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一 农耕时代的政治文明学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一 农耕时代的政治文明学案(江苏专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 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结合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二: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 ‎ 君主专制 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 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一发展线索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 中央集权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 选官制度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 中国早期的国家治理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家天下”局面的开始——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 ‎2.“家国同构”之源——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核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3.容易误读的“封建”——分封制:以同姓王族为分封主体,通过层层分封,形成贵族内部森严的等级,周王成为“天下共主”,这一制度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4.天人合一——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和加强统治的需要,将“天”说成是自然与社会的主宰,以证明王权神授,论证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 ‎5.第一次政治大转型——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军功、政变和改革等多种方式逐步掌握政权,争霸战争与兼并战争推动了分封制瓦解,中国在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现端倪。‎ ‎1.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1)主要政治制度 ‎①分封制:为巩固统治,周王把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加强了王权,形成了等级序列,统治效果加强。‎ ‎②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强化了王权。‎ ‎③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2)主要特点 ‎①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②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③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④“家国同构”: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先秦时期文化认同意识的形成 ‎(1)含义:“文化认同”‎ 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先秦时期,以宗法制为核心,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三位一体,形成“家国同构”的华夏文明的文化认同意识,影响深远。‎ ‎(2)意义 ‎①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 ‎②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 ‎3.“宗族观念”对中国制度的政治基因的影响 ‎(1)概念分析:统治者以政权控制王朝政治,以族权控制社会基础。宗族成为仅次于官僚行政组织的社会集团,并作为封建国家的细胞和社会基础,对维护封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①从上往下看,宗族制度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族权与政权联合统治,血缘与地缘牢牢扭结,这从根本上强化了宗族的存在及发展。‎ ‎②从下往上看,中国自秦以来,就有“王权不下县政”的史实。权力的网络虽一直延伸到州县,但并没有延伸到乡镇。在乡村,对农户来说,宗族组织的建立不仅维持着乡村社会的稳定、秩序,还能在物质上提供公共福利和安全保障,组织与协调生产和生活。‎ ‎(2)深远影响 宗法制度文化以观念和习惯的形式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皇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地方大族对封建法纪、封建社会秩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②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 ‎③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二是修建族谱维系尊宗敬祖制度。‎ ‎④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宗法文化既是一种政治文化,又是一种伦理文化,处理政治关系尤其是处理伦理关系都依赖于宗法为根本的伦常纲纪,伦常纲纪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商周时期的国家祭祀 ‎(2017·高考江苏卷)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满分秘籍]‎ 扣题眼: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政治的权力”,理解“政治的权力”与青铜器具之间的本质关系。‎ 析错点:商周时期,青铜器比较珍贵,较少用于农具、食具、货币,‎ 且此类器具不具有政治权力的象征。‎ ‎【答案试解】 B ‎2.命题点:宗法制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2019·高考全国卷Ⅲ,T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满分秘籍]‎ 扣题眼:据题干信息,理解“孝”“悌”“乐”“礼”等与备选项的关系。‎ 析错点: “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 “郡县制”和伦理道德无关, “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的,且宗法制在察举制实行时已经崩溃。‎ ‎【答案试解】 A ‎3.命题点:早期政治制度已蕴含仁的理念 ‎(2018·高考全国卷Ⅱ,T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理解“网开三面”与商汤获诸侯拥护的关系。‎ 析错点:题干材料意在“说明”商汤成功的原因,“经济活动”“生态环境保护”不符合其主旨;夏桀的暴虐、商汤的仁德导致了“夏商更替”。‎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 B.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 C.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D.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解析:选B。由材料“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可知,周朝用宗法制维系宗族管理,再扩大化到政权,这体现了政权和族权结合的国家观念,B项正确。‎ ‎2.(命题点:早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下表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该历史现象表明了(  )‎ 君主姓氏 姬姓—姬姓 姬姓—非姬姓 非姬姓—非姬姓 战争次数 ‎130‎ ‎331‎ ‎328‎ A.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B.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D.方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 解析:选C。材料中周朝各诸侯国之间,尤其是“姬姓-非姬姓”“非姬姓-非姬姓”的战争次数较多,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项正确。“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属于过度解读,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官僚政治与中央集权制,排除B、D两项。‎ ‎ 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传承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商周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2019·高考全国卷Ⅰ,T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信息可知,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从西周王位继承与宗法制关系的角度思考。‎ 析错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 ‎【答案试解】 B ‎2.命题点: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2016·高考全国卷Ⅲ,T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满分秘籍]‎ 扣题眼:抓住关键信息“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说明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析错点:文字体系商代就已确立,周代完善;材料未涉及宗法制;青铜器仍以祭祀为主,其功用未发生大的变化。‎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秦国文化的传承)商代和西周的文字是统一的。春秋以降,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俗体流行。到战国时,各国“文字异形”,与传统写法大相径庭,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这反映出(  )‎ A.秦国对西周制度与文化的坚守 B.经济发展道路差异导致文字分化 C.秦国对传承华夏文化有所贡献 D.正体俗体之别是华夷之辨的表征 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而只有秦国继承了商周文字,继续发展,这反映了秦国通过文字的继承传承了华夏文化,‎ 故选C项;材料反映秦国通过文字传承了华夏文化,而秦国在战国时期通过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分封制,并未坚守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各国经济发展道路基本一致,所以并非经济发展导致文字的分化,排除B项;西周以来形成华夷之辨,居于东方的六国才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正宗,所以正体俗体之辨并非是华夷之辨的表征,排除D项。‎ ‎2.(命题点:分封制的影响)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之制度大异于商者,包罗甚广。不能在此一一论列,其中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其意在说明(  )‎ A.西周制度深受商朝影响 B.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 C.分封利于华夏民族形成 D.西周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解析:选C。依据材料,周朝制度和商朝制度的差异很多,但其中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的形成影响巨大。由此可知,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度有利于华夏民族的形成,故选C项;材料反映了西周制度和商朝制度的不同及西周制度对华夏民族形成的影响,而非商朝制度影响了西周制度,也不是“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和社会形态的变化,排除A、B、D三项。‎ ‎ 君主专制下的中枢机构的演变 君主专制下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1.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最高政治权力由“禅让”变成“世袭”;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继承。‎ ‎2.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3.西汉(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建立“中朝”制度,加强皇权。‎ ‎4.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既削弱了相权,又能保证皇权独尊,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5.宋元(加强)——宋代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和财政,削弱了相权。元代: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6.明朝(强化)——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7.清朝(顶峰)——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亲政后,设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特点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出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2.皇权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宰相制度的频繁变化,则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中国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政治根源于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并具有分散性、保守性,以及封建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和法家提供的“集权”理论。‎ ‎ 君主专制与中枢机构的演变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唐代前期尚书省的职能 ‎(2018·高考江苏卷)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满分秘籍]‎ 扣题眼:材料关键信息“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了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的作用。‎ 析错点: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拥有起草诏令制敕职权的是中书省;“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唐代中枢机构权力的演变 ‎(2017·高考江苏卷)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满分秘籍]‎ 扣题眼: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和提高决策职能部门的地位,反映的实质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即削弱相权。‎ 析错点:三省六部制在唐初是主要中枢机构,“已被废除”‎ 说法错误;执掌行政权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不会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不等于其决策权扩大。‎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君主专制的强化)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许多王朝在统治初期,都曾出现诛杀功臣的现象。其中,西汉初期和明初尤为严重。出现这种现象本质上是(  )‎ A.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 B.“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 C.封建统治残暴的体现 D.平民皇帝变态的心理反应 解析:选A。根据材料“统治初期,都曾出现诛杀功臣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朝建立初期的功臣宿将,大都功勋显赫,是专制统治的严重威胁,王朝初期的统治者采取诛杀功臣的做法是为了强化专制皇权,故选A项;“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是诛杀功臣做法的原因之一,而非本质,排除B项;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亦因维护专制皇权的需要,排除C项;平民皇帝变态的心理反应只揭示了该历史现象的表面原因,没有认识到本质,排除D项。‎ ‎2.(命题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 D.使三省六部间相互牵制 解析:选C。据材料“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权力逐渐被分割,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宰相专权,从而加强皇权,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分割相权,未涉及提高政府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和三省六部制之间的关系,排除A、B、D三项。‎ ‎ 君主专制影响下的历史现象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宋代重史传统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2016·高考全国卷Ⅰ,T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满分秘籍]‎ 扣题眼:“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说明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 析错点:注意对选项的程度限制词的认识,绝对肯定与否定都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过于扩大事件的影响,一定要紧扣材料。‎ ‎【答案试解】 A ‎2.命题点:汉代外戚干政现象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满分秘籍]‎ 扣题眼:外戚属于母族亲属,由于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才使得外戚选官的比例不断加大,故而形成外戚干政。‎ 析错点:注意对材料的直接理解,不要过度解读,材料未提及相权问题;“家天下”“刘氏同姓”强调的都是父系血缘关系。‎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君主专制强弱的影响)汉唐之世,多有母后、外戚、宦官、宗室专权现象,而居于汉唐之间的东晋、南朝却鲜有此例。这是因为东晋南朝(  )‎ A.皇帝励精图治      B.皇权相对孱弱 C.士族品行高洁 D.选官制度先进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是统一帝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而东晋、南朝总体特征为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皇室为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依靠世家大族,从而限制了皇权,作为皇权附属的外戚、宦官等自然难有机会专权,故选B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母后、外戚、宦官、宗室无法专权是门阀士族强大的结果,与皇帝的励精图治、士族的品行以及选官制度无关,故排除A、C、D三项。‎ ‎2.(命题点: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清雍正帝废除了预立嫡长子为太子的做法,改行秘密立储制。被选者不分嫡庶长幼,唯以统治才能和是否最符合根本的统治利益为准;立储密旨在皇帝临终前或去世后才公布,公布后新君立即即位。这一做法(  )‎ A.反映古代政治体制发展趋势 B.表明清代嫡庶观念日益淡化 C.确保了清代皇帝的政治素质 D.意味着宗法制度的逐步瓦解 解析:选A。据材料“被选者不分嫡庶长幼,唯以统治才能和是否最符合根本的统治利益为准;立储密旨在皇帝临终前或去世后才公布,公布后新君立即即位”可知,秘密立储制体现君主决策的独断性,符合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趋势,故选A项;据材料“被选者不分嫡庶长幼”不能断定嫡庶观念日益淡化,排除B项;秘密立储制虽有重才的用意,但不一定能确保皇帝的政治素质,排除C项;虽然材料说到秘密立储制“不分嫡庶长幼”,但并不能说明宗法制度逐步瓦解,排除D项。‎ ‎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沿革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线索 ‎1.周代:实行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2.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 ‎3.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导致“七国之乱”;汉景帝时开始削藩,‎ 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4.唐朝:将全国划分为诸道,设采访使(又叫观察使)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唐中期,朝廷在地方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5.宋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将兵权收归中央;地方赋税除小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6.元朝: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7.明朝 ‎(1)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合称三司。三司鼎立,互不隶属,各自听命于朝廷,以加强皇权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明朝中朝,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巡抚本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性质,后兼地方军政,也有了相对固定的治所,遂成为一级地方官员。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成为一级地方官员,但巡抚与总督都属于中央系统。‎ ‎8.清朝:地方主要官员有总督——军政事务;巡抚——行政长官;提督学政——科举、学校事务。‎ ‎1.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沿革特点 自秦统一以来,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经历了秦汉时期的郡县制、魏晋南北朝及隋朝的州制、唐宋时期的道路制、元明清时代的省制这四个建立、发展、变革和完善的阶段,其沿革发展变化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第一,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则是相对的。‎ 第二,不同历史时代,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地区,其行政区划的地位较高,设置也比较密集;反之,则地位较低,设置也比较稀疏。‎ 第三,我国每个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最为频繁的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秦为郡;汉为郡与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其辖区范围、行政职责和官员的设置都有差异。‎ 第四,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 第五,愈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愈低的发展趋势,如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在汉朝降为二级行政区划单位等。‎ 第六,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秦汉为二级制;魏晋南北朝为三级制;隋为二级制;唐、宋为三级制;元、明为三级和四级混合制,以四级为主;清为三级制。‎ ‎2.中央与地方关系演进的制约因素 秦汉以来,君主基本沿袭了以强化中央集权来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传统,但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并非单一趋势,而是和地方分权割据相间并存、交替演进的。‎ ‎(1)土地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政治的高度集中性要求与长期以来分散性、脆弱性的小农经 济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反映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必然会导致土地的高度兼并及王朝更迭而严重削弱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随之而来的则是地方分权及地方割据势力的坐大。‎ ‎(2)文化差异性。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不断深入,此后,自东汉一直到清朝,比郡属国制、羁縻府州、土司制等仍是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间关系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性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 ‎(3)分封与削藩。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曾详细论述了汉代国家结构制度,他指出汉初“郡邑居半”,郡王时有反叛,“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这种情况才得以扭转,由此可见,分封与削藩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极大的影响。‎ ‎(4)地理环境。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划分原则基本有“山河形便”和“犬牙交错”两种。所谓“山河形便”语出《旧唐书》,是指以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这一地理形态作为行政区划安排的依据,从而实现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的基本吻合。大体而言,自秦至唐时期内的行政区划安排基本沿袭了以“山河形便”为主的惯例。所谓的“犬牙交错”则是指为巩固中央集权及消除地方割据的可能性,人为地打破自然地理的界限而对行政区划进行安排,实现行政区域中的犬牙交错与以北制南局面的形成。‎ ‎3.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与制衡的启示 中央与地方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以集权与分权划分为中心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政治组织。历史证明权力过于集中或权力过于分散都无助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要达到权力的有效平衡,最主要的是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形成一种职权明确、权责统一、协调制衡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 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与特点 ‎【真题典例】‎ ‎1.命题点: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 ‎(2019·高考江苏卷)《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 ‎[满分秘籍]‎ 扣题眼:材料关键信息“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说明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进行分析。‎ 析错点: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这两项措施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全面推行郡县制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满分秘籍]‎ 扣题眼:据材料可知,朝廷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做题时可从诸侯割据的经济基础角度思考。‎ 析错点:材料“称为‘皮币’”,且有定价,说明不是货币;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材料说明地方仍旧享有租税权,只是加强了控制而已。‎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秦至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下面为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 ‎——‎ ‎13‎ ‎103‎ ‎1 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 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190‎ ‎1 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道 ‎——‎ ‎328‎ ‎1 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 234‎ 元朝 ‎12省 ‎183路 ‎——‎ ‎97‎ ‎1 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的,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 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解析:选C。题干表格中,省、道、州的增设,以及县的数量增加,体现了中央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减轻中央的负担”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均排除。‎ ‎2.(命题点:西汉政治对文人创作的影响)西汉初,文人创作群体以诸侯王为中心,创作多是抒发怀才不遇之情;西汉中叶以后,创作群体逐渐转移到以朝廷为中心,创作内容多是渲染皇帝的尊严或者描写帝王游猎的宏大场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权威的加强 B.儒学正统地位形成 C.选官制度的变革 D.文化专制空前加强 解析:选A。题干提及文人创作群体由以诸侯王为中心转移到以朝廷为中心,创作内容变为渲染帝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中央权威的加强,故选A项;儒学正统地位形成是中央集权加强的思想要求,只是原因之一而已,排除B项;西汉察举制强调孝廉,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文化专制空前加强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 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真题典例】‎ ‎1.命题点:战国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2019·高考全国卷Ⅱ,T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满分秘籍]‎ 扣题眼: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战国后期水利工程的修建,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理解其因果关系。‎ 析错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铁农具秦汉时期得以普及;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满分秘籍]‎ 扣题眼:表格反映的信息是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趋势是郡、国的数量大增,这说明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中央控制区域加大,经济军事力量急剧加强。‎ 析错点:“矛盾渐趋激化”不符合史实,当时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中央直辖郡、国是地方体制的调整,“中央行政体制”与材料不符;“日益扩大”的是中央直辖区,不是王国控制的区域。‎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古代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我国历代朝廷常常分割地方事权,将军事、民政、财政、司法诸权分授不同的官员并使之互不统属,各自平行隶属于中央的相应上级,以使其相互牵制。这一做法(  )‎ A.通过削弱相权保障了皇权独尊 B.有助于统治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完善分权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D.消除了地方势力膨胀割据的隐患 解析:选B。据材料“分割地方事权……分授不同的官员并使之互不统属……以使其相互牵制”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统治者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材料主要围绕地方与中央这对矛盾展开,未涉及削弱相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强调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与地方权力是一个矛盾的演变过程,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并未消除,排除D项。‎ ‎2.(命题点:元代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这三次极少且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 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 A.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 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C.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 D.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解析:选D。行省属于地方行政制度,并不会导致军政大权旁落,故A项错误;元朝行省是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结合,并不会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故B项错误;行省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本身并不会引发皇族内部纷争,故C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元朝时行省官发动叛乱的次数很少,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说明行省的设置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故D项正确。‎ ‎ 古代官吏的选拔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朝代 选官制度 夏、商、西周 世官制 ‎(1)夏商开始,春秋战国衰落 ‎(2)贵族子弟世代承袭权力 战国至秦汉初 军功爵制 ‎(1)战国开始,秦朝发展,汉初衰落 ‎(2)按军功授爵 两汉 察举制 ‎(1)西汉开始,东汉末年衰落 ‎(2)地方以品行为依据向中央举荐人才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曹魏开始出现,两晋发展,南北朝衰落 ‎(2)依据品行、门第等分九等,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1)隋朝产生,唐朝确定,宋代发展,元代衰落,明清僵化 ‎(2)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发展趋势 ‎(1)本质上:选官制度逐渐成为强化皇权、加强统治的手段 ‎(2)标准上:从品德到门第到才学 ‎(3)逐渐制度化、公平客观 ‎1.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评价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2)“察举制”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3)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 ‎2.图解科举制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 选官制度的演变 ‎【真题典例】‎ ‎1.命题点:科举考试的原则 ‎(2019·高考江苏卷)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满分秘籍]‎ 扣题眼:根据材料,刘得仁和李洞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屡屡碰壁,从科举考试体现的原则分析这一现象。‎ 析错点:“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科举考试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材料只涉及科举考试这一个方面,并没有体现中央对宗室特权的剥夺。‎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宋代科举制相比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2016·高考江苏卷)“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满分秘籍]‎ 扣题眼:从唐代“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到宋代“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说明宋代科举彻底去除了门第的影响,采用密封考卷形式,成绩客观,考试的程序公平公正。‎ 析错点:“取士科目”“进士及第尤为尊贵”“录取人数”,材料中没有涉及此类的信息。‎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科举制的功能与影响)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选D。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D项正确;A项“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排除;C项“排除”说法过于绝对。 ‎ ‎2.(命题点:唐代科举制的特点)唐代通过科举者,还需经过铨选方能任职,铨选标准为“身言书判”。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其中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 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由此可知,唐代选官制度(  )‎ A.促使唐代文学作品十分兴盛 B.特别关注官吏的操守与品行 C.旨在提升案件审判的公正性 D.注重考核官员实际应用能力 解析:选D。据材料“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可知,科举制中的铨选侧重于考查考生能将“身言书判”应用于实践,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中的铨选制度注重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而非强调科举制促进文学作品兴盛,排除A项;据材料“其中最重视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更加关注考生的实践能力,而非注重官吏的操守与品行,排除B项;材料“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强调的是对于“身言书判”的综合运用,排除C项。‎ 探究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主要特点 ‎【主题概述】‎ 中国古代统治者出于自身统治和稳定的需要,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越来越严密,地方自主权力不断削弱的趋势。‎ ‎(1)夏商时期,实行的是内外服制度,独立性比较强。‎ ‎(2)西周时期,由于实行的是分封制,天子之下即诸侯,而各地诸侯在自己的封地之内,又可以自行设置官员,建立自己的武装和征派赋税。相对独立性较强。‎ ‎(3)到了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各诸侯就开始挑战王权,诸侯之间进行争霸战争,导致了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的出现。‎ ‎(4)秦朝统一之后,吸取教训,实行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地方官员任免人事权在皇上一人手中,大大加强了地方隶属于中央的关系。‎ ‎(5)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导致后来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之后,郡县制的推行成为主流。‎ ‎(6)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分由郡县改为州郡县三级,到了隋朝变为州县两级。‎ ‎(7)唐代唐太宗时期,将全国划为10道,作为监察区,后来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末,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8)宋初鉴于唐朝灭亡教训,派文臣到地方任职,以防武人割据。‎ ‎(9)元代实行的是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为路、府、州、县,边远的地方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10)明代废除行省制度,由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 ‎【综合大题】‎ 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 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思路点拨:扣准材料,从中央为干、地方为枝角度,说明唐中后期与宋朝对干枝的关系的不同措施,各自分析后果。‎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其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思路点拨:特点,注意找关键词,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行省管辖区域大、行省权力大及民族控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不难得出形成原因及对行省的积极评价。‎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思路点拨: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入手。‎ 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 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 ‎(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 族征服。积极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技法指导】‎ 规范的高考历史材料题,其题干一般有四个成分:‎ 第一,提示语,它告诉你答题方式,是根据材料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答。‎ 第二,主干语,它告诉你解答所涉及的主要历史问题。‎ 第三,限制语,它限制了回答问题的时空范围。‎ 第四,答案语,它告诉你具体答什么,是原因、内容、影响,还是认识。‎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金陵中学高三期中)在西周分封的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行”的方针,广求商代哲王的保民方法。材料表明分封制(  )‎ A.有利于稳定政局,镇抚各族 B.阻碍了西周势力的拓展 C.导致了诸侯独立,王权衰弱 D.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认同 解析:选A。“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意思是说要遵从旧典,管束商臣民,拥戴周王室。“保民”说明要从民本思想出发,这体现出分封制有利于稳定政局,镇抚各族,故A项正确。分封制促进了西周疆域的拓展,故B项错误。诸侯独立,王权衰弱是分封制后期的影响,故C项错误。分封制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认同,故D项错误。‎ ‎2.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治者,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周公的这种天命观(  )‎ A.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 B.强调脱离天命关注现实政治的重要性 C.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D.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 解析:选A。题干材料中周公的这种天命观强调民心、民意是统治者德行影响的结果,也是上天意旨的风向标,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故选A项;根据材料“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可知,周公的这种天命观注重天命,而非脱离天命,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治的治国理念,未提及法治,排除B、C项;儒家学说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排除D项。‎ ‎3.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 A.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 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 C.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解析:选C。根据材料“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融入华夏文化圈,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故选C项;周王室尚未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B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实现局部统一,排除D项。‎ ‎4.春秋时期的楚国最先设县,到春秋后期,县制逐渐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这表明战国时期(  )‎ A.诸侯对地方的管理加强 B.商鞅变法影响深远 C.楚国最早确立中央集权 D.贵族阶层备受冷落 解析:选A。据材料“春秋时期的楚国最先设县”“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可知,战国时期国君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力度,故选A项;材料强调县的设立与县令任免,不能表明商鞅变法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春秋时期的楚国最先设县”并不能说明楚国最早确立中央集权,排除C项;县之长官由国君任免,并未说明任免对象,不能得出贵族阶层备受冷落,排除D项。‎ ‎5.(2019·衡阳二模)下图为《秦国国君世系图》(部分)。‎ ‎《秦国国君世系图》(部分)‎ 第1世 秦襄公 在位12年(公元前777年-公元前766年)‎ ‎……‎ 第9世 秦穆公 在位50年(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 ‎……‎ 第25世 秦孝公 在位27年(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 第26世 秦惠文王 在位27年(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 ‎……‎ 第30世 秦庄襄王 在位3年(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 据此可以判断,战国时期(  )‎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宗法制遭到破坏 C.礼乐等级制度森严 D.出现官僚政治雏形 解析:选A。题干中秦国国君的称号开始为“公”,后来改为“王”,而按照分封制只有周王才能称王,秦国国君还只是诸侯,却称王了,这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A项。‎ ‎6.(2019·淮安高中协作体高三联考)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C.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D.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解析:选B。题干中“君主专制的刚性”是指君主地位的至高无上,反映了“家天下”的特点;“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则是指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统治者可以通过科举制等选官制度选拔优秀的人才,反映了“公天下”的特点。因此材料体现了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天下”与“公天下”的共存,故B项正确。题干中“君主专制的刚性”有导致中央集权的极大可能,君主专制要求中央集权,而“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并不足以促成地方分权,中国古代始终对地方权力的膨胀防范有加,故A项错误。皇权的至高无上指的是“君主专制的刚性”,C项表述不能全面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与材料表述的意思无关,故D项错误。‎ ‎7.“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  )‎ A.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解析:选C。“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说明的是中央有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地方都有对应的机构,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选C项。‎ ‎8.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要求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部分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急剧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积极缓解文化冲突和对立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选C。从俗而治意味着给予诸侯王国以较大的自主权,所以不会激化诸侯王国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提到的是地方行政管理,与中央行政体制没有关系,排除B项;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而对分封的王国则默许从俗而治,这说明朝廷积极缓解文化冲突和对立,故选C项;材料只是提到地方治理方式不同,没有涉及王国控制区域的变化,排除D项。‎ ‎9.(2019·青岛二模)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长期结合在一起的,有学者认为隋唐两宋时期属于“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其特征是“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这种体制实质上(  )‎ A.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导致了国家机构的分裂 C.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D.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独尊 解析:选D。“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说明其是以保证君主的权力为核心的,故选D项;“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说明中央政府的权力是很大的,并且不会导致国家机构的分裂,排除A、B两项;“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说明君相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排除C项。‎ ‎10.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 A.吏治渐趋清廉化 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官员日趋专业化 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解析:选C。材料说明隋唐时期中书门下由过去负责决策到专门管理政务性工作,说明封建社会的官员日趋专业化,C项正确。‎ ‎11.(2019·如皋高三调研)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从七品至从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材料表明元朝时(  )‎ A.恢复了九品中正制 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行省长官形同虚设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解析:选B。材料表明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权力由中央掌握,地方的选官权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以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九品中正制的内容,故A项表述错误;材料没有强调行省长官的地位,只涉及地方在选官方面的权力受限,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在清朝,而材料涉及的是元朝地方官吏的选用,故D项错误。‎ ‎12.(2019·南通通州区高三期中质监)读下表,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入仕群体中寒门学子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4%‎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解析:选D。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政府中为官。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因此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故答案为D项。A项不是材料中现象的影响因素,排除;儒家思想一直处于社会主流地位,排除B项;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排除C项。‎ ‎13.(2019·银川二模)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明清时期,总共有37.2%的进士来自其祖上三代的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而62.8%的进士则来自三代以内有科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这反映了明清时期获得科举功名的人(  )‎ A.社会分布较为广泛 B.都来自书香门第 C.家庭教育背景较低 D.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解析:选A。题干中明清时期进士的祖上既有教育水平低的家庭也有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这说明获得科举功名的人社会分布较为广泛,故选A项。‎ ‎14.(2019·盐城三模)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金银章各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谬”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这说明当时(  )‎ 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 B.监察制度由此建立 C.中央各部实现权力制衡 D.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解析:选D。材料中“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说明专制皇权得到强化,故选D项;六部是行政机构,排除A项;明太祖设御史台,由此建立监察制度,与材料中“明代仁宗皇帝”不符,排除B项;“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说明是针对官员个人,而非中央各部间实现权力制衡,排除C项。‎ ‎15.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 1 200 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  )‎ 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 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 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 解析:选C。根据材料“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 1 200 多人”可知,雍正朝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控制,这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6.(2019·扬州高三调研)分封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基本继承了西周分封体制。但同时也应看到,周天子对分封制体制已失去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之分封过程已基本终止,因此分封制实际上已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中。分封制作为一种即将过时的旧制度,已开始解体的过程,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则在孕育滋生的过程中。‎ ‎——摘编自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分封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虽说汉初封建的基础仍然是郡县制,但在理论上各诸侯王与皇帝一样,都是“有土之爵”,因而他们有自行任命官员及收取人头税与田租的两大特权。“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收夺了各王国的支郡,使每个王国仅有一郡之地,并取消了诸侯王享有的前文提及的两大特权,使王国的地位等同汉郡,诸侯王只衣食租税而已。此后,封建已名存实亡,郡与国并称,作为汉代的第一级行政区划。‎ ‎——摘编自李晓杰《九州郡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分封制名存实亡的原因,并指出“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出现的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汉初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和汉景帝后分封制发生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周天子对分封制体制已失去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之分封过程已基本终止”可从社会阶级、国家政策、地方势力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为郡县制,评价它的意义可以从加强统治、社会发展、国家大一统等角度进行说明。(2)特点,根据材料“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汉初封建的基础仍然是郡县制”“自行任命官员及收取人头税与田租的两大特权”等可从分封制等级、诸侯权责等角度进行概括;变化,根据材料“使每个王国仅有一郡之地,并取消了诸侯王享有的前文提及的两大特权”“封建作为汉代的第一级行政区划”可从王国地位、诸侯特权等角度进行分析。(3)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可以从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加强等角度进行概括。‎ 答案:(1)原因:周王室的衰微(周天子失去控制权)、诸侯势力的壮大、分封过程基本终止。‎ 意义:有利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推动大一统的进程。‎ ‎(2)特点:汉初分封制层级少;分封的基础是郡县制;诸侯王拥有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 变化:王国统治范围缩小;王国地位进一步下降(成为与郡同级行政区划);取消人事任免和财政两大特权。‎ ‎(3)特点:政治制度的演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总的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