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word版)

‎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材料分析题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30道题,共计60分)‎ ‎1、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如丧家之犬”,失望而归。这说明(    )‎ A.周天子强化统治,孔子难以生存            B.“仁”“礼”思想不合时宜 C.当时兴办私学为官府所禁                  D.当时战乱不断,思想萧条 ‎2.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3、下侧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简图。其中,②处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和发展 B.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深入人心 C.独尊儒术日益成为社会主流 D.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各个领域 ‎4、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理学)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这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对这种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汉代儒学吸收宗教思想的结果 B.宋明理学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 C.宋明理学世俗化的社会影响 D.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 ‎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儒学思想适应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需要 C.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D.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7“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到底基于什么。”这反映了该学派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 A.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            B.促进了古希腊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民主建设            D.导致了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8、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却被任命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军队,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也蒙受羞辱和痛苦”。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 A.韩非子:“废常尚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 B.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C.墨子:“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D.黄宗羲:“缘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9、下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据此可知当时 作者 赋予恋人的角色 但丁 特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 彼特拉克 将劳拉描绘成不肯揭开面纱的“忍心的美人”、圣母 薄伽丘 ‎ 直接描写玛利亚的外貌,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洁白 A. 人文思想逐渐发展                    B. 社会的道德水准变化 C. 文学日益远离教会                    D. 思想不再受宗教影响 ‎10、哲学家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 A.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 B.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 C.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 D.文艺复兴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 ‎11、赫·乔·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这从本质上说明宗教改革是一场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对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12、“我们的时代是最幸福的时期,皇帝、国王、王子富有人情味地从他们令人敬畏的高位上走下来。宗教扯去了它牧师的外衣,直接以其神圣的本质出现。……人与人之间的热爱和思想自由正在成为最高原则。”材料中“我们的时代”‎ A.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            B.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灵为中心 C.开启了人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D.设计了“理性王国”的政治构想 ‎13、‎ 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一发明是 (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14、法国作家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 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 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 儿的酒精瓶。”据此可得出雨果( )‎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 B.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 D.认为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15、、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 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 ‎16、某同学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清明上河图》里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出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末)寇仲利用火炮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③④ B.④ C.②④ D.①②③‎ ‎17、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 山水画 B. 人物画 C. 文人画 D. 风俗画 ‎18、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19、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的伽利略,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但在当时却遭到罗马天主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这一状况深刻的表明(    )‎ A.伽利略反对神学的革命精神 B.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斗争激烈 C.教会为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措施 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敌对关系 ‎20、针对“地圆学说”,康熙时钦天监丞杨光先说:“若然则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总是一大圆球矣。……所以球上国土之人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相对论              B.量子论             C.经典力学理论            D.生物进化论 ‎21、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达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由此可见西方近代科学的特点之一是 A. 重视经验积累 B. 重视定量分析 C. 重视科学实验 D. 直接服务生活 ‎22、‎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23、阅读下列《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 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24、最近一项关于“如果离开互联网”的调查显示,有35.8%的人认为自己将“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调查中有30.5%的人承认自己“沉迷网络,有严重的互联网依赖”。根据调查,目前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玩游戏、收发邮件依然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上述材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 )‎ A.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D.没有任何影响 ‎25、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C.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2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27、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28、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29、、新文化运动勃兴之际,胡适、黄远镛、蒋梦麟等人将其定性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观点(  )‎ A.有道理,二者都有反封建的一面 B.错误,二者完全没有相同之处 C.错误,前者是对传统的否定,后者是对古典的恢复 D.正确,二者从形式到本质毫无二致 ‎30、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C.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第II卷 材料解析题 (31题15分,32题各15分,33题10分共计40分)‎ ‎3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屏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并分析两种文明朝着“各自不同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 ‎ (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与当时欧洲思想发展的相同之处是什么?(6分)‎ ‎(3)根据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32、(15分)科技的发展关系着民族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横向、纵向知识的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序号内容:(3分)‎ 我们今天看到的 历史上的状况 课本知识联系 出外旅行用GPS、百度地图等定 位导航 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时间:北宋 公元2014年11月27号、28号 联盟考试 我国历法发达,元朝就有 与今天世界通用公历基本 相同的历法 历法:① ‎ 中医美容,中医养生成当今时尚 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突出,‎ 针灸、刮痧等十分神奇 东方医药巨典:② ‎ 苹果iPhone6上市引起市场热捧 一个苹果落下砸到了牛 顿,就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著作:③ ‎ ‎ ‎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2)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6分)‎ 材料三 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四 ‎(3)结合材料三、四,概括归纳近代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4分)‎ ‎(4)自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在获得诺貝尔科学奖方面才刚刚有所突破,请你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经验教训出发,谈谈今后我们改变这一尴尬局面的对策。(2分)‎ 高二期中历史试题 共8页(第7页)‎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贤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 ‎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1905年邓实先生发表《古学复兴论》:“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懦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的共同点。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 ‎(2)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将孔子宣传为变革先师的原因。(2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点。(4分)‎ ‎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 BBCCA 6——10 CBBAC 11——15 DDCDD ‎ ‎16——20 BCABC 21——25 BBCCC 26——30 ACDAC ‎31、参考答案: (1)现象:百家争鸣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萌发(或起源).(2分) 原因:中国:宗法分封制瓦解;铁器牛耕使用,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工商业经济的发展.(4分) (2)表现: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或更加活跃的儒家思想)(2分) 相同之处: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批判了君主专制.(4分)‎ ‎(3)启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是影响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根源(3分,答出一条得2分,两条三分)(言之有理皆可)‎ ‎32、(15分)‎ ‎(1)①(《授时历》),②《本草纲目》,③《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3分)‎ ‎(2)不能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等等。(任答三点即可)(6分)‎ ‎( 3)第一次工业革命:①机器取代手工,工厂代替工场;农业文明到近代工业文明时代。②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①产生垄断;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②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4分)‎ ‎(4)评分标准: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2分)‎ ‎33、答案:(1)共同点: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每点1分,共2分)‎ 不同点: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倡导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传统才是大祸。(每点1分,共2分)‎ ‎(2)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减少变法阻力。(每点1分,共2分;若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同:反对儒学独尊。(2分)‎ 异:邓实:倡导国粹(传统文化)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每点1分,共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