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 12 月考试 历史试题 第 I 卷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 情,如南方的诗歌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感。以下最能 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 《论语》 B. 《逍遥游》 C. 《诗经》 D. 《离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文学成就相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 项:A 项是孔子言行的记录,B 项是道家思想的作品,C 项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ABC 三项 均不符合题意“南方倾向抒情”。而《离骚》是南方楚国的屈原的作品,具有浪漫主色彩, 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楚辞·《离骚》 2.比较下列两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A. 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 B. 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 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D. 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选举产生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左图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右图是美国联邦制共和制。三省六部制本质上是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不是民主制,故 A 错误;三省六部制本质上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美国联邦制共 和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故 B 正确;中国封建社会没有真正的民主,故 C 错误;美国 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由总统提名,参议院同意,并不是选举产生,故 D 错误。 3. 宋朝的《清明上河图》备受史学家关注,在欣赏宋朝的《清明上河图》时,参观者发表了 以下见解,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甲:它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的活跃 乙:它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产物 丙:它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 丁:它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解析】 注意此题是逆向选择题。宋朝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城镇中的商品经济发展尤为明显, 市民阶层壮大。宋朝政府为解决三冗问题,实行鼓励商品经济发展的举措,进一步促进商品 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经济思想文化繁荣。《清明上河图》是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它描绘了当时汴京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是风俗 画的杰出代表。因此答案为 A。 4.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和民众衣食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 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开始形成 B. 商品经济繁荣,社会上广泛使用纸币 C. 经济作物广泛种植,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 D. 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因新航路开辟,玉米、甘薯等传入到中国,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 种,故 D 项正确。 5. 费正清说,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 1860 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 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在 1905 年以后达到了近乎发 狂的程度。下列不属于 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这种情绪”加速发展直至“发狂”的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民族危机的加深 C. 义和团的直接影响 D. 维新变法的推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反映的是 1860 年 以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而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向西方学习,故 C 项符 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ABD 项都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6.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 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 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一新文化运动 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 务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精神内容,故 D 正确。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故 A 排 除。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制度,故 B 排除。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体现了由器物到制度,未 涉及思想,故 C 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7.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 20 世纪的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发展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思想的 相同之处不包括( ) A. 直接来源于西方启蒙思想 B.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C. 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指导思想 D. 包含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孙中山的思想渊源是西方启蒙学说,毛泽东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故 A 项不 属于两人思想的相同之处。B、C、D 三项均属于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相同之处。 考点: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比较 【名师点睛】本题的难度在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历史问题。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关键 是明确比较什么、怎么比较,其解题过程可提炼为以下三个步骤:①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 意,明确比较的对象;②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 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③按照确立的比较项分项比较,归纳出它们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2)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复习时要重点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如 共性与个性关系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等。对历史事 件的分析坚持“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8. 1936 年 10 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 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地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 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材料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 A. 北伐战争 B. 长征 C. 工农武装割据 D. 建立抗日 根据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D 项错误,北伐战争是在 1926 年到 1927 年进行的,建立抗日根据地是在 1937 年 后,与材料时间不符;B 项错误,长征是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C 项正确,毛泽东开创 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虽然符合中国的国情,但是在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9.“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 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白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 的白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 过程”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选 A 项;BC 项不 符合“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白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内容,排除;三大改造完 成后确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 D 项。 10. 恩格斯曾说“(希腊人)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 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下列因素中不能说明希腊为“其他民族无法企及”的是( ) A. 城邦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政治事务 B. 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 C. 拥有史诗、戏剧、哲学等世界文化珍品 D. 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其中 A 涉及到的公民直接参政属于希腊的成就 B 是城邦间的 经济发展繁荣 C 是城邦辉煌的艺术 D 其他民族也有大规模海外殖民的,因此,D 项不符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城邦政治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11.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 6~5 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 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 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 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 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也就是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宇宙万物 的本原是“道”,用以指导人生;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人文主义的起源;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而不是研究人与神的关系。故本题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 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 12.在欧洲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几乎是纯粹的世俗观念,主要的思想家们看来,人生已 不再是为寻求来世归宿的一个短暂的准备阶段”。这应归功于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英国革命 D. 启蒙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该项运动首先打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提倡人们为现实而活,追求世 俗的幸福。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提倡人的自由与独立,倡导人们追寻世俗的幸福,故选 A。 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思想解放运动,与“纯粹世俗”不符,排除 B;英国革命是一场政 治运动,与“思想家”限定不符,排除 C;启蒙运动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而 且不符合“首次”的限定,排除 D。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 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外猛冲指的是开辟新航路,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 活力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而非启蒙运动,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 除;材料指出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而非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排除;材料不涉及殖民扩张的作用,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 14. 丘吉尔曾说:“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 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对“这一失败”的准确理解是 A.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B. 苏联“二五”计划后工业超过英国 C.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长期动荡不安 【答案】C 【解析】 【详解】“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说明是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符合材料主旨,C 正确;A 是二战之前苏德签订条约;B 是苏联经济建设,不符合材料主旨;D 是二战以后美苏冷战影响。 15. 1950 年,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入侵朝鲜,其后果有 ①阻挠了中国解放台湾 ②使日本军国主义回潮 ③美苏战略重点东移 ④加剧东西方冷战对 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0 年,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入侵朝鲜,间接阻挠了中国解放台湾的进程。 同时也使日本军国主义回潮。也加剧了东西方冷战对峙。但美苏战略重点仍然是在欧洲,并 没有东移。故 B 项正确。 16.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 普朗克的量子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钱塘潮的壮观景象是受地球引力影响,能够解释该现象的是牛 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故选 B;钱塘潮和自由落体定律无关,量子论和相对论并不适用于钱塘潮 现象,排除 ACD 项。故选 B。 17.爱因斯坦这样评价普朗克的发现:“这一发现成为 20 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 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及 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 A. 相对论 B. 经典力学 C. 进化论 D. 量子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的学说,使人类对世界的观察深入到微观世 界,故 D 项正确;A 项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经典力学是牛顿的理论,进化论是达尔文的理论, ABC 三项与主题不符,排除。 18.下列科技成就,给宗教神学以致命打击的是 ①细胞学说创立 ②拉马克提出“获得性遗传”思想③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④爱迪生发明 电灯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细胞学说、“获得性遗传”思想和生物进化论都属于现代生物 学理论,从根本上打击了宗教神学的上帝造人思想,①②③符合题意;电灯泡的发明属于自 然科学发明,与打击宗教神学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选 B 项,AD 包含错误选项④,C 涵盖 不全面,排除。故选 B。 19. 欧洲人在评价一项发明时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 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 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项发明是( ) A. 发电机 B. 电动机 C. 计算机 D. 蒸汽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 发现,“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 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报偿后代的劳动。”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这一发明主要 是为人类提供了动力,联系史实可知,首次为人类提供强大动力的是蒸汽机。故此题应选 D 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蒸汽机 20. 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三次民意调查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 访者达 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不到 4 成。这说 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源在于 A. 教育的进步状况 B. 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C. 科学的发达程度 D. 生产力的水平高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访者达 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国 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不到 4 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分歧的根源在于人 们世界观的认识差异,故 B 正确。现代英美国家教育的进步状况很好,无法说明这一分歧的 根源,故 A 排除。现代英美国家的科学的发达程度很高,也无法说明这一分歧的根源,故 C 排除。现代英美国家生产力的水平高,也无法说明这一分歧的根源,故 D 排除。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进化论 21.晚年的牛顿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认 为“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这说明 A. 牛顿毕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 B. 牛顿晚年否定了自己所发展的科学 C. 牛顿受时代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 D. 牛顿真实的目的是用科学战胜神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晚年的牛顿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认为“上帝统治万物, 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牛顿受时代的限制也有 其局限性,因此选 C。ABD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牛顿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的科学研究与思想演变。属于备考的冷点注意,应引起注意。牛 顿在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奠定了此后 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 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并推动了科学革命。他 40 年用于科学研究,另外 40 年他居 然沉迷于神学。他用许多“科学现象”来证明上帝的存在,甚至在研究地球有多少岁时,他 居然用《圣经》推算出 6000 年。这样鲜明的对比,很难让人们把这些事与这个科学巨人联系 起来。 22. 2008 年 8 月 9 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宣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在美国电视观众 中深受欢迎,收视率达到 21.5%,仅次于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的 27%,超过了所有在美国 以外举行的奥运行开幕式的收视率。世界上首次播送电视节目的国家和城市是 A. 法国巴黎 B. 英国伦敦 C. 美国纽约 D. 德国柏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电视为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的,故世界上首次播送电视节目的 国家和城市应该是英国和伦敦。故此题应选 B 项 考点:近代世界的科技 点评:电视的功能。①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为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 ②电视还成为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手段;③电视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娱乐;④电视还能把世界 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美术品可 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入家庭。 23. 1949 年,斯大林七十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画以表 祝寿。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此画( ) A. 域中有诗,歌颂伟人 B. 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C. 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 D. 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 【答案】D 【解析】 据题干情境,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画派的代表,现代主义绘画不讲究规则,反传统,故 D 项符 合题意。A、B、C 三项分别是浪漫主义画派、印象画派、现实主义画派的特点。 24.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的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 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 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 ) A.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 映 C. 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 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根据材料信息“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 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可以判断出该材料反映了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 30 年代,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政 治黑暗不平等,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开始寻求新精神寄托,于是浪漫主义文 学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出现在因此 C 项说法正确;选项 A、D 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 排除;选项 B 不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排除。 25.直至 19 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 空”。德国在拥有的“思想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①雪莱创作《西风颂》 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雪莱创作《西风颂》属于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品,①错 误;薄伽丘写出《十日谈》是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②错误;贝多芬创作九部交 响乐属于德国,③符合题意;康德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③④ 正确,故 C 选项正确;排除 A、B、D 选项。 26.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 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 重大历史事件是 A. 文艺复兴 B. 法国大革命 C. 工业革命 D. 1929 年经济危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 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即是强调法国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时代背景,结合史 实可知工业革命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重要背景,所以答案选 C,A B D 发生的时间与《人 间喜剧》诞生不符。 考点:19 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7.有关下列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在预测地震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 图二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做出了卓越贡献 C. 图三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D. 图四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验地震的仪器,而不是预测地震。原子弹爆炸成 功预示着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威胁和核垄断,与和平利用和能 源没有关系。东方红 1 号升空表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文革”是中国的一场浩劫,不 但没有促进科技的发展,反而阻碍了中国科技的进步。神舟号载人飞船的升空标志着中国在 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的特点•秦汉科技成就;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的科技•两弹一星 28.1965 年 6 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 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 体现了 A. “百家争鸣”的方针 B. “百花齐放”的主张 C. “文化革命”的观点 D.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答案】A 【解析】 从题干中“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信息可知,毛泽东主张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故答 案为 B 项。A 项是文学艺术方面的主张,C、D 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 发展;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双百”方针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 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 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论争;同时,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者要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各项事业,包括科学和文化 事业的指导。 29. 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阵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 绍有“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经宣传 册最早应印刷于 A. 20 世纪 50 年代 B. 20 世纪 60 年代 C. 20 世纪 70 年代 D. 20 世纪 80 年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中“学校办学体制有 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最早出现在建国后初期的教育改革中,即 20 世纪 50 年 代,答案选 A,B C D 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点评:高考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主要侧重于对不同时期教育发展所呈现的 特征方面:①1949 年-1965 年,这是人民教育的奠基阶段,此时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 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制度基本建立起来;②文革十年,中国教育 事业的发展遭遇重大挫折,尤其是高考招生考试制度的废除;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 业的发展进入复兴和大发展的阶段。 30.邓小平指出:“如果 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 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有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 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新中国 60 年代以来科技成果带来的重要影响。结 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60 年代以来的重要科技成果,重点体现在:“两弹一 星”。结合选项分析,可知,①②③④的表述均是对“两弹一星”重要科技成果的客观认识, 符合史实和题意,表述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的科技·“两弹一星”及其重要影响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 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 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 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 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 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 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 和承续性。 材料四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 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 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材料五 从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到神舟五号乃至“神六”、“神七”“神十一”“等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再到的“天宫一号”“天宫二 号”空间实验室,中国突破了一系列航天领域的关键技术。中华民族,这个充满蓬勃生机的 民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问天之旅中,不是在走,而是在加速奔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等科学成就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4)依据材料四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 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 “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 【答案】(1)背景: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文艺复兴运动,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影响:推动 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原因: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3)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4)重要条件:不盲从权威,敢于创新。 分析说明:经济:小农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文化:程朱理学和 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谐社会的政治 环境;各科研部门的齐心合作;科学家们的努力奋斗等。(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解析】 【详解】(1)根据“17 世纪”并结合所学内容可从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精神 发展的角度总结相关背景。影响结合所学可从推动启蒙运动的角度作答。 (2)根据“20 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 观”并结合所学可知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发展的原因可从新问题出现,经典物理学无法 解决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角度进行作答。 (3)进化论的影响可结合所学从否定神学创世说和思想解放的角度进行作答。 (4)根据“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并结合所学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应该是不 盲从权威,敢于创新。对于 17—18 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 科学家的原因应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和程朱理学以及科举制禁锢人们思想的角度进行作答。 (5)中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应该结合所学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科教兴国战略 的史实、和谐的政治环境、科研部门的齐心合作和科学家们的主观努力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 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 36》) 材料 2 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者。 ——《商君书·说民》 材料 3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威于外而敢娇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 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材料 4 如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 1、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商鞅在打击贵族特权上采取的不同策略?二 者改革的不同性质、目的?。 (2)材料 3 中欧阳修指出了什么社会问题?王安石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针对性措施有哪几个? (3)明显可以看出,材料 4 中左图到右图表明社会习俗方面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反映了怎样 的历史趋势? (4)上述材料中涉及的改革有的能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型。请依据史实准确概括其主要表现。 (5)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中,包含以限制、 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措施。 【答案】(1)策略:梭伦-崇尚中庸、不偏不倚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 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目的:梭伦-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发展雅典民主政治;商鞅-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实 现富国强兵 (2)财政困难,军队战斗力不强,制度混乱。王安石的措施:通过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增加 了财政收入,用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加强军队力量,并改进取士之法选拔人才。 (3)少数民族服饰汉化,民族融合加强 (4)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封建化;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大融合和北方政权的封建 化,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 (5)梭伦改革:解负令、财产等级制、民众法庭 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 孝文帝改革:均田制 王安石变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解析】 【详解】(1)根据“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 多”可知梭伦崇尚中庸,不偏不倚;根据“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 可知商鞅主张严刑峻法。二者的性质和目的应该结合所学进行作答,梭伦改革的形制是奴隶 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革;目的上梭伦是为了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发 展雅典的民主政治,商鞅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 (2)欧阳修指出的社会问题根据“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威于外而敢娇于内,制度不 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作答即可;王安石改革中的针对性措施结合所学主要是免役法、方 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改进科举。 (3)根据材料三图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社会习俗方面变化最大的是少数民族服饰汉化。说明当 时民族融合加强。 (4)综合材料内容可知,能够推动社会形态变化的改革是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 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封建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则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 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进步。 (5)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措施结合各个改革的具体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如梭伦改革中的解 负令、财产等级制和民众法庭等;商鞅变法中的废除世卿世禄和军功爵制;北魏孝文帝改革 中的均田制;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