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月考(二)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秦始皇设职授官, 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 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 A. 宗法制 B. 三公九卿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 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 “中国梦”( )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一名意大利人在北京驻华使馆就职,专门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并由外国军队保护,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95年 D. 1901年 4.西方某刊物上曾经登载了一幅机器人的想象画:一台冒烟的蒸汽机,正带动着人形的机器,挥舞着镰刀收割庄稼。与该想象画同时期的发明创造最有可能的是( ) A. 帆船 B. 轮船 C. 发电机 D. 电灯 5.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私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B.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6.按唐制,中男(男丁l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哪个部门( )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户部 D. 门下省 7.“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故烦请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这一护照的出现最早在(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8.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9.“汇源”是人们熟知的品牌。2004年,法国达能集团联合美国华平基金、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理基金获取了汇源22%的股权;2007年,汇源成功在香港上市;2008年9月,汇源与可口可乐签下收购合约。2009年3月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汇源的这一发展过程不能说明 A. 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 B. 政府在经济全球化中应适时发挥作用 C.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 D.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10.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对“滞胀”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 A. 通货膨胀严重,生产停滞不前 B. 停滞与通货膨胀交织出现 C. 生产徘徊不前,但通货膨胀不明显 D. 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时有发生 11.下列关于希腊城邦特色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所有居民都有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②城邦有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频繁 ③各城邦十分重视独立自治,又通过频繁的交往保持密切联系 ④城邦有发达的思想文化,希腊人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2.1692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任职法案》,被上院否决,次年重提之,又被国王威廉三世否决,直到1707年做了有利于国王的修改后,才由安妮女王签署通过。这说明( ) A. 议会的立法权已经丧失 B. 英王仍然掌握着立法权 C. 英国政体实行三权分立 D. 权力部门间存在着制衡 13.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政府政策的引导 B. 国家统一的完成 C. 生产工具的进步 D. 家庭手工业的山现 14.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 D.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15.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A. 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 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 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 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16.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反映的思想是 A. 重浓抑商 B. 农商并重 C. 重商主义 D. 自由主义 17.下列漫画反映了二战后的欧洲局势。根据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 马歇尔计划促进西欧经济复苏 B. 漫面揭露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C. 欧洲复兴计划遭到苏联的抵制 D. 漫画反映了西欧国家的意志 18.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A. 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 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 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 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 19.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于1936年和1945年分别在西安与重庆进行了谈判,对于这两次国共谈判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次谈判国共两党的目的一致,但谈判的结果不同 B. 两次谈判的结果说明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C. 两次谈判中美国对国共两党谈判的态度与政策相同 D. 两次谈判国民党都是为了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 20.与下图漫画主题最吻合的是( ) A. “告别美元独霸时代” B. “全球经济的同一梦想”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生” D. “联合国力推全球货币新体系” 二、问答题(共5题;共25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在强调加强国家权力的同时,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其内容是: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权力平衡。 美国的1787年宪法使美国的权力结构之间有适当的控制和平衡,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通过分权、制约最终达到平衡,这是美国宪政的最终目标;同时,这一宪法促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美国日后的崛起与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从上述材料总结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宪法的意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商鞅《商君书》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斯塔夫理阿诺斯 《全球通史》 (宋朝)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宋代)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人教版教材必修一 (希腊)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根据材料,提取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关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各地区、各民族的相互往来,主要是依赖全球海上交通。近代历史上先后兴起的世界强国同时都是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成为立国的根本大计。 ——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海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进行论述。 24.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做了关于殖民主义的真理性的判断: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对此理论历史学家有如下观点:第一,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破坏是本质的,实在的,长远的和多重的。第二,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重建是现象的,被动的和想象的。将以上理论与历史事实进行比照,对其中有关殖民主义的观点进行阐释。 (可对其中任意一种观点进行阐释,另有观点亦可) 25.政府干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重商主义”是西欧15~18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工商业阶层希望得到国家的有力保护。在整个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赞扬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有“科学真理成分”。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扩大政府职能,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经济学很快取代传统经济学的正统地位,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以“政府权力与市场关系”这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三、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材料二: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不是如何实现现代化,而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而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指出材料一中图2,图4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3题;共3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材料二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王安石《商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状况,宋政府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 ——《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原因何在?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C 3.【答案】 D 4.【答案】 B 5.【答案】 A 6.【答案】 D 7.【答案】 B 8.【答案】 B 9.【答案】 D 10.【答案】 A 11.【答案】 B 12.【答案】 D 13.【答案】 C 14.【答案】 B 15.【答案】 C 16.【答案】 B 17.【答案】 A 18.【答案】C 19.【答案】B 20.【答案】 D 二、问答题 21.【答案】 特点:①强调加强国家权力;②突出分权制衡原则;③体现民主精神。 意义:①使美国的权力得到适当的控制和平衡;②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③实现美国宪政的最终目标;④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⑤为美国以后强大奠定基础。 22.【答案】示例一: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 说明:商鞅通过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壮大了秦国国力,秦国逐步推行军功爵制,郡县制冲击了宗法分封制,世官制。 示例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生活变迁 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繁荣(市坊分离、草市出现完整娱乐生活设施),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学(如话本、宋词),勾栏、瓦肆娱乐活动的发展。 示例三:经济发展推动思想的解放 说明: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地主阶级士大夫提出了工商皆本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以及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示例四:经济发展影响政治进程 说明:古希腊工商业发展促进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商鞅变法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形成。 23.【答案】 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①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积极进行海上探险,开辟新航路,随后进行殖民扩张并拓展世界市场,并因此获取大量财富,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强国。②17世纪荷兰掌握了巨大的海上优势,通过海外殖民活动建立起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③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的竞争,到18世纪中期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④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开始落后于世界。到近代,逐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主动对外开放,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迅速崛起。 24.【答案】 观点一:列强在殖民过程中,对东方造成破坏,侵害了东方国家权益。 为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列强对东方世界发动的侵略,严重践踏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主权,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当地的经济命脉;列强无视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使大量无辜百姓流离失所,造成极大的精神损失;疯狂掠夺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总之,列强的侵略使这些国家逐步沦为受列强支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观点二:列强在对东方世界的侵略的同时,客观上也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明。 经济上,随着旧经济形态的破坏,近代生产方式传入;政治上,旧的外交制度和机构逐渐走向近代化;思想观念上,自由、平等、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生活方式上,西方的饮食、服饰、交通、报刊等影响着民众的生活。 观点三:列强对东方世界带来的是破坏作用,阻断了文明进程。 东方世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如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同时缓慢地孕育着自己的文明向发展,如早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以及中国古代朴素的民主思想;外来侵略中断了东方文明自身的历史进程,使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进程。 25.【答案】解读:15~18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民族国家形成,开始海外殖民扩张,争夺霸权。西欧许多国家政府争夺海外市场,消除国内阻碍经济发展的封建因素,发展本国经济。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国家实力增强。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经济萧条,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失败。 美国罗斯福新政对市场进行全面干预,政府的权力有所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历史上,西方国家政府权力与市场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 三、材料分析题 26.【答案】 (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全面抗日战争、渡江战役(或解放战争)。 (2)图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努力: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 四、综合题 27.【答案】 (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实行政教分离。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术的应用。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 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28.【答案】 (1)情况: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海外贸易发达出现不受时限的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 (2)信息:商业发展深入农村,出现草市;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政策:重农抑商。 29.【答案】 (1)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 (2)没有。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左”倾错误的扩大;农业生产并没得到实际重视;自然灾害严重。 (3)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应片面发展某一方面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