后对比,不能得出理学颠覆了传统价值观的结论,故B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理学强化了孔子地位,而不是削弱,故C项排除。‎ ‎3.宋太宗时期,东京出现侵街现象,临街摆摊、坊中开铺屡屡发生,致使京城脚巷狭小。后来因街坊侵街现象严重,“诏开封街司约远近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然而诏令有如一纸空文,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这一现象说明 A. 草市墟市的繁盛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B. 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的欠缺和疏漏 C.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城市管理制度 D. 宋代市坊分离现象开始引发官府关注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以前,坊市制度是城市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材料叙述了宋代“侵街现象”的屡屡发生及屡禁不止的现象,这是由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坊市制度,对城市的基本管理制度提出挑战,故C项正确;草市是农村集市,材料涉及的城市,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北宋东京出现侵街现象,无法体现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的欠缺和疏漏,B项存在以偏概全倾向,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开始引发官府关注”,排除D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东京出现侵街现象,临街摆摊、坊中开铺屡屡发生”,联系所学北宋时期坊市界限被打破的史实分析解答。‎ ‎4.下表是唐宋节妇烈女对照表 表中数据反映出 A. 两宋妇女自给能力提高 B. 两宋时战乱仍频繁 C. 两宋时儒学有了新发展 D. 二宋代妇女地位低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两宋时期的节妇、烈女数明显超过隋唐,这主要和理学家提倡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主张有关,体现的是对人欲的扼杀,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两宋妇女自给能力提高的结论,A选项排除。两宋时战乱仍频繁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两宋妇女地位低下的结论,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理学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通过节妇、烈女的表彰进而求得所谓的“理”。‎ ‎5.有学者研究发现,“忠”的观念在纂修的史书词频中所占的比例情况大致是,汉代为7.97%,宋代为15.89%,并且越往后世“忠”的出现的频次就越高。这说明 A. 政府加强对百姓思想控制 B. 史官自主性越来越弱 C. 中央对地方管理日趋严格 D. 专制主义的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官方强调“忠”,是忠君的意思,“忠”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也就反映了君主专制日益强化,D项正确;强调“忠”不等于思想控制,排除A;是官方强调“忠”,这与史官思想无关,排除B;官方强调“忠”,反映了君主专制日益强化,与中央对地方管理日趋严格无关,排除C。‎ ‎6.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A. 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B. 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C. 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 D.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特征。依据图表可知,在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中,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数学等学科成就较多,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成果具有实用性,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巩固封建统治,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没有与世界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比较;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轻理论,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D选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布的进口量逐年增长。甲午战争前夕全国棉布消费总量占比;洋布占13.5%,加上国产机制布亦不过只占14.15%;而农村土布则占82.35%,其中自给布占42.04%,商品布占40.31%。这表明 A. 家庭纺织业逐步实现商品化 B. 土布具有质量和价格的优势 C.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 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虽然“洋布的进口量逐年增长”,但经过30多年,到甲午战争前夕“农村土布则占82.35%,其中自给布占42.04%”,可见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家庭纺织业逐步实现商品化的信息,而是强调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洋布和土布的比较,且与洋布相比,“土布具有质量和价格优势”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 ‎8.黄埔军校招考新生的录取率,1935年仅为7%,而1940年则高达80%以上;1937年黄埔军校的报考标准从高中毕业降为初中毕业甚至肆业。这些变化反映了 A. 战争形势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 B. 黄埔学员的素质不断提升 C. 黄埔军校培训能力的大幅提升 D. 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下降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黄埔军校的录取率之所以出现激增的趋势,与当时全面抗日局面的出现有着极大地关联,故选A 项;黄埔军校出现新生录取率激增且报考标准大幅降低,只能使黄埔学员的素质下降而非提升,故B项排除;根据常识,材料主要反映了黄埔军校招生的录取率和报考标准,没有涉及黄埔军校的培训能力,故C项排除;黄埔学员的素质代表代表不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排除。‎ ‎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编制的《初中国文甲编》中,选录了《光芒万丈的台儿庄》、《张自忠将军传略》、《壮哉空军烈士阎海文》,《固安一农妇》等,还选取岳飞《五岳祠盟记》、《左宝贵死难记》等作品和传记。这些文章的选录有助于 A. 培养军人勇于牺牲的气节 B. 鼓励学生涌跃参军抗战 C. 增强民众团结御敌的意志 D.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抗日战争中,中学课本对民族英雄收录可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军人无关,A选项排除。鼓励学生参军抗战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仅从抗日战争中,中学课本对民族英雄的收录的做法,无法得出增强民众团结御敌的意志的结论,C选项排除。‎ ‎10.依照法律,雅典人每年可以放逐一位政治领袖。由公民大会投票选出,投票时只要在陶片上刻上名字即可,无需过失,也无需罪行,只要获得票数超过六千,即遭流放。这表明 A. 陶片放逐法已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B. 雅典民主是一种集体暴政 C. 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的混乱 D. 雅典法律更注重程序正义 ‎【答案】D ‎【解析】‎ 材料“依照法律”“不问过失,也不问罪行,只要获得票数超过六千,即遭放逐”表明,雅典的法律比较注重程序,故D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是保障民主制度的,打击民主敌人的方法,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法律注重程序,没有体现出雅典民主的弊端,故B项排除;陶片放逐法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故C项错误。‎ ‎【点睛】“依照法律”“不问过失,也不问罪行,只要获得票数超过六千,即遭放逐”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1.《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等。这些规定 A. 保护了平民的部分利益 B. 维护了自由人公民权益 C. 凸现了法律的公共意志 D. 有效调解了平民间的纠纷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借债和还债一般都是出现在下层公民的身上,对债务问题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部分利益,A选项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解释司法的特权。维护了自由人的公民权益的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排除。凸现了法律的公共意志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债务问题不一定只在平民之间发生,还有可能涉及贵族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D选项排除。‎ ‎12.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由此看出,罗马法与近代社会相契合的是 A. 古罗马的民主与法治精神 B. 自然法中的人人平等原则 C. 对私人权利的规范与保护 D. 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答案】C ‎【解析】‎ ‎“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表明罗马法契合近代社会对私人权利的规范与保护,主要是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主与法治精神”,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不是自然法,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排除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 17—18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 ‎【答案】(1)特点:①时间早且区域多;②技术不断进步,品种多;③重心逐渐南移;④出现专业化产区;⑤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作用:①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④推动了商品经济与市镇的发展。‎ ‎(2)背景:①世界市场的发展;②欧洲传教士、商人及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中国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及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 影响:‎ ‎①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②推动了欧洲丝绸业的发展;③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从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纺织工具不断革新”“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中可以概括出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根据材料“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外之间的经济联系、政府收入、商品经济、人们的生活等方面来分析出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作用。‎ ‎(2)根据材料“17—18世纪”“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并结合17-18世纪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可以概括出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华文明的影响、丝绸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为我国古代主要迁都示意图,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所指出的趋势需明确;原因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至少两个,史论结合。)‎ ‎【答案】趋势:‎ ‎(1)中国古代都城呈现由西向东转移趋势(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 ‎(2)中国古代都城变迁促进民族交融 ‎(3)黄河轴线向运河纵线转换 ‎(4)全国性政治中心始终在农耕区 ‎(5)先进生产方式的吸引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1)根据材料“金朝从会宁迁都到燕京、北魏孝文帝从平成迁都到洛阳、顺治帝从沈阳迁都到北京”可得出中国古代都城呈现由北向南转移趋势,这主要和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促进民族融合、南方自然和社会条件优越等有关。‎ ‎(2)根据“孝文帝迁都、忽必烈迁都”可知中国古代都城变迁促进民族交融。‎ ‎(3)根据材料“黄河流域的洛阳、安阳到运河沿线的南京、北京”可知黄河轴线向运河纵线转换。‎ ‎(4)根据材料“洛阳、安阳、南京、北京等都城”可知全国性政治中心始终在农耕区。‎ ‎(5)根据材料少数民族政权内迁可知体现的是先进生产方式的吸引。‎ 选做题(15、16题任选做一题)‎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特务组织锦衣卫;地方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三司单独向中央负责;大力惩治贪官污吏,反腐反贪的力度前所未有;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卫所制、军户制;设五军都督府分掌全国军队的管理与训练,调兵权由兵部掌握,皇帝控制军权。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丈量土地,清查户口,鼓励百姓拓荒和种植经济作物。实行轻税簿赋政策;建立社会救济制度:遇灾免税,开仓赈灾;实行济贫制度:设立济养院;办公共工程安置流民。紧抓教育,兴办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如此等等改革,颇有成效,史称洪武之治,但也有后人非议之。‎ ‎——改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归纳明太祖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太祖改革遭受后人非议的原因。‎ ‎【答案】(1)内容:政治上——对地方分权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建立较为完备的军事制度;‎ 经济上——轻税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关注民生;‎ 文化上——重视文化教育 ‎(2)原因:废除丞相制度,强化了君主专制,不利于社会进步;设特务组织,实行恐怖政治;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 ‎【解析】‎ ‎(1)根据材料“地方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三司单独向中央负责;大力惩治贪官污吏……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卫所制、军户制”可知政治上对地方分权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建立较为完备的军事制度;根据材料“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丈量土地,清查户口,鼓励百姓拓荒和种植经济作物。实行轻税簿赋政策;建立社会救济制度:遇灾免税,开仓赈灾;实行济贫制度:设立济养院;办公共工程安置流民。”可知经济上轻税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关注民生;根据材料“紧抓教育,兴办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可知文化上重视文化教育。‎ ‎(2)根据材料“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特务组织锦衣卫”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的消极影响,强化了君主专制,实行恐怖政治,不利于社会进步;根据所学可知文化上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外交上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 ‎16.【历史选修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之洞(1837-1909)‎ 清末洋务派重要领袖人物之一,一位温和的改革家、优秀的学者。1852年,他取得直隶乡试的第一名,1863年殿试中了探花。由于他在中国文化和传统道德方面有高深的造诣,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1898年,他发表了名著《劝学篇》,使国人深刻意识到“五知”的重要性:‎ ‎(1)知耻,知道落后于日本、土耳其、遏罗、古巴的耻辱;‎ ‎(2)知惧,知道越南、缅甸、朝鲜、埃及和波兰的可怕命运;‎ ‎(3)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 ‎(4)知要,知道中学和西学的要点一前者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5)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中体西用”这句简练的口号,体现了张之洞的思想。‎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张之洞“劝学”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思想的本质并简要评价。‎ ‎【答案】(1)观点:①复兴儒家、教育、工业;②引进、学习西方先进科技;③“五知”思想。‎ 背景: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洋务运动的开展和失败;③西方思想的传入;④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2)本质:肯定中国道德传统的优越性,利用西方的科技来完善而不是取代中国道德传统。‎ 评价:①张之洞的思想和实践,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也有利于国人的觉醒;②但是他的地主阶级本质决定了他的思想和实践的局限性和失败的必然性。‎ ‎【解析】‎ ‎(1)观点:根据材料“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主张兴儒家、教育、工业;根据材料“1898年,他发表了名著《劝学篇》,使国人深刻意识到“五知”的重要性”可知体现的是“五知”思想和引进、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背景:结合材料和张之洞所在的时代背景可知,张之洞主张的时代背景需要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的开展和失败、西方思想的传入、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等方面思考。‎ ‎(2)根据材料“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知要,知道中学和西学的要点一前者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可知张之洞的思想本质是肯定中国道德传统的优越性,利用西方的科技来完善而不是取代中国道德传统。‎ 评价:对张之洞思想的评价,结合洋务运动的评价作答即可得出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