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9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48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来源:Z|xx|k.Com]‎ ‎1.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2.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小农阶级影响了古代中国政府决策的制定 ‎ B. 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的治理注重血缘关系 C. 宗族自治表明中央政府放松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宗族自治有助于消除藩镇割据现象的出现 ‎3.贾谊说:“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郡,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在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一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作者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 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 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加 C. 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D. 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严重威胁中央财政 ‎4.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5.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 A. 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 B. 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 C. 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 D. 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 ‎6.清朝对东北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发展创新。入关前到清初实行八旗制;清代前、中期实行以八旗驻防制为主体、多种体制并存的管理体制;晚清时期则普遍设立州县,最终建立行省体制。清朝东北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反映了 A. 满汉民族关系十分融治 B. 专制皇权高度强化 C. “大一统”思想不断发展 D. 地方治理困难重重 ‎7.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 A. 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 B. 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 C. 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 D. 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8.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从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 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C.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D.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9.康熙晚期初创一种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为此曾一度将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白釉素瓷运至京城,由宫廷造办处画师精心绘制纹饰,再由专门机构烧制而成。这一瓷器品种应是 A. 青花瓷 B. 青瓷 C. 秘色瓷 D. 珐琅彩 ‎10.明代后期在景德镇的部分民窑中出现了“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的现象,这说明当时的私营手工业 A. 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B. 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 C. 孕育着雇佣劳动关系 D. 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11.雅典城邦时代戏剧流行,在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在同一个时段里经历同一种感受,他们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这表明戏剧公演 A. 强化了雅典“人人平等”的原则 B. 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开放性 C. 调动了雅典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D. 培养了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 ‎12.“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材料说明 A. 罗马法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 B. 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完善 C. 自然法理念适应了近代社会的发展 D. 罗马法程序严谨内容详尽 ‎13.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中写道:“‘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享权力。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制度无质变 B. 光荣革命确立少数贵族专制统治 C.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掌握议会 D. 工业革命是当时政体完善的根源 ‎14.1937年,罗斯福再次当选为总统后对他的助理说:“首席大法官领我宣读誓词,当他读到‘捍卫合众国宪法’时,我心里就在说:‘嗯,但这是我所理解的宪法,它灵活性十足,可以应对民主提出的任何新问题——而不是你们最高法院所树立的那部宪法,纯粹是进步和民主的路障。”’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解决危机必然以牺牲民主为代价 B. 总统在非常时期欲加强其行政权 C. 罗斯福新政破坏了三权分立原则 D. 最高法院阻挠了总统的新政之路 ‎15.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16.中国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此次战争结束后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17.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1913年7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平均每10人就有一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这表明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民主政治体制保障了言论自由 C. 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D.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 ‎18.吴晓波在《跌荡100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 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 B. 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C. 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D.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19.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下表是部分地区农会会员数的变化情况。对下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时间 ‎ 广东 ‎ 广西 ‎ 湖南 ‎ 湖北 [来源:学科网ZXXK]‎ 江西 ‎ 山东 ‎ 直隶 ‎ ‎1926年6月 [来源:学§科§网Z§X§X§K]‎ ‎647766 ‎ ‎81440 ‎ ‎38150 ‎ ‎4120 ‎ ‎1153 ‎ ‎4 ‎ ‎1342 ‎ ‎1927年6月 ‎ ‎700000 ‎ ‎81440 ‎ ‎451740 ‎ ‎2502600 ‎ ‎382617 ‎ ‎284 ‎ ‎360 ‎ A. 当时南方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明显好于北方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会会员迅速增加 C.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 D. 农会是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重要内容 ‎20.“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 A.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 C.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1.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预言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C.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 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22.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 A. 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 C. 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 D. 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 ‎23.2019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24.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约瑟夫·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 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依然遥遥领先 B. 国际力量分散,多极格局已接近形成 C. 美国的军事、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D. 从不同角度,“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的说法都准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计25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的竞争环境,强化了人们对各自国家的认同。秦统一中国使一统天下的国家观获得政治上的实现。到了西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更进一步地被意识形态化。自汉魏之际开始,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唐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很多例证,也证明了这一点。两宋士人基本达成一种道德共识:凡沾旧国一命之恩者。不应再改仕新朝。面对金兵的南下,华北民间自发组织的“民兵”、“忠义军”等抗金武装表现突出。清代在修撰《明史》时也专设《贰臣传》以待明朝降臣,这可看作是加强国家认同的一种举措。 --摘编自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材料二: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后来,同盟会在政纲中又阐述了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间的逻辑。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庄严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随后,在清帝退位诏书中也承认:“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位共和立宪国体”。这表达出满洲人对新国家的认同。 --据《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清帝退位诏》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国家观的变化趋势,并简析这些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12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国家观相比,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家观有何发展,并对其予以简要评价。(13分)‎ ‎26.材料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法之一,它以六十年为一循环周期,从甲子到癸亥,周而复始。(共计12分)‎ ‎19世纪以来戊戌年中外历史大事简表 干支纪年 ‎ 公 元 年 份 ‎ 中国 ‎ 外国 ‎ 戊戌 ‎ ‎1838 ‎ 黄爵滋呈《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主持禁烟事务 ‎ 摩尔斯首次公开示范电报;英法美等国商人在广州走私鸦片;施莱登提出了细胞学说的主要论点 ‎ ‎1898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百日维断”与京师大学堂成立;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 英国人亨利·林德菲尔德成为世界上首位因车祸死亡的人;美西战争后,美国夺得西属大片殖民地;居里夫妇发现了化学元素镭 ‎ ‎1958 ‎ 中朝发表联合声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撒出朝鲜;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发展规划纲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最后一台蒸汽机车头在荷兰开进博物馆;美国继苏联之后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英美科学家完成核聚变试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 ‎2018 ‎ 改革开放以来的第24 个“中央一号文件”‎ 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列装空军作战部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 ‎ 第48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2022相约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向世界发出邀请 ‎ 请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围绕“六十年一甲子”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主题鲜明,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选修题(三选一,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卡,共计15分)‎ ‎27.[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8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7分)‎ ‎28.[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 材料: ‎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盟国将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以往不同,盟国不是只举行一次会议,而是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有公开的、也有秘密的,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其中,以 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及通过的公报、协定和密约最为重要。此前的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都可看作雅尔塔会议的准备。雅尔塔会议继承和发展了上述会议的成果,对某些协议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此后举行的旧金山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则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原则的补充。雅尔塔体系指的就是上述所有协定的总和。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它承认了美苏各自的实际军事控制线。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雅尔塔体系形成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雅尔塔体系。(8分)‎ ‎29.[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作为国民党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廖仲恺排除了国民党右派的种种阻挠,忠实地执行孙中山的政策。他提出:“我们不独要革军阀与帝国主义者的命,我们并且要革‘反革命派’的命,这才是彻底的革命工作。”在他看来,全世界只有俄国解决了社会制度问题,中国“若能够有所树立,除非是建一社会主义的国家”。他坚信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国民党起死复生,成为“一个新生命”的重要因素,认为“要想打倒帝国主义,非与共产党亲善不可”。他还认为:“占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农工阶级,那一派人替农工阶级打消压迫他们的力量,便是革命派。反而言之,凡与军阀帝国主义者妥协,并压抑农工的人们,便是反革命派。”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党“一大”后廖仲恺的主要主张。(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廖仲恺对国民革命的贡献。(9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B B D C B D D C D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B B D B C B B A[来源:学*科*网]‎ C A D ‎ 25(1)趋势:从对地方政权的认同发展为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从政治上的认同到意识形态的认同;从上层统治者的认同逐渐向社会下层百姓的认同扩展;对本朝的认同逐步强化。 原因: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或“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统治者强化集权统治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因素(如民族对立、政权并存等)的推动等。 (2)发展:突出主权在民;认同共和国,反对封建专制;强调对不同族群利益的尊重;平等对待各民族。 评价:立足于救亡的现实需要;代表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或“推动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强化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有利于保证我国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26.‎ 示例一:论题:中国从屈辱贫弱走向民族振兴。论述: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各阶层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如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清末新政,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都未能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取得国防、科技的重大成就。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如核能、火箭技术和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位居世界前列,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各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结论:近代中国是西方列强侵华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道路的发展史,也是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示例二:论题:从学习西方思想到理论自信。论述:1840‎ 年以后,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各阶层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如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自由、平等思想;陈独秀等人高举“民主”“科学”旗帜。这些救国方案先后失败。中国共产党初年照搬苏联革命理论,不适应中国国情,使中国革命遭受挫折。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等人从国情出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照搬苏联经济建设模式,出现发展滞后,弊端日益显现,不利社会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结论:社会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先导。从学习西方思想到探索符合国情的思想理论,说明先进思想指导实践,实践丰富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示例三:论题:社会环境对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论述: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文字狱,阻碍了科技的发展。1840年以来,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科技十分落后,如缺乏科技创新的环境,洋务运动仅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工业文明,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因中国的社会性质及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薄弱,制约了中国科技创新。西方列强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殖民扩张,占有广阔的殖民地和市场,有利于科技创新和发展,如两次工业革命均在西方国家最早发生和完成。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新中国成立,民族独立,社会安定,重视教育。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科技取得重大突破,如“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改革开放以来,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加强与先进国家的联系。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创新位居世界前列。结论:西方社会环境使西方国家成为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与一、二次工业革命无缘;现代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创新。社会环境对科技创新产生重大影响。‎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 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战争与和平] ‎ (1) 特点:是一系列会议成果的总结;形式多样;内容不断完善;逐渐法律化、具体化, (2)评析:雅尔塔体系体现了以美苏为首的列强争霸性质,打上了大国强权的政治烙印;建立在大国实力基础之上,事实上是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有利子维护战后世界的和平;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1)主张:坚决反帝反军阀;以社会主义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2)贡献:继承发展了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三大政策的执行,维护了国共合作;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