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武汉市部分高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2019.10‎ ‎1.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 A. 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 B. 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 C. 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 D. 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 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可知周天子分封人民给诸侯,且臣民依旧与周天子保持着臣民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维护西周的统治,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大一统的政权,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为纽带,故B项错误。C项“清除了”使用错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故排除。‎ ‎2.秦朝法律为关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楚地的刘邦集团入主关中后,采取了承秦制而定汉律的做法,此举得到了秦人的拥护。由此可知 A. 汉承秦制得到天下认同 B. 秦楚文化冲突难以调和 C. 文化传统影响制度选择 D. 民心向背决定政治走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来自楚地的刘邦集团入主关中后,采取了承秦制而定汉律的做法”可知,这体现的是文化传统影响制度的选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汉承秦制得到天下认同的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强调的是秦人的认同;B选项错误,秦楚文化冲突难以调和的说法错误;‎ D选项错误,民心向背决定政治走向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汉帝国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帝国管理贵族、官吏、庶民的封君食邑赐爵制。这从侧面说明了 A. 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削弱 B. 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 C.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D. 一般官员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吸取了秦轻罪重刑致二世而亡教训,并由于刚经历战乱,人民需休养生息,因此采纳了道家思想,故选择B选项;统治者改变治国方略,实行无为而治,缓解与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选项;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之后有可能降低行政效率,故排除C选项;统治者不再采取“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一般官员更难获得晋升机会,故排除D选项。‎ ‎4.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 A. 监察制度有所完善 B. 政令畅通得以确保 C. 中枢机构发生异变 D. 行政职能分工不明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可知,尚书省左右丞相掌管着辨明六官的礼仪,纠正省内的过失,弹劾御史所指出的不恰当的问题,这说明唐朝宰相监督监察机构,从而使监察机构更好的发挥作用,A正确;据材料强调的是御史台与尚书省左右丞相间的关系,B项与其无关;据材料体现的是监察制度的完善,没有体现异变,C错误。据材料强调的是御史台与尚书省左右丞相间的关系,御史台对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但左右丞相掌管纠正省内的过失,弹劾御史所指出的不恰当的问题,行政职能分工明确,故D错误。‎ ‎5.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 A. 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 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 C. 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 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可知,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行政管理方式单一、僵化,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效率低下,排除A;材料反映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无法体现标准严格,排除B;材料反映权力集中到皇帝,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联系所学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史实分析解答。‎ ‎6.古罗马法谚有云“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比如,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表明,罗马法中的“和解”‎ A. 简化了司法程序 B. 与诉讼具有同等强制性 C. 彰显了契约精神 D. 更能保障公民经济权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罗马民间谚语宣讲的“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及案例可知,双方认可的“和解协议”同决案具有同等法律效用,可知C项正确。谚语说的是重视和解协议,不是程序问题,A项错误;本题没有提及“诉讼强制性”,B项错误;这里的和解是突出了“协议”‎ 的,事先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愿的,不是所有和解,D项错误。‎ ‎7.根据美国选举制度,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来选举总统;获得半数以上选举人票者才能当选总统。同时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联邦议员和官员不得担任选举人。美国总统这种选举方式 A. 严格的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基本理念 B. 削弱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C. 规避了联邦制带来的弊端 D. 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总统由……‘选举人团’来选举总统”“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可以看出,美国总统选举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间接选举产生,充分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实践,故D正确;三权分立体现的是中央权力中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材料并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A;美国总统的选举方式无法体现削弱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排除B;联邦制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总统由……‘选举人团’来选举总统”“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联系所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8.法国大革命期间,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的化身”的国民议会既有权制定国家法律,也有权制定政府法规。国王手下的大臣必须对议会负责,国王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司法机构不能对议会的立法提出异议。这表明当时法国 A. 建立起民主共和体制 B. 践行孟德斯鸠主张 C. 出现议会专制的倾向 D. 民族国家最终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国民议会既有权制定国家法律,也有权制定政府法规”、“国王手下的大臣必须对议会负责,国王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司法机构不能对议会的立法提出异议”等信息可以看出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议会集立法与行政于一身,权力凌驾于政府、国王和司法机构之上,带有浓厚的议会专制倾向,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出现了“国王”,表明不是民主共和体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在1875年;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议会专制不符合他的主张;D选项错误,虽然国民议会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的化身”,但并不表明民族国家最终形成。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9.1876年,中日两国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 对答一 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 对答二 森: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李: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 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A. 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B. 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 C. 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 D. 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可知,李鸿章运用条约体系维护中国与朝鲜宗藩关系,故B正确;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材料信息无法体现1876年中日两国就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排除A;日本主张“不必尽依条约”,C错误;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国家利益之争,D错误。‎ ‎10.1923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13号通告:“吾党在此次国民党全国大会代表中,希望每省至少当选一人,望各区会与地方会预商当选之同志,此同志必须政治头脑明晰且有口才,方能在大会中纠正国民党旧的错误观念。”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共中央 A. 注重国共合作中党的独立性问题 B. 触及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问题 C. 强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紧迫性 D. 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的领导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前夕,共产党指出在共产党员加人国民党代表大会后,还要“政治头脑明晰”,参加国民党的工作有“纠正国民党旧的错误观念”的任务,可知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要坚持立场和原则A项正确。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每省当选一人”不代表要求革命领导权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紧迫性”,改组国民党不是共产党的任务,当时也没有解决领导权,C、D项错误。‎ ‎【点睛】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时期,都要注意到党的建设,中共三大和之后的斗争证明,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还在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由于理论和政治上的不成熟,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放弃了对革命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遭到挫折,是个血的教训。‎ ‎11.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这一抗议活动 A. 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出现 B. 遭到沙皇政府的严厉镇压 C. 说明和平取得政权失去可能 D. 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参加者和口号可以看出,这场抗议活动体现了布尔什维克党的要求,应该是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故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这应该是两个政权出现之后,临时政府掌权遭到反对,工人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A选项强调的是二月革命的影响,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不符合题意,沙皇政府早在二月革命就已经被推翻;C选项表述错误,材料描述的示威游行本身就是一种和平取得政权的方式,而非暴力。‎ ‎【点睛】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 ‎12.从全面抗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首先争取到的是苏联的援助。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国民政府争取到美国允诺“租借法”运用于中国。这体现了国民政府 A. 得到了国际大国的持续援助 B. 努力抗战的基本态度 C. 借助抗战改善自身国际形象 D. 依赖欧美列强的抗战路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从全面抗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体现的是国民政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进行抗战的态度,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属于表象,排除;抗日战争事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改变国际形象无关,C选项排除;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D选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13.下图为苏联漫画家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下方人物代表美国政府)。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A. 美国意欲利用欧洲遏制苏联 B. 美苏加紧对中间地带的争夺 C. 美国未能有效缓和其社会危机 D. 美苏意识形态之争渐趋常态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试图用马歇尔计划来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也并没有阻止危机的到来,可知美国没有能缓解社会危机,故选择C选项;马歇尔计划的主旨是想要利用欧洲遏制苏联,但是并不是材料所表达的信息,故排除A选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美苏对中间地带的竞争,故排除B选项;马歇尔计划属于美苏在经济方面的竞争,故排除D选项。‎ ‎14.为抵消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9月份签署一项法律,设立新的外援机构“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授权该公司可提供600亿美元贷款,并为愿意到发展中国家开拓业务的企业提供保险,包括增加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基建投资。美国的这一做法 A. 表明其把中国当作最大竞争对手 B. 是其推行经济霸权主义的体现 C. 反映出中美激烈地争夺第三世界 D. 是经济多极化日益明显的反映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为抵消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9月份签署一项法律,设立新的外援机构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扩大,这是经济多极化的表现之一,D正确;据材料“为抵消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等信息,不能说明美国将中国当作最大竞争对手,A错误;据所学可知,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任何国家都可以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材料不能说明美国推行经济霸权主义,B错误;据上分析中美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竞争,但不是争夺第三世界,即政治上的争夺;而且中国本身就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C错误。‎ ‎15.1955年万隆会议后,西方国家将数百亿美元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转入香港银行,香港的银行家不得不将沉积的资金以极低的利息贷出。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利用香港银行的国际游资引入国内建设的想法,毛泽东表示赞同。毛泽东意在 A. 打破对外经济交往的孤立局面 B. 重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合作 C. 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 D. 缓解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困难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55年”来看,这一时期利用香港银行的国际游资引入国内建设,是为了即将开展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有利条件。故答案为C项。当时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有经济交往,排除A项;材料中利用的是西方国家的国际游资,排除B项;1955年大跃进尚未发动,排除D项。‎ ‎16.宋元以前,我国江北、江南广大地区农民既种田又养蚕,并按规定上缴谷物和布帛等产品给国家。明朝中期以后杭州、嘉兴、湖州和珠三角一带许多农民专事蚕桑,而其他许多地区“妇女无工于蚕事”。这一变化发生的背景是,明代中后期 A. 政府调整了赋税缴纳方式 B. 环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 C. 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D. 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兴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一条鞭法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标志着战国以来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因此材料中的现象体现的是政府调整的是赋税缴纳方式的改进,A选项符合题意。环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兴起是在宋元时期,D选项排除。‎ ‎17.汉赋《蓝赋》记载:“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据此可推断汉代陈留地区 A. 农业地位的下降 B. 民间纺织业渐成规模 C. 商品经济的发达 D. 农业专业化开始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可知,这时期汉代纺织业形成了一定规模,故B选项正确;中国古代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农业地位没有下降,并且材料没有体现农业地位下降,故A选项错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为基础,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发达的情况,故C选项错误;中国古代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而且材料只涉及到一个地方,且文学作品有夸张嫌疑,不能得出农业专业化现象开始出现,故D选项错误。‎ ‎18.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A. 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B. 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 C. 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 D. 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说明当时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故D正确;材料反映手工浇铸机的发明和影响,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手工浇铸机不属于科学,排除B;材料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C。‎ ‎19.经济学家李斯特曾说:“一个人当他已经攀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登高时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随上来。亚当·斯密学说的秘密,英国执政者世界分工论的秘密,也就在这里。”这主要说明李斯特 A. 旨在批判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B. 主张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发展 C. 否定自由主义存在的合理性 D. 认为工业革命深化世界分工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一个人当他已经攀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登高时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随上来”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的放任不管不利于社会发展,说明李斯特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持批判态度,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主张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选项排除。材料并未完全否定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材料认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C选项排除。认为工业革命深化世界分工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0.中日甲午战争后,张之洞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他建议“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以抵倭人”。该建议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光皇帝发布谕令,着地方官员在开埠的苏州等地,“筹议招商,多设织布、织绸等局”。这一战略的实施 A. 鼓舞了民族工业发展信心 B. 摆脱了列强资本输出的控制 C. 增强了洋务运动办厂的能力 D. 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日甲午战争后”“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该建议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光皇帝发布谕令,着地方官员在开埠的苏州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以后,为了解决战争赔款和财政枯竭问题,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极大鼓舞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信心,故本题答案选A项。这时期的列强加大了资本输出,B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宣告洋务运动走向失败,C项表述错误,排除;近代中国的主要工业都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并没有改变,排除D项。‎ ‎21.下表为安徽省铜陵市和马鞍山市区划演变部分情况,据此可知,两市区划演变 铜陵市 马鞍山市 作为中国铜工业摇篮的铜陵,1949年4月21日解放,同年5月13日划归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管辖。1956年10月12日,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8年,9月5日,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 ‎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 ‎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其间,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宜城地区。‎ A. 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B. 沿用苏联建设模式 C.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D. 沿袭两地历史建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6年10月12日,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铜陵市和马鞍山市均为我国工矿业城市,1956年两地同时被国务院批准建市,这适应了我国当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故选A项;材料主旨为1956年两地同时被国务院批准建市,属于内部行政区划调整,与苏联模式无关,排除B项;1956年两地同时被国务院批准建市,属于内部行政区划调整,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的结果,与经济体制无关,排除C项;根据材料“1958年,9月5日,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可知其改变两地历史建制,而不是沿袭,排除D项。‎ ‎22.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吴淞铁路,后由中国买断并拆除。时任两江总督沈葆桢认为:“(洋人)不告而擅为之,于国体有损。既买归中国,断无自乱关章,以开漏税之端。”由此可知,吴淞铁路的拆毁 A. 体现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B. 带有捍卫国家主权的性质 C. 遏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D. 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吴淞铁路”“ (洋人)不告而擅为之,于国体有损”可知吴淞铁路的拆毁是对国家铁路权力维护,带有捍卫国家主权的性质,故B项正确。吴淞铁路的拆毁不能体现“中体西用”的主张,而是对西方器物的排斥,故A项错误。仅吴淞铁路的拆毁无法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时中国近代化已经开始,故D项错误。‎ ‎23.以下思维导图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A. 帝国主义世界范围的统治秩序 B. 世界格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C. 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共同发展 D. 世界现代史从繁荣走向了动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摸式”“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等信息可知,导图反映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共同发展,故C正确;A无法体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摸式”,排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并不稳定,B错误;思维导图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从一战到二战,无法体现从繁荣走向了动荡,D错误。‎ ‎24.有学者对罗斯福新政进行反思:正是从这位美国政治史上的耀眼明星开始,美国动摇了稳健财政政策的基础,建立了一个肆意妄为的财政体制,开启了激进主义管理风格,致使国家权力膨胀及依附于权力的权贵资本主义兴盛起来,如今庞大的财政赤字和毫无顾忌的货币刺激政策就发端于此时。最能体现其“激进主义管理风格”的法案是 A. 《紧急银行法》‎ B. 《农业调整法》‎ C. 《工业复兴法》‎ D. 《社会保险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如今庞大的财政赤字和毫无顾忌的货币刺激政策就发端于此时”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颁布《社会保险法》,兴办救济及公共工程,扩大了政府财政支出,故D项正确。ABC均不能体现过度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故排除。‎ ‎25.下表为陕西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分科学生数比例表(%)‎ ‎ ‎ 年份 工科 农科 医学 师范 文科 理科 政法 财经 体育 艺术 人数 ‎1949‎ ‎18.7‎ ‎20.9‎ ‎18.4‎ ‎5.8‎ ‎9.8‎ ‎22.6‎ ‎—‎ ‎3.8‎ ‎—‎ ‎—‎ ‎2272‎ ‎1956‎ ‎53.5‎ ‎10.6‎ ‎7.2‎ ‎15.3‎ ‎5.0‎ ‎5.1‎ ‎1.1‎ ‎1.2‎ ‎0.4‎ ‎0.6‎ ‎22322‎ 数据表明,建国初期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A. 客观上造成文科人数的腰斩式下降 B. 符合了工业化基本完成的具体国情 C. 响应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 适应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图表上时间看出1949年与1956年对比,工科从18.7%上升为53.5%,联系当时的背景正进行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所以工科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答案为D。文科腰斩式下降的是比例,而不是人数,虽然比例下降了但是招收人数大幅度增加,A错误。1956年内工业化没有完成,B错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1957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26.《中国经济60年》中写道:“自从1985年广东省的广州、佛山、江门、湛江等四个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城市’,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从辽东半岛到广西沿海一线涌现了已经初步形成成片市场、经济具有很强活力的地区。”从中可以看出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上述四个城市开始 B. 改革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 D. 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国从辽东半岛到广西沿海一线涌现了已经初步形成成片市场、经济具有很强活力的地区。”可知,改革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1984年就已经开始;C选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从辽东半岛到广西沿海一线涌现了已经初步形成成片市场、经济具有很强活力的地区,不能得出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7.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 A. 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 B.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C. 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经济民族化发展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都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组成的,是这些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合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A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不是强调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排除。‎ ‎28.下图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现象的出现 A. 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 受益于经济多极化的作用 C. 表明欧美发展不平衡加剧 D. 体现区域集团化趋势优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50—70年代高速发展,原因主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国家对经济干预等,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罗斯福新政的借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与刚刚出现的经济多极化趋势无必然关系;C选项错误,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欧洲、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欧美经济发展间的不平衡缩小;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此时期日本等国并未参加经济集团,但发展速度较快,这无法体现区域集团化的优势。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9.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经济大国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目标,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反映了 A. 传统经济取代新经济发展模式 B. 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 C. 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 D. 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 “再工业化” ‎ ‎“中国制造2025”说明各国在新经济领域处于竞争状态,得出答案为D。A.新经济是指创新性知识在经济中占主导的经济形态,科技创新驱动传統经济成为多国国策。表明新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慢慢在取代传统经济,故A错误。知识经济时代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但并不是世界各国都已经跨入知识经济时期,故B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是二战以后被各国家采用,但70年代后逐步改变,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 ‎30.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在2019年指出:当前越来越多的选民要求从全球势力手中收回控制权(主权)。这并不是要通过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来孤立各个经济体,而是要求各国建构新的机制保障民众利益,并对世界保持开放。这说明 A. 逆全球化现象的泛起 B.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 C. 经济全球化亟待深入 D. 革新国内政治是全球化的前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提出,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一个要求合作的世界中恢复主权。这并不是要通过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政治来孤立各个经济体,而是要求在公民和他们的领导人之间形成新的社会契约,从而使每个人在国内都感到足够安全,并对世界保持开放。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力量已经促成一种新经济和新型全球化,两者都需要新的全球治理模式来保障公众利益,表明经济全球化亟待深入,故C选项正确;逆全球化是指,即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重新赋权于地方和国家层面的思潮。材料中“这并不是要通过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来孤立各个经济体”,说明不是逆全球化现象,故A选项错误;霸权主义(hegemonism)是指大国、强国、富国欺侮、压迫、支配、干涉和颠覆小国、弱国,不尊重他国的独立和主权,进行强行的控制和统治。强权政治是指一种以强权关系维持国际秩序的资产阶级国际政治。材料没有体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故B选项错误;“这并不是要通过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来孤立各个经济体,而是要求各国建构新的机制保障民众利益,并对世界保持开放。”说明,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趋势,材料没有涉及革新国内政治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白银的跨大陆流动大潮中,中国和欧洲的金银比价差距是一个主要动力。中国金银比价一直高于欧洲,早年是1:3甚至更低,明初大概是1:6~1:5,随后1:8~1:7,直到清代仍高于欧洲,欧洲中世纪一般是1:14~1:10,甚至更高(按照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1934年的数据,1643~1650年金银比价为1:15.45)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狂潮。根据学者德科民(DeComyn)的计算,1571~1821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银子共计4亿比索,其他中1/4~1/2注入中国。白银的注入,不仅使元之后历朝帝一屡次禁银的努力付诸东流,也使得中国经济加速货币化,无意间进入全球化搅拌之中。‎ ‎——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 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倍。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虽然得不到有关全球化状况的统计数字,但据一位经济学家估计,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生活水平是欧洲宗主国生活水平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更加准确的说,我们知道,英国在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中其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这同一时期内,工资却略略增长了5%,从而使生活水平提高了35%以上。西欧其他国家这些年间也取得了类似的进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1929年到1933年,各国之间展开货币战、贸易战,使危机一发不可控制。各国货币金融缺乏一种协调机制,各国只根据本国经济决定货币政策,从来没有在国际货币制度和规则方面进行过合作和协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矛盾越来越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与贸易战有关。‎ ‎——摘编自据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白银流动的原因,并指出这种流动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共识。‎ ‎【答案】(1)中国和欧洲的金银比价差距;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中国经济的货币化。‎ ‎(2)促进了世界贸易额的增加和欧洲经济的繁荣;提高了西欧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 ‎(3)加强各国在经济领域上的合作,强化协调机制,建立金融和贸易体系。‎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中国和欧洲的金银比价差距是一个主要动力”、“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狂潮”可概括出世界白银流动的原因是中国和欧洲的金银比价差距和新航路开辟。‎ 影响:根据材料“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狂潮”、“不仅使元之后历朝帝一屡次禁银的努力付诸东流,也使得中国经济加速货币化,无意间进入全球化搅拌之中”可概括出白银流动的影响是密切了世界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中国经济的货币化。‎ ‎(2)作用:根据材料“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倍”、“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工资却略略增长了5%,从而使生活水平提高了35%以上”可概括出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是促进了世界贸易额的增加和欧洲经济的繁荣、提高了西欧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 ‎(3)认识:根据材料“从1929年到1933年,各国之间展开货币战、贸易战,使危机一发不可控制”、“各国货币金融缺乏一种协调机制,各国只根据本国经济决定货币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的认识是加强各国在经济领域上的合作、强化协调机制、建立金融和贸易体系等。‎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大禹治水起,历代屡兴河役,形成了筑堤、改道、分疏、束水攻沙等治河理论,以及挑水坝、木龙、石堤、放淤等治河技术。宋元两代在黄河设行(外)都水监专事河防;明清两代设河道总督职掌河政。清前中期,治河一直是国之大计,河工每年的正常支出大约数十万两,如遇决堤则“所费带金不下数千万两”,然而“半数是中饱在贪吏的私囊”。‎ ‎——摘编自岑仲勉《黄河变迁通史》‎ 材料二 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改道入海。“值军务未平,怕粉不继”,清廷遂撒手河务,“着直隶、河南、山东各省督抚伤令地方官吏疏浚积潦”、“晓谕钟民等量力捐资”,由此拉开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序幕。新河道两岸的地方官绅筹措资金,断续维系治河工程。1870年,长江大涝,两大水灾形成共振效应,重灾区扩展到四川、湖北等地。190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派员前往黄河考察并得出结论:“束河于一条河道”违背自然规律;地方官吏贪污、玩忽职守、各自为政是“形势糟糕的根源”。1901年,对黄河治理的进一步研究随李鸿章的病故而中断,而此时的中国,已呈“山雨欲来”之势。‎ ‎——摘编自贾国静、王凤青《选择的无奈: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探析》‎ 材料三 ‎ ‎ 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3年,治黄工作“由修防转入治本”,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大批技术干部,分赴20多条支流进行水土查勘,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指导思想下,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治理规划。1954年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实行“以工代贩”、“按劳记工”等办法,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工效逐步提高。建国初的黄河治理,不仅顺利地度过了八次大汛,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与国家建设,而且开辟了利用黄河水灌溉华北平原的道路。‎ ‎——摘编自郭书林、王瑞芳《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黄河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取得成效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黄河治理的认识。‎ ‎【答案】(1)特点:治河历史悠久,形成一定的治河理论与治河技术,历代政府重视,设有专门机构负责;治河效果有限。‎ ‎(2)原因:内忧外患,中央政府无暇顾及;灾害频仍,治河经费不足;地方督抚势力上升。‎ 影响:治河效果不彰;加重地方和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加速清朝灭亡。‎ ‎(3)原因:人民政权的建立,领导人的重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综合规划,科学治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热情。)‎ 认识:黄河治理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黄河治理、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必须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人民政权是黄河治理从治标到治本的根本保障。‎ ‎【解析】‎ ‎【详解】(1)特点:“自大禹治水起”知其久;“历代屡兴河役”知其重;“形成了……治河理论,以及……等治河技术”得其智;宋元“设行(外)都水监专事河防;明清两代设河道总督职掌河政”知其管;“半数是中饱在贪吏的私囊”解其果,一一陈述即可。‎ ‎(2)原因:“ 1855年”、“值军务未平”“清廷遂撒手河务”知其国内外的形势与背景;黄河决口“夺大清河改道入海”,“着……各省督抚伤令地方官吏疏浚积潦”、“晓谕钟民等量力捐资”可知当时地方管理河政的必要性和条件。影响:利用“形势糟糕”、“1901年,对黄河治理的进一步研究随李鸿章的病故而中断”,此时的中国,“山雨欲来”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具体问题到结果,从地方捐款到国家政治、形势发展等方面分析。‎ ‎(3)原因:从“1952‎ 年”结合所学,可知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前提;从“毛泽东……到黄河视察”,“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态度、政策;由“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治理规划”可得当时的优势和保障;“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工效逐步提高”等可知社会基础和条件。认识:从“古代黄河治理的特点”,“晚清黄河治理的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取得成效”等方面找到启发和规律。‎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