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教新目标版
2017—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17年11月29日上午8:15-9:45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 A.周天子与诸侯王关系近乎平等 B.“礼崩乐坏”的局面开始出现 C.诸侯之间通过盟约来维系和平 D.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已经确立 2.西周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走向崩溃,下列成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秦晋之好 B.四面楚歌 C.问鼎中原 D.草木皆兵 3.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描述了清朝晚期陕西泾阳大户吴氏家族的经商历程,剧中女主人公周莹(吴家长子吴聘之妻)能成为吴家当家人最有可能是因为 A.近代前期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变 B.中国传统宗法关系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C.吴家其他人都不具备当家人的能力 D.周莹具有极深的心机和城府 4.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亡于公元前206年。其统治期间属于(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5.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了某一机构,因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 因此该机构的地位相当高。刚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官员为僧俗并用。这一机构是 A.枢密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政事堂 6.“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眠,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导致朱元璋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胡惟庸专权擅政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内阁制度的建立 D.司礼监不能履职尽责 7.清顺治帝曾说:“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未能俾尔等各出所见佐朕不逮,是皆朕不能委任大臣之咎,以致尔等俱未获尽展才猷。”据此判断清初( ) A.处理章奏完全依靠成规 B.内阁大臣辅佐皇帝不力 C.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 D.顺治皇帝不能知人善任 - 9 - 8.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说:“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这说明科举考试是( ) A.文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B.朝廷笼络文人的有效方式 C.追求真才实学为宗旨 D.学子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 9.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 A. 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10.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关太平天国运动时写道:“(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B.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 C.具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 D.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 11.张德坚所编太平天国运动的情报集《贼情汇纂》记载:“惟各处俘获贼书皆成捆束,独无此书(《天朝田亩制度》),即贼中逃出者亦未见过,其贼中尚未梓行耶?”材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 A.实际上没有发行 B.没有号召作用 C.太平军中没有普及 D.不能反映农民的愿望 12.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13.“当列强为议和大纲激烈讨论之际,在京议和大臣实际上被完全排除在外。李鸿章抱怨说:‘此次办理和议,事极艰窘……(各使)自行商议极其秘密,无从揣测,惟先办祸首一节,则倡言不讳。’”据此判断,与该次议和直接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他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 ) - 9 - A.西北稳定,为新疆建省提供有利条件 B.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C.新疆应该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新疆建省令分裂势力无隙可乘 15.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 平均年龄 (岁) 身高 (cm) 体重 (kg) 胸围 (cm) 呼吸伸缩差 (cm) 肺气容量 (m1) 握力 (kg) 日兵 21.4 165.1 60.88 84.95 10.36 3631 41 清兵 29.8 166.65 54.75 89.5 10.24 3129 31 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16.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到:“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道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把总。”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成功 B.中华民国成立 C.辛亥革命后一些封建官僚投机革命 D.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17. “(它)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中,不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A.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8.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北京学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19.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此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中制定的(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20.历史学者在四川省苍溪县的一些砂石岩山上发现了以下红军石刻标语,这些标语最早可能形成于 - 9 - A.国民革命时期 B.长征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1.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西川,西康,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领土非经国民大会议决,不得变更。”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反映国民政府有收复东北等失地的决心 B.从侧面反映当时国民政府对《马关条约》的态度 C.表明国民政府要维持国家领土完整,争取抗战胜利 D.国民大会是当时名义上全国最高立法机关 22. 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 ) A.淞沪会战 B.卢沟桥事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23.《血战台儿庄》是1985年中国大陆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影片,这部集纪实性、文献性、史诗性风格于一身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史中重要的一页,生动地记录了国民党爱国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塑造了一批国民党高级将领形象。影片一经上映便受到了各方好评,并对打破海峡两岸坚冰起了重要作用。台儿庄战役所属正面战场的抗战是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24.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流尽了鲜血,现在已到了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这反映出( ) A.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B.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C.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 D.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 25. “自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以来,民族主义成为拯救国家危亡的一种途径,在学术层面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更逸论将‘中华民族’ 这一概念推广给全国民众。直到——爆发后,形势才出现彻底扭转,空前的团结使中华民族主义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终于成为全国民众认可的精神坐标。”材料中空缺部分是( ) A.鸦片战争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6.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渡江夺胜利 B.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渡江夺胜利 卢沟燃烽火 C.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渡江夺胜利 - 9 - D.渡江夺胜利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下列各项中属于《共同纲领》内容的有 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规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规定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种“新制度”的意义之一是( ) A.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B.使人民进入了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 D.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 29.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B “一国两制”的方针 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C 1977年12月高考恢复 标志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D 1982年宪法的颁布 中国进入了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30.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C.两岸三通的扩大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 9 -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31.(14分)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是推动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注: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指出秦朝解决这一困局的措施。(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4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4分) - 9 -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2分) 33.(12分)一百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备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济、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的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两方面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4分) (2)材料一、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4分)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理解“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4分) - 9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日前,南京静海寺和阅江楼街道组织青少年,参加为期一天“中国近代史起点终点”夏令营,以便让他们了解中国这段历史。静海寺作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同时还距象征着中国近代史的终点纪念碑仅几步之遥,因而被称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终点”,对青少年极具教育意义。 ——2003年07月12日扬子晚报 (1)材料三种南京市被称为“为中国近代的起点和终点”,理由各是什么?(4分) 材料二 201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这是十八大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第6次会谈。在会谈中,习近平说:“在历史风云变幻中,国共两党有过许多恩怨。同时,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紧要关头,两党为了民族大义也几度合作,为民族和国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公道自在人心。国共两党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已经写在历史上。”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对民族、对历史负责,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持续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和亲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摘编《人民网》新闻报道(2016年11月02日07:02) (2)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共两党为了民族大义也有几度合作”,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的时间和标志及其所建立的统一战线。(6分)分析两次合作各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4分) - 9 - 高一历史期中考参考答案 1---5 CCBDC 6---10 BCDDA 11---15 CADBC 16----20 CAABB 21---25 CADBC 26---30 AABBA 31.(1)原因: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血缘关系逐渐疏远。(任答2点,2分) 措施: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2分) (2)制度:郡国并行制(2分) 原因: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2分) (3)理由: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任答2点,4分) (4)认识:在继承中不断变革;妥善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分) 33(12分) (1) 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2分);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分) (2)材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材料二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2分) (3)理解:①共和政体符合时代潮流,辛亥革命的失败不能说明共和政体的失败;(2分)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照搬西方模式,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救亡道路(或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2分) 33. (14分)(1)南京城下签订《南京条约》; 渡江战役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4分) (2)第一次,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革命统一战线。(3分) 第二次,1937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分) 影响: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分)第二次,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2分) - 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