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2017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卷 命题人:四十九中学 张琛 审题人:四十九中学 刘飞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 鲁迅对儒学的评论:(儒学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办法。” 根据所学知识,孔子“为了治民众者”所设想的治国方略是什么?( )‎ A.德治 B.法治 C.中庸 D.无为而治 ‎2.三教堂是指孔子、释迦、老子共祀于一章的现象。三教堂内释迦居中,老子居左,孔子居右,构成了其基本形态。随着三教堂影响的扩大,它开始引起儒家士大夫的关注和不满。士大夫不满的原因可能是( )‎ A.三教合一 B.理学兴起 ‎ C.威胁统治 D.孔子位置 ‎3.解缙十九岁中进士,后进翰林院,朱元璋对解缙“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他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纲常伦理成为治国手段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朱元璋有爱才如子情怀                        D.儒家思想重回正统 ‎4.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5.《希腊人与希腊文明》中写道:“我们会盲目地给祖国送上赞歌,但我们都负载着一个沉重的责任——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进而从这种知识中探知我们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这一论述( )‎ A.体现个人主义倾向 B.强调人应具理性思维 C.忽略了道德的作用 D.深刻批判了民主政治 ‎6.柏拉图在《法篇》中明确提出:“‎ 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这一主张( )‎ A.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萌芽 B.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 C.指出了轮番而治的潜在弊端 D.成为罗马设立元老院的理论基础 ‎7.西晋文学家傅咸曾经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样描述,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伸可屈,能幽能显。”对这一发明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有利于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 B.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C.是欧洲开辟新航路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中华文明对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 D.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造成许多惨剧 ‎8.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因与功名进取无关而长期失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后,明神宗只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数字,就把它束之高阁。这反映了()‎ A.传统科技轻视科技理论探讨             B.明代科技重视实际经验总结 C.重政轻技观念束缚科技传播             D.科技传播没有形成市场机制 ‎9.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 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 C.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10.下图是元代倪瓒的作品,对此他曾解嘲道:“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这说明倪瓒 ( )‎ A.思想中有辩证法特点                            ‎ B.这一作品属文人写意画 C.直斥社会不合理现象                          ‎ D.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1.中国戏曲、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四世纪初,中国戏曲到十二世纪末也走向了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 A.艺术的形式趋于高雅                            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                            D.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 ‎1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他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巧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材料意在说明达尔文主义( )‎ A.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B.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借口 C.推动了亚洲国家的社会变革          D.加快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进程 ‎13.1859年,英国巨型游轮“大东方号”从英格兰启程,开始了它的处女航。“大东方号”这样的游轮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心中占据着特殊位置,成为民族主义、现代性、人类战胜自然的象征。游轮“大东方号” ( )‎ A.便利了达尔文远洋研究活动             B.显示出蒸汽时代的强大威力 C.促成了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D.初显出海洋文明的无穷魅力 ‎14.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率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 )‎ 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             B.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 C.电气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             D.时代需求呼唤信息时代到来 ‎15.《海国图志》是《南京条约》以来中国人对世界事务的一次开放性的总思考,影响了此后数十年中国的发展道路。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 )‎ A.鼓舞了清朝军民反封建的斗志 B.激发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热情 C.推动了反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 D.促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6.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写道,“新建立起来的金碧辉煌的军事力量,不过是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幅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意在说明(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扶清灭洋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17.‎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 ) A. 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任务形成 B.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 C. 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想蔓延 ‎18.1902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这反映了( )‎ A.清末新政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梁启超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 D.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 ‎19.1899年,孙中山提议成立团结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为此,他提出在西藏修建铁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边防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这表明当时他认为( )‎ A.民权是中国近代社会问题                     B.应该大力传播三民主义 C.民生是实现民族主义的保障                 D.新三民主义重视民族团结 ‎20.《孙中山选集》中写道:“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 )‎ A.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                     B.法制建设与废除专制问题 C.革命动力与奋斗目标问题                     D.民主权利与革命价值问题[]‎ ‎21.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积极组织开展反腐败斗争,厉行廉洁政治,同时善待犯错误的同志,不提倡“一棒打死”。这表明在党建问题上,毛泽东主张( )‎ A.严肃党的作风    B.严格党员要求     C.坚持严宽相济    D.严明党的纪律 ‎22.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才是他一生思想和事业的真正转折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 )‎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C.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23.《读书》杂志创刊号(1979),被称为“在那个精神世界经历了长期禁锢而刚刚得到释放的时代”的诞生物,被视为“新启蒙时代”的象征之一。因为其 ( )‎ A.终结了十年文革的严重混乱  B.开启对“两个凡是”的反思 C.探讨社会问题展开思想交流   D.实现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24.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中共十四大召开 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中共十五大召开 二、材料题 ‎25、(19分)思想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 材料二 晚明,……随之而来的是精神文化、道德伦理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由于其弊端日显,而渐渐为士人们攻讦和唾弃。一种崭新的革新运动悄然兴起。从而在晚明泛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人文主义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解放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 ‎ ‎——摘编自高建立《晚明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风习的转变》等 ‎ 材料三 “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 ‎——《中国近代史纲要》 ‎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3分)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晚明人文主义思潮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8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形成的原因。(8分)‎ ‎26、(12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亚里士多德是法治思想的最早倡导者,他批评其老师柏拉图的人治思想,将法律提高到凌驾于统治者之上的地位。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的主权(无论主权者是多数、少数或一个人)必须放在法的主权之下, 统治者必须依据法律来掌握他们的权力, 并借以监察和处理一般违法失律的人们。因为,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 亚里士多德所阐发的法治思想的核心在于“限权”,即要对统治者的权力进行限制。不论这个统治者是民主制中的全体公民,是贵族制中的社会精英,还是君主制中的君主。因为,权力总有扩张的野心,而须用法律为其套上缰绳。在法治思想的基础上,西方发展出了宪政制度:以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宪法”来约束统治者,通过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的分权制衡以实现对权力的限制……由此可见,在西方民主与法治的理论中,人民的意志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根基。所以说,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而非君主意志的体现,是“人民之法”而非“君主之法”。‎ ‎——李石《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理论的区别》 ‎ 结合材料与所学过的世界历史知识,来论证说明“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要求:史论结合)‎ ‎27、(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明末清初,实学家们几经努力,不断奋争,为实现学术界的“由虚返实”‎ 的自我转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形成并促进了清初实学思潮的发展。在清初实学思潮中,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针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积弊,抨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的荒淫残暴及其禁锢人性的种种劣迹。他们主张的经世致用则突出表现在改革社会的一系列思想之中。在清初实学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专攻自然科学的科学家。 ‎ ‎——摘编自王政尧《清初实学思潮与晚清戏剧文化的改革》 ‎ 材料二 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科学传播者,系统展示了科学精神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通过彰显科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了激进的批判态度,“打倒孔家店”一度成为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革新的口号。通过推崇理性和实证的精神,新文化运动扫除了大量玄学迷信的鬼话,有力推进了民众心智的启蒙。而科学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又为国人解决政治中的分歧提供了一个范例,对中国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张焱、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 ‎ 材料三 明白的说,照我的意思,是要如宋、明人那样再创讲学之风,以孔、颜的人生为现在的青年解决他烦闷的人生问题。……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人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只有踏实的莫定一种人生,才可以真吸收溶取了科学和德莫克拉西两精神下的种种学术、种种思潮而有个结果。否则我敢说新文化是没有结果的。 ‎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初实学思潮的主要内容 (6分) ‎ ‎(2)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影响。(9分) ‎ ‎(3)材料三中梁漱溟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什么局限?为此,他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法?(6分)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卷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A C B A B C C B B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C B D B D C A C C C B 二、 材料题 ‎25、(19分)‎ ‎(1)观点: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4分) ‎ ‎(2)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程朱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明确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方案,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每点2分,8分) ‎ ‎(3)原因:列强对华侵略,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西方民主思想不断传入,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十月革命的影响。 (每点2分,8分)‎ ‎26、(12分)‎ 评分等级:‎ 第一等级:合理引用史料,多史料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9~12分)‎ 第二等级:史料引用基本准确,论证单一 ,逻辑较严密,表述清楚。(5~8分)‎ 第三等级: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楚,逻辑与表达欠准确。(1~4分)‎ 第四等级:不符合史实(0分)‎ ‎27、(21分)‎ ‎ (1)内容: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社会政治改革。(6分) ‎ ‎(2)内涵:怀疑批判的精神;推崇理性实证精神;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3分) ‎ 影响: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民众的思想启蒙;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进程。(6分) ‎ ‎ (3)局限:全盘西化。(2分) ‎ 方法:在复兴儒学(孔颜之乐)的基础上批判地学习西方。(4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