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后作业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秋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后作业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

‎ 7.3 人类文明的引擎 ‎[学业达标]‎ ‎1.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因素 B.市场因素 C.理论因素 D.劳动力因素 ‎2.18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式棉纺织机在英国出现,传统的动力已不适应新的需要,蒸汽机应运而生。这表明(  )‎ A.近代动力技术的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B.蒸汽机的发明是实验科学长期孕育的结果 C.蒸汽动力较传统动力能提供更充裕可靠的动力 D.新的动力技术革新满足了社会生产的需要 ‎3.“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瓦特的贡献是(  )‎ A.研制彩色电视 B.发明电灯 C.研制内燃机 D.改良蒸汽机 ‎4.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5.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6.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蒸汽机广泛应用的最大影响是(  )‎ A.吹响了第一次动力革命的号角 B.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C.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D.引发了第一次能源革命 ‎7.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 A.火力 B.电力 C.煤炭 D.核能 ‎8.如图情景最早出现应在(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四五十年代 ‎9.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使用动力不同 ‎10.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能力提升]‎ ‎11.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C.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D.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12.1700年至1800年间,欧洲人口由1.05亿增长到1.8亿,19世纪剧增到3.9亿。欧洲人口的剧增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B.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殖民扩张的发展扩大了欧洲人的生存空间 D.欧洲逐渐成为全世界人口流动和迁徙的目的地 ‎13.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的,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他提出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蒸汽机的推广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欧洲通过控制蒸汽机的使用来支配世界 C.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欧洲支配世界的力量 D.蒸汽机是欧洲支配世界的唯一手段 ‎14.“工程师”这个职业的出现是在1850年,这些人当时被称为“前进之人”“自然的征服者”。当时,有专利局的官员亦称“蒸汽船是比《伊利亚特》还要辉煌的史诗,傻瓜都看得出来……”这些都说明(  )‎ A.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的巨大作用 B.“工程师”在社会上地位较高 C.当时蒸汽船的发明人都是“工程师”‎ D.蒸汽船的出现改变了一个时代 ‎15.“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出(  )‎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科学家占38位。下图两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 ‎      瓦特         法拉第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丁建宏《德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的理由。‎ ‎ ‎ ‎ ‎ ‎ ‎ ‎(2)根据材料二,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德国科技发展的政治因素。‎ ‎ ‎ ‎ ‎ ‎ ‎ 答案精析 ‎1.B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发明蒸汽机属于技术革命,而英国之所以要搞技术发明是因为市场在不断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已经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因此工业革命呼之欲出。故选B项。]‎ ‎2.A [社会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代动力技术的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3.D [解题时注意关键词“沸水”,可知是以蒸汽做动力。]‎ ‎4.B [注意限制词“起始于”。蒸汽机发明以后,煤炭的大量使用,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上升而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故B项符合题意。]‎ ‎5.C [由材料“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说明工厂的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说明工厂的布局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由分散走向集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6.B [题目是要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而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但是最大的社会影响是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7.B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代之而起的是以电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革命力量的火花”指的就是电力。故选B。]‎ ‎8.C [图片反映了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9.D [“蒸汽时代”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时代;“电气时代”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时代。可见,划分两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使用动力不同。]‎ ‎10.A [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新式交通工具汽车的广泛使用,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B、C、D三项无从体现。]‎ ‎11.B [所列四个选项都是蒸汽机所带来的影响,但注意“直接作用”的限制语。蒸汽机作为一种动力革新技术,首先使得越来越多机器的使用不再受自然条件限制。A、C、D项皆是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所以选B项。]‎ ‎12.B [从时间上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它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故选B项。]‎ ‎13.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中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交通运输、机器制造等行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了欧洲支配世界的力量。故选C。A项说法与材料观点无关;B、D两项说法错误。]‎ ‎14.A [材料表明了社会对“机器”及其发明人在社会“前进”与“征服”中的重要作用的认可,说明当时人们逐步认识到“技术”的巨大力量,故正确答案为A。B、D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 ‎15.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石油的广泛应用,导致工业结构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轻工业部门为主导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工业部门为主导。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16.(1)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电磁感应现象为电力的广泛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途径:内部研发;外部引进。因素:国家统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府重视。‎ 解析 第(1)问结合瓦特和法拉第的主要成就作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及基础知识作答,根据题干“设立许多科研机构”“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得出科技发展的途径;第二小问政治因素结合必修一作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