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十三讲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通史版第十三讲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作业

第十三讲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 ‎  限时:35分钟 总分:85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 ‎1.(2019东北三校二模)1979年7月1日,中美签订贸易关系协定。1990年底,美国在各国来华投资中居首位。199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增长到142亿美元,比1979年增长近五倍。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国成为日本对外投资的重要市场。1988年,日本在中国投资兴办三资企业共654家,协议总额21.94亿美元。这表明(  )‎ 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有利于经济建设 B.中国外交全面非意识形态化 C.美国、日本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D.中国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外国 答案 A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这些外交政策的调整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故选A项。“全面”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中美、中日经济交流,并非美日两国资本的新一轮扩张,排除C项;“严重依赖”的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 ‎2.(2019福建南平二模)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蒋介石的文章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这表明(  )‎ A.海峡两岸开始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B.闽台交流增进了民族情感 C.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D.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蒋经国注重家庭伦理,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立场,故选C项。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两岸交流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一国两制”,排除D项。‎ ‎3.(2018贵州贵阳摸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 A.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答案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部宪法分别适应了“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需要,其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故D项正确。‎ ‎4.(2018新疆二模)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越地域的专业性、综合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开始在我国农村涌现出来,有流通领域的国营公司、代销社和新组建的各种专业公司与农户的联合,有国家设在农村的技术推广单位、农垦企业与农户的联合,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 (  )‎ A.弥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不足 B.弱化了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方式 C.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D.加快了农村土地经营所有权有偿转让 答案 A 材料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出现了“超越地域的专业性、综合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说明原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而这种新联合组织的出现,恰恰在现有政策下,弥补了原有生产组织形式的不足,因此A项正确。‎ ‎5.(2019江西南昌二模)下表为我国部分年度的GDP增长率统计表,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年度 ‎1987‎ ‎1988‎ ‎1989‎ ‎1990‎ GDP增长率 ‎11.6%‎ ‎11.2%‎ ‎4.1%‎ ‎3.84%‎ A.GDP增长率下降是因为国家政策失误 B.经济体制改革亟待进行新突破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国际环境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从1987年到1990年,我国GDP增长率急剧下降,这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亟待进行新突破,故选B项。这一时期GDP增长率下降主要是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所致,并非国家政策失误,故A项错误;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故C项错误;D项中的“取决于”表述不当,排除。‎ ‎6.(2019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二模)1985年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首先提出并实行的“满负荷工作法”,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先进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这一工作法(  )‎ A.发展了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C.大大增强了企业活力 D.实现了管理体制转变 答案 C “满负荷工作法”将目标分解,层层落实,并将目标、任务完成的好坏与个人报酬挂钩,既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又提高了企业效率,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故C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A错误;B是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故B错误;“满负荷工作法”虽然加强了企业内部管理,但并不代表实现了管理体制的转变,故D错误。‎ ‎7.(2019 陕西宝鸡一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经济欠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力量和智慧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新途径,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借鉴。下列现象与材料相符的是 (  )‎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优先发展重工业巩固国防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答案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开辟的一条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经济欠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力量和智慧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新途径,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借鉴,故C项正确。A、B两项均发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故均可排除。D项属于外交领域,不属于经济发展模式,故D项错误。‎ ‎8.(2019安徽淮南二模)1990年党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最初要求保持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但是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B.经济全球化加速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两极格局的瓦解 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这一年中共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A项。经济全球化加速并不是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C项;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与两极格局瓦解无关,排除D项。‎ ‎9.(2019河南六市一模)市场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一种很有影响的思潮。它认为: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规律,计划机关采用价格、工资、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来取代分配实物的指令性计划。这表明我国(  )‎ A.经济改革思想的高度统一 B.城市经济改革已全面启动 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已在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很有影响力,该思想强调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这表明中国正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故选D项。材料信息强调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社会主义只是一种很有影响的思潮,不能反映思想的高度统一,也无法说明城市经济改革是否启动,故A、B两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 ‎10.(2019湖北武汉4月检测)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这一事件说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C.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D.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建厂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最终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中美合作企业,说明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故选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排除A项;“开始”的说法不正确,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 ‎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答案 C 解读题干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实行相对封闭的对外政策,而20世纪70年代末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反映了中国由思想禁锢逐渐转向对外开放,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反映单边外交向多边外交的转变,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12.(2019云南昆明摸底)1990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了621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改善了自1984年以来连续逆差的状况。到1991年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 A.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B.已形成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C.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D.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答案 C “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反映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排除A;材料只是表明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并不代表形成了“外向型经济”,B错误;21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错误。‎ ‎13.(2019湖南长郡中学三模)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部分):‎ 时间 事件 外交谈话提要 ‎2013年 博鳌亚洲论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4年 中法建交50周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15年 巴基斯坦议会演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6年 在伊朗发表署名文章 ‎“信则立,不信则废”‎ ‎2017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2018年 博鳌亚洲论坛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习近平外交思想(  )‎ A.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答案 D 材料中习近平各项外交谈话提要,都是旨在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推动世界共赢,故选D项。习近平外交思想意在推动世界共赢而不是增强中国对国际的影响力,排除A项;习近平外交思想也不是为了树立中国的大国意识,排除B项;习近平外交思想符合中国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属于根本调整,排除C项。‎ ‎14.(2018山东滨州二模)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  )‎ 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 B.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 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答案 D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即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 ‎15.1979年初,邓小平在美国访问期间,会见了大多数美国内阁部长、议员、州长、市长,以及企业、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重要人士。对媒体人士也来者不拒,对记者的提问均予以答复。邓小平这些做法旨在(  )‎ A.传递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B.表达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赞赏 C.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D.肯定美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答案 C 结合时间信息“1979年”和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可知邓小平旨在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16.(2019吉林调研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球化”概念产生于西方社会,最终被全球接受和使用。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发现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才能实现救亡图存。洋务运动、改革立宪都加速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步伐。1902年梁启超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认为中华民族由多民族混合而成。1907年杨度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五四运动后,“中华民族”一词几乎家喻户晓。这次“全球化”启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古老文明重新被西方规则“国际化”的过程。‎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减少政府干预,如减少个人税和企业税等,扩大海外市场。美苏冷战缓和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等都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条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 ‎——摘编自王栋、曹德军著《再全球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并比较中国两次参与“全球化”的不同特征。(13分)‎ 答案 (1)积极影响:‎ 使中国对外部世界进行审视: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之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加深。‎ 推动经济近代化: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较大发展。‎ 推动政治近代化:探索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康有为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推动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 推动社会生活近代化:从通商口岸开始,中国的社会生活融入了很多西方因素。‎ 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参战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有利条件:‎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苏冷战缓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扩大海外市场,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不同特征:‎ 第一次被动,在欧洲舰炮的打击下,中国被迫卷入全球化,在压迫中学习。‎ 第二次主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共同成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