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 1. 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 A. 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B. 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C. 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所述政策,使得原来只属于各地方国的臣民也成为了周天子的臣民,由此可知,有利于周天子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D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人口问题,没有涉及统治范围,A不正确;材料旨在巩固周天子的统治地位,而不是臣民的地位,B不正确;商周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C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的相关内容,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分封制的含义、特点等,明确分封制下,诸侯掌握地方实权,但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2.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 周王室的安全 B. 王位世袭制度 C. 统治秩序稳定 D. 嫡长子继承权 【答案】C 【解析】聘礼不仅是维系家常伦理规范,同时有利于诸侯之间友好,显然是西周时期维系政治统治的纽带,C正确;A不是材料主旨;B属于世袭制度;D是宗法制核心。 3. 公元前705年,周桓王带兵攻打郑国被打败,并被射中肩旁。有人劝郑庄公趁胜追击,庄公夜间却派大员去慰劳桓王,并探问伤状。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法制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宗法关系有利于调和冲突 C. 宗法制受到了严重挑战 D. 分封关系已难以维系统治 【答案】B 【解析】宗法制和分封制是执政的两大支柱,但到春秋时期走向崩溃,排除A;由材料“有人劝郑庄公趁胜追击,庄公夜间却派大员去慰劳桓王,并探问伤状”,说明宗法关系有利于调和冲突,故选B;由郑庄公行为来看,宗法制尚未手到严重的挑战,排除C;材料无关分封制,排除D。 4. 《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 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B. 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C. 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D. 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先王制诸侯”、“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商周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政治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分封制度的“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这些制度性保障来达到维护周朝的统治秩序的政治目的,故A项正确;B项说错误,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CD项是对题干材料的片面理解,不准确。 点睛:材料“先王制诸侯”、“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5. 《吕氏春秋》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A. 按遗嘱继承制 B. 按年龄继承制 C. 按军功继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内容“嫡庶无别,则宗族乱”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为解决这一问题规定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正确;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有一定的制度,并非依据个人的遗嘱和年龄或者军功来决定,故BCD三项错误。 点睛:需要掌握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嫡庶无别,则宗族乱”,结合嫡长子继承制解答即可。 6. 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杨延宗、汤显祖等,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 程朱理学 B. 宗法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刘敬先、殷孝祖、杨延宗、汤显祖”等信息可知,这些人名明显受宗法观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人名受宗法观念影响,而程朱理学把儒学推到新的高峰,故A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属于继承制度,与材料强调宗法制的影响不符,故C项错误。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与材料强调宗法制的影响不符,故D项错误。 7.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材料“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反映了分封制下士、庶民重家而轻国,这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B正确;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应该具体分析,故A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的消极作用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8. 《韩诗外传》说:“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而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其地,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君,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也。”材料反映了 A. 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度的纽带 B.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C. 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D.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答案】A 【解析】材料“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反映的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认为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故D项正确;D项包含在A项之中;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安土重迁,故B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私有财产”。 9. 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 A. 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B. 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 C. 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D. 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制度”是秦朝在全国实行的郡县制,郡县制下地方官员“都是皇帝的雇员”,皇帝可以动员全国人力、物力,“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国家机器的效率很高,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制”是指分封制,故A项错误;科举制是隋朝开始的,故B项排除;内阁制是明朝实行的,故D项排除。 10. 《左传》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进入仕途),人臣隶圉免(服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由民)”。春秋时期这些现象的流行 A. 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表现 B. 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 C. 是军功爵制实行的开端 D. 说明郡辖县的行政建制日趋普遍 【答案】B 【解析】分封制最大的特点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材料信息表明不再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这种现象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新的生产方式,排除A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 11. 《全球通史》中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文中的“第一次”制度变革主要是指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 家国一体政治开始确立 C.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D. 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第一次制度变革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故A项正确;家国一体政治开始确立于西周,故B项错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于秦朝,但这不是制度变革,故C项错误;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在1912年,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公元前221年”、“制度变革”等信息,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12. 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 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国与家尚未分离 C.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九卿中各国职位分工明确,但不能体现彼此牵制,A项排除。材料提及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可见其为皇帝私家服务,“家”与“国”同治,B项正确。“分层管理”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排除。D项是郡县制实施的意义,与材料旨意无关,排除。 13. 我国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教,得秦始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中国之教”,得秦始皇而后行,其中“中国之教”主要指的是 A. 统一六国,实现统一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沿用,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B项符合设问。灭六国,实现统一,是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前提,故A项错误。C项是秦朝的治国思想,与设问强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表现,故错误。 14.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蕴涵的观念是 A. 天人合一 B. 天圆地方 C.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D. 皇权至上 【答案】D 【解析】“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反映出皇权至高无上的理念,故D项正确;“ 天人合一”指的是“天道”和“人道”是合一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天圆地方”的观念,故B项错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故C项错误。 15.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 A. 皇帝制度 B. 郡县制度 C. 大一统制度 D. 世袭制度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指出秦汉帝国的国家形态,秦汉时期整个国家实行的郡县制的管理模式,故选B。皇帝制度不属于国家形态范畴,故A错误; 世袭制度不属于国家形态的范畴,故排除D;大一统不是国家形态的特点,故排除C。 16.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这里的“罢侯置守”是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郡守可任命县令 B. 职位可以传给儿子 C. 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D. 接受宰相的任免 【答案】C 【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县令是由中央来任免的,地方长官无权干涉;B选项错误,郡守的职位不是世袭的,而是听从中央的安排;C选项说法正确,丞相是百官之首,地方长官要随时汇报;D选项错误,郡守是由皇帝任免,宰相无权管理。 17.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 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D. 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故A项正确;西周的“共主”不是集体统治,地方分权和诸侯割据,故BCD项错误。 18. 《史记》和《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A. 官方意识形态一致 B. 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C. 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D. 社会演进趋势相同 【答案】D 【解析】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汉武帝后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秦汉时期的官方意识形态并不一致,故A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汉朝对秦朝制度的继承,未强调思想控制的相关内容,故B错误。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且材料未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相关内容,故C错误。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始形成;“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两汉基本沿袭秦朝制度,但汉朝在废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有所变化。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时期发展为刺史制度,承袭秦朝的郡县制,为确保刘家天下,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总之,汉朝承袭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说明秦汉时期社会演进趋势相同。故D正确。 19. 《韩非子•显学》云:“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求贤于他国的情况也相当常见,特别是秦国,尤以善于使用外来的客卿著称。以上现象反映了 A. 封建制下等级观念破坏殆尽 B. 任人为贤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普遍现象 C. 封建官僚政治制度自此确立 D. 抑制旧贵族势力成为这一时期中心任务 【答案】B 【解析】 求“贤”于他国的情况也相当常见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意在强调任人为“贤”成为了战国时期的普遍现象,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封建制下等级观念是森严的而非破坏殆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战国时期封建官僚政治制度并未确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任人唯贤而非抑制旧贵族势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0. 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疆城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文景两代的政策 A.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解决了“王国问题” C. 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D. 调整中央行政体制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郡国只是数量出现了下降,并未完全废除,故C错误。题干中只是写明了王国数量的减少,郡数目的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王国问题”并没有解决,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了“王国问题”,故B错误。减少王国数量,增加郡县数量,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正确。题干所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故D错误。 21. 《二十四孝》记载: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刺史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答案】B 【解析】“郭巨埋儿”而被荐举为孝廉,典型的反映出了察举制的选官标准,即注重品德,故B项正确;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能,故A项错误;刺史制度是汉代监察地方的制度,故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故D项错误。 22. 汉武帝时,任用品级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奏章,参与内朝事务。魏晋时期尚书职权不断扩大,尚书令日益尊贵,又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重要的行政机关。这一变化体现出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尚书省长官拥有部分决策权 C. 相权被君权侵夺与复位 D. 尚书从位卑权重到位高权轻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度,削弱了丞相的权力,魏晋隋唐时期尚书省的权力逐渐扩大,丞相权力扩大,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中央机构的调整,没有涉及地方问题,A不正确;古代中国最高决策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B不正确;材料表明隋唐时期尚书省权力较大,D“位高权轻”说法不正确。 23. 唐太宗时期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说明唐代 A. 监察体系日益完备 B. 三省制名存实亡 C. 官员众多效率低下 D. 皇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D 【解析】唐朝设立“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其主要目的是分散宰相的权力,从而加强皇帝权力,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监察体系,A错误;三省六部制度并不是名存实亡,B错误;官员分割宰相权力,并不能说明效率低下,C错误。 24. 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A. 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B. 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C.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D.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科举制度“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即把知识分子纳入到统治集团,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错在“根除”;材料中没体现出皇权的统治地位,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科举制的公平性,故C项错误。 点睛:题干中智力精英指的是知识分子;然后结合“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以分析出答案。 25.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利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面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A.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答案】D 【解析】材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反映了宋代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这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故D正确;宋代路制与扩大宋朝疆域无关,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文武分权的特点,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打破市坊的界限的问题,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学生可以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6.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 A.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 B. 降低了行政效率 C. 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 D. 限制了皇权滥用 【答案】C 【解析】 根据“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可知,古代封驳制度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提高决策的正确性,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古代封驳制度提高决策的正确性,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封驳制度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 27.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答案】C 【解析】材料“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说明行省制下行省权利过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管理,C正确;行省制下,行省长官及下属官吏由中央任命,受中央节制,不是分封制的复辟,排除A;根据材料“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说明行省制没有改善中央对地方管理,排除B;通过材料“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可知,这是作者的假设,并没有出现地方割据,排除D。 28.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 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B. 宋提点刑狱司与明布政史司 C. 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D. 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答案】D 【解析】唐朝政事堂是常设的由门下省、中书省与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共同参与行政的地方,宋代的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的职权,所以D项符合题意;西汉的州刺史负责地方的“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明监察御史是中央的检察官员,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故A 项不合题意;提点刑狱司是宋代中央派出的“路”一级司法机构,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明通政司是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故B不符合题意;东周时期的诸侯国和元朝的行省都是地方行政区划,但是两者的职权不同,诸侯国的权力很大,可以挑战中央,元朝的行省职权范围要小于东周时候的诸侯国,故C项不合题。 点睛:解题时,一是要紧扣“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等要求,一是要对备选项进行准确的分析归纳,明确刺史、政事堂、诸侯国、行省、监察御史、中书门下、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等官职的地位与权力, 29.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御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A. 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B. 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 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D. 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答案】C 【解析】“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与强化轨迹相反,C正确;A中有效手段不符合事实;B中消亡不符合事实;D中监察百官属于监察机构职责,不符合材料主旨。 30.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仅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约占总数的57%。它表明中国古代自汉以来 A.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B.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 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D. 追谥准则渐趋完善 【答案】A 【解析】“仅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是因为明清时代对官员的思想控制加强而导致的,即材料强调了自汉以来思想控制日趋严密,但材料并不涉及行政效率以及官僚机构膨胀的问题,材料也未强调追谥准则渐趋完善的问题,所以本题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31.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是东西文明的首次碰撞 B. 外来文明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C. 晚清王朝没有把握住近代化的机遇 D.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主要阐述了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故选C;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洋务运动,排除D;AB偏离题干主旨,排除。 32.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出 A. 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B. 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 C. 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D. 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B 33. 1853年,由于反清组织小刀会占领上海部分地区,1853年至1854年间外国领事暂代清政府收取上海的关税。1854年6月清政府与美英法三国领事会谈并达成协议,成立一个由三名领事代表组成的税务司署——上海海关税务司。该机构的设立 A. 使得中国的海关收入大量流失 B. 是清政府面临政治危机的产物 C. 缓解了清政府与列强间的矛盾 D. 标志着中国海关走向了近代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农民起义军占领上海,导致上海海关税收无法正常进行,影响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往来;为了保证上海中外贸易的正常进行,外国势力暂时接收上海海关;之后,面临内忧的清政府与之谈判,被迫将上海海关交予外国人,成立了上海海关税务司,由外国人收税后交予清政府;故材料反映上海海关税务司的设立是清政府面临政治危机的产物,B项正确。材料强调上海海关税务司设立的背景,而不是中国的海关收入大量流失,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清政府与列强间的矛盾,而是强调上海海关税务司是清政府面临政治危机的产物,排除C。中国海关走向近代化是在1861年成立海关总税务司,排除D。 34.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未与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这是因为它正忙于 A. 民族解放战争 B. 应对国家分裂 C. 解决经济危机 D. 反击德国纳粹 【答案】B 点睛:明确《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美国的当时的状况。 35. 一场战争前,英国在中国的利益遍于南北。此战后,情势大为不同:东北与长城内外、黄河流域、西南和福建分别为俄、德、法和日本的势力范围。此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东北与长城内外、黄河流域、西南和福建分别为俄、德、法和日本的势力范围”反映的是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结合所学可以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后,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 36. 1899年,美国向各国提出有关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各国对他国在中国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内的通商口岸、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这一政策 A. 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B. 保障了美国对华侵略取得优势地位 C. 必然得到列强比较广泛的赞同支持 D. 扩大了美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租借地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来看,“门户开放”政策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列强中也有反对这一政策的,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这一政策对美国来说,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此后美国在侵华列强中地位日益重要,开始积极谋求侵华霸权。对中国来说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的矛盾,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与妥协的方案,使中国陷入列强同盟的宰割之中。 37.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 A. 滥杀无辜百姓 B. 极端排外情节 C. 盲目排斥洋货 D. 维护传统社会 【答案】B 【解析】“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等字眼意在强调义和团的极端排外,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的排外而非滥杀无辜百姓、排斥洋货,更非维护传统社会,所以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38. 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则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 A. 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B. 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C. 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D. 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面对民族危机,义和团运动、改良派、革命派、东南地区的洋务派有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这说明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故A正确;“东南互保”并不能说明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提取材料关键信息“义和团运动、改良派、革命派、东南地区的洋务派”,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各阶级派别应对民族危机的方式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9.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在北京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有关该条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C. 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多国参与了该条约的签订 D. 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是1911年清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11个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故答案选C。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A错误;B项指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D项是1899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产生的影响。 40.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款项如下:“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拆除大沽北炮台3000元……”这次会议召开于 A. 19世纪四十年代 B. 19世纪末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五十年代初 【答案】C 【解析】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这次会议与《辛丑条约》有关,因此选C项。ABD项不符合史实。 41. 清末,义和团等各种自发性反侵略组织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的势力。《辛丑条约》后,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反映了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列强侵华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为主 C. 列强由攫取经济利益为主转为对中国的瓜分 D. 中国的反动势力变成为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答案】D 【解析】《辛丑条约》后,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反映了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错误;《马关条约》后列强侵华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为主,故B错误;《马关条约》后列强由攫取经济利益为主转为对中国的瓜分,故C错误。故选D。 42.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B.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C.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D.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答案】A 【解析】从清政府不打算按照条约办事到清政府严格按照条约办事,同时也要求对方也要按照条约办事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清政府在外交方面的进步,即清政府的外交是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所以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说明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错误,错在“维护主权”;材料中无法体系对条约的全面回绝,故C项错误。 43. 在东北抗联部队与伪军作战中,经常出现“唱着打”的场面,即:喊话、唱歌、射击轮番进行。在东北抗联诸多的歌曲中就有《劝满洲士兵歌》《劝夫回头》《千万别上鬼子当》《满军哗变歌》等十余首作品。这些作品 A. 宣传我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瓦解敌人斗志 B. 扭转了东北抗战的根本形势,分化了日军阵营 C. 保障抗日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D. 促进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共赴国难 【答案】A 【解析】为了贯彻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抗联部队非常重视对伪军的争取教育和分化瓦解工作,抗联歌曲便在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东北抗联部队与伪军作战”,不是分化日军阵营,排除B;C夸大了歌曲的作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东北抗联部队瓦解伪军的歌曲,与国民党无关,排除D。 44. 1936年9月20日,法国巴黎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以“联合全欧侨胞,不分党派、职业、阶级、信仰,实行全民团结、抗日救国并增进华侨福利”为宗旨,率先实现跨国家、跨地区华侨抗日团体的统一,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反映了 A. 日本全面侵华,华侨积极支援抗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国际社会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全民族抗战思想被广泛认同 【答案】D 【解析】日本全面侵华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排除A;西安事变和平倔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元旦,排除C ;材料仅仅反映的是华侨的“全民团结、抗日救国”主张,排除D。 45.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故事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的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女学生、13个风尘女子以及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下列对当时抗战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转向合作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 C. 日本占领广州,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消极抗战 【答案】B 【解析】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A项指的是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排除;B项是在1937年9月,符合题目要求;C项是在1938年10月,排除;此时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还是积极抗战的,D项与史实不符。故答案选B。 46. 有抗日将领在评价某战役时指出,这一行动的伟大意义在于“我们反攻了敌人,振奋了华北的人民……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该战役是指 A. 平型关大捷 B. 徐州会战 C. 百团大战 D. 枣宜会战 【答案】C 【解析】题眼是“华北”。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与“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不符,故A项错误;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抵抗日军进攻的战役,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破除铁路沿线据点,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 枣宜会战不是敌后战争,D错误。 47.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国民政府发布这一布告是在 A.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 七七事变爆发后 C.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 【答案】C 【解析】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8日美对日宣战,9日国民党对日宣战,所以中国正式对日宣战即国民政府发布这一布告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所以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48. 据相关资料显示: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说明了 A.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C. 中国对苏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 D. 中苏已经由敌对关系转变为盟友 【答案】B 【解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主要是战争形势的需要,中国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限制,说明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B正确;A是1937年9月已经形成;C是建国后实施;D中盟友不符合事实。 49. 梁漱溟说强国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抗战四年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这反映出 A. 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 B. 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 C. 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 D. 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 【答案】B 【解析】梁漱溟的观点体现出抗日战争时期持久战的合理性。日本在占据绝对优势下依旧难以短时间内灭亡中国,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中国领土广袤,可以牵制敌人,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开始”二字;C选项错误,这是日本方面的因素,材料提到的是中国方面的因素;D选项错误,从材料来看,日本占据绝对的国力优势。 50. 2015年9月3日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 A. 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B. 赢得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 C. 为世界赢得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D.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答案】A 【解析】之所以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是因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故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未能赢得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61题13分,62题12分,共25分) 51. 选官制度是保证统治秩序的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但到秦汉时期便不同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日“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切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官制度及其标准,并从材料中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隋朝科举制形成的的时间,并归纳其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答案】(1)标准:血缘、门第、等級、世袭。 (2)制度:察举制。 标准:贤良、孝廉。 影响: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国家统一;选官标准趋于客观公正。 (3)时间:隋炀帝时形成。 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逐步放宽录取标准。 (4)认识:选拔人才标准和方式趋向公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 (1)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联系所学可知,汉代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其标准是贤良、孝廉。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 (3)联系所学可知,科举制在隋炀帝时形成。科举制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等信息归纳得出。 (4)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应当联系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知识来回答。 52. 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历史事件的结果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结合所学内容,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怎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答案】(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或者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2)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3)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可知历史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等方面思考作答。 (2)根据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可知,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可知日本试图为战争推卸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等方面驳斥日本的观点。第二小问,关键是理解问题,实际考查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意义,学生联系课本知识即可作答。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等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