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宿州市汴北三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理科)‎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谷”具体指( )‎ A. 私田的大量开垦 B. 商人地位提高 C. 诸子百家争鸣 D. 诸侯重视教育 ‎【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代,政治上是争霸和兼并战争,思想上出现不同学派之间既互相诘难、辩驳,又互相吸收、融合的百家争鸣现象。因此“宽容”是指诸子百家争鸣。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能体现“宽容”的特点,排除ABD项。‎ ‎2. 历史探究课上,教师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进行设计,提出三个观点,让学生讨论,以便加强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观点1:“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观点2:“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观点3:“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上述观点所对应的思想是 ( )‎ A. 1—儒,2一法,3—道 B. 1—儒,2—道,3—墨 C. 1一墨,2一法,3—道 D. 1—道,2一墨,3—儒 ‎【答案】A ‎【解析】观点1强调的是品德问题,这与儒家思想的观点一致;观点2强调的要严格惩罚,这与法家思想一致;观点3强调的是自我觉悟,与道家的无为思想吻合,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其他选项都不满足要求。‎ ‎3.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演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仁者爱人   ②存天理,灭人欲    ③独尊儒术     ④民贵君轻 ‎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①是孔子的思想主张,②是宋代程朱理学的主张,③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④是战国时代孟子的主张,所以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④③②,故答案选B,A C D三项组合时间排序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 ‎4.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通过材料中“注重实践的政治家”“把商人和学者看做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可知这一学派注重实践、重农抑商和反对儒家,这与法家思想一致,故选D。儒家重视学者,A不正确;道家消极避世,不是注重实践的政治家,B不正确;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重视商人,C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诸子百家 ‎5.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 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 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C. 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D. 促进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 ‎【答案】D ‎【解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复存在,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思想上统一巩固了西汉王朝政治的统一,使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6.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 孔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王阳明——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C. 程颐——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D.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是程颐,“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天下为主,君为客”正是黄宗羲,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儒家思想组合 ‎ ‎【名师点睛】这类试题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为干扰题肢,这类题目不难,不过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历史学“宽”,对重要的事实、重要的史实,一定要尽可能的弄懂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而遗憾丢分。‎ ‎7. 某天,临上课时,同学甲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有点冷。”同学乙说:“今天的风凉爽,好天气。”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 A. 柏拉图 B. 苏格拉底 C. 普罗泰格拉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同样的天气,两位同法却有不同的说法,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想法,这是在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是普罗泰格拉,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普罗泰格拉 ‎ ‎【名师点睛】在做此类问题时首先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然后可以运用排除法、直选法(即在全面理解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直接确定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8.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 正统的孔孟学说 B. 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C.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答案】B ‎【解析】董仲舒将先秦儒学发展为新儒学,不仅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政”“民本”思想,而且也糅合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来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故答案为B项。董仲舒新儒学是经过改造的孔孟学说,排除A项;程朱理学是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9. 导政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 A. 抗清斗争高涨 B. 社会相对安定 C. 西方思想的影响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主要考查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解放潮流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具有民主色彩思想之所以能够产生,从经济基础上看,主要是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以及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点也是最为根本的。综上,故,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原因 ‎10.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最恰当的评价应是( )‎ A. 都是片面的 B. 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 都阻碍了历史发展 D. 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答案】B ‎【解析】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适应了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顺应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背景下建立民主政治的需要,两者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故答案为B项。A项评价错误,排除;二者都推动了历史发展,排除C项;黄宗羲的思想不利于封建统治,排除D项。‎ ‎11.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A.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B. 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 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D. 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主要阐述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起到积极地作用,但是在西方却发挥了重要的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西社会环境不同,因此A的表述符合题意;B项偏离材料主题;C说的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标志是四大发明,和材料问题无关;D项说法本身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评价 ‎1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千古名句,诞生于 (   )‎ A. 初唐 B. 盛唐 C. 中唐 D. 晚唐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名句,王勃的初唐诗人,故BCD排除,A项正确。 ‎ ‎13.‎ ‎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B ‎...............‎ 点睛:材料“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4. 苏格拉底与人交谈时,总是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对方回答,鼓励对方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孔子经常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也很乐于接受学生的提问; 并通过回答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 )‎ A. 启发引导 B. 平等相待 C. 辩证思考 D. 逻辑推理 ‎【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用一种提出问题的方法来促使学生思考的方式进行教育,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启发引导。故答案为A项。这种方法不能体现平等相待,排除B 项;辩证思考指的是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这种方法也不属于逻辑推理,排除D项。‎ ‎15. 著名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死后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其棺木外形设计是是这样的,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对这一设计寓意最合理的理解是 ( )‎ A. 卢梭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 B. 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C. 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D. 卢梭背叛了基督教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卢梭并不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卢梭的思想也并未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卢梭也并未背叛基督教,“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说明指引了光明和方向,照亮了未来道路,意在强调卢梭的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故B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卢梭 ‎16. 马克思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是指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答案】B ‎17. 《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 因时因地制宜 B. 多种经营 C. 人定胜天、天遂人愿 D. 重农抑商 ‎【答案】A ‎【解析】“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是指要顺应天时,裁量地利,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收获多,如果违背规律,就会没有收获。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 ‎18.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A. 经济停带倒退 B. 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D. 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答案】C ‎【解析】封建社会的中国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阻碍了科技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未能推进社会变革。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 ‎19.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 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 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 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是在东汉,雕版印刷术是在唐朝,金属活字在当时尚未出现,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才提高了印刷的速度,所以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活字印刷 ‎ ‎【名师点睛】高考历史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但是需要考生们特别注意的是审题的最基本做法是把题干和备选项细看一遍,千万不要只看一半就作出选择,而一定要把选择肢看完。‎ ‎20.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文学成就,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符合宋词的风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唐诗的代表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属于楚国楚辞的典型风格,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项,排除其他。‎ 二 非选择题(共2题,一共40分)‎ ‎21. 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 ‎(3)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 ‎【答案】(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 ‎(3)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与法制。法国大革命 ‎【解析】(1)材料一选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据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材料二是卢梭的言论,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据此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启蒙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是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在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对“人”又作了进一步的认识: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讲到的伟大人物是指启蒙思想家,他们主要代表是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与法制等思想原则。启蒙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所以材料中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法国大革命。‎ ‎22.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 ‎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答案】(1)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 ‎(2)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发达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等等(其他观点,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传统儒学使中国人缺少创新思维,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抑制了科技发展的活力,科举制度导致中国科技发展的人才不足,农业经济无法为中国科技发展充足的动力等等。(其他观点,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一以表格形式说明公元1-1500年,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500年后走向衰落,材料二“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2)本题材料“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反映了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作答即可。注意要答出相关知识点,如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本题是对第一问的现象作出原因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都是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都是明清时期中国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的原因。学生需注意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作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原因 特点 影响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