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山东专用):第28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学案
第28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学科指导意见] 1.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考点一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知识点一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1.原因 (1)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冲突和战争不断,给人民造成无穷的灾难。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4)美苏“冷战”以欧洲为主战场,令欧洲人民意识到联合的必要性。 (5)法德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过程 (1)欧共体出现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②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2)欧共体经济一体化 ①1968年,建立关税同盟,实现贸易,自由化。 ②1968年,共同的农业政策基本得以实施。 ③ 1985年,提出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统一市场,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动的自由流通;1993年,正式开始运作。 (3)欧盟初具规模 ①欧盟成立:1991年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由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②欧元诞生 ③成员国增加:2007年成员国增至27个。 3.意义 (1)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促进了欧洲发展。 (2)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背景 在近代史上,欧洲多次发生战乱,两次世界大战也以欧洲为主要战场,所以欧洲很早就有建立欧洲联邦的呼声。同时,西欧国家地理位置相邻、发展水平相近,又拥有宗教信仰等相同的文化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实力大减,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难以恢复昔日的辉煌,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之抗衡,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西欧走上了区域合作的道路。 ——刘芃《历史学习精要》 知识点二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东南亚国家联盟 (1)背景 (2)过程 (3)意义: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 (1)背景 (2)成立:1992年,美、加、墨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条约生效。 (3)宗旨:协定规定,美、加、墨三国之间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 (4)影响 3.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1)背景 (2)过程 (3)宗旨: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4)影响 【图示构史】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构图解史】 欧盟的形成 信息提取:欧盟使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 【图片解史】 前进中的欧盟 信息提取:英德处在同一列车上,前方的路曲折而坎坷,说明欧洲一体化道路充满波折。 【图示解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探究1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1)经济上: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增强了欧盟对外的经济竞争力,提高国际经济合作水平,使国际经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2)政治上:增强了欧盟各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力,强化了世界多样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图谋。 (3)文化上:经济联系的密切使得欧盟各国文化上相互交融,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4)安全上:强化了欧洲各国经济联系,使欧洲各国经济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同时也增加了各国经济的风险。 2.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 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成员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进一步增强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由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区域经济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加大,贫富分化加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2018·江苏单科,19)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西欧在国际上经济地位提高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题中数据出现于该体系建立之后,排除A项;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此时经济霸主依然是美国,排除B项;西欧国家的崛起加剧了其和美国的矛盾,排除C项。 答案 D 探究2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欧洲一体化的背景及特点 1.欧洲一体化的背景 (1)文化传统: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 (2)历史教训:近代欧洲国家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起了欧洲人对统一的渴望。 (3)现实原因: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1)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2)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3)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模式。 (4)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1.(2016·课标全国Ⅰ,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解析 煤钢联营建立于1952年,西欧六国把煤钢等战略物资捆绑在一起,这符合马歇尔计划“欧洲一部分国家联合”的意图,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实施时,欧洲是受制于美国的,排除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就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排除C;美苏“冷战”是德国分裂的根源,“冷战”局面的形成,美苏双方皆有责任,不是单方面因素,排除D项。 答案 A 2.(2019·山东临沂模拟)欧盟成立后,就开始着手对欧洲教科书重新编订,以一种欧洲视角取代传统的民族主义立场。这反映出( ) A.欧洲已联合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 B.欧盟努力构建统一文化认同 C.欧洲联合的重心转向了文化领域 D.欧盟存在着严重的“冷战”思维 解析 欧盟是超国家联合体,但并没有联合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故A项错误;材料中欧盟着手重新编订教科书,以欧洲视角取代传统的民族主义立场,说明欧盟努力构建统一的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欧洲联合的重心主要在经济、政治领域,并没有转向文化领域,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欧盟内部文化上的联合,与反苏反共的冷战思维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 探究3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降低,各国纷纷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重视综合国力的提高,把经济区域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经济区域化还是世界各地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反映,区域内的国家与地区只有在密切联系的前提 下才有可能建立分工合作关系。同时,经济区域化又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参加经济区域化的国家希望通过区域内合作加强国际竞争能力。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核心论点:两极格局解体、区域各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联系的需要、国际间竞争的加剧,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2019·山东临沂模拟)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说:“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世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近代世界智慧”的是( ) A.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欧洲共同体成立 解析 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是欧洲国家为了避免欧洲再生战事,及促进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所进行的联合,这符合材料内容,故D项正确。 答案 D 考法1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及特点 【考题1】 (2014·课标全国Ⅰ,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 A 『』 ★明立意 从欧元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角度考查历史解释。 ★抓关键 欧元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欧元是欧洲一体化的产物,反过来也必然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清误区 本题属于文字信息论证型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容易夸大欧元的历史作用。欧元的流通与B项中贸易壁垒的消除没有直接关系,且表述过于绝对化。 考法2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考题2】 (2018·皖南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 欧元诞生一周年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升级。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的深远影响。 (2)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排他性,是一场反全球化潮流。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强化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 (2)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初级阶段,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结果,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 『』 ★关键信息 信息1 信息“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说明 ,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信息2 图片中小孩的轻松活泼与山姆大叔、东洋人的忧愁沮丧形成鲜明对比,其反映了欧元的诞生与发展表现出强劲的活力和竞争力,形象地说明了欧元诞生对国际货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思路点拨 本题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及影响为切入点,考查学科素养之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时空信息“1971年”“欧元诞生一周年”“美国”“日本”。第(1)问,从欧洲、美国、世界三个角度解答。第(2)问,从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角度解答。 考点二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出现: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由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2.发展:20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1)原因 (2)表现 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关系缓和以后,东西方之间开始打破对峙局面,进行交流。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因美苏对峙而分裂的世界重又合为一体。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市场经济体制,便于经济的往来。20世纪70年代末新科技革命兴起,网络信息技术为世界各国的密切联系提供了技术手段。在这些因素的促进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3.评价 (1)积极 (2)问题 (3)展望, 【构图解史】 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 信息提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关贸总协定作为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难以适应时代潮流,1995年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 【漫画解史】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信息提取: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由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探究1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②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 ⑤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 (2)消极影响 ①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②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 ③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发达国家将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④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2019·山东临沂模拟)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国内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直接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B.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 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 D.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 解析 材料中世贸组织这一法律条款旨在防止商品倾销,意在保护成员国间自由贸易,并非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故A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有助于实现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但这一目标并未完全实现,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反倾销法律条款对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故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反倾销法律条款是对国际贸易中的倾销行为及制裁进行规定,并未限制缔约国的国内立法自主权,故D项错误。 答案 C 探究2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实质 1.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则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核心论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受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两极格局的解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和推动。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市场经济化”“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三大潮流。 核心论点:“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的实质是倡导自由贸易,说明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 1.(2019·山东潍坊模拟)自2006至2017年,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从12%上升到23%,贸易总额比重从11%上升到16%,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到12%。据此可知金砖国家( ) A.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B.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进程 C.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 D.促使世界经济新秩序得以建立 解析 据材料“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从12%上升到23%”可知,金砖国家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的作用,而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故B项错误;金砖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改变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故C项错误;依所学知识可知,目前经济全球化中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世界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9·山东菏泽模拟)下列柱状图反映了1953~1989年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综合下图可知,这一时期( ) A.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额较为平稳 B.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一直占支配地位 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下降 D.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解析 材料是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无法客观的体现具体的贸易出口额情况,因此无法体现工业发达国家对外出口额是否平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战后发达国家所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一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说明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是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故B项正确;由材料可知,1953~1970年发展中国家占比在下降,但是1970~1979年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比重是上升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1970~1979年发达国家的比重是呈现下降趋势,故D项错误。 答案 B 探究3 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合法权益,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2)挑战:国内一些企业、产品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这将使中国相对落后的企业和产品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可能被淘汰;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可能上升。 (2017·浙江选考)下图漫画所反映的是( ) A.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B.从关贸总协定走向WTO C.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D.中国从“复关”到“入世” 解析 从欧共体到欧盟与乌拉圭回合谈判无关,故A项错误;1986年开始进行乌拉圭回合谈判,使关贸总协定走向WTO,故B项正确;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与苏联解体有关,故C项错误;乌拉圭回合谈判是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谈判,中国没有参加,故D项错误。 答案 B 考法1 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考题1】 (2016·课标全国Ⅰ,34)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答案 B 『』 ★明立意 从部分国际组织出现原因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根据“茶叶”“石油”“可可”“天然橡胶”可知,所列国际组织的成员大多是生产原料的发展中国家。 ★清误区 本题为因果关系型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对部分国际组织的性质认识不清,表格所列国际组织中的成员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而组建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等经济组织,并非区域经济集团。 考法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考题2】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也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据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贸易自由化所创造的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 阅读理解材料,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 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简明扼要,300字以内。) 答案 示例 题目: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贸易机构的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资金、技术、产品、市场的开放和流动,一方面促进了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带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让全世界受益。 『』 ★关键信息 信息1 信息“经济全球化可……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说明,经济全球化能够让全世界受益。 信息2 信息“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说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等。 ★思路点拨 本题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考查学科素养之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首先,根据题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视角。然后,根据所选视角,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角度进行简要论述。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永州模拟)下表为1973年美国、欧共体和苏联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及黄金外汇储备比较表。这说明( ) 人口 (单位:亿) 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万亿美元) 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黄金外汇储备(单位:亿美元) 美国 2.1 1.31 702 116.6 欧共体 2.57 1.07 2 100 606.2 苏联 2.5 0.68 215 —— ——据郭吴新《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A.欧共体的发展已经可以同美国分庭抗礼 B.苏联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C.资本主义世界已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D.美国、欧共体和苏联都发展迅速 解析 据美国、欧共体和苏联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及黄金外汇储备比较表可知,欧共体在出口贸易额、黄金外汇储备等方面超过美国,说明欧共体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构成冲击,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9·湖北重点中学起点考试)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2015年3月冰岛宣布放弃加入欧盟,2018年6月英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英国退出欧盟。这表明( ) A.欧洲联盟随冷战结束已经失去其存在价值 B.冷战后欧洲各国都在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大国强权政治仍然主导着欧洲的国际关系 D.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让渡的博弈 解析 据材料“冰岛宣布放弃加入欧盟,英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英国退出欧盟”可知,随着欧盟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各国主权让渡存在分歧,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8·湖北黄冈质检)“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工作职位。”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全球化使美国的劳工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B.全球化造成全球就业秩序出现混乱局面 C.全球性就业统筹协调机构已经建立起来 D.全球化使各国劳工就业面临着激烈竞争 解析 “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工作职位”表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就业竞争激烈,故选D项。“ 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工作职位”表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就业竞争激烈,“美国的劳工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全球化造成全球就业秩序出现混乱局面”材料均没有涉及A、B项错误;全球招工大厅是劳工买方市场,不是全球性就业统筹协调机构,C项错误。 答案 D 4.(2019·江苏南京学情调研测试)它“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没有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成员国的所有优惠性措施或安排也适用于非成员经济体。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有本质的差别。”符合此特征的是(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欧洲联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有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故A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故B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没有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合作化程度低,故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不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9·山东济南模拟)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洛美协定》。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这说明( ) A.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世界格局 B.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C.欧洲经济复苏奉行独立外交 D.世界经济两极分化严重 解析 在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经济发展迅速,实力大为提高,而非洲国家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故《洛美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故D项正确。 答案 D 6.(2019·山东青岛模拟) 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ISGA)成立于1960年,由来自巴西、美国等国的种植者以及行业代表组成,是世界大豆生产与销售的主要组织。1971年成立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由国家、区域组织、私人基金会组成,致力于为全球创造公共福利并让所有人共享。这表明( ) A.经济外交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 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C.单边贸易主义已退出历史舞台 D.发达国家主导农业生产消费 解析 “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并非是国家间的组织,所以并不是经济外交,故A项错误;这些联合组织的建立是致力于为全球创造公共福利,所以这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故B项正确;“单边贸易主义已退出历史舞台”这种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这些组织是由发达国家主导,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9·山东烟台模拟)在经互会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中,1963年时,其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19%,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占12%;到了20世纪80年代,其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27%~33%,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占14%~17%。上述变化反映了( ) A.东西方关系逐步缓和 B.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 D.经互会成员国的市场竞争力增强 解析 材料中反映了经互会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从1963年到20世纪80年代呈上涨趋势,说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经互会,不是区域集团,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经互会对外贸易,不是其成员国之间的竞争,故D项错误。 答案 A 8.(2019·山东泰安模拟)2015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于2016年10月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里继美元、英镑、欧元和日元之后的第五种货币。这反映的实质是( ) A.世界货币格局发生剧变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C.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 D.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解析 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说明世界货币格局发生一定变化,但并没有发生巨变,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是在七十年代初期,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体系规范化是指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故C项错误;人民币地位的提高实质上说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使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故D项正确。 答案 D 9.(2019·山东日照模拟)据《国际组织年鉴》统计,2004~2005年,各类国际组织共有58 859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数目为7 350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51 509个,分别比1991年多61%和109%。由此可知( ) A.非政府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 B.世界经济秩序渐趋公正合理 C.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大 D.国际关系的平等化趋势加强 解析 根据材料,非政府组织是国际组织的主体,但未必是主导力量,故A项错误;材料中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的数量和发展速度,不能反映他们相互间的地位与秩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国际组织共有58 859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数目为7 350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51 509个,分别比1991年多61%和109%”可知,国际组织之多,发展之快,说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发展较快,故C项正确;同前所述,材料不能反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 C 10.(2019·山东威海模拟)1958~1979 年,世界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的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分别由19.9%和 5.5%增加到 27%和 7.9%。同期,在初级产品出口中原料的比重降幅最大,其次是食品,它们分别由 14.8%和 19.9%下降到 7.2%和 10.4%。这表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A.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 B.世界各地区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C.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日益严重 D.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世界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的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分别由19.9%和5.5%增加到27%和7.9%”、“在初级产品出口中原料的比重降幅最大,其次是食品,它们分别由14.8%和19.9%下降到7.2%和10.4%”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促使世界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出口增加,而初级产品出口下降,故A项正确。 答案 A 11.(2019·山东聊城模拟)“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该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权条款。依据这一条款,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于芯片严重依赖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是致命的打击。材料主要表明( ) A.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 B.世界经济体系发生变化 C.中国制造业基础薄弱 D.美国无视世贸组织规则 解析 世贸组织要求成员国减少贸易壁垒,材料“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说明,美国设置贸易壁垒无视世贸规则,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2018·江西九校联考)2016年9月4日夜晚,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在最自然的美景与全息高科技的辉映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里,这台“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更有杭州味道”的水上交响乐实景演出,美妙绝伦,摄人心魄。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里,中华文化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B.文艺演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最高水平 C.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相互融合 D.中国借助文化活动向世界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 据材料“在最自然的美景与全息高科技的辉映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里,这台‘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更有杭州味道’的水上交响乐实景演出,美妙绝伦,摄人心魄”可知,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相互融合,故选C。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里,中华文化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这种说法有绝对化的倾向,A项错误;文艺演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最高水平也太过绝对,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能说中国借助文化活动向世界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8·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普遍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除了一些商业集团对于降低关税的通常压力,以及先是推动着拿破仑三世后来又推动着普鲁士政府寻求通过签署条约使贸易更加自由化的政治考虑以外,贸易条约的签署反映了一种普遍的乐观主义情绪,以及政界和学术界对于国际交换学说的接受。正是经济的迅速扩张、对增长和繁荣的普遍乐观说服了各国和人民放弃保护措施,将控制换成了自由,乡土观念换成了普遍主义,固守传统换成了坚持变革,将闭关锁国的安全换成了开放世界的危险但有潜在利润。 ——摘编自H.J.哈巴库克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英国人一直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这是一种岛国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它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假如照顾了英帝国,便难于兼顾欧洲。二战后西欧的主要潮流是一体化,但英国对此持消极态度,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以致后来再想加入欧共体,就不得不多次去申请。英国在60年代经济境况十分不好,而欧共体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二战后英帝国迅速瓦解,英联邦又不能取代帝国的作用。二战后世界格局迫使英国重视欧洲,两极化将英国与欧洲拴在一起。特殊的英美关系也要求英国重视欧洲,美国的外交重点是抑制苏联,美国希望英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欧洲起引导作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各国间从“闭关锁国”到“开放世界”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欧共体的态度变化,并指出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影响。 答案 (1)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交通技术的进步;自由主义学说盛行;法律自由化的保障;经济乐观主义情绪;政府的推行。 (2)变化:由排斥到加入。 影响: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推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提升了欧洲在世界的地位;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14.(2019·山东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世界贸易发展大事表 20世纪30年代 美国胡佛政府出台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把3 200多种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关税税率提高到60%,而其贸易伙伴国在法案出台前就已经闻风进行反制,打起了贸易战。 20世纪40年代 美国等23个国家签署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为各国共同遵守的贸易准则,是协调国际贸易与各国经济政策的唯一的多边国际协定。总协定成立以后,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增长。 20世纪70年代 美国通过贸易法,强调自由贸易必须建立在公平竞争之上,并设置了301条款,目的是使美国有权裁定其贸易伙伴是否存在贸易壁垒,借此扫除美国的出口障碍。 20世纪90年代 WTO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第15条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 从表中提取关于世界贸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的发展,它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 答案 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示例: 论题:美国根据经济形势与实力不断改变其贸易政策。 阐述:在美国已经完成工业化、对世界市场需求上升之际,胡佛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方式,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二战后,欧洲普遍衰落,美国则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此时,自由贸易显然对美国有利。于是,美国高举自由贸易大旗,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随着欧亚的复兴,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再加上美国自身经济遭遇困境,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开始转变,把维护美国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自由贸易变成贸易保护主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