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四校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四校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吉安市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 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 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 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 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从这里可以反映出,这种纪念活动围绕的是期盼或者庆祝农业的丰收,因此它所反映出的应是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故B项正确;材料中迷信活动是围绕农业经济进行,故A项错误;节日习俗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不是反映诗歌发展,故D项错误。‎ ‎2. 下图为安徽蚌埠市境内的钓鱼台遗址发掘现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制圈足豆、鬲、爵以及砺石、石锛等生活器具,还出土了青铜镞、石镞和陶制纺轮、网坠等,其中两枚西周时期的玉璧,给考古专家带来意外和惊喜。(据蚌埠新闻网2014年10月23日讯)蚌埠钓鱼台考古发掘印证了( )‎ A. 淮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丰富 B. 今蚌埠地区是西周的重要封国 C. 西周时期蚌埠境内开始有人类居住 D. 该地区在西周时期青铜制造很发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该地区地处淮河流域,文明可以追溯至西周,故选A。B中的封国从材料中无法得出。C错在“开始”。D错误,由于出土的青铜器不多,无法印证它的制造发达。‎ ‎3.《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B. 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C. 江南地区工商业地位超过农业 D. 南朝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故B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在南宋,不是南朝时期,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江南地区工商业地位超过农业,故C排除。南朝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没有涵盖材料全部信息,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表现;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表现 ‎4.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鸦片战争前夕国内主要商品流通量统计表 ‎ ‎ 商品量 ‎ 商品值 ‎ 商品量占产量(%) ‎ 银(万两) ‎ 比重(%) ‎ 粮食 ‎ ‎245.0亿斤 ‎ ‎16 333.3 ‎ ‎42.14 ‎ ‎10.5 ‎ 棉花 ‎ ‎255.5万担 ‎ ‎1 277.5 ‎ ‎3.3 ‎ ‎26.3 ‎ 棉布 ‎ ‎31517.7万匹 ‎ ‎9 455.3 ‎ ‎24.39 ‎ ‎52.8 ‎ 丝 ‎ ‎7.1万担 ‎ ‎1 202.3 ‎ ‎3.10 ‎ ‎92.2 ‎ A. 商品经济取得全面发展 B.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 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 政府改变重农仰商政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中表格显示鸦片战争之前“可粮食、棉花、棉布一直占据主导”说明该时期中国的自然经济在一直占据主导,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中国农业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特点 ‎5.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 A. 荷兰发达的航运业 B. 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C. 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 D. 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化,故B正确。荷兰发达的航运业,也源于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化,故A排除。价格革命指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与材料无关,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故D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 ‎6.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里面认为:“在16 世纪及17 世纪间,美洲的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与东亚。……在中国历史上,(这推动了)明代万历至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相当长时期的经济持续增长。”据此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 A. 明清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空前兴盛 B.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 C. 西欧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侵略 D. 海禁政策导致欧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导致在16 世纪及17 世纪间,美洲的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与东亚的事件为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所以选B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影响 ‎7.有学者这样描述:“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作者这一描述旨在说明 A. 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B. 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欧洲 C. 中国的先进工具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D. 中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可知古代中国经济领先于欧洲,因为我们的生产工具更先进,从题干中“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可知到近代后,中国经济又落后于欧洲,因为我们的生产工具落后了,题干的信息主要从生产工具的角度说明了中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犁牛耕;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工业革命 ‎8.1863年,赫司特染料厂一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拥有工人7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苯胺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 A.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 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 C. 科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 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点——垄断组织,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主旨揭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重点不是在强调科学的作用,排除C;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 ‎9.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中的 年代 商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 第一时期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第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A. 史料整理 B. 史料收集 C. 问题形成 D. 历史解释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表格把两个时期的商办、外国人办的厂数、资本、资本所占比重进行列表比较,属于史料整理,A正确。史料搜集是以形成的问题为导向,广泛地搜集相关的资料,为进一步的整理做准备,往往是杂乱无章的,B错误;问题形成是在历史研究中产生了相关的问题需要研究,不符合表格内涵,C错误;历史解释是对历史现象进行解释并得出历史结论,D错误。‎ ‎10.阅读《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相对比重》表,其数据的变化说明( )‎ 类别 ‎ ‎1921年的占比(%) ‎ ‎1936年的占比(%) ‎ 年平均增长率(%) ‎ 轻工业 ‎ ‎44.1 ‎ ‎30.7 ‎ ‎5.46 ‎ 重工业 ‎ ‎54.6 ‎ ‎62.9 ‎ ‎9.94 ‎ A. 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 B. 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 C. 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D. 民族工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1921-1936年中国的轻工业年均增长率低于重工业,那就等于说这一时期,重工业的发展速度高于轻工业,这并不意味着轻工业衰落,因为两者都在增长,故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官僚资本,故排除C;单凭材料信息不可以得出D;重工业多与军事相关,所以意味着这一时期的发展为抗战准备了战备物质基础,故选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1-1936年中国的工业发展 ‎【名师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这一题中,轻工业发展慢于重工业,并不意味着轻工业衰落或者不发展了,其实轻工业发展是一定的,只是相比较慢了而已,这一点就很容易被偷换概念。A选项就是这种设计。‎ ‎11.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B. 洋务企业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示意图当中的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从19世纪70年代产生,到1956‎ 年结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19世纪60、70年代产生,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结束,故C正确;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是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故A排除;洋务企业是2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故B排除;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是4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各种经济形式发展演变的过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紧扣题干材料当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的起止时间,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2.“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 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 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 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一五”计划实施时,坚持“优先保证工业不在…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同时规定大部分工厂都建在远离沿海省份的内地城市,由此说明“一五”计划有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故D项正确;A、C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应排除;B项所述过于绝对化,错误,排除。‎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优先保证工业不在…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分析解答即可。‎ ‎13.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状况的结论是(  )‎ 年份 基本建设总额 国家预算内投资 国家预算外投资 生产性建设 非生产性建设 ‎1960‎ ‎384.1亿元 ‎297.1亿元 ‎87亿元 ‎331.9亿元 ‎52.2亿元 ‎1961‎ ‎123.3亿元 ‎89.8亿元 ‎33.6亿元 ‎105.1亿元 ‎18.3亿元 ‎1962‎ ‎67.6亿元 ‎56.6亿元 ‎11亿元 ‎58.5亿元 ‎9.1亿元 A. 追求高速度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B. 三年经济困难造成经济巨大破坏 C. 压缩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调整 D.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960年开始到1962年基建总额不断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经济出现困难,压缩投资意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经济比例失调,故A项错误;材料看不出经济被破坏,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是在1952年,故D项错误。‎ ‎14.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A.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B. 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 C.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知识理解运用层次,需要学生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对题目研读、解释、判断和推理。从题干中信息“1981年”、“ 分地”,可确定是改革开放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让渡了土地经营权,所以排除A;这一时期主要目标是“搞活经济”,是在计划经济前提下引入了市场的作用,所以排除B;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有效发展是起于1984年,城市经济改革推行以后,所以排除掉D;计划经济前提下引入了市场的作用,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选择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反映了当时天津 A. 文明简洁的葬礼成为主流 B. 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 C. 知识分子已抛弃纲常礼教 D. 中西文化产生碰撞和交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社会习俗的变迁,即丧葬礼仪的变化,一改过去中国传统厚葬的习俗,实行简朴的仪式,体现了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习俗的演变,故选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丧葬礼仪的改革 ‎16.“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 A. 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 B.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C.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 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答案】C ‎【解析】‎ 材料“女学生抵制“列女传””“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体现的是她们追求“民主”“科学”,反映出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礼教统治地位,故C项正确,B项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广泛”,故A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深入人心”。‎ ‎17.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C.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D.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即为经济民族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民族主义是在国际贸易中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美元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这样可以把国内过剩的商品倾销到其他地区以转嫁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ABD三项着眼于稳定国内社会秩序、刺激就业、恢复生产等,故排除。‎ ‎18.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 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 C. 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D. 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理论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是倡导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B理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排除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排除A;罗斯福新政始于1933年,排除C;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失去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D正确。所以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题意和图示对“A线”“B 线”作出正确判断,然后利用判断的结果,联系所学知识,逐一排查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9.对于英国福利制度的奠基性文献——《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社会主义右派认为它“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社会主义左派则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 A. 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 B. 有利于工人阶级参与政权 C.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D. 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说明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公平公正;根据材料“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说明对缓和社会矛盾有一定影响。故答案为C项。福利制度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形式”,排除A项;福利制度与工人阶级能否参与政权无关,排除B项;福利制度并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排除D项。‎ 点睛:本题要综合考虑两种观点,不能只从一种观点出发来作出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种观点“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并不是指开展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的暴力革命,而是指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追求社会公平公正。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为了这一目的才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20. 当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退一步,进两步”是指 A. 实行工业国有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B. 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C. 全面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 D. 放弃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时期,“退一步,进两步”是指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故B正确。工业国有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属于斯大林模式,故A排除。全面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C排除。放弃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也是利用市场经济手段的表现,故D排除。‎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21.二十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纪德受邀到莫斯科旅行后,罗曼•罗兰认为:“我确信,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了其他民族的生命力”,纪德则写道:“苏联人对于国外的局势和状况处于惊人的无知之中。他们被弄得深信:外国的一切都远不及苏联好”。可见两人共同担忧的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 A. 出现特权阶层 B. 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 C. 民众思维僵化 D. 国民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了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外国的一切都远不及苏联好”说明了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人民对外界一无所知,思维日益僵化,故C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特权阶层,故A错误;材料中的两人都没有提到国民经济结构,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国民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故D错误。‎ ‎22.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C. 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D. 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故选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A项不符合史实;BC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此时期属于美苏冷战时期。‎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的形成·影响 ‎【名师点睛】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 ‎(1)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法律化方向发展。‎ ‎(2)以美国为主导的,处于中心地位、特殊地位 ‎(3)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4)包括金融货币、关税贸易、市场等方面内容。‎ ‎(5)建立在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基础之上。‎ ‎23.在“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已的社会风气中,欧洲的经济不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1945年以后,莫内、斯佩克和哈尔斯坦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创造“新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 A. 国家干预经济机制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D. 欧洲一体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己的社会风气中,欧洲的经济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强调欧洲经济的自由贸易化,故本题选D;A项属于国家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不仅仅涵盖了欧洲,排除。‎ ‎24.1971年12月与1973年2月,美国政府先后两次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纷纷采用浮动汇率,不再承担维护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这反映出 A. 美国经济的世界领先地位不复存在 B. 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减弱 C. 新型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D. 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急剧衰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973年,美国的经济依然领先,故A项错误;世界性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故B项错误;1973年新型的世界经济格局并未形成,依然是两极格局,故C项错误;美元中心地位下降表明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急剧衰落,故D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名师点睛】“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三足鼎立局面出现,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有力的冲击;加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尤其是1973年爆发的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无力稳定美元的币值,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各国也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于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终于瓦解。‎ ‎25.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 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 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 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 D. 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答案】C ‎【解析】‎ ‎1995年,世贸组织已经建立,A项在时间上被排除;B项“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最为典型的是美国,但两图相比,美国的贸易量并未增加;左右两幅图都反映了多极化趋势,D 项排除;要注意左右两幅图相比,亚洲发展中国家、日本所占贸易份额明显增加,这正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体现,故C项正确。‎ 点睛:做此类题一要注意看时间,二要注意看数字或百分比的变化。也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集中于亚洲地区。‎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巩固海防,防患于未然,清政府采取措施,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正式宣布,洋船“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嗣后外商虽多次要求增设口岸,都未成功,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 ‎——摘编自郑学檬等著《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由于自唐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以来,沿江沿海地区原为中国的经济精华区所在,因此19世纪中叶中国对西方开放贸易以后,列强很自然地要求在最有生意可做的沿江沿海地区设立租界。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的地点计有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镇江、汉口、九江、烟台、芜湖、重庆、杭州、苏州、沙市、鼓浪屿、长沙。这些租界……辐射而出的现代经济并不能普及中国各个角落,而以沿江沿海地区为限。以工业资金为例,上海一港之金属冶炼、棉纺织、缫丝、面粉制造、榨油、印刷、蜡烛、肥皂等企业均居全国首位。18951913年,中国所发展的现代工业,其创办资本在上海、武汉、天津、广州的即占52.06%,而就全部通商口岸的创办资本言,则占全国创办资本之66.24%,内地企业仅占33.76%。‎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乾隆年间清政府对外贸易管理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列强在华广设租界的原因,并简要评析。‎ ‎【答案】(1)特点:对外贸易严加限制;只准广州一口贸易。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巩固海防以商制夷。‎ ‎(2)原因:19世纪末列强对华侵略加深,清政府开放了较多的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所处沿江沿海地区,属于中国经济重心地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需要扩大对华贸易。(言之有理即可)评析:成为列强侵华的据点,便利列强掌控中国;作为西方现代技术在华传播中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传播的现代经济以沿江沿海地区为限,难以普及中国各个角落。(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的信息从闭关锁国政策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为了巩固海防,防患于未然”和所学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思考回答。‎ ‎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沿江沿海地区原为中国的经济精华区所在”“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的信息以及所学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需要扩大对华贸易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末列强在华广设租界史实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回答。‎ 点睛:横向比较型非选择题 ‎(1)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 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世纪初开始,在工业革命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同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1841—1846年,又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损害工厂主直接利益的谷物条例。1849年终止了从17世纪6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到1853—1860年间,英国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后残余,这使英国成为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1860年,英、法签订英国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以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废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废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 ‎【答案】(1)工业革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2)自由贸易政策对于英国工业品输出弊端,国际贸易发展。‎ ‎【解析】‎ ‎(1)依据材料“工业革命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以及所学从工业革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弊端思考回答。‎ ‎ (2)依据材料“这使英国成为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自由贸易政策对于英国工业品输出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即可。‎ 点睛:如何注意答题规范 ‎1.看清提示,控制范围。‎ ‎2.字迹工整,分层表述。‎ ‎3.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4.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5.表述严谨,言之有物。‎ ‎6.答案设计,多宽广,少精深。‎ ‎28. 2016年,英国全民公决退出欧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一体化进程部分大事记:‎ ‎1967年——欧洲共同体创立,有6个成员国。‎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2002年——欧元正式在欧盟12国流通。‎ ‎2003年——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 ‎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 ‎2007年,再次扩大后的27个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里斯本条约》,2009年《里斯本条约》的生效为欧盟重启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9年——欧盟选举赫尔曼·范龙佩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凯瑟琳·阿什顿女士被任命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2016年——英国全民公决退出欧盟。‎ 材料二 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三 欧盟的成立建立在一系列的超国家机构基础上。比如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由于集体决策机制,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 ‎——姜艳霞《从欧洲债务危机看欧元区的制度困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当前欧盟面临的危机。‎ ‎【答案】(1)特点: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休化,规模涵佰扩大,建立超国家机构,欧洲一体化在困难和拟成中曲折前进。(8 分)‎ ‎(2)目的: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加强经济、政治上的合作,提高国际地位,抗衡美国。(6分)‎ 影晌:加强了欧洲联合,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4 分)‎ ‎(3)危机:集体决策机制存在严重弊端,难以迅速有效地采权应对措施;欧盟成员国众多,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协调;各国存在国家利益的争夺。(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可以看出欧洲经历了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的过程;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从材料给出的时间来看,持续时间长;从“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可以判断欧洲一体化在困难和挑战中前进;此外结合所学知识,也可以答规模逐渐扩大;建立超国家权力机构等。‎ ‎(2)根据材料二可以明显判断欧洲一体化的目的。欧洲“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即加强欧洲政治经济合作,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即抗衡美国;提高国际影响力。欧洲一体化的影响可以结合其目的的实现程度来答:增强了欧洲的影响力,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概括归纳能力。由“由于集体决策机制,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可以概括出集体决策机制存在严重弊端,难以迅速有效地采权应对措施;欧盟成员国众多,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协调;各国存在国家利益的争夺。‎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弊端和评价 ‎【名师点睛】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在一起,挂*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是一组关于新中国历史变迁的漫画。‎ 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图片进行比对,选择两张或两张以上图片,提取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依据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改革开放前后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论证:图二、图五 经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得以确立,虽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于是出现了图二中“光有钱买不了东西”的场景。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发展,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五花八门的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消费者的选择性多了,但却更加无法选择了,于是出现了图四中“握着钱不知买啥”的情景。‎ 论题:20世纪60-70年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论证:图二、图三 经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得以确立,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于是出现了图二中“光有钱买不了东西”的场景。20世纪70年代,十年“文革”动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而不是以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义,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这一时期的物资更加匾乏,于是出现了图三中“有点钱买不着东西”的情景。‎ 论题:科技发展影响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 论证:图二、图五、图六 图二反映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图三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发展,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五花八门的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凭现金购物。图四反映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信用卡竞相兴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出门购物。‎ 注意: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如果考生能够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等角度拟定论题、进行阐述亦可,但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信息并选择图二、图五的情况时,结合所学知识,图二发生在20世纪60‎ 年代,图五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的事件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在中国的建立,可以分别从计划经济体制角度下和市场经济角度下商品供应角度、社会发展角度、民众心态等进行分析。‎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