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四次网上测试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第四次网上测试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第I卷 说明:本部分试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孙中山认为“民族革命”只能推翻清朝政府,却无法铲除“君主专制政体”。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把“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政治革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权利,即“民权主义”,故选C。 2.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以下对历史概念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 三教合一 中国古代的三教合一严重阻碍了儒学的复兴 ② 三角贸易 近代大西洋三角贸易是指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 ③ 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④ 八字方针 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好转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三角贸易就是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②解读正确;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③解读正确;八字方针就是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好转,④解读正确,故B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的三教合一是指儒家、道家和佛教三者的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到北宋时促进了儒学的复兴,进而产生了理学,故①概念解读错误,排除带①的A、C、D三项。故选B。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 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 B. 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 C. 从崇拜西方到回归传统文化 D. 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逐渐成为主流。自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 4.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 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 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 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有人认为,农村革命的发展会影响到城市的,革命力量发展,体现了当时对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应该走城市中心的道路,故选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大革命时期的探索,而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B。如果普遍赞同走农村革命的道路,就不会存在着材料中的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排除C。当时还没有出现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排除D。 5.宋神宗在《资治通鉴》的序言中写道:“光之志以为周积衰,王室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平王东迁,齐、楚、秦、晋始大,桓、文更霸,猶讬尊王为辞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繇也。”据此可知,司马光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分期的依据是 A. 分封制的瓦解 B. 诸侯争霸 C. 生产关系变革 D. 礼崩乐坏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光之志以为周积衰,王室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系也”体现了司马光认为周朝的伦理纲常被破坏是春秋战国分期的依据,故D项正确;材料与生产关系变革和分封制的瓦解无关,故A、C两项错误;司马光认为诸侯争霸是礼崩乐坏的结果,不是分期的依据,故B项错误。故选D。 6.史载: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因不肯对楚成王的军队“半渡而击之”导致惨败。然《公羊传》对此事的评价是:“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由此可见 A. 宋军军事实力不如楚军 B. 周礼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C. 春秋时对礼制的敬畏 D. 宋军在乎师出有名以避免树敌 【答案】C 【解析】材料“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体现的是《公羊传》对宋襄公在战争中的君子行为的赞同,强调的是春秋时对礼制的敬畏,C选项符合题意;宋军军事实力不如楚军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宋国国君对楚军的礼让导致整个战斗的失败,A选项排除;周礼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未涉及,B选项排除;材料并未强调宋军作战的借口,D选项排除。 7.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C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D.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答案】B 【解析】“有权就有一切”,结合所学,秦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主宰国家意志,体现的是皇权制;“家长制”,作为家庭的长者掌握大权,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其他成员都要服从,体现的是宗法制;“官僚政治”取代先秦的贵族政治,体现的是秦代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蒙昧主义、天命观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体现的是儒家思想,B项符合题意,故选B。 8. 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田(下图),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官吏无论佔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西晋时期 A. 士族享有等级特权 B. 土地兼并严重 C. 中央集权被侵蚀 D. 封建等级森严 【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体现材料“实质”的内容,而“土族享有等级特权”对材料现象的概述,故A项排除;材料所论述的是“占田荫客令”,强调等级不同,占田不同,没有阐释土地兼并的内容,故B项排除;材料中“官吏无论占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影响了中央集权的物质基础,削弱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封建等级森严”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排除。 9.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现代化历程紧密相连。我国学者孙宏年认为“疆界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化上的“疆界观”,另一种是地理上的“疆界观”。对以下两幅地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清朝“疆界观”的实质是一种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 B. 英国的“疆界观”不利于整体世界的发展 C.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中英两国“疆界观”不同 D. 两幅地图体现的“疆界观”并无本质区别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清朝的疆界图,可以看出清朝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位置,这种宗、藩关系,反映的是传统的以华夏为世界中心的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故A项正确;英国的地理上的“疆界观”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整体世界的发展,故B项错误;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因素,但非决定性因素,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所述,一种是文化上的“疆界观”,另一种是地理上的“疆界观”,二者有本质区别,故D项错误。故选A。 10.“(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 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 B. 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C. 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 商业上的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答案】D 【解析】材料“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希腊思想和社会发展,其实质上反映了商业中的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政治对经济的影响,A项错误;商业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不是实质问题,B项错误;海外殖民与“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符,C项错误。 11.历史推论与对史实的解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古代希腊各城邦从此都实行了民主政治制度 B 公元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时代要求罗马法成为适用于罗马范围内全部居民的法律 C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这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最终结局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清政府被迫开始向欧美列强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其解体的主要原因就是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体制的弊端所导致的,故C项符合题意;在古代希腊城邦中,有民主政治、僭主政治和贵族的寡头政治等政治制度,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度,故A项错误;罗马法适用范围主要是罗马控制下的公民,奴隶等不属于公民,所以全部居民表述错误,B项错误;清政府被迫开始向欧美列强开放沿海通商口岸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错误。故选C。 12.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的财产须按其遗嘱处理;如无遗嘱又无继承人,由其最近父系亲属继承;若无父系近亲可由同氏族成员继承。《十二铜表法》中这一规定是为了 A. 维护女性公民的利益 B. 保留有习惯法的内容 C. 给外邦人以适当的法律保障 D. 限制高利贷的行为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官员死者财产的处理,“若无父系近亲可由同氏族成员继承”可见该法律鲜明的体现出习惯法对旧有氏族权力的维护的特点,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题干中没有突出女性公民的利益的维护,排除A项;CD项属于无关项,排除。 13.下表据《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概括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时间 结果 1832年以前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数是贵族 1832年 中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1867年 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 1872年 施行秘密投票 1884年 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 1918年 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 1928年 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 A. 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 B.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C. 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 D. 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图表中1832——1928年间,英国享有选举权人群范围的逐渐扩大的历程反映了其民主进程渐进性的特点,故A项正确;B项无法反映1867——1928年间的阶级结构变化,故排除;表格不能说明英国实现了选举权的平等,故C排除;政治经济发展结果是原因,不是特点,故D项错误。 14.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洲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 A. 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 B. 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 C. 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 D. 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解决了国会的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D正确。美国最终放弃邦联体制的标志是1787年宪法颁布,题干没有涉及,排除A。题干强调制宪会议通过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解决了集休决策权力分配问题,与各州宪政改革无关,排除B。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与大小州的比例问题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5.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一现象能够说明当时法国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B. 共和制度并不适于法国 C. 启蒙运动思想动员充分 D. 不同政治派别斗争激烈 【答案】D 【解析】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处于弱势,共和派力量不强大,但不能说明“共和国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排除A;根据所学可知,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并延续了70多年之久,可知共和制度适应了法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B;启蒙运动直接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排除C;由于议会中君主势力强大,因而宪法没有明确宣布法国为共和政体,这说明当时法国不同政治派别斗争非常激烈,故选D。 16.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1851年,该书传人日本后,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该现象说明 A. 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更加严重 B. 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整体上比日本守旧 C. 《海国图志》只关注了西方的新技术,中国人对此不感兴趣 D. 《海国图志》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日本国内更有市场 【答案】B 【解析】魏源的《海国图志》在日本“极为畅销’,并不能说明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更加严重,故A项错误;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的影响,在国内的影响不大,而在日本却极为畅销,这说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整体上比日本守旧,故B项正确;《海国图志》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等,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故C项错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最早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的要求,故D项错误。 17.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 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 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D. 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熟练掌握历史发展线索。西学的传入冲击中国传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思想,也冲击封建专制制度,求民主、反专制是近代政治潮流。而儒家思想维护的是没落的封建专制思想。A项与题干关系不大。B项有点关系,但只是皮毛,不能反映本质。C项也不是根源。只有D项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与转型,知识分子的救国思想逐步深入。 18.薛福成在《变法篇》说:“今诚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材料表明他的主张是: A. “求富”、“自强”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中体西用” D. “西学东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今诚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可知薛福成主张用西方科学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即是“中体西用”,C项正确。“求富”、“自强”是中体西用的口号和具体表现,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只是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排除B。中体西用只是西学东渐其中一个表现,西学东渐是一个过程,与材料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9.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本文在评价“中体西用”思想时坚持 A. 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 B.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原则 C. 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分析 D.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标准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能够看出,史学家陈旭麓从当时中国实际所处社会环境出发肯定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合理性,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明显与此不符。 20.《瀛寰志略》的作者徐继畬认为:“地理非图不明,图非履览不悉。大块有形,非可以意为伸缩也。泰西人善于行远,帆樯周四海。所至辄抽笔绘图,故其图独为可据……此书以图为纲领,图从泰西人原本钩摹。”在这部著作中收下图幅,其中只有一幅关于日本和琉球的地图未用西方所绘地图,其余都按西方原图描摹。这反映出 A. 作者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B. 全盘西化思想在士大夫群体中大为流行 C. 现代地理学在中国得以确立 D. 中国为“世界之中”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图从泰西人原本钩摹”、“只有一幅关于日本和琉球的地图未用西方所绘地图,其余都按西方原图描摹”等,结合所学可知,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具有片面性,题干材料无从体现,排除; 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而且题干材料内容体现不出。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题干材料内容核心意思,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1.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史料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料 解读 A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现实主义诗人雪莱的名句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透射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浪漫情怀 C “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斯多亚学派主张人生而平等 D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的政治文化稳定性与延续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西风颂》的名句,故现实主义诗人雪莱,不符合史实, A项符合题意;B项是李白的名句,其具有浪漫注意情怀,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斯多亚学派主张人生而平等,其中包括“奴隶”,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周朝灭商,延续了“八百载”,表明了周的政治文化稳定性与延续性,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A。 22.下表是一位同学运用多元史学范式对近代某一思想的评价。据此判断,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兴起的历史事件是 史学范式 评价内容 全球史学范式 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体现了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近代化史学范式 冲击了传统“重农抑商”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文明史学范式 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承认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客观上使中国人由传统文明开始走向现代文明。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与工业文明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关键词“承认了中学不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可以推断为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制度,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也学习学习西方制度,故D项错误。 23. 马丁·路德说,“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的事,都是善功。”对他的言论理解有误的是 A. 反对宗教的束缚 B. 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C.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D. 挑战了教皇权威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的事,都是善功”可以分析出他强调对身体有益的事,反对教皇的善功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故B、C、D正确。马丁·路德并不反对宗教,故本题选A项。 24.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 B. 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C. 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 D.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了西方是先启蒙在现代化,启蒙是原动力;而中国却是先现代化再启蒙,救亡的现代化是原动力,即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导致了上述差异,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材料未涉及中西方政治制度的问题,也未涉及中西方传统文化,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第II卷 说明:本部分试题共3小题,共52分。 25.结合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的相关史实,说明在中西文明的交融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是如何取得社会进步的。 【答案】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纲常伦理前提下,学习西方科技。在此指导下,洋务派开办机器工业,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19世纪末,以康有为首的维新派把儒学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宣传维新思想,进行了戊戌变法,形成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把西方民主制度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结合,创立了三民主义理论,以此指导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民主化的进程。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根据所学的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的相关史实,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中西文明的交融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取得的社会进步”,所以要着重回答出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是如何向西方学习,以此来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的,注意结合这些事件的主要的内容和主要意义来回答即可。 26.思想解放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一个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其理论依据却是依据古礼制,不脱离天理之说与纲常伦理之教,却正是源于主流思想儒学,并没能真正解决反专制、限君权的理论基础问题。其思想存在着无法摆脱的内在自相矛盾,缺乏理论的自洽性,只是一种对旧理论作并无新哲学基础的阐发。 而启蒙思想之反专制思想是基于新勃兴的理性主义思考,其限制君权的手段不是恢复古制,而是采取新的手段——分权而达到制衡的目的,其理论基础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强调的人民主权说,其最基本的价值观乃是天赋人权说。启蒙思想是理性主义的重大发展……并非经由旧的统治思想 ——天主教思想的异端发育而出——丁翀《源头活水来自哲学高度》 材料二有历史学家称,启蒙运动是一个英国问题,又有历史学家认为启蒙运动是一个法国问题,还有人认为启蒙运动本质上是一个德国问题 ——刘建伦《文化史模块教学的几点反思》 材料三“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康德(1724——1804年)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两个观点,分别说明其产生的经济根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别指出“英国问题”“德国问题”的各自的时代背景,并指出“本质上是个德国问题”的含意。 (3)指出据材料三康德所说的这“一场革命”应该可以指向中国近代史的哪次革命?20世纪初中国又是怎样解决康德提出的这个问题的? 【答案】(1)观点:黄宗羲理论源于旧的主流思想——儒学,也就没法解决反专制的理论基础问题;启蒙思想的反专制思想源于新兴的理性主义,不是由旧的主流思想——天主教思想异端发育而出。 根源:黄宗羲理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启蒙思想——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 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君臣平等;“天下为主,君为客”;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2)“英国问题”背景: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国问题”背景:18世纪的德意志资本主义相比欧洲发展的缓慢,政治上四分五裂。 含意:康德对理性作了哲学探讨;道出了启蒙的真谛。 (3)革命:辛亥革命。 解决:中国通过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进攻,对国民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解析】 (1)观点:根据“却正是源于主流思想儒学,并没能真正解决反专制、限君权的理论基础问题”得出:黄宗羲理论源于旧的主流思想——儒学,也就没法解决反专制的理论基础问题;根据“启蒙思想之反专制思想是基于新勃兴的理性主义思考……并非经由旧的统治思想——天主教思想的异端发育而出”得出:启蒙思想的反专制思想源于新兴的理性主义,不是由旧的主流思想——天主教思想异端发育而出。根源: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理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启蒙思想——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主张:结合所学,回答黄宗羲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即可。 (2)“英国问题”背景: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国问题”背景:18世纪的德意志资本主义相比欧洲发展的缓慢,政治上四分五裂。含意:康德对理性作了哲学探讨;道出了启蒙的真谛。 (3)革命:根据“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可知是辛亥革命。解决:根据“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结合所学可知,中国通过新文化运动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回答即可。 2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 【答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开罗宣言的意义、台湾问题、中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角度进行概括,如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根据材料“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一方面试图在战后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另一方面也试图利用中国,扶持一个亲美的中国政府,维护美国在东亚的利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