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9-29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作业)
核心素养测评 二十九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0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中共某会议公报:“我们在明年把工作重点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最好献礼。”此次会议是中共 ( ) A.七大 B.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大 【解析】选C。据题干中“我们在明年把工作重点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最好献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选C;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还处于抗日战争后期,排除A;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新中国成立才7年,排除B;中共十二大召开于1982年,新中国成立已经33年了,排除D。 2.(2020·安庆模拟)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编辑的《经济研究参考资料》,从1979年创刊到1980年底共出刊400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解析】选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学习西方经验,用于刊登国外情况的期数占三分之一,故选A;21世纪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排除B;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排除C;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D。 3.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 ( ) A.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质变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C.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 D.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解析】选B。通过题干中1993年中央1号文件与1984年中央1号文件相关内容的对比可知有以下两点变化,第一,土地承包期的延长,第二,“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故选B;通过题干可知,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在时间上有所延长,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没有发生质变,排除A;题干没有涉及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问题,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没有提及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排除D。 【加固训练】 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作者意在说明 ( ) A.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 C.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 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解析】选A。据“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表明民间力量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故选A;“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是体制外推动,但不能表明政府在其中的地位,排除B;“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表明边缘力量起到推动作用,而不是处于强势地位,排除C;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排除D。 4.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 ) A.标志着城市经济改革的开始 B.有利于实现城乡人员的交流 C.解放了个体劳动者活跃了市场 D.建立了市场经济新格局 【解析】选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故A错误;城镇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的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和交流而非人员交流,故B错误;允许个体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这就冲破了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体制,必然有利于市场的活跃,故C正确;市场经济的新格局出现在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开放之后,故D错误。 5.(2020·衡阳模拟)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 对20世纪80年代末的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 ) A.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 B.GDP整体呈现大幅下滑 C.国企改革一直停滞不前 D.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发展 【解析】选A。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以及曲线图,可知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并结合邓小平南方谈话前中国改革面临严峻的国内国外的环境,故选A;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GDP总量不是同一个概念,排除B;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国企改革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排除C;结合所学,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排除D。 6.1984年7月,中国第一只股票——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下图)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试营业。股票市场、股市的诞生、兴起的直接作用是 ( ) A.促进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立 B.有助于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C.改变了企业所有制性质 D.标志着中国迈向现代化资本市场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股份制,因此中国股票的发行和证券交易所的营业有助于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故选B;股票市场、股市的诞生、兴起不能起到建立金融体系的作用,排除A;中国国有企业性质仍然属于公有制企业,股票市场、股市的诞生、兴起不会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排除C;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刚刚开始,不会迈向现代化资本市场,排除D。 7. 时间 行业部门 广告内容 特点 1月4日 《天津日报》 蓝天牙膏 率先恢复商业广告 1月28日 上海电视台 参桂补酒 播出的第一条电视商业广告 3月15日 中央电视台 瑞士雷达表 播出的第一条外商广告 4月17日 《人民日报》 地质仪器 开始刊登商业广告 上表是1979年我国部分媒体行业开展广告业务的情况表。据此可知 ( )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媒体行业率先启动对外开放 C.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D.外来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解析】选C。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报刊、电视台等媒体行业开始开展广告业务,说明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故选C;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媒体行业的改革开放,不代表媒体行业率先启动对外开放,排除B;材料整体上是说1979年我国部分媒体行业开展广告业务的情况,外来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不符合史实,排除D。 【加固训练】 下图是《2007—2017年我国不同性质企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统计图》,该统计图表明 ( ) A.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B.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值齐头并进 C.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值增长明显 D.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值已失去优势 【解析】选C。通过统计图可知,民营企业在进出口总值中的比重由15%增长到了40%左右,而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占比都有所下滑,可知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值增长比较明显,故选C;统计图反映的是不同性质的企业在进出口总值中占比的变化,不涉及进出口产品结构问题,排除A;统计图反映了三种不同性质企业的占比有所变化,不是齐头并进,排除B;通过统计图可知,外商投资企业的占比有所变化,但变化的幅度较小,不能得出其进出口总值已经失去了优势,排除D。 8.1964年,国务院授权中国盐业总公司集中统一管理全国盐行业。1995年,国家对工业盐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2009年4月,盐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从2017年1月1日起,食盐价格全面放开。这一历程本质上反映了 ( ) A.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的趋势 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D.国家对盐业的管理放松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盐行业由计划经济逐步发展为市场调节,可知体现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故C正确。所有制仍然是公有制,A排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内容材料没有体现,B排除。国家对盐业体制改革并不意味着国家管理放松,D排除。 9.市场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一种很有影响的思潮。它认为: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规律,计划机关采用价格工资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来取代分配实物的指令性计划。这表明我国 ( ) A.经济改革思想的高度统一 B.城市经济改革已全面启动 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已在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 【解析】选D。根据市场社会主义的内容可知,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在经济领域的一种探索,故选D;市场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是当时的诸多改革思想中的一种思潮,所以不能体现经济改革思想的高度统一,排除A;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启动于1984年以后,排除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排除C。 10.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种状况表明 ( ) A.世界各大经济体促成多极化形成 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C.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并影响了世界 D.改革开放使中国工业已超过美国 【解析】选C。由材料中,中国经济地位在世界上的提升,可以反映改革开放不仅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也使中国影响了世界的经济格局,故选C;多极化仍然在形成过程中,排除A;我们仍在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排除B;材料讲述的是中国经济的地位在世界中的变化,没有中国和美国的对比,排除D。 11.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部分数据情况。据此可知 ( ) 年份 出口额 /百万美元 进口额 /百万美元 贸易差额 /百万美元 贸易额/ GDP(%) 1978年 9 750 10 890 -1 140 9.53 1984年 26 139 27 410 -1 271 17.29 1989年 52 538 59 140 -6 602 24.75 1992年 84 940 80 585 4 355 33.90 1997年 182 792 142 370 40 422 34.13 2004年 593 326 561 229 32 097 59.77 A.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上升 B.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D.外贸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主导 【解析】选C。据表格可知中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和贸易额占GDP总额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说明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其他国家状况,排除A;材料未汲及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材料中1978—1997年外贸都没有占据主导,排除D。 【加固训练】 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 ( ) 时间 直接利用外 资额/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 资额/亿美元 差额 /亿美元 2011年 1 160 600 560 2012年 1 117 772 345 2013年 1 176 902 274 2014年 1 196 1 029 167 2015年 1 263 1 180 83 截至 2016年 11月 1 138 1 617 —479 A.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 B.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体呈增长趋势 C.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 D.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 【解析】选A。材料中“直接利用外资额”“对外直接投资额”都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这说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故选A;B是材料的表面现象,排除;材料反映出中国的对外开放呈现逐渐发展态势,排除C;材料反映出直接利用外资额、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变化,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D。 12.1993年,跨国公司开始狂热地追逐中国市场,外资企业蜂拥而入。据统计,1979-2000年,中国累计吸引外资3 462亿美元,其中1992-2000年的累计流入量占总量的93%。这反映出 ( ) A.外国投资开始改变中国经济结构 B.国际关系变化对中国发展有利 C.全球化浪潮对中国只有利没有弊 D.经济体制改革获得了广泛认同 【解析】选D。题干提及“1993年,跨国公司开始狂热地追逐中国市场,外资企业蜂拥而入……1992-2000年的累计流入量占总量的93%”,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国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引起国际关注表明经济体制改革获得了广泛认同,故选D;题干未提及外资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靠政策引导和国内资金的推动,排除A;题干未提及国际关系的变动情况,提及的是跨国公司密切投资中国市场,排除B;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我国利弊并存,排除C。 【拓展延伸】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20·临沂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个伟大的年份是1984年。1984年的特殊气质,在元旦刚过不久就散发了出来。1月邓小平突然决定到此刻正饱受争议之苦的深圳、珠海两个特区看看,并先后写下“珠海经济特区好”“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的论断。也正是这一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我们惊奇地发现,日后很多我们现在还耳熟能详的公司(张瑞敏创办的海尔、柳传志的联想、李东生的TCL、赵新先的三九制药、王石的万科、李经纬的健力宝、潘宁的科龙)均诞生在这一年,后来,人们就把1984年叫做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中国企业1978—2008》 材料二 “改革”主要是相对政府资源垄断,政府管制而言,指的是恢复个人的自由选择权,让老百姓有权利决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如何做,做成的东西卖多少,到哪里卖,以什么价格卖,得到的收入怎么分配,剩下的钱如何再投资等,一句话,就是给个人以自由。“开放”实质上也是扩大自由,是让中国人和外国人能更加自由地进出国界,做投资,做贸易。让个人经济自由权跨越国界延伸,拓宽自由的地理边界。 ——陈志武《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4年”称为“伟大的年份”的理由,并分析改革和开放的关系。(12分)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3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理由,据材料一“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个伟大的年份是1984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决定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很多我们现在还耳熟能详的公司( 张瑞敏创办的海尔、柳传志的联想、李东生的TCL、赵新先的三九制药、王石的万科、李经纬的健力宝、潘宁的科龙)均诞生在这一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经济特区取得重大成功;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一些大企业和著名企业家登上历史舞台。第二问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论述的两个点:改革和开放,并结合材料一“邓小平突然决定到此刻正饱受争议之苦的深圳、珠海两个特区看看,并先后写下‘珠海经济特区好’……人们就把1984年叫做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等信息,再结合第(1)题第一问的答案,得出关系: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证明,开放能够催化原有体制或推动改革,改革为开放创造更有效的氛围和条件。第(2)题第一问观点,据材料二“‘改革’主要是相对政府资源垄断,政府管制而言,指的是恢复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开放’实质上也是扩大自由……让个人经济自由权跨越国界延伸,拓宽自由的地理边界”等,得出无论改革还是开放,实质都是给生产经营者以自由选择的权利。第二问说明,可以结合现代中国的相关史实——人民公社化运动、计划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证明观点:无论改革还是开放,实质都是给生产经营者以自由选择的权利。 答案:(1)理由:经济特区取得重大成功;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一些大企业和著名企业家登上历史舞台。(8分)关系: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证明,开放能够催化原有体制或推动改革,改革为开放创造更有效的氛围和条件。(4分) (2)观点:无论改革还是开放,实质都是给生产经营者以自由选择的权利。(4分)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及主体性作用的发挥;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以生产经营的自由;通过政企分开等措施来扩大企业自主权;对外开放政策则让中外都获得投资、贸易、技术等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又发挥了政府的指导作用。(9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0年) 1978年 12月12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79年 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长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中美正式建交。 1月29日至2月5日,邓小平访美。 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1980年 4月,四川广汉向阳公社率先改社建乡。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解析】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1979年和1980年国家重大政策的调整,主要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台湾问题、外交政策的调整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 可以从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入手概括并评价。也可以从改革与开放的关系评述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加以论述。 答案:示例一 线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的改革促进了城市的改革。(3分) 说明:从1978年起,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1983年,中央决定在农村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从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6分) 评价: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3分) 示例二 线索:我国的对外开放始于经济特区的设立,逐渐形成全面的对外开放格局。(3分) 说明: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设立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相继开辟长江三角洲等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逐渐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使其成为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6分) 评价:对外开放使我国在引进外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分) (注:其他线索如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外交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等亦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