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 考试内容及要求 命题规律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 (1)本专题题型多为选择题,重点知识常反复考查;命题形式多为从反映历史现象的相关信息中提炼历史概念,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2)本专题对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政治文明的建设,制度创新。今后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也会成为关注的重点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①秦的统一(b);②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①汉朝州刺史的设置(b);②唐朝三省六部制(b);③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b);④元朝行省制度(b);⑤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d);⑥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c);⑦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d)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①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b);②清朝军机处(c);③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④清朝的边疆政策(c)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2)诸侯权利: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统治权。 (3)诸侯义务:向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4)初期封国:齐、鲁、燕、卫、宋、晋等。 2.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1)渊源: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 (4)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5)影响 ①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②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1.分封制 (1)主要目的: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 (2)核心内容: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蕃屏周。 (3)主要特点: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并进而分封属下,构成金字塔式等级秩序;周王与邦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与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4)历史作用: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但也埋下了诸侯割据混战的隐患。 2.宗法制 (1)主要目的: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2)核心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3)主要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关系,其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历史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3.联系 (1)二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具体体现。 (2)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关系,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2019·4月浙江选考,T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体现的是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①正确。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的是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②正确。孔子、孟子、荀子等体现的是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③正确。“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的说法与材料无关,④错误。故选C项。 2. (2018·4月浙江选考,T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周时( )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解析:选D。由题干关键信息“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知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3. (2017·11月浙江选考,T1)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解析:选D。“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意思是周朝的宗室子弟,那些不狂妄糊涂的人,没有不成为显达的诸侯的。这反映出西周按宗法制和分封制分配政治权力,故D项正确。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对材料的解读有误。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秦的统一 1.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2.开疆拓土 (1)向北: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2)向南:修灵渠,平岭南,在岭南置郡。 (3)西南: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 3.意义:不仅扩大了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1.海内为郡县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职责。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意义 ①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③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2.皇帝制度的建立 (1)形成: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特点: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认识: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在君主专制体制下,皇权带有独断性、随意性的特点;历代官僚体制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皇权下的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反映的趋势及先秦贵族 政治与秦朝官僚政治的不同之处 1.趋势: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不同之处 (1)概念内涵不同: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上、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官僚政治是建立在秦朝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的政治体系。 (2)政治体制不同:西周分封制与贵族政治相伴而生,是适应父权家族制扩大化的结果,把宗法血 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是已取得统治权力的宗族在拥有一个共主的基础上,其他家族成员共同享有对整个国家的统治权力;官僚政治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中央统一管辖的郡县制取代了层层分封的分封制,皇帝将地方的治民权与土地权分离,地方政府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命,代表皇帝去行使管理权。 1. (2016·4月浙江选考,T3)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 ) 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 B.闽南、两广一带 C.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 D.宁夏、陕西一带 解析:选A。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对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实行特殊的地方管理制度,其中对西南夷开五尺道,位于今天的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故选A。 2. (2016·10月浙江选考,T1)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 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有叛国而无叛郡”及所学知识可知柳宗元肯定的是郡县制。 3. (2018·11月浙江选考,T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解析:选A。题干中“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是指汉代的封国制,“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是指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故A符合题干意思。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1.内容: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州部,长官叫刺史。(后来州演化为地方行政单位) 2.目的: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 1.内容: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发展: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是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分割相权 行政权 军事权 财政权 机构 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 长官 同平章事 枢密使 三司使 参知政事 四、元朝行省制度 1.设立:元代确立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 2.职能 (1)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各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行省官员不得随意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2)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3)监察机构监督行省官员。 (4)省官互迁等。 3.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省制,为后世沿用。 五、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 六、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朝代 监察制度 评价 积极 消极 秦 (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保证政令统一,从而有利于加强君主权力和中央集权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有限,监察官员只是皇帝的耳目,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关贪赃枉法的情形也司空见惯, 先斩后奏又损害了司法制度的正常执行 汉 (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 唐 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 宋 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元 人命重案移送御史台,监察御史复按;御史可纠举官吏,先斩后奏 明 厂卫特务机构监视官员和平民 七、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 1.世官制 (1)概念:先秦时期贵族世代为官的选官用人制度。 (2)评价 ①积极:作为王朝统治者的贵族,在世官制下与王朝形成较长时期的共存共荣关系,从而使王朝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了正常的统治局面。 ②消极:贵族垄断教育与政治权力。 (3)消亡: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逐渐走向消亡。 2.察举制 (1)概念:汉武帝时期,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举荐,考试后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2)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演变为九品中正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立“中正”,对举荐的人才按照家世、道德、才能分成九等,“中正”评定的品级作为授官的依据)。 (3)评价 ①积极: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对社会各阶层相对公平,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②消极:从考选的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看都体现封闭性,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3.科举制 (1)概念:隋朝开始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 (2)评价 ①积极:破除世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统治基础;保证官员素质,提高行政效率;形成重学风气;体现公平公正。 ②消极: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大都局限于儒学经义,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不利于科学文化的进取与创新,禁锢了人的思想。 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嬗变的经验教训 1.从经验方面看,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的创新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2.从历史教训的角度看,中央集权体制在君主专制的条件下也有明显的弊端,如地方无权、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而且古代中国始终没有消除地方割据的根源,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时隐时现。 二、多角度理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对中国 (1)政治上,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2)思想上,科举考试大都以儒学经典作为考查内容,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士人的思想。 (3)文化上,科举考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文学巨匠,这是唐诗、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 (4)价值观方面,形成了知识分子群体勇于追求上进、实现价值、入世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 2.对世界:古代东亚的日本、朝鲜均曾效法中国实行科举制。近代的欧美文官制度也来自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欧洲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 (2019·4月浙江选考,T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 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体现的是对丞相行政权的分割,B项符合题意。世官制属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A项排除。外朝是以丞相为首的执行机构,“强化‘外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朝的选官制度,D项排除。 2. (2018·4月浙江选考,T5)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治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元代设置行省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3. (2019·浙江高考抽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下列言论反映察举制弊端的是( ) A.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D.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解析:选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属于墨子“尚贤”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批评的是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选官的弊端,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的延续,故B项正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属于科举制范畴,故C项错误;“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是苏轼批评自己读书万卷却不精通法律方面的书籍,与察举制无关,故D项错误。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1.原因:明太祖废除宰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确立: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 3.特点: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受到司礼监的牵制。 4.影响:加强了皇权,但后来宦官参政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二、清朝军机处 1.设立:雍正帝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而设。 2.官员职权:主要官员为军机大臣,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主要职责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3.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保密性强,办事快捷。 4.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造成皇权高度膨胀,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三、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 2.消极影响:控制了思想文化,造成了官僚统治的腐败,使人民的处境日益恶化。 3.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其消极因素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史实:如册封、会盟)。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史实:如东北:八旗制;汉地:明制)。 2.重大举措:设理藩院及改土归流。 3.重要作用 (1)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主要包括新疆、蒙古、西藏、西南地区) (2)近代中国版图基本奠定。 (3)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回归)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呈现的特点及认识 1.特点 (1)君主专制制度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选官制度体现了继承,内阁制度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2)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制度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3)君主专制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认识 (1)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是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问题。明代内阁“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名”是专制主义皇权强化的表现,其本质是帝国政治制度的畸变。 (2)清朝设立军机处,使皇权真正成为绝对的最高权威,君臣关系成了彻底的主仆关系,皇帝的专制心理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3)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埋下了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1. 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 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解析:选D。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事不得先禀告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丞相),说明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削弱宰相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故选D项。 2. 下面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 ) A.唐朝尚书省 B.元朝中书省 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 解析:选C。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形成时间较长,且与六部、司礼监等矛盾重重,故C项正确;唐朝尚书省、元朝中书省均是中央正式的行政机构,与材料“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符,故A、B项错误;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特有的建置,故D项错误。 3. (2018·11月浙江选考,T7)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A.建立通政司 B.建立密折制 C.设立枢密院 D.设立军机处 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可以判断与之相符的是建立密折制。 课后作业(一)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 A.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 B.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 D.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 解析:选C。根据材料“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可知,周分封同姓亲族到各地,以维护其统治,故选C项;根据材料“管理殷民七族……管辖殷民六族……统治夏墟”可知,其目的是管理地方,排除A项;根据材料“ 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可知,受封的是同姓的亲族,排除B项;根据材料“管理殷民七族……管辖殷民六族……统治夏墟”可知,其目的是管理地方,而非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排除D项。 2.《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 ) A.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 B.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 C.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D.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材料中的通假字“畔”通“叛”。材料中周初出现与周王室对立的叛军势力,这表明周初政治统治尚不稳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分封制受到冲击和挑战,B项正确。 3.下面分别是商、周疆域简图。该图表明当时( ) A.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完善 B.早期华夏文化核心区形成 C.君主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化加快 解析:选B。商周时期,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A项错误;华夏文化的核心区主要是陕西、河南等黄河流域,图示符合这一态势,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在战国时期萌芽,形成于秦朝,故C项错误;商周属于华夏文明,非少数民族地区,且当时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还没有开始封建化,故D项错误。 4.周代有谥法之制,贵族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平事迹,给其拟定一称号,如鲁哀公、齐威王等。嬴政成为皇帝后,不准臣议君,废除了谥法。嬴政此举意在( ) A.维护皇权独尊 B.废除宗法制度 C.削弱贵族政治 D.强化政权合法性 解析:选A。根据材料“周代有谥法之制,贵族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平事迹,给其拟定一称号……嬴政成为皇帝后,不准臣议君,废除了谥法”可知,嬴政废除谥法就是为了凸显皇权至上,故A项正确;废除谥法与宗法制并没有任何联系,故B项错误;不准臣议君和废除谥法对贵族政治并没有影响,故C项错误;废除谥法制度 与政权的合法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5.《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这里提到的九原郡治所位于今天的( ) A.陕西省 B.甘肃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解析:选D。九原郡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取匈奴河南地后置。治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领九原、临河(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2县。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后套及其以东至包头市,黄河南岸的伊克昭盟(已撤盟设市,改为鄂尔多斯市)北部,故D项正确,故A、B、C三项错误。 6.古代中国皇帝“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查以纠之”,为此建立一套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官僚系统。以下符合此体系的是( ) A.秦朝御史大夫、唐朝中书省 B.唐朝御史台、明朝内阁 C.宋朝参知政事、清朝军机大臣 D.秦朝御史大夫、汉朝刺史 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看,这一皇帝控制下的官僚体系是指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朝的刺史负责监察地方,故选D项。 7.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解析:选D。由中央及地方在“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可知,此时的尚书省已成为全国行政枢纽,所以D项正确。尚书省仅仅是三省之一,并未剥夺其他两个机构的权力,A项错误;起草诏令属于中书省的职能,B项错误;唐朝依然是皇权至上,尚书省不可能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C项错误。 8.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下列官职,按其最早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御史大夫 ②同平章事 ③卿大夫 ④司隶校尉 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解析:选B。①最早出现在秦朝,②最早出现在唐朝,③最早出现在西周,④ 最早出现在汉朝,按其最早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④②。B项符合题意。 9.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分科取士有过中肯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这一评价中肯在( ) A.肯定了选官制度对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B.看到了两种选官制度在选才方式上的不同 C.肯定了科举制对政治的有利影响 D.肯定了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解析:选C。材料“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主要强调对人才选拔权回收到中央的作用,没有提到对官僚政治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两种制度在方法上的不同,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可知,科举制把人才选拔权收归了中央,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无法得知是否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故D项错误。 10.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经传承与创新,如“汉承秦制”“元承宋制”。其中,“元承宋制”在中央机构的表现为( ) A.中书省与行省制 B.中书省与枢密院 C.枢密院与宣政院 D.中书门下与枢密院 解析:选B。根据材料“元承宋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元代中书省由宋代中书门下发展而来,枢密院由宋代枢密院发展而来,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度创立于元代,排除A项;宣政院创立于元代,排除C项;元代没有中书门下,排除D项。 11.明朝规定入内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又有“济世之才”,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据此可知,明代内阁( ) A.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 B.确保了中央的决策正确 C.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 D.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 解析:选A。据材料“‘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可知有利于规范君主执政,故A项正确;“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是对皇帝道德的培养,无法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故B项错误;由“格心之学”“格君心之非”无法确定其一定是心学,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明代内阁非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故D项错误。 12.下面是清朝部分年代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 ) 皇帝 军机大臣人数 乾隆 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 嘉庆、道光、咸丰 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 同治 五到六人 光绪 76.5%的时间四至六人 A.权力稳固 B.机构健全 C.精干高效 D.保密性强 解析:选C。根据表格中军机处人数不断变化可以看出,皇帝可以随时决定军机的权限,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军机大臣人数的变化可以推断机构设置和人数并不确定,故B项错误;综合材料可知历朝军机大臣人数都在六人左右,这反映了清代军机处精干高效,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军机大臣人数变化而不是保密的程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不忠不孝是十恶之首。家长对子女不仅有主婚权,而且《大清律例》有关惩治“子孙违反教令”罪的条例中,已把处死权赋予封建家长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还有家族对“不贞”女子执行死刑的情况。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 ——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材料二 直到晚清时期,传统的中国家庭同一个微型王国一样,家长拥有君主之权威,他有权实施家法并操纵家庭成员的生死大权。政府承认家庭的这种全能作用,而且不干涉家庭内部的父子、夫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外国学说和政治哲学的传入,许多研究西学的学者开始推行这样一些基本观念:家长的权利逻辑上隶属于国家,个人拥有不可剥夺的、不受家长控制的权利;男女作为国家的基本分子,是平等的。这些观点,动摇着家庭关系的根基,在年轻人中间广为流行。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代中国的家族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家庭中家长地位受到冲击的原因。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由“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可知,以宗法制为依托;由“已把处死权赋予封建家长了”“还有家族对‘不贞’女子执行死刑的情况”可知,与封建等级制、伦理道德观紧密联系;由“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可知,宋明时期空前强化。第(2)问,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外部”根据材料二“随着外国学说和政治哲学的传入”概括;“内部”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政治改革的推动、思想解放的潮流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特点:以宗法制为依托;与封建等级制、伦理道德观紧密联系;宋明时期空前强化。 (2)原因:近代中国国门洞开, 西方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与发展,传统儒学遭受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政治变革的推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三 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平定六国后,除夺回河套地区外,秦朝拓展疆域的两个主要区域。任选其中一个区域,根据所学知识概述秦朝加强对其控制的主要举措。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给中华帝国在政治制度上组装了哪些“硬件”。 (3)据材料三结合唐朝和清朝的史实,说明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反制衡的。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秦、唐和清三个重要历史朝代的政治制度。第(1)问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的相关知识。秦朝疆域较之前扩大的两个主要区域在岭南地区和西南夷地区。联系书本知识,秦对其有效控制的措施不难回答。第(2)问中所谓的“硬件”实际是指秦始皇建立的基本的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第(3)问解题的关键是把握设问中“ 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据此可知为中央官制。具体到唐朝为三省六部制,清朝为军机处的设立;皇帝强大的反制衡实质就是皇帝如何削弱相权以加强自身的权力;根据以上分析围绕三省六部制和军机处的特点分析组织语言即可。 答案 (1)区域:岭南地区、西南夷地区。 岭南地区: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或开辟了连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灵渠)。 西南夷地区: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或开辟“五尺道”)。(任选其一)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分掌决策、审议和执行,分散相权。 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