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教师:路小刚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 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 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C. 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 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意在强调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这也是材料的主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历史记述的正误不一定需要考古发现佐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非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是石犁而非铁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据记载,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阿拉伯商人蒲罗辛贩卖乳香达30万,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收息钱达98万,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赐予“公服履笏”。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 A. 海外贸易满足了贵族的物欲追求 B. 招徕外国货船可以增加官员政绩 C.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民众崇尚洋货 D. 政策调整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说明鼓励外国商人从事商业贸易,“收息钱达98万”促进了政府财政收入,D正确;A中贵族需求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是促进海外贸易,不是招商引资,B错误;民众崇尚洋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 ‎3.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 宋朝统治者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 C. 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 D. 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 ‎【答案】C ‎【解析】‎ 宋朝统治者力图维护原有城市管理制度,结果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失败,这实质上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迫使城市管理进行改革,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故B项错误;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商品经济发展使宋朝统治者力图维护原有的城市管理制度的企图失败。‎ ‎4.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现象说明 A. 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 B. 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 C. 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 D. 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佃农见田主“如少事长之礼”,不能体现佃农逐渐独立,A项错误;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佃户与地主不论关系如何,都改变不了地主与佃户的身份结构,B项错误。明朝政府的规定,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有所脱节,但并不能代表全国其他地方也是如此,C项错误;根据材料“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可知,人地矛盾的尖锐与否,直接影响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D项正确;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租佃关系 ‎5.在明清江南市镇,四里八乡的农民到这里来出售自家生产的商品,天南海北的商贾到这里来收购畅销于国内外的各种商品,并把它们运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这说明,明清江南市镇 A. 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 B. 是农业商品化的结果 C. 具有开放性和进取性 D. 成为全国性商贸城市 ‎【答案】C ‎【解析】‎ ‎“四里八乡的农民到这里来出售自家生产的商品,天南海北的商贾到这里来收购畅销于国内外的各种商品,并把它们运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体现出明清南市镇的开放性和进取性,故C项正确;“天南海北的商贾到这里来收购畅销于国内外的各种商品,并把它们运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说明长途贩运贸易发展,但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四里八乡的农民到这里来出售自家生产的商品”说明了农业商品化,但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明清江南市镇是农村地区的市镇,不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故D 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信息,AB均不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 ‎6.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谕曰:“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今虽禁海,其私自贸易何尝断绝?今议海上贸易不行者,皆由总督、巡抚自图便利故也”:道光十年(1830年),英国下议院对在广州从事贸易的商人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出席的证人都承认,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这说明当时 A. 英国在中国贸易畅通无阻 B. 清廷放弃实行海禁政策 C. 广东是当时世界贸易中心 D. 海禁政策并未严格执行 ‎【答案】D ‎【解析】‎ 材料只是说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并没有体现贸易畅通无阻,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处通商,不可以说畅通无阻,故A项错误;今虽禁海,其私自贸易何尝断绝”体现了清廷实行海禁政策,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世界贸易中心是伦敦,而不是广东,故C项错误; “今虽禁海,其私自贸易何尝断绝?今议海上贸易不行者,皆由总督、巡抚自图便利故也”说明了当时存在走私现象,海禁政策并未严格执行,故D项正确。‎ 点睛: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7.明朝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认为,“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这种观点实质上 A. 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 片面地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C. 反对提升商人的地位 D. 肯定了商业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反映了张居正“农商并重”的理念,肯定了商业对农业发展的作用,D项正确;‎ 从张居正的话中,表明他已经有了本、末同等地位的思想,AB两项错误,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在封建社会前期,重农抑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统治者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运用政治手段压制工商业发展,其结果必然打乱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上,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8.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指出:“15世纪……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所谓‘挪动了自己的疆界,’是指 A. 西欧国家开拓海外殖民地 B. 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 C. 世界各大洲在地理上连为整体 D. 欧洲开始一体化过程 ‎【答案】A ‎【解析】‎ ‎“15世纪……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指的是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西欧国家开拓了海外殖民地,故A项正确;B项是原因,故错误;世界各大洲在地理上连为整体是在工业革命后,故C项错误;欧洲开始一体化过程是在二战后,故D项错误。‎ ‎9.“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说明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论述的均为事实,无夸大之意,故①错误。根据材料“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知该评价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故②正确。材料体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不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故③错误。该评价告诉我们对于近代以来西方的殖民活动,也可以从文明史观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考虑,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排除ACD,所以选B。‎ ‎10.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代,“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三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C. 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D.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答案】D ‎【解析】‎ 世界市场的形成也会影响国家之间的差距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会导致欧美国家与落后第第三世界的差距扩大,但是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会对经济差距的扩大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注意限定信息“主要原因”,依据题干时间可知,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欧美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差距在拉大,结合所学可知,两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拉大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2)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 ‎(3)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4)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11.对下面曲线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 ③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B. ④代表法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展更迅速 C. ①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为保守经济政策而衰落 D. ②代表中国,因西方列强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答案】A ‎【解析】‎ 题目所显示的时间是1750年到1900年,这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线在19世纪前后的发展趋势是不断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是中国的情况体现,故可排除C;②线所体现的信息是在工业革命开始后,其制造业不断上升,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是英国的发展情况,故可排除D;‎ ‎③线所体现的信息是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有所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是美国的发展情况,故选A;④线所体现出的信息是在19世纪60年代后发展更迅速,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并没有完成第一工业革命,故可排除B。‎ ‎1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这表明当时 A. 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B. 技术发明的水平相当低下 C.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D. 国家不重视技术改良与发明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往往是熟练的工匠,成果大都是来自于实践经验,说明此时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C项正确;A项说法明显错误,工业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项错误,技术发明的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极大的飞跃,而不是低下;D项错误,从材料无法体现。‎ ‎13.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B.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C.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答案】A ‎【解析】‎ 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说明中国日常生活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国市场的主动开放,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故D项错误。‎ ‎14.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索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因为洋布充斥市场,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材料说明 A. 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转型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由于为洋布充斥市场导致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败,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农产品商品化信息,A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信息,B错误;棉纺织业是衰败,不是转型,D错误。‎ ‎15.表为1850-1914年我国部分国民经济数据。据此可知 ‎(注:1850年全部国民收入均视农业生产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 A. 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 B. 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C. 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 D.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分化 ‎【答案】C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850年中国几乎还没有近代生产方式,全部国民收人均视为农业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而到1887前后,近代中的国民收人中已经有产业划分了,说明近代中国经济已经产生,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没有涉及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的信息,排除A。材料数据没有体现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而是强调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排除B。D项中“严重”一词表述太过牵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应该是逐渐分化中,排除。‎ ‎16.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二个兴办实业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票,引起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性质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的“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来看,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性质。故答案为D项。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A项;1904-1907年不属于民国时期,排除B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C项。‎ ‎17.美国的著名中国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 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B. 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混战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反映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未根本改变,故当时的民族工业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故C正确;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与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都是由当时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故AB排除;军阀混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的相关知识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8.据统计,从1949年至1957年间,全国城市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9949万,增加了72.58%;农村人口则由4840万增加至5470万,仅增加了13.03%。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因为 A. 农民进城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B.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现实要求 C.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D. -五计划集中发展重T业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农村人口大量前往城市主要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劳动力,故D项正确;农民的迁移与实现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复存在,故B项错误;城市人口增加不能够得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论,故C项错误。‎ ‎19.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 经济发展指标过高 B. 过于追求生产力发展速度 C. 公有化程度过高 D. 社会形态转变过快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人民公社化要追求规模大和公有化程度高,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指标,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B错误;材料反映企图通过人民公社的道路,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0.某一时期中央的一份文件指示要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除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地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这一时期是 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 改革开放初期 ‎【答案】C ‎【解析】‎ 根据“除粮食、棉化、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地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结合所学,1960年,我国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故C正确;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当时存在农村集市,不符合题意,排除A;1958年“大跃进”时期,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不符合“恢复农村集市”“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地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排除C;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在交了国家农业税、集体提留外的产品可以自由买卖,D不符合“粮食、棉化、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除粮食、棉化、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地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 结合所学1960年我国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分析解答。‎ ‎21.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这一学者的观点评价下列历史事件,相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 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小农的经济行为……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可知,该学者认为这一事件保留了小农生产,给了农民一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分析选项内容可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的是集体劳动,否定小农生产,不符合题意,A选项错误;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的是集体劳动,否定小农生产,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农业集体化的简单调整,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就是小农个体生产,但它符合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获得了成功,符合题意,D选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 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 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题目提供的时代背景,再根据“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说明了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国家指令性计划减少,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即正解答案为A选项。B选项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时间不对;D选项强调的过于局限,并不是强调的私有企业。‎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23.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答案】B ‎【解析】‎ ‎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关键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仅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而且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更好的平台,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排除;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在1990年,排除C;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1980年,排除D。‎ ‎24.下图是民国初年“剪辫子”的历史场景,两幅照片中主人公的服装、神态和动作反映出 A. 国人普遍认同剪辫易服 B. 西式生活成为国民共识 C. 剪辫易服运动一呼百应 D. 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并存 ‎【答案】D ‎【解析】‎ 根据“新派人士接受剪辫”“路人被警察剪辫”看出,前者自愿,后者被动,体现出当时社会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新旧并存,D正确;AC不符合“路人被警察剪辫”,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共识”,排除B。‎ ‎25.维新失败后,天津的《国闻报》连续报道谭嗣同拒绝出国被捕受戮的消息:由英国注资的上海《新闻报》刊出康有为来信,揭露慈禧迫害光绪的内幕;有日本背景的《亚东日报》发表了梁启超从日本寄来的长诗《中国行》。一系列报道表明当时 A. 中国近代新闻业开始起步 B. 维新变法运动得到舆论支持 C. 大众传媒对时政紧密关注 D. 变法对思想产生启蒙作用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信息来看,《国闻报》《新闻报》和《亚东日报》均对于维新变法运动相关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报道,说明当时大众传媒对时政紧密关注。故答案为C项。中国近代新闻业开始起步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B项说法夸张,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6.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A. 大萧条及其影响 B. 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 C. 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 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的时间信息“1932年”和材料信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可知,这种东西指的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故A项正确;此时的苏联还未影响到资本主义世界,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此时还没有开始,故C项错误;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是经济危机的影响,故D项错误。‎ ‎27.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组建了民间资源保护队,先后吸收了275万名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和土壤保持等工作。美国政府当时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 大大恢复了银行的信用 B.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C. 有利的恢复了农业生产 D. 比较有效的改善了生态环境 ‎【答案】B ‎【解析】‎ 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通过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前后共吸收了275万名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等公共工程建设工作,这种以工代赈的措施吸收了大量的失业人口特别是失业青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困境,故选B ‎。材料涉及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恢复银行的信用和农业生产问题分别属于新政在金融、农业措施的作用,故排除A、C;D项所述为上述措施的长远作用,且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28.《美国自由的故事》中这样写道:“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罗斯福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 A. 推行社会福利 B. 恢复银行信用 C. 规范生产经营 D. 调整农业政策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行政中的社会保障给广大的民众提供了“安全感”,故A项正确;恢复银行信用、规范生产经营、调整农业政策都是为了调整生产,故BCD错误。‎ ‎29.1981年1月,年已70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没有学过经济专业,却在最危难的时候带领美国走出“滞胀”泥潭,“里根经济学”成为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学说.下列经济措施最有可能属于“里根经济学”的是 A. 发展“混合经济”‎ B. 增加福利投入 C. 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奉行自由主义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里根经济学”运用“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主张,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展了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故A项正确,D项错误;增加福利投入、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都是加强政府的作用,属于凯恩斯主义的内容,故BC错误;‎ ‎30.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的“全面经济计划”鼓励创新产品开发,仅就计算机相关的新产品的政府购买支出就达90亿美元。通过政府采购,美国扶植了IBM、惠普、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等一批国际IT业巨头。这表明 A. 信息技术成为美国支住产业 B. 政府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 C. 美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政策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 ‎【答案】B ‎【解析】‎ 题干中只是表明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并无法证明信息技术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故A项错误;题干中美国通过“全面经济计划”鼓励创新,通过政府采购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这表明美国政府在鼓励产业升级,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故B项正确;题干中美国主要是鼓励和帮助信息产业的发展,并没有体现计划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兴起,故D项错误。‎ ‎31.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下列选项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 土地改革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罗斯福新政 ‎【答案】B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未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结果并不是预期的,但土地改革、新经济政策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和结果均和预期是一致的,所以本题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32.1925年对某项经济政策的评论指出:“‎ 它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上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下列选项说法符合这一经济政策的是 A. 利用军事特殊时期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活动 B. 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 集中一切力量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 以农业集体化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B ‎【解析】‎ 根据“1925年”“评论指出:……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可知,当时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成分占主导,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B项正确。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属于斯大林时期采取的政策,与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符,排除。农业集体化政策一定程度上损害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排除D项。‎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1925年”“评论指出:……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33.1928—1929年,苏联与美国共签署了132个技术援助合同,涉及煤炭开采、汽车拖拉机制造、收音机和各种仪器的生产。“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其中一个是美国厂的翻版,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两家公司。这反映了 A. 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全面合作友好关系 B.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实现和平共处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苏联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D. 美国等西方国家为反法西斯对苏联实行经济援助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1928—1929年苏联进口大量的设备和技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联抓住了经济危机这一大好时机,大量引进机器设备和技术,从而推动了一五计划的完成,故C 项正确;此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依然敌视,故AB项错误;此时法西斯战争还没有开始,故D项错误。‎ ‎34.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苏联政府 A. 严格执行斯大林模式 B. 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 C. 鼓励发展私有制经济 D. 强化行政干预经济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一方面重视“商品货币关系”,一方面又强调不能用“市场调节”取代“国家计划”体现出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故B项正确。重视“商品货币关系”,可知与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鼓励发展私有制经济,而是强调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政策,排除C。重视“商品货币关系”,与强化行政干预经济的能力的说法矛盾,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结合苏联经济改革的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35.1954—1958年苏联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谷物产量从8560万吨增加到13470?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2……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1958年的平均劳动报酬比1953年增长82%。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C.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D. 制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答案】C ‎【解析】‎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实行改革重点在农业领域,C正确;A是1921年;B是1929年;D是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 ‎36.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反映出共同的问题是 A. “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B.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学习借鉴 C.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D.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代列宁依据国情实行了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的“新经济政策”; 30年代罗斯福为克服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冲击,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 90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和市场”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据上分析可知各国在发展经济时都是依据各国的国情,相互学习和借鉴,这是人类的共同智慧,A正确;据材料可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学习借鉴,不是单一的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制度比较,故C错误;D的观点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用,忽视了客观条件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错误。‎ ‎37.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据此判断,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真正目的是 A. 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B. 推行“马歇尔计划”‎ C. 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D.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答案】C ‎【解析】‎ 根据“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结合所学,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表决权,有利于建立美国的经济霸权,C正确;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只是美国的托词,A错误;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38.西方学者指出,“许多人认为,如果民族国家的发展为欧洲带来如此多的灾难,或许放弃发展民族国家,实行欧洲统一对欧洲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此外,战争带来的破坏如此之大,许多欧洲人认为只有在合作、不竞争的氛围中,欧洲才可能会复苏。”对以上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否定民族国家在欧洲历史中的作用 B. 反映了欧洲联合的发展趋势 C. 促成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 D. 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取代自由竞争 ‎【答案】B ‎【解析】‎ 材料体现了欧洲“统一”“合作”的愿望,这反映出欧洲联合的发展趋势,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否定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促成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 ‎39.1971年,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材料所反映的经济问题及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趋势是 A. 经济竞争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 B. 贸易保护主义兴起 C. 西方国家经济竞争激烈 D.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答案】A ‎【解析】‎ 美国宣布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之后,西欧共同市场的六国就要求其取消,而且带有一定的威胁性质,英国这时也站在了西欧共同市场一边,这说明美国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激烈竞争,而这也在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故选A;贸易保护主义此前一直存在,所以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没有包含题目要求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趋势”的内容,故排除;D与题目主旨不符,故排除。‎ ‎40.过去的经济全球化依托的是航海,连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现在除了集装箱航运外,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出现则形成了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打通了的经济全球化。据此判断,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手是 A. 市场 B. 科技 C. 交通 D. 资本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出现则形成了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打通了的经济全球化”,可知“高速公路和高铁”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方式,隐藏在背后的推手是高科技,故B项正确。交通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方式,市场的发展是表现,资本是世界市场形成和扩展的内在推动力,故排除AC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41题12分,42题13分,43题1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中国来讲,汉唐宋元这几个领先世界的朝代都是国际贸易逆差,通货纯流出。‎ 只是到了明代和清前中期,出现了历史性的反转:中国在国际上变得“只卖不买”,至少是“多卖少买”。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争力”,却不买或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于是出现巨额的顺差,外边的白银大量涌进中国,最初是日本银,后来受是海量的拉美银,形成了所谓的“白银时代”。……与汉唐宋元那时“富国(相对于交往对象而言)的逆差”形成对照,所谓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 ‎——摘编自秦晖《古商路上的逆差贸易》‎ 材料二 1978年,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为97.5亿美元,进口额为108.9亿美元,占世界同期货物贸易的比重不足1%,排名世界第32位。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21万亿美元,进口额为1.9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597.5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明显上升,……据2012年的外资企业联合年检,占中国企业总数量3%左右的外资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到全国工业产值的25%,创造的税收占到全国税收的20%。另一方面,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领域涵盖了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承包工程、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医疗卫生和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大项目不断增加,技术含量日益提高,以高铁、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在全球布局。‎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的新特点及其成因。‎ ‎【答案】(1)中国产品价格低廉;产品的稀缺性;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民众消费能力较低;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2)特点: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进口、出口双管齐下;出口项目与方式多元化;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积极主动拓展海外市场。‎ 成因:实行改革开放;推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争力’,却不买或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国产品价格低廉、产品的稀缺性、自然经济占主导、民众消费能力较低、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等方面概括明清时期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二“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外直接接投资涉及的领域涵盖了贸易、生产加工……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进口出口双管齐下、出口项目与方式多元化、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主动拓展海外市场等方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的新特点。再从改革开放、外向型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等方面说明其成因。‎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后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一…,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的积极意义。‎ ‎【答案】(1)表现:出现实业投资热潮;以民营为主(民族资本家);集中在民生领域(以轻工业为主);中小企业成为主流;工业增长快(出现“黄金时期”、快速发展)。‎ ‎(2)特点:接受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改变中国原有的工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工业布局。‎ 意义: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 ‎【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内容和“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可知中华民国建立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实业救国热潮的兴起,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在民生领域,即轻工业方面;根据材料“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可知,企业的特点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根据材料“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可知,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快速发展。‎ 第(2)问,根据“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可知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主要是接受苏联援助,以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为主,在工业结构和布局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根据“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的工业化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也改变了旧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4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中叶,学风日益浮华,官学教育守旧废弛。当时在官学读书的生员待遇优厚,可免除徭役、税粮,故势力强大的地方乡绅趋利而为,假冒籍贯现象泛滥。为此,张居正实行生员管理制度改革,规定:严禁冒籍,凡是查出顶替他人者,即行革退;地方向上推荐生员时,大府不允许超过二十人,大州县不得超过十五人;对岁考中发现的学业荒疏、不值得培养的生员直接黜退;生员中凡是敦本尚实,品行高尚之人,即使学业稍差,也适当予以奖励;如有益惑人心、伤风败俗者,不论学业如何,立即开除。但改革仅持续了七个年头,即被废止。此后,明代生员管理中的固有弊端逐渐恢复。‎ ‎——摘编自史仲文《百卷本中国全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生员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生员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 ‎【答案】(1)主要内容:严查冒名顶替;严格限制生员数量;严格考核学业;注重道德品行。‎ ‎(2)目的:扭转日益颓败的学风;规范官学教育;选拔优秀人才;巩固统治。‎ ‎【解析】‎ ‎【详解】(1‎ ‎)据材料“严禁冒籍,凡是查出顶替他人者,即行革退”可知严查冒名顶替;概括材料“大府不允许超过二十人,大州县不得超过十五人”可知严格限制生员数量;概括材料“学业荒疏、不值得培养的生员直接黜退”可知严格考核学业;概括材料“品行高尚之人,即使学业稍差,也适当予以奖励”可知注重道德品行。‎ ‎(2)据材料“学风日益浮华,官学教育守旧废弛”可知改革的目的扭转日益颓败的学风;规范官学教育;古代的改革都有一个共性便是维护统治,故可得出选拔优秀人才;巩固统治。‎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