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2018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孟子·告子》曰:“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奖赏),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贪宫) 在位,则有让(贵罚)。”这说明 A.中央集权已经确立 B.周王权威至高无上 C.赏罚诸侯以地为据 D.考察监督维护分封 2、唐代的取士原则事实上兼顾着士人的平日才学与科场表现,有时主考官还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由此可见唐代科举 A.沿用九品中正制 B.录取限制较为苛刻 C.存留察举制痕迹 D.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3、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玩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绕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A.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剂据 C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相互矛盾且不符合历史事实 4、“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革命元老昊玉章曾回忆道; “当时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学子纷纷集会、情愿,康有为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国强。”他们上书要求拒签的和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的》 C.《马关条的》 D.《辛丑条约》 6、黄炎培回忆:“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革命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预废、放荡行为,有些减少,有些完全消灭……总之……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 B.使国民体质大幅度提高 C极大地解放了民众的思想 D.彻底地改变了使社会风俗 7、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额和组成的变化是民主革命特定阶段发展态势的表现。如下表所示,导致表中党员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国民党右源叛变革命后的屠杀政策 ②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③南昌起义直接促成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④农民阶级已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机密。……(五)无论从消耗敌人实力或击破敌人主力着眼,武汉必须坚守到底,并应疏散武汉人口,以期减少因敌机轰炸而发生之损失。”对这一文件理解正确的是 A.属于淮海战役期间 B.出现在抗战初期 C.体现全面抗战略线 D.作战任务如期实现 9、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成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 A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B.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0、“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級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11、20世纪50年代,对于即将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积极准备了方案并将参加会议的国家除中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外,分为下面表中几种类型。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 类型 部分代表国家 和平中立”的国家 印度、缅甸、印尼、阿富汗 接近“和平中立”的国家 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 反对“和平中立”的国家 泰国、菲律宾、土耳其 A.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积极奉行非集团的政策 12、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则是具体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等。该政策 A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抗衡 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 D.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 13、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民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仲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城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4、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这段话意在阐明雅典 A.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民众思想深受束缚 C.政治生活特色鲜明 D.民主制衰落的根源 15、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外事大法官,外事大法官在审理涉外案件时,一方面不能援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诉讼程序,另一方面又无其他明文规定的诉讼程序可供依循,客观上使其只能通过行使“自由心证”的裁量权,自行创制诉讼程序。“自由心证”教量权的行使 A.以保障罗马帝国公民的权利为前提 B.反映出罗马法基于实际逐步完善 C.调节的是罗马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 D.因随意解释法律而损害平民利益 16、据统计1789--1998年,遭美国国会众议院弹劾、参议院审判的文职官员共有16人,其中总统2人,内阁部长1人,参议员1人以及法官12人。其中有7人(全部是法官)被审判定罪并被免去公职。对以上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不利于维护司法的独立性 B.违背法育终身任职的规定 C.体现国会弹劾权的威慑力 D.体现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 17、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因而,“普鲁士不可避免地湮没了德意志”。下列关于德国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后的表述,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建立了邦联体制 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 C.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鲁士任命 D.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倒退 18、“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连,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根植于俄国历史士壤之中。”材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旗帜 B.冲击了西方的现代化模式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相关 D.是俄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9、1947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召开华沙会议,苏联领导人要求“加强斗争,反对新的战争威胁,号召团结一切民主力量和反法西斯力量以对抗美帝国主义从政治和经济上奴役欧洲的计划”,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这一事件 A.导致了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加速了冷战对抗的进程 C.打破了美国对东欧的经济封锁 D.促成了华约组织的建立 20、“危机期间,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立场远比赫普晓夫强硬,他曾建议苏联对美实施报复性核打击,他的强硬立场与苏联力求控制危机的想法不相符。”这场“危机” A.推动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触发了二战后东亚大规模局部战争 C.使古巴核大国地位得到承认 D.在美苏妥协后用谈判方式得以化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基本特点。闽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封建”各诸侯国,它们实际是包含着宗族血缘与区域地缘二元因素的混合体……秦 的大一统建立在诸国各自区域统一的基础之上,“大一统”与“封建制”最鲜明的区别,就在于以流通的官僚制代替世袭的贵族制,封国尽变为由中央任命的郡县职官来治理,……各级贵族,特别是诸侯国君素质的下降与腐败成风,迟阜会动摇统治的“合法性”庸弱者不胜其位,强悍者不安其位。为着经齐和政治权益资源的再分配,贵族阶级内部将一己私利置于“名分”之上……正是贵族阶级无意识地自坏规则,自掘坟墓,导致变局的发生。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自秦至唐末共一千一百多年,分裂时期长于统一时期。其中做到集权于皇帝手中的,只有三百六十余年。其余时间,战乱频繁,朝廷失控,宦官、外威、军阀轮番割据,实际上可称为贵族分权制的统治时期。汉、晋、唐时均大分诸王,宋代开始实行了真正的中央集权。罢落镇,以文臣代之,夺其权柄,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皇子亦不世袭。这样,封地和世袭的两个宗法分封制的特点都消失了。自宋至清末九百余年中,历代帝王及其中枢政府掌握了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大权。 ——摘编自恽奇《试论我国封建社会由贵族分权制向官僚集权制的转变》 材料三 在秦以降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国家政治文化体制方面并不完全是“大一统”或一元化的结构,而是在相当多的方面呈现出复合建构,如皇室“家天下”的贵族政治与郡县官僚政治的并存复合,……由于统治者利益驱使和政治生存环境的压迫,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往往成为统治者手中交替使用的政治“武器”,在贵族政治的相关政策方面,统治者往往忽左忽右,招摆不定。……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二者的主辅复合,都可以归入战国以后“权力塑造社会”的整体模式。 ——李治安《关于秦以降皇权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的复合建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贵族政治退出政治舞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泰朝是如何打破西周“宗族血缘与区域地缘二元因素的混合体”的? (4分) (2)材料一、二关于育僚政治起点的看法有何不同?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立论依据。(5分) (3)材料三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以史实说明“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往往成为统治者手中交替使用的政治‘武器”。(3分) 2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5月5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5月7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5月19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月5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外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他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拖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6分) (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4分) 23、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还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曾称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作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的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的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3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3分) 24、近代美国和德国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力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聚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得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二 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地方分权,并且在其分权的幌子下又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中的大多数人手中。但 宪法规定,若两院议员2/3 多数认为必要,可提出对联邦宪法的修正案经适当方式批准后即可生效,又赋予宪法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增加了联邦宪法的生命力。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 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4分) (2)美国议会民主制开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新模式。据材料二,归纳美国议会民主制的特点。(2分) (3)据材料三,概述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近代美、德代议制的不同特征有何认识?(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 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及战后形势的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形成了:一方面是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的政策,目的在于摧毁帝国主义和巩固民主;另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的政策,目的在于加强帝国主义和绞杀民主。它们鉴于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已成为一种障障……同时也就用新战争的威胁来支持这一运动。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材料三 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悬,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 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已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一部分命运。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 ——《欧洲由对抗走向统一,国家间相互制衡为必要条件》 (1) 在苏联人民庆祝对德作战胜利之时,乔治·凯南却说“战争才刚刚开始”。结合有关史实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3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所产生的影响。(2分)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的表现。(2分) 它对我们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提供了哪些启示? (2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10:DCCAC CABBA 11-20:CDCDB CBDBD 二、非选择题: 21、(1)素质的下降与腐败成风,破坏宗祛制、分封制;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完成国家统一。(4分) (2)材料一: 始于秦朝: 材料二:始于宋朝。依据: 汉至唐均有贵族政治,国家长期分裂;宋代贵族不再世袭,不再拥有封地;宋代废除藩镇,文臣治理地方,将兵权收归中央,税收收归中央;完善科举制。(5分) (3)认为中国政治体制呈现皇室“家天下”的贵族政治与郡县官僚政治的并存复合状态。(2分)说明: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削弱诸候国(1分) 22、(1)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4分) (2)举措: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2分) 积极作用:国民党的革命性增强,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促使民众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4分) (3)实质任务: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 主要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4分) 23、(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 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4分) (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 策略:依法治国。(3分) (3)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3分) (4)特征:初建;曲折;发展完善。(3分) 24、(1)问题;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力分配;大州和小州的矛盾。 解决:联邦政府拥有大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选举中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确定。(4分) (2)特点:地方权力与联邦权力相互制衡;以权力分立防止过度集权。(2分) (3)特征:议会选举体现民主性,但未能组成政府;议会拥有立法权,但不能监督政府;议会立法受行政权力的控制。 成因:德国在长期分裂后完成统一,巩固统一成为首要问题;普鲁士专制色彩浓厚,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4分) (4)认识:美、德代议制的差异是由各自国情决定的;权力制衡方面的差异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 25、(1)行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1949年成立“北约”军事集团等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 (2)分别导致了“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最终形成了两大阵菅的“冷战”对峙局面。(2分) (3)表现:法国与欧洲部分国家联合(或欧洲国家在合作中共同发展或成立欧共体)。(2分,若答“欧盟”不得分) 启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应结束对抗,加强互信,合作共赢。(2 分,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